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达峰”试点系列报道】黔南高新区:固废垃圾“七十二变”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5-21 16:04 1

摘要:今年3月,国家发改委公布了涵盖27个试点地区的第二批国家碳达峰试点名单,贵州省黔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平(苟江)经济开发区‌入选,实现贵州碳达峰试点"零的突破"。

今年3月,国家发改委公布了涵盖27个试点地区的第二批国家碳达峰试点名单,贵州省黔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平(苟江)经济开发区‌入选,实现贵州碳达峰试点"零的突破"。

4月,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会提出,要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锚定“双碳”目标,两家入选园区各出奇招,黔南高新区系统推进固废综合治理,汇成固废垃圾“七十二变”;和平(苟江)经开区汇成节能降碳“三十六计”。

近日,记者走进园区各企业生产一线,推出“‘碳达峰’试点”系列报道,通过废铝“变形记”、磷石膏修复矿山“伤疤”等系列故事,解码企业绿色转型的实践密码,为全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贡献“绿色方案”。

继民法典之后,我国第二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法典(草案)》于近期公开征求意见,这份技术规范构建了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及危险废物等固体废物“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覆盖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处置到再利用全过程,旨在将固废垃圾“吃干榨尽”。

鸟瞰黔南高新区。贾庆祥 摄

生活垃圾发电、固废磷石膏修补矿石“伤疤”、从危废飞灰中提取氯化钾。作为第二批国家碳达峰试点,位于黔南州福泉市的黔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下称“黔南高新区”)围绕固废垃圾收集处置及再利用“大招”频出,近日,记者走进该园区企业,看固废垃圾在这里如何“七十二变”。

一块十几平方米的玻璃,隔绝了人和生活垃圾,玻璃外,操作员周长娟正操作摇杆,玻璃内,抓斗正将垃圾抓取到坑中合适的位置堆积排水发酵,发酵完成的垃圾适时投入焚烧炉中“补料”。

周长娟正操作摇杆抓取生活垃圾。

这是5月15日记者在黔南高新区的福泉海创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看到的场景。

“这里每天要消纳近700吨的生活垃圾,如果臭气熏天,谁愿意每天在这工作8小时?”在无臭无味的环境下处理垃圾,周长娟甚至不用戴口罩,露出了洁白的牙齿向记者侃侃而谈。

公司厂房采取封闭式设计,所有运到厂里的垃圾也全部是密封式直运,防止抛洒滴漏和臭味溢出;垃圾进入后马上倒入密闭的垃圾贮存仓,采取严格的密封措施,垃圾贮存仓始终保持负压状态,仓内的臭气成为助燃空气,进入焚烧炉燃烧,确保了臭气不会外溢。

福泉海创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企业供图

“垃圾作为燃料,能替代燃煤进行发电,从而起到节能降碳的作用。”

企业综合管理处负责人陈洪浪告诉记者,每吨垃圾燃烧后的热值可发电400度以上,每年可节约3.1万吨标煤,减少8.37万吨二氧化碳排放,每天垃圾焚烧产生的23万度绿色电力进入千家万户,满足1万余户三口之家一天的用电需求。

包括福泉在内,运入这里的生活垃圾还来自瓮安、龙里等周边县市,今年1至4月,福泉海创已收集处理生活垃圾9.89万吨,发电量3115.8万千瓦时,产值1489.2万元。

生活垃圾通过焚烧发电实现“再利用”,在黔南高新区这个从磷矿开采起家的老工业基地里,上百万吨的磷石膏如何实现“再就业”?记者在贵州川恒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公鸡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项目寻到了答案。

走进项目现场,首先映入眼帘的并不是冷峻的石块,而是十余头黄牛在山头的草地上悠闲吃草,见记者靠近,黄牛却不怯生,仍不紧不慢细嚼慢咽,牛尾轻轻摇晃,与此刻的蓝天白云构成一幅美好的生态画卷。

黄牛在磷石膏修复的矿山上悠哉吃草。

公鸡山,原本是一座历史遗留露天开采的磷矿坑,由于开采完毕后未对山体进行修复治理,矿山表面裸露,寸草不生,边坡逐渐失稳,坑内形成积水,不仅对地下地表水造成了破坏,还易诱发地质灾害,“摇摇欲坠”的公鸡山一度成了长在当地居民心上的一块“伤疤”。

“用磷石膏作为胶凝材料回填矿山,补好公鸡山的‘伤疤’,实现地貌生态重塑。”贵州川恒充填管理部总监黄同伟一语中的。2019年起,贵州川恒利用半水磷石膏自胶凝特性,制备出了抗压强度高、泌水率低、流动性好的新型矿山填充材料,并于2019年起逐渐消纳约110万立方米磷石膏应用到公鸡山矿山修复一期项目上。

磷石膏胶凝回填材料。

“从漫天白灰到遍地青绿,回填面上植青绿,引来遍坡黄牛,这是我们一期项目修复后的成果,二期项目约消纳170万立方米磷石膏,将于三年内完工,6月份我们在修复矿区栽种的格桑花苗也要开花了,欢迎你们来赏花。”

黄同伟介绍,作为同时生产磷化工产品和消纳磷石膏的企业,贵州川恒自2019年起便实现产销平衡,2019年至今已消纳约1100万吨磷石膏,同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产生良好的环境生态效益。

固废回填让废弃矿山重焕绿意,而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废物又如何处置?

“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的危险废物有46大类,我们能处理其中的45大类。”在贵州星河环境技术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公司副总经理吴兵发描绘了企业处置危废的产业轮廓。

贵州星河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该公司有四种处置方式:焚烧、物化、资源化利用、填埋。危废来料入场后不能直接处置,要先通过取样分析,根据检测数据制定不同的危废处置方案。

焚烧、物化、资源化利用后会产生飞灰、炉渣、污泥等二次废物,仍需要通过填埋进行兜底处置。

为此,在贵州省环境保护基金的支持下,企业建成了库容200万立方米的柔性填埋场,10.7万立方米刚性填埋场三期项目也在加紧建设。目前,星河环境每年为超300家企业处理危险废物约13万吨。

危险废物仓库。企业供图

今年3月,黔南高新区入选第二批27个国家碳达峰试点名单。

“入选‘国家队’既是激励更是动力,在深化减污降碳实践中,黔南高新区锚定‘双碳’目标,系统推进固废综合治理,力争至2025年实现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80%、磷石膏无害化处置率100%的硬指标。”黔南高新区产业服务中心主任严富椿说。

来源:天眼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