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伴走后我去女儿家过节,女婿家8口人等吃,女儿:爸,你走吧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5-21 16:09 1

摘要: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我站在女儿家的阳台上,望着窗外的夜色发呆。

屋内传来欢声笑语,麻将牌的碰撞声此起彼伏。

“爸,你走吧,他们不习惯有外人在场。”女儿的话仍在耳边回响。

我不明白,什么时候我成了自己女儿家的“外人”?

风吹来,我裹紧了外套,感到一丝寒意。

这个夜晚,似乎比我想象的要冷得多。

01

老伴走后的第三个年头,我习惯了一个人的生活。

早上六点起床,煮一碗清粥,配上几样小菜。

饭后遛弯,和小区的老头们下下棋,聊聊天。

日子过得简单,但也算充实。

我住的是老小区,没电梯,楼道灯时亮时不亮。

好在我身体还行,上下五楼不费劲。

老伴走时嘱咐我:“要照顾好自己,别给孩子添麻烦。”

她总是这样,把所有人都放在心上,最不在意自己。

我记得她住院那段日子,不让我告诉女儿。

“小芳工作忙,别打扰她。”她总是这么说。

最后还是瞒不住,女儿赶来时,她已经走了。

葬礼上,女儿哭得伤心,女婿也很难过。

那时我感觉,虽然老伴走了,但我还有家人在身边。

日子一天天过去,女儿的电话渐渐少了。

从一周一个,变成半月一个,后来一个月也难得有一个。

我知道年轻人忙,也不想过多打扰。

只是过节时,心里总会泛起一丝孤独。

电视里的团圆饭,让我想起以前一家人坐在一起的时光。

节前三天,女儿的电话打来了。

“爸,今年到我们家过节吧。”

我有点意外,也有点高兴。

“不用了吧,我自己在家挺好的。”我嘴上这么说,心里却已经开始期待。

“妈不在了,你一个人多孤单啊。来我们家热闹点。”

女儿的语气很坚决。

“好吧,那就打扰你们了。”

我答应下来,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

放下电话,我就开始准备礼物。

给女婿买了他爱喝的茅台,1500块钱,是我小半个月的退休金。

给外孙准备了压岁钱,一个大红包,里面是3000块钱。

又想着女婿家人可能也会来,又多准备了几个小红包。

我还去市场买了些新鲜的食材,准备做几道拿手菜。

老伴在世时总夸我的红烧肉做得好,女儿小时候也爱吃。

我想着或许能在女婿家露一手,让大家高兴高兴。

回家翻出衣柜里最好的一套衣服,是去年女儿送的,还没怎么穿过。

试了试,有点大了,我这两年瘦了不少。

不过好在整体看起来还算精神。

临出门前,我又看了看镜子,刮了胡子,梳了头发。

我想让女儿看到,没有老伴后,我也能把自己照顾得很好。

出租车停在女儿家楼下,我拎着大包小包走下车。

女儿住在城西的高档小区,保安看了我两眼,狐疑地问我去哪。

我说我是来看女儿的,他才放我进去。

电梯里,我整理了一下衣服,心跳有点快。

三年没见面了,不知道女儿和女婿变了多少。

外孙应该长高了不少,上次见他还是上初中。

门铃响后,开门的是女儿。

“爸,你来了。”

她脸上带着笑,但我总觉得那笑容有点勉强。

“嗯,路上有点堵,晚了一会儿。”

我跟着她进了门,客厅里已经坐满了人。

女婿从沙发上站起来,走过来接过我手里的袋子。

“爸,路上辛苦了。”

他的语气很客气,就像对待一个普通客人。

我环顾四周,认出了女婿的父母,还有他的兄弟姐妹和他们的孩子。

一共七八个人,坐在宽大的客厅里,各自说着话。

看到我进来,大家都停下来,点头示意。

女婿的母亲站起来,说:“老李来了,快坐。”

她的语气也很客气,但没有太多热情。

我被安排在一个角落的单人沙发上,感觉有点局促。

女儿给我倒了杯水,然后就去厨房忙活了。

02

客厅里的谈话继续,大家聊着我听不太懂的话题。

股票,房价,孩子的学区房,出国留学。

我想插几句话,但总找不到合适的时机。

“小芳爸,听说您退休了?”女婿的父亲问我。

我点点头:“退休好几年了。”

“一个人生活方便吗?”

