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媳瘫痪,公公照顾15年,临终给公公200亲爹3套房,公公取款时崩溃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5-21 08:41 2

摘要:看着老对头得意的背影,王德福握紧了那张银行卡,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王德福,这是我女儿的遗嘱,她给你留了200块钱。"

李国强站在银行门口,脸上带着胜利的微笑,手里扬着房产证:

"三套房子都归我了,你照顾她那么多年,真是白忙活了。"

看着老对头得意的背影,王德福握紧了那张银行卡,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十五年的辛苦照料,换来这样的结局,是他太傻,还是儿媳心太狠?

王德福颤抖着走进银行,递出银行卡。

"你好,您确定要把钱都取出来吗?"年轻的银行职员神情古怪。

当电脑屏幕上跳出那个数字,王德福一下子瘫坐在地上。

01

2005年春天,王德福站在新装修的三室一厅里,满脸笑容地看着儿子和儿媳妇搬进来。

王明工作勤恳,在城里一家建筑公司做工程师。

月薪七千多,在这座三线城市已经算是不错的收入。

王德福打心眼里高兴,儿子没有辜负自己含辛茹苦的抚养,有了体面的工作,还娶了漂亮媳妇。

"爸,您看我们买的这套沙发,高档实用。"王明指着新搬来的家具,脸上写满骄傲。

"不错不错,真不错。"王德福点头称赞,目光却落在了那个拎着包、正在打量房子的儿媳妇身上。

李嘉怡出身城市,父亲李国强是本地小有名气的地产中介。

母亲几年前因病去世,留给她一笔不小的遗产。

她身材苗条,皮肤白皙,一头乌黑的长发披散在肩头,看上去端庄大方。

可王德福总觉得儿媳妇看自己的眼神带着几分冷淡。

"爸,您坐这边。"王明把父亲拉到沙发上。

"以后您就住在小房间,我和嘉怡住主卧,行吗?"

"当然行,你们是一家人,这样正好。"王德福连忙点头。

李嘉怡放下包,走到厨房张望了一下,眉头微微皱起:

"这厨房太小了,而且油烟机看着就不好用。"

王德福赶紧解释:"家电是我挑的,都是大品牌肯定好用。"

李嘉怡勉强笑了笑:"谢谢爸,只是我习惯了家里那种高档的厨具,需要适应一下。"

王德福脸上的笑容有些僵硬,但他很快就调整过来:"慢慢适应,慢慢适应。"

吃晚饭时,王德福特意做了几道拿手菜,想让儿媳妇尝尝自己的手艺。李

嘉怡吃了几口,放下碗筷:"爸,您做菜太咸了,我吃不惯。"

王明连忙打圆场:"嘉怡从小在城里长大,口味清淡。爸,您以后少放点盐就好。"

王德福连连点头:"对对对,我改。"

晚上,王德福躺在小房间的床上,听着隔壁传来的电视声,心里五味杂陈。

他知道自己只是个没什么文化的农村老人,儿媳妇看不上自己也正常。

只要儿子过得好,他这个老父亲受点委屈算什么。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王德福慢慢适应了与儿子儿媳同住的生活。

他每天早起做饭,打扫卫生,尽量不打扰小两口的生活。

李嘉怡虽然对他还是有些疏远,但至少表面上客客气气,这让王德福很是欣慰。

婚后第二年,李嘉怡的父亲李国强再婚了,娶了一个比他小十几岁的女人郑美玲。

新婚后,李国强开始频繁地向女儿借钱,说是做投资用,每次都声称很快能翻倍还给她。

王明皱着眉头看着妻子挂断电话:"又借钱?这已经是第三次了吧?"

