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艺术的漫漫征途上,艺术家们宛如执着的追光者,始终探寻着能润泽心灵、激发灵感的精神圣地。如今,“自然观·太行问道—全国名家太行山写生活动”做为“自然观”系列的首次开启,恰似一场高山流水的邀约,召集四方丹青名家,奔赴这场与自然、历史、艺术深度交融的探秘之行,更是
太行画驿位于太行山脚下,
是融合自然与人文的特色之地。
这里保留古村风貌,
石屋错落,街巷蜿蜒,散发古朴韵味。
周边太行风光壮美,峰峦叠嶂,
为绘画创作提供绝佳素材,
吸引众多画家与艺术爱好者,
充满浓厚艺术氛围,
是感受太行风情与艺术魅力的好去处。
山色在宣纸上洇开,
我们支起画板时,
太行正将蝉鸣与溪涧调成青黛色,
层层叠叠地敷在赭石色的山骨上。
调色盘里,
赭石与花青正悄然晕染,
恍惚间竟分不清是颜料在流动,
还是山岚在呼吸。
画笔点染处,
岩石的褶皱活了过来。
千年风雨蚀刻的肌理在宣纸上舒展,
老农额间的沟壑、
崖柏虬曲的枝桠、石墙上斑驳的裂隙,
都在笔尖流转成同一种皴法。
暮色渐浓时,山脊线凝成一道宿墨。
我们收拾画具,如同卷起一轴未完成的长卷。
归途上总有湿润的云絮追着衣角,
像极了被山神悄悄钤下的闲章。
自然观 | 太行问道——探寻艺术本源之旅
在艺术的漫漫征途上,艺术家们宛如执着的追光者,始终探寻着能润泽心灵、激发灵感的精神圣地。如今,“自然观·太行问道—全国名家太行山写生活动”做为“自然观”系列的首次开启,恰似一场高山流水的邀约,召集四方丹青名家,奔赴这场与自然、历史、艺术深度交融的探秘之行,更是文旅融合领域的一次重大创举,意义重大。
太行山,这座绵延四百余公里的巍峨山脉,横跨京、冀、晋、豫四省市。其重岩叠嶂、林泉掩映、气势恢宏,集雄伟、奇特、壮丽、优美于一身,素有“太行天下脊” 的美誉。它不仅是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的地理奇观,更是一部承载着深厚历史文化与民族精神的雄浑史诗。在抗战时期,太行山是八路军奋勇抗击日寇的关键主战场;解放战争时期,它又成为支援全国解放的重要战略基地,铸就了永垂不朽的太行精神。岁月流转,新时期以来,太行山水画对 “大美” 境界的执着追求,为山水画的创新转型带来了全新的启示与契机。
此次写生活动,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名家。他们怀着对艺术的赤诚之心与对太行山的无限向往,以朝圣者的姿态踏入这片神奇的土地。画家们将用手中的画笔,细致勾勒太行山的峰峦叠嶂、峡谷深壑、飞瀑流泉,生动描绘山中的村落人家、风土人情,深入挖掘太行精神的深刻内涵。他们在写生过程中,会将自己的情感、思考与感悟融入每一笔、每一划之中,力求创作出一批既具有高超艺术水准,又饱含地域文化特色与时代精神的精品力作。
对于地方而言,本次活动意义非凡。一方面,它将极大地提升当地的知名度与文化影响力。艺术名家们深入太行山区创作,把当地独特的自然景观、人文风情融入作品之中,这些作品在后续的展览、出版、网络传播等过程中,会吸引众多人的目光,使太行山地区的文化特色得以广泛传播,从而提升该地区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另一方面,活动能够有力推动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大量艺术家及游客的到来,会带动当地餐饮、住宿、交通等相关产业的繁荣。在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艺术家们的作品从独特的艺术视角记录下当地濒危的传统技艺、民俗活动、古老建筑等,为文化传承留存珍贵资料。这些作品不仅能够唤起当地人对本土文化的记忆和认同,还能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进而促进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此外,艺术家们带来的多元艺术理念与创作手法,与太行文化相互碰撞、融合,能够激发文化创新的活力,催生新的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业态。
“自然观・太行问道 — 全国名家太行山写生活动” 的开启,是一次艺术与地域深度融合的精彩实践,是一场对太行文化的深情礼赞,也是一次对艺术创新发展的积极探索。它将为我们带来一场视觉与精神的双重盛宴,让我们共同期待艺术家们在太行山的怀抱中,创作出更多令人惊叹的佳作,共同见证太行文化在艺术的滋养下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相信在这场艺术之旅中,艺术家们定能在太行山上寻得艺术的真谛,问道而归,让太行之美经艺术传颂千秋,为中国艺术的发展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王一迪
策展人
北京方阵艺术馆馆长
北京金融科技学院艺术顾问
自然观 | 太行问道——活动组织
|学术主持|
初中海
王一迪
李耀东
北京暻灏律师事务所
北京方阵文化有限公司
北京方阵艺术馆
太行画驿
来源:古琴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