“还行,习惯了。”

“要不考虑去养老院?现在有些养老院条件很好的。”

我笑了笑,没接这个话。

女婿的母亲插嘴:“现在不是有那种以房养老吗?听说挺好的。”

我感到一丝不自在,不明白为什么话题会突然转到这上面。

“我现在自己照顾自己挺好的,不用麻烦别人。”

话题就这样结束了,大家又聊起了别的事。

我坐在角落,像个局外人,听着他们说笑。

吃饭的时候,我才发现桌上的菜已经准备好了。

我带来的食材放在厨房一角,没有动过。

“爸,您带的东西我们改天再做。今天菜已经够多了。”女儿解释道。

我点点头,心里有点失落。

本来想着做几道拿手菜,让大家尝尝。

现在看来是没机会了。

饭桌上,大家边吃边聊,气氛热闹。

我偶尔插一句话,但总感觉打断了他们的节奏。

女婿给我倒了杯酒,是我带来的那瓶茅台。

“爸,尝尝,这酒不错。”

我小抿一口,点头称赞。

其实我很少喝酒,老伴在世时总说酒精对我的胃不好。

但今天是节日,我想融入这个气氛。

“听说老李家那边的老房子现在值钱了?”女婿的父亲忽然问道。

我愣了一下:“还行吧,那边要拆迁了,但补偿不高。”

“现在那种地段,拆迁肯定不少钱啊。”

我摇摇头:“具体还没定下来,说是按面积补偿。”

女婿插话:“爸,您那房子建筑面积多大?”

我心里有点奇怪,但还是回答:“不大,就七八十平米吧。”

“那也不少了,现在那边的地段很好。”

我点点头,不再多说。

吃完饭,女婿的父亲提议打麻将。

“正好四个人,我和老伴,还有小李,亲家,咱们打两圈。”

女儿看了我一眼:“我爸不会打麻将。”

“不会啊,那太可惜了。”女婿父亲有点失望。

女婿的弟弟站起来:“那我来吧。”

四个人很快围坐在麻将桌前,其他人在旁边看电视或玩手机。

我坐在沙发上,不知道该做什么。

“爸,您要不要去休息一下?我给您收拾了客房。”女儿走过来问我。

我摇摇头:“不困,我就坐会儿。”

“那您看会儿电视吧,遥控器在茶几上。”

她说完又回到麻将桌前。

我拿起遥控器,随便找了个频道,声音调得很小,生怕打扰到别人。

电视上播着春节晚会的重播,欢声笑语充满了屏幕。

我看着屏幕,思绪却飘得很远。

记得小芳小时候,最爱看春晚。

每到除夕夜,她都会早早地坐在电视机前,等待节目开始。

我和老伴陪着她,一家三口,其乐融融。

现在想来,那时的日子真好。

虽然物质条件差,但心里踏实,温暖。

03

不知不觉,麻将打了两圈。

女婿的母亲站起来,说要准备夜宵。

“小芳,你来帮我一下。”

女儿跟着去了厨房。

我想着或许可以帮忙,就站起来走向厨房。

“我来帮忙吧。”

“不用不用,您是客人,坐着就好。”女婿母亲连忙摆手。

我尴尬地站在那里,不知所措。

客人?

我什么时候成了女儿家的客人了?

女婿家的阳台很宽敞,能看到远处的城市夜景。

我站在那里,点了一支烟。

老伴在世时,我答应过她不再抽烟。

可是这三年,我时不时会忍不住。

特别是心里不舒服的时候。

夜风有点凉,我裹紧了外套。

身后传来麻将碰撞的声音,夹杂着笑声。

我回头看了一眼,大家玩得正开心。

没人注意到站在阳台上的我。

这种被忽视的感觉,让我想起了老伴刚走那会儿。

独自一人坐在家里,电视声开得很大,就为了不让屋子太安静。

我深吸一口烟,缓缓吐出。

烟雾在夜色中散开,就像我此刻的心情。

我想起老伴临走前的话:“别给孩子添麻烦。”

也许,我真的成了麻烦。

正想着,阳台的门被推开了。

女儿走了出来,站在我身边。

“爸,您在这儿啊,找您半天了。”

我掐灭了烟:“有事吗?”