李嘉怡叹了口气:"他说投资急需资金,保证下个月就还。"

王明摇摇头:"我看他是被那个新老婆迷住了,肯定是被骗了,你别再借了。"

李嘉怡眼圈泛红:"可他毕竟是我爸爸,自从我妈去世后,他就变了,尤其是和那个女人在一起后。"

王德福坐在一旁,默默听着儿子儿媳的对话。

他想起了儿媳妇的身世,心里不免生出几分怜惜。

李嘉怡的母亲因渐冻症去世,留给女儿一笔不小的遗产,这是公开的秘密。

现在李国强再婚,对女儿却越来越疏远,只在需要钱的时候想起她,着实令人寒心。

王德福忍不住开口:"嘉怡,钱可以再赚,但人心变了就难回头了。”

“你爸现在就是被蒙了心,你借给他的钱,怕是难见回头了。"

李嘉怡看了公公一眼,没说什么,但眼神里多了几分复杂。

2008年初,家里的气氛开始变得紧张。

李嘉怡时常摔倒,最初大家以为她只是不小心。

后来频率越来越高,王明坚持带她去医院检查。

"怎么又摔了?"王明搀扶着妻子从卫生间出来,脸上写满担忧。

"我也不知道,腿突然就软了。"李嘉怡脸色苍白,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

王德福连忙端来热水:"要不要去医院看看?这段时间你摔倒的次数太多了。"

李嘉怡接过水杯,手却抖得厉害,水洒了一身。

她突然崩溃大哭:"我是不是得了我妈妈那种病?"

王明脸色一变:"别瞎说,怎么可能。"

"可是症状很像,我妈妈开始也是这样,总是莫名其妙地摔倒,后来......"

李嘉怡说不下去了,眼泪止不住地流。

王明请了假,带着妻子去了市里最好的医院。

检查结果出来时,医生的表情凝重得可怕。

医生推了推眼镜:"李女士,根据您的症状和检查结果,我们怀疑您患上了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俗称'渐冻症'。"

"这是一种运动神经元疾病,会导致肌肉逐渐萎缩,最终可能导致全身瘫痪。"

李嘉怡呆坐在椅子上,脸上血色尽失。

王明握紧妻子的手,声音颤抖:"医生,您确定吗?会不会诊断错误?"

"我们还需要做进一步的检查确认,但症状和家族病史都很符合。"医生叹了口气。

"这种病目前医学上还没有彻底治愈的方法,我们只能通过药物和康复训练延缓病情进展。"

回家的路上,汽车里一片沉默。

李嘉怡靠在窗边,望着窗外飞逝的景色,眼神空洞。

王明专注地开着车,指节在方向盘上捏得发白。

王德福站在家门口,远远看到儿子搀扶着儿媳妇走来,两人的表情让他心头一紧。

"检查结果怎么样?"王德福迎上去,声音里带着不安。

王明摇摇头,示意父亲先不要问。

晚上,当李嘉怡睡下后,王明才把检查结果告诉了父亲。

"渐冻症?就是嘉怡妈妈得的那种病?"王德福一下子坐在了椅子上。

"医生说有这个可能性,还需要进一步确诊。"王明的声音低沉。

"但症状很像,而且这种病有家族遗传倾向。"

"那要怎么治?"

王明的眼睛红了:"没法根治,只能延缓病情。”

“医生说严重的话会全身瘫痪,需要二十四小时护理。爸,我该怎么办?"

王德福拍了拍儿子的肩膀:"先别慌,医生不是还没确诊吗?咱们再去大医院看看。”

“即使真的是那种病,咱们也不能放弃希望。"

接下来的半个月,他们带着李嘉怡辗转多家医院,结果却都指向同一个可怕的诊断: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也就是渐冻症。

这是一种无法治愈的疾病,会导致患者全身肌肉逐渐萎缩,最终丧失行动能力,甚至无法呼吸。

李嘉怡的病情发展得很快,仅仅几个月,她就需要拄拐走路了。

王明心疼不已,每天下班后就陪在妻子身边,帮她做康复训练。

但他的工作很忙,每周都有好几天需要去工地监工,无法全天照顾妻子。

李嘉怡的父亲李国强得知女儿患病的消息后,匆匆赶来看望,带着他的新妻子郑美玲。

"嘉怡,爸爸听说你生病了,特意来看你。"李国强站在客厅里,脸上挂着关切的表情。

李嘉怡微微点头:"谢谢爸。"

"你这病......是不是和你妈妈一样的?"李国强欲言又止。

李嘉怡垂下眼帘:"医生说是。"

