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台湾当局领导人赖清德就任满周年,两岸关系处在惊涛骇浪之中。一年来,赖清德为推进“务实台独”,不断倡议基于“两国论”的冲突性两岸论述,近日针对两岸关系提出“并购说”,更是贻笑大方,荒诞至极。
台湾当局领导人赖清德就任满周年,两岸关系处在惊涛骇浪之中。一年来,赖清德为推进“务实台独”,不断倡议基于“两国论”的冲突性两岸论述,近日针对两岸关系提出“并购说”,更是贻笑大方,荒诞至极。
赖清德日前接受网络节目专访,被问到为何不与对岸谈判时,他回答,“中国是比较大的公司,台湾是比较小的公司,中国要并购台湾就要提条件,不是台湾来提条件。”
此言一出,立即引起台湾舆论反弹。绿营人士也认为,不知道为什么赖清德要在520前夕抛出这种说法,不符合过去主轴。国民党主席朱立伦批评“是要准备出卖我们吗?是要卖台吗?”
也有评论指,赖清德的说法抛出了“统一”的选项,已退出民进党的前立委郭正亮指,“并购就是有条件的统一!”
国民党主席朱立伦5月21日于中常会发表谈话
绿营出身的政治评论员陈淞山表示,赖这个说法一定不会是失言,一定是有准备,就是要混淆大陆对赖两岸关系的想法。赖只是政治操作,要混淆大陆对他的两岸说法、定性、定位的判断。
仔细分析赖清德“并购说”,如果以“卖台”来形容和批评,并不足以揭发其狡猾,反而会堕入其陷阱。因为所谓“并购”,是先预设了是两家不同公司,即假定了两岸是不同的主体,而这个完全是错误的,因为两岸本身是一体的,是不可以分割的。如果真的要以公司作为比喻,应该是母公司和子公司比较合适。至于两岸问题的解决之题,大陆方面一向是清楚明白,是要在“一个中国”原则下展开对话。
赖清德日前接受“NTV日本电视台”《NEWS ZERO》节目主持人樱井翔专访
赖清德上台以来,大量接受访问,描绘“两岸对话”的各种对等、和平的怪异逻辑。从去年520就任之初,赖清德完全不掩饰对两岸关系的某种“挑衅”,力图在执政第一年重新切割并建构有别于“蔡英文的两岸路线”:包括定义“两岸敌对关系”、“非红供应链”、“脱中入北”、“纪念欧战胜利”,乃至受访时又宣称“期待与大陆领导人吃饭”。这些分裂又破碎的言论,只让人觉得其荒腔走板。
端午节将至,赖清德5月16日慰勉海军反潜航空指挥部与陆军工兵训练中心,感谢他们戮力战训本务不断强化战力
赖清德“台独路线”的基本论述和本质是:其一,台湾是实际上的“主权独立国家”,无需更名,就地按“现状”实现“台独”;其二,联合国第2758号决议不涉及台湾地位,台湾有权政治自决及加入联合国系统;其三,两岸互不隶属,也不属于同一个“中华民族”;其四,大陆是台湾的“境外敌对势力”,是需要从政治和法律上加以对抗的对象,是台湾自由民主的威胁来源;其五,台湾有着所谓产业链和民主制度的“骄傲资本”,是西方文明体系的一部分。上述论述完全背弃“九二共识”,否认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同属“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法理事实,是彻底的“台独主义”。
赖清德的“并购说”,企图混淆视听,制造噪音外,对于改善两岸关系毫无建树,也改变不了两岸统一的历史大势。
针对台湾当局领导人赖清德近期讲话涉及两岸关系,中国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发言人陈斌华5月20日表示, “台独”分裂与台海和平水火不容,对立对抗与交流对话背道而驰。停止谋“独”挑衅行径,两岸关系才有转圜空间;加强两岸交流合作,台海紧张局势才能缓和;认同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两岸协商对话才有基础。
赖清德召集“国安”高层会议
陈斌华指出,赖清德近日的讲话,一方面仍然坚持“台独”分裂立场和“倚外谋独”、“以武谋独”错误路线,渲染“大陆威胁”,延续“民主对抗威权”虚假叙事,挑动两岸对立对抗,推动两岸经济脱钩断链,推进“17项因应策略”,阻挠限制两岸交流合作;另一方面又惺惺作态,宣称愿在“对等尊严”的前提下,与大陆进行交流合作,企图在“新两国论”基础上恢复两岸协商对话。这种两面手法了无新意,枉费心机,注定失败。
来源:澳门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