女儿看了看我,欲言又止。

“有事就直说吧。”我说。

“爸,你走吧,他们不习惯有外人在场。”女儿低声说道。

我愣住了,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外人?”

女儿的眼神躲闪:“我不是那个意思...只是他们平时聚会就这几个人,可能...”

“我明白了。”我打断她的话。

“我送您回去吧,改天我们再聚。”女儿补充道。

我看着她,想从她脸上找到一丝愧疚,却只看到为难。

多么陌生的面孔,这真的是我的女儿吗?

我没有立即回答,只是沉默地看着远处的灯光。

城市的夜晚,灯火辉煌,但没有一盏为我而亮。

“爸,您别误会,不是不想您留下...”

女儿还在解释,声音越来越小。

“我知道,我这就收拾东西。”

我转身往屋里走,女儿跟在后面,还在说着什么。

经过客厅时,大家都抬头看了我一眼,然后又低头继续他们的活动。

仿佛我只是一个路过的影子,不值得多看一眼。

我走进客房,开始收拾行李。

其实也没什么好收拾的,我来时就带了几件换洗衣服。

女儿站在门口,欲言又止:“爸...”

“不用送了,我自己打车回去。”我打断她。

“不行,我送您。女婿开车送您。”

我摇摇头:“不用麻烦他,我自己能行。”

“那我送您。”女儿坚持。

我没再拒绝,只是默默地收拾东西。

门外传来女婿的声音:“怎么了?”

“我爸要回去,我送他。”

“这么晚了,要不住一晚明天再走?”

女婿的话听起来很体贴,但我知道只是客套。

“不用了,我习惯自己家。”

我提起包,走出客房。

经过客厅时,我对女婿的父母点点头:“打扰了,我先回去了。”

女婿母亲笑着说:“这么快就走啊?”

我笑了笑,没有回答。

女婿站起来:“要不我送您?”

“不用,小芳送我就行。”

出门前,我想起了红包,连忙从包里拿出来。

“给外孙的,还有你们的。”

我把红包塞给女儿和女婿,又把几个小红包给了女婿:“给你家人的。”

女婿接过红包,有点尴尬:“爸,这太客气了。”

我摆摆手:“应该的。”

04

电梯里,女儿低着头,不说话。

我也沉默着,心里有说不出的苦涩。

出了小区,女儿帮我拦了出租车。

“爸,您到家给我打电话。”

我点点头,没有多说。

上车前,女儿忽然抱住我:“爸,对不起。”

我拍拍她的背:“没事,你有你的生活。”

出租车开动了,我没有回头。

不想让女儿看到我眼里的泪水。

车窗外的景色飞快闪过,就像我的心情,一片模糊。

半路上,手机响了。

是个陌生号码。

我接起来:“喂?”

“老李啊,是我,老王。”

是我的老同事,也是多年好友。

“这么晚了有事?”我问。

“听说你去女儿家了,回来了吗?”

“在路上,马上到家了。”

“那行,我们几个老家伙在你楼下等你。”

我愣了一下:“这么晚了,有什么事吗?”

“来了你就知道了。”

挂了电话,我满腹狐疑。

这么晚了,老王他们来干什么?

车子停在小区门口,我付了车费下车。

果然,老王和另外几个老朋友站在那里。

“你们这是...”

老王笑着说:“来接你啊。听说你从女儿家回来了,我们寻思着你心情可能不好,就来陪陪你。”

我有点感动,又有点好奇:“你怎么知道我去女儿家了?”

“前天你不是跟我说的吗?还挺高兴的。我寻思着你这么晚回来,肯定是出了什么事。”

老王太了解我了,我们认识四十多年了。

“进屋说吧。”

我领着他们上楼,心里的阴霾渐渐散去。

我的房子虽小,但收拾得很整齐。

老伴走后,我把所有东西都归置得井井有条。

老王他们进来,四处打量。

“不错啊,老李,收拾得挺干净。”

我笑了笑:“一个人住,东西少,好收拾。”

“来,给你带了好东西。”

老张从包里拿出一瓶白酒和几盒熟食。

“大晚上的,喝什么酒。”我皱眉。

“过节嘛,喝点应该的。”

老王从冰箱里拿出杯子,倒上酒。

“说说吧,女儿家怎么样?”