郑美玲站在一旁,不时瞥一眼李嘉怡,眼神里带着几分嫌弃。

她拉了拉李国强的衣袖:"老公,我们还有事呢,该走了。"

李国强像是如梦初醒:"哦,对对对,我们还约了人。”

“嘉怡,你好好休息,有什么需要就给爸爸打电话。"

看着父亲匆匆离去的背影,李嘉怡的眼中流露出失望和伤心。

王德福站在一旁,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那天晚上,李嘉怡坐在床边,默默流泪。

王明下班回来,看到妻子这样,心疼地抱住她:"别难过,我会一直陪着你。"

李嘉怡抓住丈夫的手:"明哥,我怕。"

"我看过我妈妈是怎么一点点被这个病折磨死的,我不想那样。"

王明亲吻妻子的额头:"傻瓜,医疗条件比以前好多了,我们一定能控制住病情。"

李嘉怡摇摇头:"这种病没法治好的,我很清楚。我只希望......"

"希望什么?你说。"

"希望我走的时候,不会太痛苦。"李嘉怡的声音很轻,但字字如刀,刻在王明心上。

王明紧紧抱住妻子:"别胡思乱想,有我在,你会好起来的。"

02

李嘉怡的病情在确诊后的半年内迅速恶化,从拄拐行走到几乎无法站立。

王明请了护工来照顾妻子,但护工经常更换,李嘉怡很不适应。

王德福看在眼里,决定接手照顾儿媳的工作。

"爸,这太辛苦了,您年纪大了。"王明担忧地说。

王德福摆摆手:"我身体硬朗着呢,比那些护工强多了。”

“再说了,嘉怡是我们家的人,我照顾她是应该的。"

李嘉怡倚在沙发上,看着公公忙前忙后,心里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

以前她总是看不起这个农村出身的老人,嫌弃他的粗鄙和不修边幅。

现在患病后,却要靠他照料自己的起居,这让她感到既愧疚又无奈。

照顾一个渐冻症患者绝非易事。

王德福去社区医院学习护理知识,买来专业书籍自学。

还向医生请教如何帮助患者翻身、按摩以防褥疮。

每天早上五点起床,给李嘉怡做营养早餐,帮她洗漱、穿衣、吃药,然后是上午的康复训练和按摩。

中午准备饭菜,下午再一轮训练和药物,晚上还要帮她洗澡、更衣。

最初的几个月,李嘉怡对公公的照顾很不适应,总是嫌弃这嫌弃那。

"爸,水太烫了。"

"爸,药苦,我不想吃。"

"爸,您能不能轻点?按得我疼。"

面对儿媳的抱怨,王德福从不生气,只是默默记下,下次改进。

久而久之,他的动作越来越熟练,李嘉怡的抱怨也渐渐少了。

李嘉怡的父亲李国强偶尔来看望女儿,每次都是匆匆来去。

从不过问女儿的病情细节,更别说帮忙照顾了。

有一次,他来的时候正好赶上李嘉怡需要洗澡,王德福忙得满头大汗。

"国强,你来得正好,帮忙扶嘉怡去洗手间吧。"王德福招呼道。

李国强脸色一变:"我还有事,改天再来看她吧。"说完转身就走。

李嘉怡看着父亲逃避的背影,泪水夺眶而出。

王德福见状,连忙安慰:"别难过,他可能真的有急事。来,爸扶你去洗澡。"

这样的场景不断重复,李国强的探望越来越少,最后几乎不再露面。

王德福除了照顾儿媳,还要安抚她的情绪,工作量越来越大。

但他从不抱怨,每天都是乐呵呵的,逗李嘉怡开心。

一天晚上,王明下班回来,看到父亲蹲在阳台上洗尿布,手都搓红了。

他急忙跑过去:"爸,您怎么洗这个?我不是买了尿不湿吗?"

王德福笑了笑:"那个太贵了,咱们省点钱。再说了,尿布透气,对嘉怡的皮肤好。"

王明眼眶湿润:"爸,让我来洗吧。"

王德福推了推儿子:"你忙了一天了,去陪嘉怡说说话,她白天一个人挺无聊的。"

王明走进卧室,看到妻子躺在床上,手里拿着一本书,但眼睛红红的,显然是刚哭过。

"怎么了?不舒服吗?"王明赶紧问。

李嘉怡摇摇头:"没什么,就是......"

