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据历史经济学家安格斯·麦迪森的推测,宋朝的GDP占当时整个世界GDP的22.7%,这是相当惊人的一个数字。
今年最后一部国产黑马来了,每集都得用放大镜来看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也创造了诸多盛世王朝。
除了最受影视创作青睐的唐朝之外,宋朝的繁盛程度同样备受瞩目。
根据历史经济学家安格斯·麦迪森的推测,宋朝的GDP占当时整个世界GDP的22.7%,这是相当惊人的一个数字。
发达的商品经济,以及造船、航海技术的发展,形成了一幅宏大磅礴的图景,也留下了许多悬案与谜题。
最近,央视播出的一部古装悬疑剧就以此为题,为我们展现一个个盛世下的探案奇事。
清明上河图密码
导演: 杨帆 / 熊琛
编剧: 汪启楠 / 杨帆
主演: 张颂文 / 白百何 / 周一围 / 侯岩松 / 张耀
类型: 悬疑 / 古装
首播: 2024-12-16(中国大陆)
集数: 26
单集片长: 45分钟
剧中的故事开始于一场热闹的佳节,百姓们聚在一起欢度节日。
男主角赵不尤(张颂文 饰)是大理寺的一名贴书吏,虽然挣得不多但好歹是份官职,一家五口过着平凡而快活的日子。
赵不尤的妻子温悦(白百何 饰)经营着一家伞铺,因技艺精湛而生意颇佳。
这天,温悦接到了一个大单,但同时也遇到了阻碍。
时任开封府左军巡判的甘亮,是一个欺行霸市的“地头蛇”,仗着官职在市场上收受回扣、无恶不作,百姓们敢怒而不敢言。
早已垂涎温悦美貌的他,得知温悦接了一笔大生意,于是故意进行刁难。
他不仅对温悦进行语言上的侮辱,还打伤了赵不尤,砸了伞铺,给了夫妻二人一个下马威。
这天晚上,正是夫妻俩相识十五年的日子,他们一同到瓦子里看戏。
摩肩接踵的人群中,温悦突然收到身边一个小女孩递来的纸条。
当她打开看后,神色突然变得紧张,随后她独自来到了戏班后台的仓库。
给她递信的甘亮早已在此等候,他对温悦出言不逊,并意欲进行侵犯。
危难之际,温悦摘下头上的簪子刺穿甘亮的身体,致使甘亮当场死亡。
这一幕恰好被赶来的赵不尤看见,他一边安抚惊慌失措的妻子,一边思考着对策。
想要隐瞒这起命案,关键在于眼前的这具尸体。
但要如何神不知鬼不觉地让尸体“消失”,却成为了摆在赵不尤面前的难题。
片刻之后,温悦回到戏台前继续看戏,而赵不尤却不见踪迹。
台上的戏还在上演,戏班的演员们戴着面具扮演精怪,陆续从幕后登上台。
此时,一个双头怪也缓缓走出,在戏台中央摆弄着滑稽的舞步和姿势,引得观众纷纷叫好。
这些精怪继续与观众互动,并纷纷走到了台下的人群中。
双头怪也来到温悦的面前,轻声唤着娘子,温悦马上认出面具和戏服之下的人正是赵不尤。
赵不尤在混乱的人群中,将温悦带到了一处偏僻的水边。
随后他脱下戏服,原来“双头怪”的面具之下,正是他身上绑着的甘亮尸体。
夫妻二人正在想办法处理这具尸体,忽然又有意外出现。
时任开封府左军巡院的顾震(周一围 饰),接到甘亮的密信来瓦子办案。
等他到达后,正好发现甘亮失踪一事,于是便立即展开调查。
目击者看到赵不尤夫妻俩在甘亮之后,先后来到戏班的仓库,也因此成为了最大的嫌疑人。
好在夫妻俩早有准备,他们用一个接一个的谎言巧妙地应对了顾震的询问。
但敏锐的顾震显然不相信他们的说辞,他仅通过赵不尤头上和身上的汗水、温悦用水洗过的袖口,以及目击摊贩的证词,就彻底原了两人作案的经过。
只可惜,空口无凭,甘亮的尸体始终没有找到,因此也无法定罪。
生死攸关之际,温悦来了一招以退为进,一边以平民之姿向官府示弱,一边细数这些年来甘亮欺行霸市的行为。
这番说辞迅速引得围观群众的感同身受,大家纷纷斥责甘亮罪有应得,同时也为赵不尤夫妻俩鸣不平。
