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很多跑者出现过“跑步高潮”,即跑步时极度兴奋的状态。大量的科学研究也表明跑步能够改善人的心情,缓解抑郁和焦虑。基本上相当于为大脑洗个热水澡,再放回到温暖的床上去。但约翰·莫提到的是一种独特的情绪反应。
运动对情绪的影响一直是科学界关注的话题。
2023年2月,公共广播电台主持人约翰·莫在社交媒体发布一则讨论:“大家在跑步的时候会不会变得脾气古怪?尤其是跑了几公里之后就会这样,奇怪得很。”
很多跑者出现过“跑步高潮”,即跑步时极度兴奋的状态。大量的科学研究也表明跑步能够改善人的心情,缓解抑郁和焦虑。基本上相当于为大脑洗个热水澡,再放回到温暖的床上去。但约翰·莫提到的是一种独特的情绪反应。
“我在10公里跑进行到5公里左右的时候,开始想起过去发生的一些事情,比如一位邻居的女儿对我儿子特别好,或者我小学的某位老师,对我的人生产生了很大影响。我很想找到他,向他表示感谢。”
有调查揭示了一个有趣现象:有些跑者在中长距离跑步(通常为6-10公里)后会出现明显的情绪波动,表现为对过往人和事的强烈感激之情。
这种现象被称为"跑步-开始-温暖-模糊"(ROWF)反应。
与广为人知的“跑步高潮”(runner's high)有所不同。传统意义上的跑步高潮是指运动时内啡肽释放带来的愉悦感,具有即时性特征。而ROWF反应则表现为跑者产生对特定人事的深刻感激,这种情绪体验往往具有延迟性和具体指向性。
从神经内分泌学角度看,ROWF可能与两种关键激素有关:一是内啡肽,具有镇痛和愉悦作用,在剧烈运动时大量释放。二是催产素,也被称为“爱的激素”,通常与母性行为和亲密关系相关。
研究表明,耐力运动确实会影响催产素水平。2008年一项针对超级马拉松运动员的研究发现,完成56公里比赛的运动员催产素水平显著升高。动物实验也佐证了这一发现:经过6周强制跑步训练的草原田鼠表现出更高的催产素水平和更强的繁殖倾向。
同时,这种情绪反应具有个体差异性。有些跑者长跑后出现的强烈情感波动,表现为对亲人逝去的悲伤回忆或对教练的恐惧反应等。
对于跑步情绪化现象存在不同的科学解释,有专家认为这是一种运动应激反应,中等强度持续运动可能激活下丘脑-垂体系统,其次是注意力状态改变,跑步时的单调节奏可能诱导类似冥想的状态。还有专家称是一种环境剥离效应,因为远离电子设备的环境降低了认知负荷。
在如今的生活中,我们总是需要面对屏幕、声音、图像,而跑步可以让我们把这一切都抛开。如果不戴耳机跑步,你可能会获得一天当中唯一一段屏蔽外界声音的时间。
对于约翰来说,跑步就相当于脑部按摩,让大脑舒筋展骨,这种放松会让他产生ROWF。现在,一边跑步一边充满感情地胡思乱想,回到家后给许久未见的老师和朋友写封邮件,已经成为他训练日常的一部分,“我更多是自然地接受这种情绪,不会期待。”他说,“跑步时我会出汗,会脚步酸疼,也会想要联系三年级时喜欢的老师。”
远离屏幕,让大脑放松,锻炼身体,更有活力。也许某一天你也会在跑步时沉浸在无限的感激和善意当中。让我们迎接ROWF吧!来源:百家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