她犹豫了一下:"我爸今天打电话来,说要借钱。"

王明皱起眉头:"又借钱?上次的还没还呢。"

"他说要做一个大项目,急需资金。"李嘉怡叹了口气。

"我拒绝了,他就生气了,说我现在身体不好,更应该依靠他,要我把钱交给他打理。"

王明气得脸色发白:"他怎么能这样?你生病了,他不但不照顾你,还惦记你的钱!"

李嘉怡苦笑:"我知道他是什么意思,他是怕我把钱花在治病上,到时候他就有了。"

王明握紧妻子的手:"别想那些了,咱们不缺钱。你安心养病,我和爸爸会照顾好你的。"

李嘉怡看向窗外,王德福正在阳台上认真地搓洗衣服。

月光下,老人的背影显得那么清瘦而坚强。

她突然觉得,这个曾经让她看不起的农村老人,竟有着比亲生父亲还要宽厚的心肠。

那一晚,李嘉怡做了一个梦。

梦里,她站在一片花海中,母亲向她走来,握住她的手说:

"孩子,真正的亲人不是血缘决定的,而是在你最需要的时候,愿意陪在你身边的人。"

醒来时,李嘉怡的脸上挂着泪痕,但心里却莫名感到一丝温暖。

第二天早上,当王德福端着早餐进来时,李嘉怡主动开口:"爸,谢谢您。"

王德福愣了一下,随即笑开了花:

"谢啥呀,都是应该的。来,吃早饭吧,今天做了你喜欢的小米粥。"

从那天起,李嘉怡对公公的态度开始悄然改变。

她不再动不动就抱怨,而是学着接受和感谢。

王德福也更加细心地照顾她,观察她的喜好,尽可能满足她的需求。

2010年冬天,李嘉怡的病情又一次恶化,已经完全无法站立。

只能靠轮椅代步,吞咽功能也开始减弱。

一天晚上,当王德福帮她洗完澡,抱她上床时,她突然说:"爸,我想出去看看星星。"

王德福一愣:"现在?外面多冷啊。"

李嘉怡恳求道:"就一会儿,好吗?我好久没出去了。"

王德福想了想,点点头:"那我裹厚点。"

他给李嘉怡穿上厚厚的羽绒服,戴上帽子手套。

小区的花园里静悄悄的,夜空中繁星点点。

李嘉怡仰头望着星空,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

李嘉怡轻声说:"小时候,妈妈经常带我看星星。"

"她说每一颗星星都是一个故事,只要我们用心去看,就能听到它们的声音。"

王德福站在一旁,静静听着。

李嘉怡的声音哽咽起来:

"我妈妈生病后,爸爸就很少陪她了。每次妈妈疼得厉害,都是我陪在她身边。"

"我总想,如果我也得了这种病,会不会有人陪我到最后?"

王德福蹲下身,握住儿媳的手:"傻孩子,有我和明子在,不会让你一个人的。"

李嘉怡抬头看着这个朴实的老人。

月光下,他的脸上布满皱纹,头发已经花白,但眼中的关爱却那么真切。

她突然意识到,这个人,比她的亲生父亲更像一个父亲。

"爸,您为什么对我这么好?"李嘉怡忍不住问。

王德福笑了笑:"因为你是我们家的人啊,家人有难,互相帮助不是应该的吗?"

李嘉怡的眼泪夺眶而出,这一刻,她突然明白,血缘也许重要。

但真正的亲情,是在患难时的不离不弃。

回家的路上,李嘉怡靠在王德福的肩头,轻声说:"爸,以后我就叫您爸爸,可以吗?"