在舆论的重压之下,顾震只能将赵不尤和温悦释放。
待事态平息、人群散去,赵不尤夫妻俩乘着木筏从江上离去。
而在木筏之下,正是被捆住的甘亮的尸体……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顾震经手的甘亮失踪案尚未定论,他又在河上亲眼目睹了一起奇案。
这天,河上的一艘客船将要经过虹桥,船上的桅杆却迟迟没有放倒。
见此情景,桥上和两岸的人纷纷大声提醒。
经过众人的合力提醒,船上的工人在千钧一发之际将桅杆放平,顺利地进入了桥洞。
可就在此时,怪事发生了。
水面上忽然升起大雾,很快就弥漫在整条河上。
雾气中还冒着彩色的“祥瑞”,让众人啧啧称奇。
不久之后,雾气逐渐消散,这艘进入桥洞的船竟然凭空消失了。
而另一艘被它撞到的船上,用血写下了几个字:替天行道,贪猪待宰。
更骇人的是,水面上不知何时竟飘出许多尸体,整个场面看起来恐怖又诡异。
这场奇观被现场的几百人目睹,赵不尤也是其中之一。
不过在水面之上,他还透过雾气隐约瞧见一个活人的身影,样貌看起来似乎正是妻子温悦。
等赵不尤回家之后,温悦却安然无恙地出现在家中,并表示对刚才发生的奇观并不知情。
但他看着妻子额头的几缕湿发,却陷入了沉思。
原来在十五年前,赵不尤第一次见到妻子当天,也发生了一件怪事。
一个叫李言的官员及其随从,在一艘船上被杀。
当时的那艘船也是从虹桥的桥洞上经过,并且船上也被写下了那几个大字。
直到今天,这件事仍然是一个谜。
如今十五年过去,又发生了同样的案件。
赵不尤在现场看到的妻子,会是凶手吗?她又为何要杀人?为何会隐瞒?
最重要的是,在这两起案件中,那艘船又是怎么消失的?
这些未解的谜题,就有待后续的剧情来揭晓了。
“梅船案”是剧中的第一个大案,并由此开启了丝丝入扣的情节与推理。
在《清明上河图密码》原著小说中,“梅船案”也是开篇的第一案。
它来自作者冶文彪对于《清明上河图》画作中,船夫在桥洞前放低桅杆一幕的想象。
并由此引申出书中的几百个人物,及其错综复杂的联系和故事。
作为一部小说改编的作品,剧集在对原著的还原上十分到位。
为了呈现客船过桥洞这一名场面,需要给现场的每个演员标号,编号人员按区域进行反复排练。
仅虹桥之上就调动了224人,加上散落在两岸和街道的人物,所有参与这一幕拍摄的总共有七百余人。
在这样的努力之下,才呈现出了这一经典场面。
服化道方面,剧组也致力于还原《清明上河图》中的景象。
从房屋、漕船,到摊档、行人等等,从每个层面去挖掘宋代的市井生活。
不仅在剧中重现了宋朝响堂唱菜、点茶文化,也深入研究了宋朝漕船与古建筑的复原工艺,以此展现宋朝繁荣风貌市井之美。
而剧中人物和建筑的比例,也参考了《营造法式》里面的关于尺寸的记载,尽量做到跟画里同角度,对应到场景里。
太多走心的细节,让观众每集都恨不得用放大镜来看。
当然,在这些优点之外,剧集仍然存在许多不足。
其中最受诟病的,就是这部作品的主角赵不尤的改动让人难以接受。
原著中的赵不尤是一个文武双全、机智过人的“第一讼师”,而剧中的赵不尤更多了一些市井小民的烟火气,对于原著党来说两者出入甚大。
此外,剧中的台词风格也并不统一,大多数时候遵循原著的风格,但是又经常冒出现代化的口语表达。
加之偶尔出现的生硬的笑料,让观众很容易出戏。
作为央视的年末压轴大剧,《清明上河图密码》的优点和缺点都比较明显。
它在服化道和制作层面堪称精良,但剧作上却仍然有不少的争议。
而对于一部经典作品来说,改编也是一道必须攻克的难题,或改得锦上添花,或改得满盘皆输。
从目前播出的几集来看,口碑似乎褒贬不一,
至于能否成为年末的国剧黑马,就留待后面的剧集来进行检验。
来源:汤圆的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