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纪录片《风物》(第二季)从地理、历史、技术等多维叙事视角,生动立体地构建文化空间。本文认为,该片折射出的历史脉络、地域文化与社会变迁,体现出鲜明的中国哲学智慧,古典意蕴的写意镜头与当代视听艺术手段赋予影像表达新的时代特色,实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
摘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纪录片《风物》(第二季)从地理、历史、技术等多维叙事视角,生动立体地构建文化空间。本文认为,该片折射出的历史脉络、地域文化与社会变迁,体现出鲜明的中国哲学智慧,古典意蕴的写意镜头与当代视听艺术手段赋予影像表达新的时代特色,实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表达。
关键词:《风物》传统文化视听传播空间建构视觉转化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文化节目《风物》(第二季)播出以来,引发强烈社会反响。作为总台一档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纪录片,《风物》力图用意蕴丰富的精美镜头、贯穿古今的风物故事、地跨南北的叙事视角,展现中国大地独具特色的风土人情。第二季的7集节目,通过挖掘 7 种中华大地上颇具代表性的风物特产,展现深层的文化逻辑、历史渊源和生活智慧,描摹鲜活的中国风物版图,用影像建构文化空间,并对其进行价值提炼和可视化呈现。
一、纪录片的地理特征与空间建构
1. 基于地理视角的空间建构
在传统文化的视听艺术实践中,“空间”是艺术表达的结构性要素。不同种类的视听艺术媒介有着不同的空间塑造方式,以戏剧、戏曲为代表的舞台艺术,主要以三维舞台空间呈现艺术作品,而包括电视、电影在内的影视艺术则是通过二维屏(荧)幕,为观者营造一种“空间的幻象”①。电视纪录片通过拍摄地点、场所,记录人物及其行动所呈现出的场景空间,是一个由实体地理空间与人物行动共同构成的视听艺术空间。《风物》(第二季)正是一部具有鲜明空间特征的文化纪录片,主要从地理、历史、技术等多维叙事视角,立体生动地构建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空间。
《风物》(第二季)采用地理与历史视角相结合的方式,将历史文化与当代生活实践相结合。节目通过风物折射出中国的地域文化、历史脉络及社会变迁,从而构建起物产在中华大地上的地理传播空间。《风物》(第二季)选取不同地貌环境中的七种代表性食材,挖掘物产的地理特征,以地理为脉络展现中国大地物产之丰、美食之香。摄制组历时 10 个月,从东海之滨到雪域高原,通过对 38 处物产原产地的不间断追踪拍摄,展现出不同地域、气候、生态条件下风物特产生长的差异。比如,第一集从水稻起源地之一的珠江流域讲起,一路向北追溯到世界稻作文明的发源地——长江流域,其间穿插介绍了河姆渡遗址、田螺山遗址、江桥头古村落遗址等多处世界级稻作文明遗址。在古代,我国稻作农业在长江流域产生之后,很快就向黄河流域传播,从黄河上游的宁夏平原到东北的松花江流域,再到中国南端的湛江,节目沿着这样的地理脉络,清晰地描画出水稻在华夏南北不同地域、不同地貌上的生长,从山地到平原,水稻以极强的生命力与强大的适应性,融入中华文明的进程。第七集讲述了茶从诞生之日起便不断开疆拓土,经由一条条古道,穿山越岭,从高山前往高原,沿着江河,从盆地奔赴江南,又通过古老的京杭大运河传入北方,融入国人日常生活。节目具体以地处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过渡地带的四川雅安、欧亚大陆历史上最为庞大复杂的商路茶马古道,西藏境内的雪域茶谷,茶马古道南线重要节点云南普洱、浙江湖州等地为地理坐标,介绍了丰富多样的茶叶类型,并在对这些地理坐标的勾勒描绘中,展现出各类茶叶深刻影响并塑造地域文化的过程。
2、基于历史视角的空间建构
《风物》(第二季)注重将宏大的历史视野和精细的人文视角有机结合,挖掘古代典籍记载,结合前沿科技、多元艺术手段,再现历史情境。节目以戏曲、书法、古代典籍等文化符号为媒介,探寻情感联结点,以极富代入感与当代感的视听艺术手法创新叙事,以当代视角重构历史记忆。第三集以经营渔家乐的老袁为引子,以诙谐的语气引出清代的另一位“老袁”——袁枚。袁枚曾在《随园食单》中表达了对海参烹饪的无奈:“海参,无味之物,沙多气腥,最难讨好。”节目应用电视技术打造出一个虚拟空间,以真人扮演的方式再现袁枚书写《随园食单》的情景。如今,厨师们早已发明出去除海参腥气的方法,解决了袁枚当年的难题。节目由今溯古,由古推今,形成古今两个时空的比较与对话。
3、基于技术视角的空间建构
《风物》(第二季)在技术上最大的创新亮点,在于采用了一系列最新、最前沿的技术手段打造出虚拟演播室。节目组运用次世代渲染引擎虚拟演播室、超高速机械臂、次世代渲染引擎虚拟演播系统、总台 CG 环境制作等技术,在二维屏幕上打造出一个虚实互动的视觉艺术空间,每集节目围绕一种物产,将宏大的场景与饱满的细节、精致的画面与独特的视角有机结合,呈现视觉奇观,为观众还原风物最本真的鲜活特质。
在虚拟演播室,主持人龙洋采用沉浸式讲述的方式,在实拍的纪录片段落之外,阐述风物背后的历史变迁与文化内涵。在镜头设计上,《风物》(第二季)运用独特的一镜到底手法,通过多维度的镜头语言,调动起观者的视、听、嗅、味、触等全感官感受,营造出强烈的沉浸感,塑造出人在画中、浑然一体的视觉风格,在有限的空间创造出“无限的”视觉观感,呈现出寻常不可见、肉眼看不到的神奇美丽的风物世界。纪实拍摄与虚拟演播室两种影像形态的结合,呈现了风物与人物的关系,提升了节目的视觉沉浸感与互动性,也激发起观众的主观想象。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提炼与视觉转化