王德福眼眶湿润:"当然可以,当然可以。"

2012年,李嘉怡的病情继续恶化,已经无法清晰地说话,只能靠手势和写字板交流。

吞咽功能减弱,需要特殊的流食,呼吸也开始变得困难。

王德福的照顾更加细致,每两小时就要给她翻身一次,防止褥疮。

每天按时喂药,做康复按摩;天气好的时候,推她到小区里晒太阳,给她读报纸和书籍。

王明的工作越来越忙,公司派他去外地项目,一去就是两三个月。

虽然他尽量每周打电话回来,但照顾李嘉怡的重担几乎全落在了王德福身上。

老人的腰渐渐驼了,手上布满老茧,但脸上的笑容从未消失。

他常对邻居说:"我闺女现在需要我,我得照顾好她。"

"闺女?那不是您儿媳妇吗?"邻居好奇地问。

王德福摆摆手:"都一样,都一样,她跟我亲闺女没啥两样。"

李嘉怡虽然说话困难,但听力和思维依然清晰。

她一点点见证了公公的付出,心中的感激和敬爱与日俱增。

她开始用写字板写一些简短的话,表达自己的感受。

"爸爸,您辛苦了。"

"爸爸,您今天的菜做得真香。"

"爸爸,我想听您讲小时候的故事。"

王德福总是惊喜地读着这些话,然后乐呵呵地回应:"不辛苦,不辛苦。"

"真的好吃啊?那我多做点。"

"好,爸爸给你讲讲我小时候赶集的故事。"

03

每天晚上,王德福都会坐在李嘉怡床边,给她讲自己年轻时的故事。

他讲自己如何从农村来到城里打工,如何省吃俭用供儿子上学,如何在妻子去世后一个人把儿子拉扯大。

李嘉怡静静听着,时而点头,时而用手势表达惊讶或敬佩。

有一天,李嘉怡用写字板写道:

"爸爸,我想知道您为什么对我这么好?我以前对您不好。"

王德福读完,笑着说:"傻孩子,那都是小事。”

“再说了,你生病不是你的错,我不照顾你,谁照顾你?"

李嘉怡又写道:"可我亲生父亲都不管我。"

提到李国强,王德福的表情变得复杂。

李国强自从得知女儿患病后,来看望的次数屈指可数。

而且每次都是匆匆来去,从不询问具体的病情和护理情况。

更让人寒心的是,他依然时不时打电话来,借口投资需要,向女儿要钱。

王德福斟酌着说:"每个人的想法不一样,你爸爸可能有他的难处。"

李嘉怡摇摇头,写道:"他只在乎钱,不在乎我。"

王德福叹了口气:"嘉怡,别想那么多。”

“你现在最重要的是好好休息,好好吃药,我和明子会一直陪着你的。"

李嘉怡的眼眶湿润了,她又写道:"爸爸,您比我亲生父亲还亲。"

王德福看着这行字,眼泪差点掉下来。

他轻轻抚摸儿媳的头发:"傻孩子,在爸爸心里,你就是我的女儿。"

2015年春天,李嘉怡的病情再次恶化。

已经完全无法移动,连头部都难以抬起,呼吸也需要辅助器械。

医生建议住院,但李嘉怡坚决要求回家,她想在熟悉的环境中,和家人在一起。

王德福把自己的房间改造成了简易病房。

买来医疗床、呼吸机、吸痰器等设备,学习如何操作这些仪器。

为了给李嘉怡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他把墙壁刷成了淡蓝色。

挂上李嘉怡喜欢的风景画,在窗台上放满了盆栽,每天还会放一些轻柔的音乐。

李嘉怡的父亲李国强得知女儿病情加重,终于登门拜访。

这次他没有带新妻子,但脸上的表情却比以往更加焦虑。

"嘉怡,你......"李国强站在病床前,看着女儿消瘦的脸庞,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

李嘉怡虚弱地看着父亲,用尽全力抬了抬手,示意要写字板。

王德福赶紧把写字板递给她,帮她扶起手腕,她颤抖着写下:"爸,您来了。"

李国强点点头:"是啊,爸爸来看你了。"

他环顾四周,看到房间里整齐摆放的医疗设备和药品,不禁皱起眉头:

"在家里治疗方便吗?要不还是去医院吧?"

王德福解释道:"医生说嘉怡这种情况,在家休养也可以。”

“我们会定期请医生来家里看诊,她更喜欢在家里,有亲人陪伴。"

李国强点点头,目光落在床头柜上的药盒上:"这些药很贵吧?"

