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2月18日,我市召开电影《浴血困牛山》研讨会。市委宣传部、市委党研室、市作家协会、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市影视协会、市融媒体中心相关负责人,市内网络人士、青年团员、军人代表在集中观看影片后,从该影片的制作内容、社会意义、价值传递以及如何利用该影片推动铜仁红色文化
12月18日,我市召开电影《浴血困牛山》研讨会。市委宣传部、市委党研室、市作家协会、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市影视协会、市融媒体中心相关负责人,市内网络人士、青年团员、军人代表在集中观看影片后,从该影片的制作内容、社会意义、价值传递以及如何利用该影片推动铜仁红色文化传承等多个方面开展研讨交流。
电影《浴血困牛山》被列为贵州省文艺创作生产重点项目,影片由柳建伟编剧,贵州三点红文化影视传媒有限公司出品,以红六军团长征西征在困牛山的战斗为历史背景,讲述了一段动人的红色往事:红十八师五十二团指战员转战湘桂黔边区,面对数倍敌人,五十二团800多人主动诱敌,将敌人牵制在石阡困牛山浴血奋战。数十倍的敌人久攻不下、急于求胜,遂裹挟当地老百姓当人肉盾牌步步逼近,危机时刻红军战士们宁死不当俘虏、宁死不伤百姓,在困牛山毅然选择集体跳崖牺牲,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英雄壮歌。该电影于18日在贵州上映。
研讨会上,与会人员普遍认为《浴血困牛山》是一部震撼人心、具有深刻历史意义和强烈情感冲击的红色题材影片。影片真实再现了一段波澜壮阔而又悲壮惨烈的历史,展现了红军对人民的深情厚谊和对生命价值的崇高礼敬,是一部兼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优秀电影,对推动铜仁红色文化传承与发展起到良好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市政协原秘书长赵幼立表示,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在这个时候上映这部影片,它的教育意义和红色意义非同寻常。在铜仁有很多这样的红色题材需要宣传,对于以电影的方式来挖掘弘扬铜仁红色文化,《浴血困牛山》已经给出了一份成功的答卷。
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邓仕雄认为,这是一部兼具思想性、艺术性的红色题材电影,是对红军长征精神最生动的诠释演绎,对于传承红色文化,推动红色旅游,具有重要价值和重要作用。我们要立足自身实际和特长,为电影的宣传推广尽一份力量,推动铜仁红色文化高质量发展。
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赵文长感受最深的是影片最后结尾的一句话:不忘英雄,传承信仰。今年是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也是“困牛山红军集体跳崖千古壮举”发生90周年,通过这部电影更加直观的感受到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这一次把困牛山红军集体跳崖的壮举故事搬上大荧幕,是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扩大先进文化产品供给的一种很好尝试,能够更好去宣传好传播好铜仁红色文化。
对于作为电影的历史顾问,也是其中编剧之一的杨又铸来说,看到电影成片上映,心情激动,也非常满意成片效果。他表示,影片主要的特点就是真实,电影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全部是真实的,每个细节,每个画面都有史可查。这也是第一部展现铜仁长征文化的电影,在传承红色基因和红色血脉方面起到了引领作用,也让更多的人形象的了解红军长征在铜仁的经过,了解困牛山红军集体跳崖的英雄壮举。
万山区人武部政治委员魏峰岚表示,这部影片通过精心的史实把握和故事编织,精准地展现了红军长征初期的重大战役及其背后的历史背景,艺术的反映了老一辈革命家信仰坚定、人民至上的崇高品格。下一步,将会进一步用好这类红色题材影片等红色资源,教育引导官兵在工作中举旗铸魂,树牢对党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的精神家园,为我国强军事业贡献力量。
铜仁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李钰梅认为,这部电影向我们传达的是一种英勇无畏、坚定信念、人民至上的精神,更是一种对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电影中的音乐也独具地方特色,其中《太阳出来照白岩》是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的一首土家山歌,这首歌曲能够很好的让观众了解到贵州的地方特色文化,对地域文化也起着弘扬的作用。
铜仁市阳光志愿者协会党支部书记、会长任廷波表示,电影集中体现了革命先烈“绝对忠诚、顾全大局、信念坚定、勇于牺牲、赤诚为民”的崇高精神,让我们看到了人民至上、信仰至上的理念,激励和启示我们无论面临多大的困难和挑战,都要坚定信仰、勇往直前。作为一名退伍军人,下一步将会带领协会用志愿服务形式,以《浴血困牛山》电影为背景,开展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继承和发扬铜仁优秀红色文化,让红军长征精神深入人心。
碧江区云场坪路腊村支书杨光清是一名退役军人,观看影片后,触动非常大,对影片中红军战士说的一句“我们付出了生命,只要有一个人活着出去,能够让群众记住我们,虽然我们生命不在了,但是我们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记忆深刻。作为一名兵支书,他认为非常有责任,也有义务,把红军精神传承发扬下去。同时更是要在乡村振兴的路上发挥自己的力量,带领群众共同实现乡村振兴。
作者:杨铜琴 陈应康 何浩然
编辑:陶钰
二审:韩康
值班编委:肖霞
总值班:张勇
来源:天眼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