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曾被儿子讨厌过 ”广州知名谱系家长如何让孩子变身暖男?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5-21 19:07 2

摘要:“扬乐三岁多时,每次我一靠近他,他就屁股对着我,不想和我互动,他当时很讨厌我。”

扬乐妈妈是广州地区很有影响力的谱系家长,我们曾多次报道过她。

扬乐妈妈和扬乐

这次,我们又采访到扬乐妈妈,她说现在的暖男扬乐,也曾冷冰冰过。

“扬乐三岁多时,每次我一靠近他,他就屁股对着我,不想和我互动,他当时很讨厌我。”

原来,当时的扬乐妈妈每次靠近孩子,就问他这是什么,或者把他的东西抢过来,和她提要求再给他。

而现在的扬乐,可是十足的暖男一枚。

扬乐和妹妹

遇上“倔脾气”又“刻板”的谱系孩子,很多家长会“硬碰硬”地对着干,效果却不好。

这些年,扬乐妈妈渐渐摸索出了有效的应对方法,希望能分享出来,为其他谱系家长排忧解难。

先说结论:面对孩子的倔强和刻板,应该给他“挖坑”,等待机会添一把火,让“冰块”融化。

以下为扬乐妈妈的自述。

1.

先让孩子愿意和你在一起

再让他做“你想让他做的”

扬乐三岁多的时候,对外界事物几乎都不感兴趣,教什么都很难,每次我一靠近他,他就屁股对着我,不想和我互动。

为了找到和扬乐互动起来的切入点,我调转方向:只要他对我的任何声音、动作、表情有反应,就认真记录下来。

比如扬乐特别喜欢我用大猩猩的口吻夸他,只要发现他做得很棒的时候,我就模仿大猩猩的声音说:“扬乐好棒,扬乐好棒。”

他还很喜欢听碎玻璃的声音,每次叫他,我就加上“叮铃”声,原来不理我的他,慢慢会很喜欢我叫他,走过来靠近我。

他喜欢吃什么、去哪个地方,对哪些人感兴趣......我都梳理出来。这样,我就更了解他了,知道用什么方式来切入,可以让他对我有好的反应。

扬乐

现在扬乐长大了,会和我聊天了,如果是拷问式的,他还是不会理你的,所以我会经常和他一起异想天开,聊很多他喜欢的幽默有趣的东西。

不管是3岁还是十几岁,当他觉得和你在一起特别开心,有共同话题的时候,再让他做一些事,他就愿意去尝试,在这过程中才可以真的帮助到他。

比如扬乐小的时候不喜欢刷牙,他的认知不足以支撑他知道刷牙是为了让口气变清新、防止蛀牙。

偶尔抓着他,让他把这件事完成,是可以做到的,但长期来说,一遍遍让他刷,他又不愿意,到最后,他可能学会了,但不会主动去刷,那时的你其实是没有任何办法的。

我当时在扬乐的漱口杯上贴满了1、2、3、4……好多他喜欢的数字。他很喜欢那个杯子。

然后我用步骤让他知道刷牙是怎么回事:“第1,是拿起牙刷;第2,是装水;第3,是挤牙膏……”

结合他喜欢的东西去引导他,他就会很喜欢这个过程,而不觉得痛苦。只要他愿意去做这件事,就会有很多机会去引导其他的事。

比如,我有时候把牙膏藏起来了,说到“第3是挤牙膏”的时候,他会发现牙膏不见了。他就看着我,想说牙膏,但是还不会说,这时候就是我引导他说牙膏。他也会明白“要怎么和妈妈沟通,她才会来帮我。”

扬乐6岁以后都是独立去刷牙洗脸了,早上起来,自己能做得非常好,自理能力现在也不用担心了。

扬乐

2.

用他理解的方式

解开刻板思维

有小龄家长问,难道就只能玩孩子感兴趣的东西了吗?