我叹了口气,把今晚的事情简单说了。

说完,屋子里一片沉默。

老王拍拍我的肩膀:“别想太多,孩子大了,有自己的生活。”

老张却不这么想:“不对劲,你女婿家人那态度,明显有问题。”

我苦笑:“能有什么问题,就是嫌我碍事呗。”

老张摇头:“不像,我觉得他们另有目的。”

“什么目的?”

“你那老房子不是要拆迁吗?”

我点头:“是啊,快了。”

“补偿多少知道吗?”

“还没定,估计按面积来。那房子地段不错,应该不少钱。”

老张若有所思:“你女婿家人问你房子的事了吗?”

我回想了一下:“问了,饭桌上问的。”

“看吧,我猜就是为了这个。”

老王插嘴:“别胡说,人家小两口挺孝顺的。”

我没接话,只是默默喝酒。

第二天一早,我接到了拆迁办的电话。

“李先生,您的房子评估报告出来了,补偿金额是380万。您看什么时候有空,过来签个字?”

380万,比我想象的要多。

我老家那房子是祖上留下的,地段不错,但房子本身已经很旧了。

现在那一片要开发商业区,所以补偿丰厚。

我答应下午去办手续。

放下电话,我思索着这笔钱该怎么处理。

老伴走时,我们就商量好了。

如果拆迁有了眉目,补偿款一部分留给自己养老,剩下的给女儿。

现在看来,计划需要改变了。

我拨通了老王的电话:“老王,有空吗?我想找你商量点事。”

“怎么了?拆迁的事有眉目了?”

“嗯,评估报告出来了,380万。”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儿:“不少钱啊。你打算怎么处理?”

“这不是想找你商量吗?”

“行,我中午过去,咱们好好聊聊。”

05

挂了电话,我坐在窗前发呆。

阳光照进来,温暖而明亮。

老伴要是还在,一定会很高兴。

这钱够我们两个安度晚年了。

可惜,她看不到了。

我独自一人,这么多钱,又有什么用呢?

正想着,手机又响了。

是女儿。

“爸,您昨晚回去了吗?”

“回来了,睡得挺好。”

“那就好。爸,关于昨晚的事,我想解释一下...”

“不用解释,我理解。”

“爸,我和女婿商量了,下周我们去看您,好吗?”

我愣了一下:“有事?”

“没事就不能看您啊?”女儿的语气有点撒娇。

我笑了:“行啊,随时欢迎。”

“那就这么定了,下周六。”

挂了电话,我感到有些奇怪。

昨晚还赶我走,今天就要来看我?

难道真如老张所说,他们是冲着拆迁款来的?

我摇摇头,不愿往坏处想。

毕竟,那是我的女儿啊。

中午,老王来了,带着他拿手的红烧肉。

“尝尝,我做的可比你强多了。”

我笑着接过:“那我得好好尝尝。”

吃饭的时候,我把拆迁的事告诉了他,也说了女儿今天的电话。

老王听完,若有所思:“你打算怎么处理这笔钱?”

“原本想给小芳一大部分,自己留点养老。现在嘛...”

“现在怎么想的?”

我叹了口气:“不知道,心里乱糟糟的。”

老王放下筷子:“我给你出个主意。”

“什么主意?”

“咱们几个老哥们不是一直想去云南旅游吗?正好拿这钱,咱们痛快玩一圈。”

我笑了:“就知道玩。”

“认真的,你一个人在这儿闷着,有啥意思?趁着身体还行,多出去走走,看看外面的世界。”

我点点头:“这个想法不错。”

“那就这么定了。你先别告诉你女儿钱的事,看看她下周来是什么态度。”

我有点犹豫:“这样好吗?”

“怎么不好?你总得知道她到底是为了什么来看你啊。”

我想了想,觉得有道理。

“行,就这么办。”

一周后的周六,女儿和女婿如约而至。

这次只有他们两个人,没带外孙,也没有女婿家人。

女儿拎着大包小包的东西,一进门就开始收拾。

“爸,您看这些水果,新鲜的,我特意去市场挑的。”

女婿也很热情:“爸,最近身体怎么样?有没有不舒服?”