王德福笑了笑:"还行,我们负担得起。"

李国强犹豫了一下,终于说出了此行的真正目的:

"嘉怡,爸爸最近有个大项目,需要一笔启动资金。”

“你知道的,我年纪大了,银行不肯贷款给我。”

“我想借用一下你妈妈留给你的钱,等项目收益了,我加倍还你。"

李嘉怡的眼神一下子暗淡下来,她艰难地写道:"上次的二十万还没还。"

李国强露出尴尬的表情:"那个项目遇到了一些困难,所以才想做这个新项目补回来,这次保证能成功!"

李嘉怡缓慢地摇了摇头。

李国强的脸色变了:"嘉怡,你不信任爸爸吗?这钱早晚都是我的,你现在......"

他突然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赶紧住口。

王德福站在一旁,听到这话,脸色一沉。

李嘉怡的眼睛里噙满泪水,她用尽全力写下:"请您离开。"

李国强脸色阴晴不定,最后冷哼一声,转身离去。

走到门口时,他回头瞥了一眼女儿,嘟囔道:

"不就是想借点钱吗,用得着这么小气?算了,反正早晚都是我的。"

王德福忍不住了:"国强,嘉怡现在身体不好,你就别添乱了。”

“钱是身外之物,人家不愿意借,你就别强求。"

李国强瞪了王德福一眼:"这是我和我女儿的事,轮不到你插嘴!"说完,摔门而去。

屋子里一片寂静,李嘉怡的眼泪顺着脸颊滑落,王德福心疼地帮她擦拭:

"别哭,别哭,气坏了身体不值得。"

李嘉怡颤抖着写道:"爸爸,我好害怕。"

"害怕什么?"王德福轻声问。

李嘉怡写道:"害怕我走了之后,我的钱会落入他手里,我不想让他得逞。"

王德福拍拍她的手:"别想那么多,你会好起来的。"

李嘉怡摇摇头,继续写:"我想找律师,立遗嘱。"

王德福一惊:"傻孩子,说什么呢?你还年轻,别胡思乱想。"

李嘉怡坚持写道:"我必须做好准备,请您帮我联系律师。"

看着儿媳坚定的眼神,王德福叹了口气,点点头:"好吧,我去联系。"

那天晚上,王德福坐在自己的小床上,听着隔壁呼吸机的声音,心里沉甸甸的。

他知道儿媳的病情已经非常严重,医生说她可能撑不过三年。

想到李国强那番话,他不禁为儿媳感到心寒。

一个父亲,怎么能把自己的女儿看成是一个摇钱树?

王明下个月才会回来,到时候要怎么告诉他这些事呢?

王德福揉了揉酸胀的眼睛,决定先不告诉儿子,免得他担心。

现在最重要的是照顾好嘉怡,让她安心养病。

接下来的日子,王德福的照顾更加细致。

他发现李嘉怡特别喜欢听故事,就每天给她读各种小说和故事书。

有时候李嘉怡会用眼神示意,让公公给她讲自己的故事。

王德福就坐在床边,絮絮叨叨地讲他年轻时的经历。

讲他和老伴的爱情,讲他如何含辛茹苦地把王明拉扯大。

"你知道吗,明子小时候特别调皮。"王德福笑着回忆。

"有一次他爬到邻居家的树上偷李子,结果树枝断了,他摔下来,把胳膊都摔断了。”

“我吓得不行,背着他跑了十里地去镇上的医院。"

李嘉怡的眼睛里闪烁着笑意,示意王德福继续讲。

王德福眼中泛起怀念:"还有一次,明子考试得了全班第一,我高兴得不得了。”

“把家里仅有的一只老母鸡杀了,给他做鸡汤喝。”

“那时候我们穷,平时舍不得吃肉,只有过年才能吃上一顿好的。"

"你公公虽然没什么文化,但我知道,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

“明子争气,考上了大学,还找到了好工作,娶了你这么好的媳妇,我这辈子值了。"