其实,如果连他们感兴趣的东西你都不能加入,你又凭什么会觉得,ta和你玩别的东西会开心?又怎么带ta去玩一些ta不感兴趣的东西?

当孩子喜欢和你玩ta感兴趣的东西以后,才可以有机会拓展。

我一直很感激扬乐在3、4岁的时候有很多“刻板行为”,就是狂热地喜欢着的东西:

他喜欢电梯,我专门带他去坐电梯;

他喜欢看停车场,我专门找周末一天,什么都不干,就带他去停车场。在这一过程中有很多互动交流,可以不断练习我想让他练习的东西。

慢慢的,你也会发现孩子的刻板行为依然存在,但是对象会变化:

比如他现在不喜欢电梯了,但是很喜欢用五子棋在棋盘上摆各种造型,这是让他放松的事情,他也有自己的世界,我不会强制不让他玩,很多东西都是可以在其中引导的。

当孩子兴趣越来越广泛的时候,就不会执着于原来某一个很低幼的东西。但同时,随着兴趣的广泛,能力的提升,刻板爱好会变成刻板思维方式。

比如我们从家里出发去学校,你预想到今天周一,A路肯定会堵车,你走了B路,见状,孩子非要走B路,你说不行要迟到了,这时就会有很多争执。

还不如一开始的时候告诉他:“现在A路大塞车,走这条路很慢,你觉得是B路好还是C路好?”孩子就说:“那我们选择去B路吧。”如果他一定要走A路,你可以通过结果引导他,以此形成一个闭环:“今天走A路,我们可以试试看会不会迟到,要多少分钟,你来计时。”

我和扬乐就干过这种事,那天迟到了20分钟。中午的时候我带他去走了B路,我说B路一般没什么人,看一下需要多久,果然比A路少了不少时间,这样他就得到了切身的体会:A路确实麻烦。

其实有时候,说不定我们才是刻板的一方,一定要孩子按我们的思维方式去行事,但是他却不知道你为什么要这么做。

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用他能理解的方式,运用五感和体验,在这过程中引导他去理解我们为什么是这么思考的。

3.

用行动鼓励

消解畏难情绪

最近,我有一个很大的感触,就是内驱力和主动学习的重要性。

因为我看到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很多谱系孩子一二年级还能做作业,到了三年级以后就完全不能做作业了,成绩很难往上,可能会面临退学。

扬乐1、2年级的时候作业“不咋地”(那时为了让他情绪稳定,我有时候是放弃作业的,希望他能够保持对学习的热枕),现在到了四年级,他能跟上课业了,成绩还不错,所以我会觉得这件事很神奇,因为以前我没有放很多心思在他的学业上。

但是当他觉得“我是需要学习的”,他自己愿意去学的时候,我会用很多方式去激励他。

比如:

在孩子写字发脾气,说自己永远都做不好的时候,我会拿出他很小时候写的字,让他去对比,告诉他,努力永远不会白费。 我会带孩子去我的大学参观,让孩子产生憧憬,告诉他,妈妈当年是怎么上的大学,在里面学会了什么。 上周,我带扬乐去了本地的重点中学,我也没有期待他要考什么重点中学,就是觉得,让他看到“好的东西”是什么样子的,见见世面,激励一下他。

扬乐妈妈带扬乐参观区重点中学

当孩子刻板、固执己见的时候,把乐趣解决方案鼓励用实际生活中的各种事件呈现出来,让他在运用五感去体验,在这过程中,那些僵硬的东西就会消解。

本周五晚8:30,我们将迎来扬乐妈妈做客暖星直播间,对以下问题进行解读:

孩子“被动能力”可以,但很少主动行为;

你教才会,不教孩子就不会主动学习;

机构表现很好,生活中能力不能呈现;

和家长互动不错,却不和其他人交流;

这次直播,还有扬乐妈妈的实操哦。通过实操告诉你,如何提升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

赶快预约吧

⬇️⬇️⬇️

口述、图片| 扬乐妈妈

采编 |心怡

来源:乐乐是宝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