我看着他们忙前忙后的样子,心里五味杂陈。

“我挺好的,不用忙活。”

“哪能啊,我们都多久没来看您了,心里过意不去。”女儿一边说一边打开带来的保温盒:“看,您最爱吃的红烧肉,我今早做的。”

我看着那盒红烧肉,没有动。

“爸,尝尝啊,我特意按您的口味做的。”

我夹了一块,放进嘴里。

味道确实不错,但我心里却没有多少欢喜。

“怎么样?好吃吗?”女儿期待地看着我。

我点点头:“不错,和你妈做的一样好吃。”

女儿脸上露出笑容:“那是,我可是跟妈学的。”

吃完饭,女婿收拾餐桌,女儿拉着我坐在沙发上。

“爸,我听说您家那老房子要拆迁了?”

果然来了。

我心里一沉,脸上却保持平静:“嗯,快了。”

“补偿出来了吗?”

“还没有,听说快了。”我撒了个谎。

“估计有多少?”女婿凑过来问。

我装作思考的样子:“不太清楚,那地段补偿标准不高,估计也就一两百万吧。”

“那也不少了。”女婿点点头。

06

“爸,您有什么打算吗?”女儿问。

“什么什么打算?”

“就是...这笔钱准备怎么用?”

我笑了笑:“还没想好,等拿到钱再说吧。”

女儿和女婿对视一眼,然后女儿说:“爸,我和女婿商量了,您这个年纪,一个人住不方便,不如搬到我们那边去住吧。”

“你们那?”

“对啊,就住在我们家。我们有客房,您可以一直住那儿。”

“那怎么行,你们一家三口,再加上我,多挤啊。”

“不挤不挤,我们那房子挺大的。”女婿连忙说。

我心里明白了,他们这是打算把我接过去,好掌控拆迁款。

“谢谢你们的好意,但我习惯了自己住,不想打扰你们。”

“爸,您这说的什么话,您是我爸,怎么会打扰呢?”

女儿的眼睛里闪着泪光,看起来很真诚。

如果不是上周的事,我可能真的会相信。

“再说吧,我还没想好。”

女儿还想说什么,女婿拉了她一下。

“爸,您慢慢考虑,不着急。”

我点点头,心里却已经有了决定。

女儿和女婿走后,我拨通了老王的电话。

“怎么样?他们来了?”

“来了,果然是为了拆迁款。”

我把他们的来意告诉了老王。

“你看吧,我就说是为了钱。你打算怎么办?”

“哼!我想好了,钱我是一分都不会给他们的。”

“全留着自己用?”

“不,我有个更好的主意。”

我把自己的计划告诉了老王。

电话那头,老王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哈哈大笑。

“好主意!这才是我认识的老李!”

挂了电话,我感到心里轻松了许多。

老伴常说,人这一辈子,活得明白才不会被欺负。

她说得没错。

现在,是时候让女儿和女婿明白,我老李虽然老了,但还不糊涂。

第二天,我去了拆迁办,签了所有文件。

380万的补偿款,将在一周内到账。

从拆迁办出来,我直接去了民政局。

把我的想法告诉了那里的工作人员,他们很支持。

接下来一周,我忙前忙后,把所有事情都安排妥当。

女儿每天都会打电话问候,语气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亲切。

我知道她在想什么,但我不戳破。

周五晚上,女儿打来电话,说明天要来看我。

“好啊,我正好有事要告诉你们。”

“什么事啊,爸?”

“明天你来了就知道了。”

挂了电话,我给老王发了条信息:“准备好了,明天见证奇迹的时刻。”

老王回复:“哈哈,我等着看好戏。”

周六一早,女儿和女婿就来了,这次还带了外孙。

“爸,您说有事?”一进门,女儿就迫不及待地问。

“别急,先吃早饭。”

我做了一桌子菜,有女儿爱吃的红烧肉,有外孙喜欢的糖醋排骨。

“爸,您这是...?”女儿有些惊讶。

“难得全家团聚,做点好吃的。”

吃饭时,外孙一个劲地夸我做的菜好吃。

女儿和女婿也连连称赞。

“对了,爸,您说有事要告诉我们?”女儿再次问道。

“吃完再说。”

饭后,我从房间里拿出一个文件袋。

“这是老房子的拆迁补偿协议,已经签好了。”

女儿和女婿眼睛一亮。

“真的?补偿多少啊?”

