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6 年无夏之年:高硫事件引发的全球粮食危机与霍乱肆虐

B站影视 2024-12-19 10:48 3

摘要:这是一个冰冷的夜晚,农民们在田里轮流生火,抵御严寒,以避免庄稼被冻坏。虽然现在听起来像是寒冬腊月的场景,但确发生在 1816 年的夏天。

1816 年“无夏之年”,因为火山爆发后全球气温骤降,造成饥荒和死亡。这种情况会再次发生吗?

这是一个冰冷的夜晚,农民们在田里轮流生火,抵御严寒,以避免庄稼被冻坏。虽然现在听起来像是寒冬腊月的场景,但确发生在 1816 年的夏天。

那一年,全球气温骤降,世界大片地区遭受干旱和饥荒,史称 “无夏之年”。根据当地的历史记载,当时的条件非常恶劣,当年只有少数地区收获了少量的农作物。

专家们一直在追寻是什么导致了1816 年异常寒冷的天气,以及这种情况是否会再次发生。

现代专家认为是由1815年四月印度尼西亚坦博拉火山爆发的影响,北半球天气出现的严重反常事件造成的。

据估计, 森巴瓦岛上约有一万人丧生,而在随后的几年里,由于气体、灰尘和岩石喷入大气层,还有更多的人死亡。

一层硫酸盐气溶胶(一种微小的尘埃粒子)在地球周围高高的平流层中传播,将太阳的一些光线反射回太空。这导致地球表面大幅降温,北半球气温最高下降了 0.8°C。

平流层气溶胶首先在赤道环绕地球,然后飘向两极,最终将地球笼罩在一层尘埃之中。

1816年和1817年那几年有很多报道说,阳光暗淡,就好像有人把地球上的灯光调暗了一样,紧接着凛冬降临了。

异常寒冷的天气和暴雨导致欧洲农作物大面积歉收,而欧洲正努力从拿破仑战争中恢复过来。欧洲大陆遭遇了本世纪最严重的饥荒,城市中饥饿的人们开始暴动。

1816 年至 1819 年间,在亚洲,季风季节在长江流域造成了灾难性的洪灾,云南地区遭受了致命的饥荒。一位诗人描述了一位母亲宁可淹死自己的孩子,也不愿看着他挨饿。

季风季节的推迟也影响到印度,造成后期暴雨,这加剧了霍乱从遭受异常寒冷和降雪袭击的孟加拉地区的传播。

在欧洲的爱尔兰、意大利、瑞士和苏格兰也发生了因饥荒而引发的斑疹伤寒大流行,造成数千人死亡。

北美洲经历了持续的干雾,阳光变得暗淡,春季和夏季的严重霜冻损害了农作物。农作物歉收促使新英格兰的许多定居者向西迁移,以寻找更好的种植条件。

有一种说法认为,坦博拉火山爆发造成的这一极端天气事件导致霍乱微生物的病毒构成发生变化,从根本上引发了全球性霍乱。

几个世纪以来,霍乱一直是孟加拉的地方病,但在 1815 年之后,霍乱被出口到了世界各地,成为一种全球性流行病,造成数百万人死亡。

地球上有 1500 多座活火山,每年约有 50-70 座火山喷发,大多数火山根本没有监测。火山爆发的范围很广,从可以安全观察到的气体排放和熔岩流的静静喷发,到可以将山脉炸开的强烈喷发。

衡量火山爆发的规模和强度进行分类,从最低的 0 到最高的 8,坦博拉火山的喷发是最近确认的7 级喷发。

下一次大喷发很可能来自一座未被监测到的火山,大多数火山爆发都相对温和。

科学家们观测到,1991年在位于菲律宾吕宋岛皮纳图博火山爆发后的一年里,全球最大降温幅度约为 0.5°C,降温效应持续了大约三年。

火山爆发除了对地面的直接影响外,还有释放到大气中的硫含量,因为这将对全球气候产生影响。火山爆发的规模并不一定与硫的释放量成正比,一些岩浆的高硫含量比造成了很大的气候变化。

高硫事件会发生强烈的气候变化,在火山爆发后的夏天都会变冷,全球粮食危机近在咫尺,凛冬将至。

来源:胡关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