《风物》(第二季)注重在自然与人文生态中探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蕴,传递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的双重要义。节目以稻米、菌菇、海参、棉花、羊肉、葡萄和茶叶等 7 个与民生息息相关的题材为切入点,每集探寻一味风物,展开一段发现之旅,揭示一种文化哲学,将风物特产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嬗变的故事和国人延续千年的日常生活美学、生活智慧巧妙贯通,展现出深层的传统文化形成逻辑与价值精髓。
《风物》(第二季)在影像价值建构上,体现出强烈的生态意识与生态美学风格。节目以生态物产为核心,将文化、旅游、地域景观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链条②,并深入挖掘风物、地理和人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内在逻辑,揭示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万物和谐共生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追求。第一集讲述了新时代新农人汪琰斌,在宁波三江汇合处创造性地使用人工干预方式完成水稻授粉的故事;通过讲述林氏家族发现长毛谷,以新方式耕作、收获水稻的故事,展现出当地居民致力于生态保护、钻研探索的精神。第二集以西藏波密为地标,记录了卓嘎全家采摘松茸的过程。节目捕捉到这样一个细节,他们在采摘后,小心翼翼地用土将松茸的“家”盖住,让其生长环境恢复原样,刻画出藏族同胞强烈的生态保护意识。
《风物》(第二季)不是简单地呈现自然山水和风物形态,而是上升到中华文明史的高度,深刻阐释了风物是如何融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并成为中华文化组成部分的内在逻辑。节目每集遵循着从物产到美食,再到当地居民日常生活的叙事逻辑,深入探寻种植人与食材之间的动人故事。比如,第一集围绕稻米如何融入中国人的生活,并深刻影响了中华文明发展进程这一主题,清晰勾勒出稻米是从南方传到北方,又从中国扩展到全球的传播路线,展现出广阔的叙事视野。
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视觉呈现上,《风物》(第二季)主要采用了两种方式:提炼文化符号和运用富有古典意蕴的镜头语言。首先,该片在影像表达上注重提炼文化符号,运用多维视听艺术手段增强代入感,巧妙地将历史与当代相联结,将风物与社会、空间交织,从而立体生动地再现风物在中国大地上传播的地理、历史文化图景。第四集《棉花》中,由展示侗布的手工制作场景切入,呈现侗族节庆风俗。只有在节庆的日子,侗族姑娘才会穿上最珍爱的侗衣。在一年一度的尝新节上,侗族姑娘身着侗衣在舞台上载歌载舞,这是她们展现自我的舞台,也是延续本民族文化的方式。实体意义的舞台,成为一个保存侗族民族记忆、承载民俗文化的符号载体。
其次,在镜头语言上,《风物》(第二季)注重运用意境优美的特写镜头,结合古诗词借物咏怀、以诗言志,多维度提升视觉观赏性,营造唯美、写意的美学意境。第一集《稻米》以一组写意镜头传达江南神韵:游动的锦鲤、日照下的荷塘和莲叶、滑动的露珠、含苞待放的荷花、映照着荷花倒影的涟漪。当地百姓将这几种美学元素用在了走马塘荷花糕制作上,一组制作面点的特写镜头配合着清代学者阮元《吴兴杂诗》中的诗句“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传神地勾勒出中国人的审美情趣,表达着中国人对四季轮转的感悟。第三集《海参》以一组徐徐打开的折扇镜头,引出南宋许及之在《德久送沙噀信笔为谢》中的诗句“外脆中膏美无度,调之滑甘至芳辛”。在镜头设计上,折扇居中,两旁摆放花瓶,左前方垒放着海参,营造出古典雅致的东方韵味,而诗词中关于海参的描写,亦描绘出当时捕捞、烹饪海参的社会风俗画卷。
三、结语
《风物》(第二季)在叙事上注重勾勒历史与地理的经纬线,将传统文化与当代现实生活相融合,从地理、历史、技术等多维叙事视角,描摹出集地理、文化、美食、旅游为一体的国家风物画卷。《风物》(第二季)还透过古诗词这一独特的人文视角,描绘出意蕴悠长的传统文化画卷,折射出古代中国的社会变迁、文化积淀、美学意蕴,呈现出意境优美、内涵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审美空间。
注释:
① 魏佳:《视听艺术空间的数字化重构》,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9,第 60 页。
② 邵婉云:《〈风物〉第二季创作座谈会暨风物盛典活动在京举办》,见中国新闻网,2024 年 3 月 4 日。
(本文刊发于《电视研究》2024年第8期)
【作者简介】孙蕾蕾,系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教节目中心主任编辑、中国民族学学会影视人类学分会理事,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北大学跨文化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河北大学战略传播与中国智慧创新团队研究员,河北省城市传播研究院研究员。
来源:纪录片人陈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