“380万。”

女儿惊讶地张大嘴:“这么多?”

女婿也兴奋起来:“这比我们想的要多得多啊!”

我笑了笑:“是啊,比我想象的也多。”

07

“爸,您打算怎么用这笔钱?”过了一会儿,女儿小心翼翼地问。

“我想了很久,决定这样分配。”

我从文件袋里拿出几份文件。

“这是我和民政局签的协议,我决定把300万捐给社区,用于建设老年活动中心。”

女儿和女婿的笑容凝固了。

“什么?”

“剩下的80万,30万我自己留着养老,50万给老王他们几个,我们约好了去云南旅游。”

女儿的声音颤抖:“爸,您这是...”

“我想得很清楚了。这笔钱,我一个人用不了那么多,捐出去帮助更多的老人,是最好的选择。”

女婿的脸沉了下来:“岳父,您考虑清楚了吗?这可是一大笔钱啊。”

“考虑得很清楚。协议已经签了,钱也已经转出去了。”

女儿的眼泪掉下来:“爸,您怎么能这样?那是我们家的钱啊!”

我看着她,声音平静:“不,那是我的钱。我想怎么用,是我的自由。”

“可是...可是...”

女儿语无伦次,女婿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我知道你们想什么。上周你们把我赶出门,这周又热情地要接我去住,无非是看上了这笔拆迁款。”

“爸,您误会了,我们不是那个意思...”

“不用解释了。我已经决定了。”

女婿站起来,语气很不好:“岳父,您这是糊涂了!那么多钱说捐就捐?”

我笑了:“我老了,但还没糊涂。倒是你们,把父女之情看得太轻了。”

外孙一脸茫然地看着大人们争吵,不知所措。

门铃响了,是老王他们来了。

我早就约好了他们今天来。

开门后,老王大声说:“老李,准备好了吗?咱们的云南之旅?”

看到屋里的情况,他装作惊讶:“哟,小芳也在啊?”

女儿勉强笑了笑:“王叔叔好。”

“听说你爸把拆迁款捐了大部分,还给我们几个分了点,让我们一起去旅游?”

女儿强忍着怒气:“嗯,刚听说。”

老王哈哈大笑:“你爸这人,一辈子都这样,心眼好。咱们几个老伙计商量着,每人出点钱,凑够100万,建个老年活动室,没想到你爸一出手就是300万!”

女婿插嘴:“您们这是鼓动我岳父乱花钱!”

老王脸色一沉:“怎么说话呢?你岳父的钱,他爱怎么花就怎么花,关你什么事?”

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

我连忙打圆场:“行了,都别吵了。钱的事已经定了,不会改了。”

女儿擦着眼泪:“爸,您就一点都不为我们考虑吗?”

我看着她,心里有些难过,但更多的是失望。

“小芳,你妈临走前说过,最担心的就是我一个人孤单。其实我这些年过得挺好,有朋友陪着,也有自己的生活。我唯一遗憾的,是你渐渐变了。”

“我没变...”

“你变了。记得你小时候,最爱听我讲故事,每次我下班回来,你都会第一个跑来迎接我。后来你长大了,有了自己的生活,我和你妈都很高兴。但我没想到,有一天你会把我当成外人。”

女儿低下头,不说话。

“钱,我可以不要,也可以全给你。但是亲情,不能丢。上周你让我走的时候,我心里很痛。不是因为你赶我走,而是因为我看到了你心里真正在意的是什么。”

屋子里安静下来,只有女儿的啜泣声。

女婿率先打破沉默:“岳父,我们先回去了。有什么事改天再说。”

他拉着女儿就要走。

我没有挽留,只是点点头:“路上小心。”

外孙不解地看着大人们:“爷爷,我们为什么要走?”

女婿厉声道:“别问那么多,走!”

外孙被吓到了,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我蹲下来,摸摸他的头:“没事,下次爷爷去看你。”

外孙点点头,依依不舍地跟着父母离开了。

门关上后,老王拍拍我的肩膀:“没事吧?”

