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休宁县有个姓黄的商人,去越东做生意时,在路上碰到一只黑色的小流浪狗。狗一见到他,就显得十分亲昵,对着他头不停地摇尾巴,如同看见主人一般。
休宁县有个姓黄的商人,去越东做生意时,在路上碰到一只黑色的小流浪狗。狗一见到他,就显得十分亲昵,对着他头不停地摇尾巴,如同看见主人一般。
老黄看狗子的模样可爱,顿生怜悯之心,将它抱到船上,带回了家中。
自此之后,老黄便喜欢上了这条狗,与之同吃同住,形影不离,像养儿子一般,给狗子取名阿黄,对它照顾得无微不至,俨然成了十足的“狗奴”。
转眼大半年过去,阿黄已经成年,长得高大健壮,如同小牛犊一般。老黄更加喜爱,逢人都夸自己养了一条好狗。
到了这一年秋季,老黄带着阿黄去越东收货款,行至傍晚,错过了客栈。看见山林中有烛光,便寻了进去,原来是一座小寺庙。
此庙只住着一位老和尚,他开门客气地请老黄进屋,蓦然看见老黄身后的大黑狗,脸色顿时大变,双手合十,连诵好几句佛号。
老黄以为老和尚害怕,赶忙解释道:“此狗非常通人性,从来没有伤过人。”
老和尚却摇头,连连叹息道:“非也,非也,它……”
老和尚欲言又止,似乎有什么难言之隐。老黄心中好奇,再三追问:“大师有话直言,我也是信奉佛法的居士,自然相信您的慧语禅言。”
老和尚这才说:“施主吃过斋饭,可以独自来我禅房。”
当夜,老黄把狗子关在屋中,敲开了老和尚的房门。可让他没想到的是,老和尚的一番话,听得他胆战心惊,却又将信将疑。
据老和尚说,老黄带的那条大黑狗,并不是一只普通的狗,而是一个与老黄前世有仇怨的邪祟。它此番前来,就是等待时机杀死老黄,报前世之仇恨。
闻听此言,老黄不相信,却又不敢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诚恳地请老和尚帮自己化解灾厄。
老和尚沉思良久,说:“我本不该介入你们的因果,但你我相见也算有缘,我若见死不救,又于心不忍。罢了,罢了,还是帮帮你吧。”
接下来,老和尚做了两个交代。
“其一,你此番回到家中,要时刻保持清醒,用自己的衣服做成假人,放在床上,盖好被子。狗一旦发狂想咬死你,见咬的是假人,知道上了当,必定会气到发狂而亡。”
“其二,狗死之后,你将它的尸体挂在深山老林的大树上,暴晒三月。看它的模样,再来告诉我,我才知道它是否消除了怨气。”
老黄一一记下。回到家之后,就按着老和尚的叮嘱,扎了一个草人,穿上自己的衣服,摆放在卧室的床上。
不日之后,果然如老和尚所料,那狗子阿黄半夜忽然性情大变,扑向床上的草人,疯狂撕咬起来。见咬的不是老黄,当即仰天嚎叫,活生生把自己气死了。
老黄命人将死狗挂在深山的大树上,三个月之后去看,发现狗只剩下一张皮。
为了感激老和尚的救命之恩,老黄带上重金去了寺庙。一是为了答谢,二是告知黑狗还剩下一张皮。
老和尚拒不收钱,得知黑狗没有完全风化,便焦急地说:“你前世得罪的邪祟,还是不肯放过你,再次化成一条大蛇找你报仇,不出三日就会来寻你啊!”
老黄听后大骇,跪在地上请老和尚救自己。
“办法倒是有一个,但要委屈施主。”
老和尚说完,带着老黄来到寺庙后院,指着一个大瓮说:“你要躲在这里面,任外面发生何事都不能出来,也不要害怕。你那位仇家寻你不得,会再次气绝身亡,化去一身怨气,再也不会来寻仇了。”
老黄转进瓮中,顿觉一片漆黑,只能战战兢兢地煎熬着。
傍晚时分,就见一条粗如手臂,长约一丈的大黑蛇游进了寺庙。径直来到后院,用身躯缠住大瓮,不停地翻滚。可任它如何使力,大瓮纹丝不动。
大蛇不死心,用尾巴拼命抽打瓮身,发出如同哨音一般“嗖嗖”的声。
蜷缩在瓮里的老黄,听到外面的动静,吓得魂不附体。几次想打开瓮盖一探究竟,耳边却不断响起老和尚的叮嘱,他这才放下心念,闭上眼睛默念佛经。
约莫半盏茶时间,只听外面传来锦缎撕裂的声音。继而看到一丝光亮,老和尚朝他招手说:“那邪祟已去,你可以出来了。”
老黄爬出来,见地上有数段断裂的大蛇躯体,当即吓得冷汗直冒。
老和尚朝他背后拍了三下,让他连夜赶回休宁县,从此不要再来越东。
半年之后,老黄派家仆前去寺庙探望老和尚。仆人往返回来答复,几经寻找,未见寺庙与和尚。
故事素材来源清代许奉恩的《里乘》之《夙冤》
小编写这些奇幻的民间传说,意在传承民间文学的独特魅力,劝人从善,弘扬传统美德,给读者增添乐趣,并非传播封建迷信,请理性解读,我们下期见。
来源:阿侃故事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