读懂济南|流量变销量,济南以小屏幕“播”动大市场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5-21 21:19 2

摘要:平阴玫瑰、章丘大葱、长清大樱桃等特色农产品通过各直播间热销全国,“下单成功”的提示音此起彼伏;传统文化直播间内,济南老字号传承人通过镜头向全国观众展示传统工艺;在野生动物世界、红叶谷等景区,主播们正带网友们“云游”……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杜春娜 石晟绮

平阴玫瑰、章丘大葱、长清大樱桃等特色农产品通过各直播间热销全国,“下单成功”的提示音此起彼伏;传统文化直播间内,济南老字号传承人通过镜头向全国观众展示传统工艺;在野生动物世界、红叶谷等景区,主播们正带网友们“云游”……

随着直播电商俨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网络主播作为新型职业,也成了社会关注的热点。济南也正在探寻通过引领主播群体助力经济发展之路。

整合链接资源

打造互动桥梁

“泰顺斋南肠,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美味好吃,欢迎大家多多选购……”2024年12月底,在济南市汶南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主播们正忙着推荐莱芜区特产——泰顺斋南肠。

济南市汶南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销售莱芜本地农特产品和手工艺品的电子商务公司。在当下,直播成为助力优质国货成功出圈的新工具,该公司于 2021年左右也开启了直播业务。该公司相关负责人毕学堂告诉记者,他们给泰顺斋南肠直播的时间是从2024年11月起一直到12月,两个月的直播销售额累计达到了80多万元。

(资料片,莱芜区电商培训基地)

“这次直播也是莱芜区委社会工作部给搭建的资源,最终实现了比较好的效果。”在毕学堂看来,不仅是此次直播,区委社会工作部在了解公司需求的基础上,能够整合、链接资源,为公司发展起到了桥梁的作用。

不仅如此,记者了解到,2024年,莱芜区委“两新”工委牵头抓总,在东汶南村,建设了莱芜区电商培训基地。“这个电商培训基地就位于我们公司内。”毕学堂说。该公司依托电子商务技术,深度融合地方特色农产品、手工艺品等丰富资源,打造集展示、交流体验、培训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通过党建引领,以建平台、链资源、优服务为抓手,为电商从业人员提供全流程的理论培训、实战指导和跟踪服务,赋能电商发展。目前已培训主播超2500人次,累计培养各平台店铺70余家,打造直播间20余个,孵化本土品牌12个,新增就业岗位300余个。

为区域电商直播产业的长效发展,今年4月份,历城区委社会工作部等牵头成立“直播电商+网络主播”联盟“星潮汇”。该联盟由40家电商直播企业和31位网络主播组成,包含区内6家快递企业及2家律师事务所等服务保障机构,串联起政府、企业、主播、服务的全链条资源。

让“流量”变“能量”

直播经济“燃爆”出圈

“欢迎大家来到直播间,我是你们的马大爷!”

在平阴县玫瑰镇东唐村的村委小院里,77岁的马荣宜老人正通过直播,推介着小米、面条、玫瑰鲜花饼等十几种平阴土特产。

为更好地发展村集体经济,东唐村以当地特色农产品为主体,将新建的党群服务中心打造成了“电商直播平台”,以“乡村振兴红色合伙人”模式,招纳9家企业合伙人,提供网络资源、技术平台支持。作为土生土长的济南市平阴县东唐村人,马荣宜怀揣着对家乡的热爱报名参加。经过培训,马荣宜掌握了直播带货技巧,也就此解锁了“电商主播”的身份。

“我们的花椒皮薄、色红、味浓,大家可以放心买。”马荣宜熟悉每一种带货产品的生长过程、口感特点以及营养价值,在每天三个小时的直播中,他既能详细介绍产品特点,还能分享乡村故事和农耕文化。直播间在线人数最高达8000多人次,玫瑰鲜花饼、玫瑰红茶、生态小米、灵芝鸡蛋等热销产品受到追捧,销量可达到10万多元。

在济南,“‘小屏幕’撬动‘大市场’”如今已成为各区县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策略。商河县实施“红色主播培训计划”,着力建强网络主播人才队伍,2024年以来共开展直播技能培训58场,培训学员2653人次,帮助110余人开通直播账号;长清区通过组织开展网络主播群体“一月一主题”等活动,邀请主播到五峰山街道开展助农直播,助阵樱桃销售;天桥区制锦市街道朝阳街社区以“Can!制锦‘直播+’”为核心,借助网络主播的影响力,深度挖掘社区资源,开展常态化助农直播,构建起“直播+经济”的创新发展生态……

“网”聚力量

直播有了新奔头

有了新“家园”,网络主播的发展更具活力。

今年1月份,济南市成立“红播泉城”主播之家、网络主播学院。“红播泉城”主播之家整合政府、高校、平台企业、电商园区、MCN机构等多方力量,通过打造一个“主播之家”党群服务阵地,建设一个网络主播学院,推出党务、政务、商务、业务四大服务板块,不断提升网络主播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

3月份,济南全市网络主播群体党建工作现场会召开。会上提出,要强化对网络主播群体的关爱服务,健全完善行业诉求建议收集反馈机制,发挥“成长学院”“网络主播”学院和“主播之家”等平台作用,围绕人工智能等行业数字化、专业化发展方向,为全市网络主播群体提供人才引育、职业提升、市场拓展等服务保障。

2024年以来,济南市提出20条具体措施,强化关爱服务,完善“泉新之声”新兴领域诉求建议直通机制,帮助解决网络主播群体在医疗保险、住房保障等方面实际需求;评选“泉城星光”优秀主播10名、优秀电商直播间10个,认定7名网络主播E类高层次人才,助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网络主播队伍。

(直播间“搬进”了菜市场,资料片)

其实,不仅是济南,如今,各地都在通过人才孵化和产业升级等模式,推动直播经济规范化、产业化发展。成都市成华区研究制定直播电商行业党建工作三年行动“十大计划”,发布全国首个党建引领直播电商导则;江苏常熟市成立全省首家直播产业党委,构建“组织链+创新链+服务链”模式,覆盖1.5万个主播账号、98家MCN机构,形成直播产业新格局;上海市杨浦区今年2月发布了《直播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目标到2027年底直播经济规模达到1000亿元左右。

“从市场角度来说,政府的确能够起到引导规范的作用。”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吴学军说,网络主播和电商在经营的过程中,有可能出现偏差,“不管是成立基层党组织,还是具体进行指导,社会工作部所做的能够起到引导和规范的作用,这也是完善的市场经济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同时,吴学军说,党委政府职能部门通过系列活动帮助网络主播群体开拓市场后,有利于他们在市场的竞争,帮助他们去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并且,也有利于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此外,吴学军建议,在管理引导的过程中,也需要创新具体方法,“服务的过程中,可以根据群体的需求,进行有组织的培训”。

来源:生活日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