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两江深调研 | 白坭镇党委书记喻晓坤:以“1+4+6+N”打法争创标杆镇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5-21 15:34 1

摘要:环两江先行区建设,是佛山推进“百千万工程”的重要任务,是建设广东省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的重要抓手,是再造一个新佛山的重要举措,对佛山高质量发展、城市能级跃升具有重要意义。

核心提示:

当前,佛山市委、市政府正大力推进环西江—北江区镇村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

环两江先行区建设,是佛山推进“百千万工程”的重要任务,是建设广东省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的重要抓手,是再造一个新佛山的重要举措,对佛山高质量发展、城市能级跃升具有重要意义。

构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打造佛山区域发展新增长极。

为充分营造全市上下推进环两江先行区建设的浓厚氛围,广泛凝聚社会各界参与环两江先行区建设的共识力量,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特别组织全媒体骨干记者团队,深入环两江先行区核心区六个镇街(丹灶、西樵、九江、龙江、白坭、西南)开展调研采访,推出“聚焦环两江先行区·深调研”系列融媒体报道。

环两江,见未来。

走进三水区白坭镇。

西江之畔,白坭镇以“黄金水道”为脉,串联起千年商埠记忆与湾区发展热潮。作为环两江先行区核心区镇街之一,白坭镇正以“1+4+6+N”工作体系为抓手,在产业升级、城乡融合、文旅创新等领域谋篇布局。

日前,白坭镇党委书记喻晓坤接受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环两江调研采访组专访,深度解读白坭如何借势环两江先行区建设机遇,书写从“镇域经济”到“区域枢纽”的跨越答卷。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当前佛山正深入推进环两江先行区建设,请问这对白坭镇的发展具有怎样的意义和机遇?

白坭镇党委书记喻晓坤:环两江先行区建设是白坭镇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历史性机遇,更是白坭镇深化区域协同、激活发展动能的全新战略起点。白坭镇持续十余年锚定政策导向、抢抓发展风口,自2017年起,紧抓特色小镇、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及“百千万工程”典型镇建设等重大机遇,着力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每一步都踩在点上。环两江先行区建设布局与白坭镇发展脉络高度契合,将为白坭镇打开跨区域资源整合、产业能级跃升、生态价值转化的全新局面。

从区位禀赋看,西江作为白坭镇核心地理标识,其黄金水道资源与临港经济带优势,为白坭镇构建“以水兴城、以港强产”的发展格局奠定坚实基础。近年来,白坭镇农文旅融合发展已形成显著集聚效应,平台载体日臻成熟。依托环两江先行区建设,白坭镇将以更高维度统筹区域要素流动,推动产业、生态、文化等多元资源的系统性重构与协同化发展。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白坭镇接下来有怎样的工作思路和谋划?

白坭镇党委书记喻晓坤:白坭镇将以环两江先行区建设为主线,围绕“1+4+6+N”工作打法,争创环两江先行区高质量发展标杆镇,以一域之光为三水添彩,为佛山争光。

“1”是瞄准一个目标。围绕“西江画廊、战新白坭”的目标,加速推进“百千万工程”,全力打造佛山市三水区“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重要展示区。“4”是站好四个定位。全力打造成为产业转型升级表率、城乡融合示范样板、基层善治创新标杆、广府文化传承基地。“6”是实施六大工程。创新实施产业体系向新工程、文旅融合发展工程、全域治水兴水工程、城乡品质提升工程、公共服务提质工程、重点改革攻坚工程“六大工程”。“N”是打造一批标志性的示范项目。围绕产业、城市、乡村三大方向,建立环两江先行区项目库,谋划重点项目42个,投资总额约189亿元。其中,重点规划建设“1号公路”白坭段,串联西江农文旅产业区、佛山文创古镇岭南文化体验区、波角帆影片区、富龙西江立交桥下空间优化提升区、岗头古村岭南文化旅游区、南药药食同源集聚区等六大片区,实现“一路串珠、全域精彩”。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在环两江先行区建设中,白坭镇有哪些核心项目体现“因江而兴”的发展理念?能否结合具体规划谈谈其重要价值?

白坭镇党委书记喻晓坤:白坭镇紧扣西江黄金水道资源禀赋,重点推进几大标杆项目,将“江”的生态、文化与经济价值深度融合:一是波角帆影片区项目。项目占地面积1628亩,总投资额1.76亿元,以水文化为主题,建设水运村渔船码头、游船码头,改造建设水文化展览馆,建设露营基地、休闲沙滩、休闲运动区等,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亲水旅游休闲目的地。二是西江海上田园项目。项目占地面积3232亩,总投资额6300万元,依托西江黄金水道、丰富的农业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建设西江海上田园,以美景、美食、烟花为爆点,打造集现代农业、生态旅游、文化体验、休闲度假、美食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致力打造成“环两江”示范区、“四山两江”旅游示范带的农文旅融合标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居民亲近自然、体验田园生活的理想目的地。三是位于佛山文创古镇岭南文化体验区的六村联创民宿集群。项目规划面积约达1000亩,投资额2亿元。项目采用社会投资、多方协同的模式,整合三巷等6个自然村及闲置物业,构建集民宿集群、非遗工坊、艺术创客空间、田园综合体于一体的文旅生态,强化沿江经济活力。

总体来看,这三个项目以生态为根基,通过水岸空间系统性修复,为水上及岸上经济发展筑牢生态基底;以文化为纽带,将两江生态景观与农耕、龙舟、水文化等人文乡情深度融合,厚植环两江人文底蕴;以产业为引擎,推动农业、文旅、康养等产业协同发展,共同诠释白坭“因江而兴、与江共生”的发展理念,成为环两江先行区“生态协同、文化融合、产业联动”的生动实践样本。

文 |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卢丽华

图 |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关浩业、卢丽华

视频 |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关浩业

来源:佛山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