我摇摇头:“能有什么事,早就料到了。”

“真舍得把钱都捐了?”

我笑了:“那是假的。我只捐了50万,剩下的钱都在银行里。就是想看看他们的反应。”

老王大笑:“你这老家伙,演得还挺像那么回事。”

“不是演,是真心话。钱再多,也比不上亲情重要。可惜,他们不懂。”

“那剩下的钱,你打算怎么办?”

我想了想:“先留着吧,将来给外孙。那孩子心地不错,不能让他受了父母的影响。”

老王点点头:“明智的决定。”

08

“对了,云南的事是真的。我订好了机票,下周出发。你们几个,谁去谁不去?”

“当然都去!难得出去玩一次,谁会错过?”

我笑了,心里的阴霾一扫而空。

也许,这就是生活吧。

失去一些,得到一些。

老伴走了,女儿变了,但我还有朋友,还有自己的生活。

一个月后,我们从云南回来了,晒得黝黑,但心情愉悦。

这次旅行,我们去了大理、丽江、香格里拉,看了洱海的日出,玉龙雪山的云海。

老王非要去蹦极,我们几个老头子笑话他,结果他真的跳了,把我们都镇住了。

回来后,我发了朋友圈,照片里我们几个老头子笑得像孩子一样。

女儿看到了,发来信息:“爸,您看起来很开心。”

我回复:“是啊,很久没这么开心了。”

“爸,对不起。”

“没什么对不起的,你有你的生活。”

“我想请您吃个饭,好吗?”

我想了想:“好啊,什么时候?”

“这周末,就我们两个,不带女婿和孩子。”

“行,我等你。”

周末,女儿如约而至。

这次她没有带任何东西,就一个人来了。

“爸,我想和您谈谈。”

我点点头:“说吧。”

“那天的事,我真的很抱歉。我被金钱蒙蔽了眼睛,忘记了最重要的是什么。”

我看着她,没有说话。

“这段时间,我一直在反思。您说的对,亲情比什么都重要。我不奢求您原谅我,只希望您知道,我真的很后悔。”

她的眼泪掉下来,我递给她一张纸巾。

“谁都会犯错,关键是知道改。”

“爸,我和女婿决定离婚了。”

我吃了一惊:“为什么?”

“因为我发现,他爱的不是我,而是我家的钱。自从知道您把钱捐了,他对我的态度完全变了。”

我叹了口气:“你想好了吗?”

“想好了。与其和这样的人过一辈子,不如重新开始。”

我点点头:“只要你想好了,我支持你。”

“爸,我可以搬回来和您一起住吗?就我和孩子。”

我笑了:“当然可以,这永远是你的家。”

她破涕为笑,抱住了我。

我轻拍她的背,心里涌起一股暖流。

也许,有些错误需要犯过才能明白。

有些路,需要走过才知道方向。

又是一年春节,我和女儿、外孙一起包饺子。

电视里播放着春晚,外孙在沙发上跳来跳去,兴奋不已。

女儿离婚后,搬回了我这里,又找了份工作,生活渐渐步入正轨。

老王他们经常来我家,带着各种好吃的,热闹非凡。

这一年,我们又去了三次旅行,一次青海,一次新疆,还有一次海南。

每次回来,我都会把照片发到朋友圈,引来无数羡慕的评论。

女儿说我像个“网红爷爷”,我只是笑笑。

我知道,老伴如果在天上看到,一定会很高兴。

她最担心的事情没有发生,我没有孤单一人,而是有了更加丰富多彩的生活。

女儿端着刚出锅的饺子走过来,笑着说:“爸,尝尝,看我包的怎么样?”

我夹起一个,吹了吹,慢慢品尝。

“不错,比你妈包的还好吃。”

女儿笑了:“真的吗?”

“骗你干什么,真的。”

窗外,烟花绽放,照亮了夜空。

我看着女儿和外孙的笑脸,心中充满了感激。

生活虽有坎坷,但终究向着美好的方向发展。

老伴常说,人活一世,不在长短,而在内容。

我想,我的人生,现在的内容,足够丰富了。

来源:热血青年伊莱莎6w8X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