李嘉怡的眼中闪烁着泪光,她艰难地抬起手,指了指写字板。

王德福连忙把写字板递给她,帮她扶着手。

"爸爸,您是世界上最好的爸爸。"李嘉怡写道。

王德福老脸一红:"哪里哪里,我就是个粗人,做了些应该做的事罢了。"

李嘉怡又写道:"我想让您看我的日记,在床头柜第二个抽屉里。"

王德福有些惊讶,按照指示找出一本蓝色的笔记本。

04

翻开第一页,是李嘉怡娟秀的字迹:

2010年5月15日,今天下雨了,我又摔了一跤。

公公马上把我扶起来,查看我有没有受伤。

看到他焦急的样子,我突然觉得很内疚。

以前我总是嫌弃他不修边幅,现在却要依靠他的照顾,人生真是讽刺。

王德福翻到下一页:

2010年8月3日,今天特别热,公公给我打了一盆凉水,细心地帮我擦身。

他的动作很轻柔,生怕弄疼我。

我突然想起小时候生病,妈妈也是这样照顾我的。

那一刻,我竟有种被父爱包围的感觉。

再往后翻:

2011年12月24日,平安夜。

公公给我买了一个小蛋糕,插上蜡烛,说虽然不是我的生日,但每一天健康活着都值得庆祝。

他还偷偷给我准备了礼物,是一条漂亮的围巾。

他说等我好一点了,就可以戴着出门。

我知道我可能永远也戴不上了,但还是很感动。谢谢您,爸爸。

王德福读着这些文字,眼泪不知不觉流了下来。

他从未想过,儿媳会把自己的感受记录得这样详细。

更没想到自己在她心中有如此重要的位置。

王德福合上日记本,泪流满面。

他握住李嘉怡的手:"傻孩子,别想那些,你会好起来的。"

李嘉怡微微摇头,眼中满是坚定。

她又拿起写字板,写道:"请帮我联系赵律师,我要立遗嘱。"

看着儿媳坚决的眼神,王德福知道无法再劝阻,他点点头:"好,我明天就去联系。"

2016年春天,李嘉怡的病情进一步恶化,已经基本无法行动,只能靠呼吸机维持生命。

王明从外地赶回来,看到妻子消瘦苍白的脸庞,心如刀绞。

"嘉怡,我回来了。"王明握着妻子的手,声音哽咽。

李嘉怡虚弱地睁开眼睛,嘴角微微上扬,挤出一个笑容。

她想说话,却发不出声音,只能用眼神表达自己的思念和爱意。

王德福站在一旁,看着儿子儿媳相对无言的场景,心中酸楚。

他轻声说:"明子,嘉怡想立遗嘱,我已经联系了赵律师,他明天会来。"

王明一愣:"遗嘱?爸,您别乱说,嘉怡会好起来的。"

李嘉怡微微摇头,示意要写字板。王德福连忙递过去,帮她扶起手腕。

她颤抖着写道:"明哥,我想安排好一切,不要留下麻烦。"

王明看着这行字,眼泪夺眶而出:"傻瓜,别想那么多。我们一家人,没什么好安排的。"

李嘉怡坚持写道:"我已经决定了,请联系我父亲,明天一起来。"

王明不解:"你父亲?他......"

李嘉怡的眼神坚定,王明只好点头:"好,我去通知他。"

第二天上午,赵律师准时到来,带着助手和公证人员。

他是李嘉怡母亲生前的律师,对李家的情况很了解。

李国强也来了,还带着妻子郑美玲。

看到女儿病榻上的样子,李国强的脸色变了变,但很快恢复正常。

赵律师打开公文包,取出文件:"各位好。"

"李嘉怡女士希望立下遗嘱,我们今天来是为了确认她的意愿,并完成公证手续。"

李嘉怡点点头,示意自己神志清醒,理解这一切。

赵律师继续说:"根据李女士之前的指示,我已经起草了遗嘱初稿。请问李女士,您是否愿意我当众宣读?"

李嘉怡再次点头。

赵律师清了清嗓子,开始宣读:

"我,李嘉怡,神志清醒,自愿立下此遗嘱。”

我的遗产包括:市中心三套房产、银行存款以及其他个人财物。”

“考虑再三,我决定将我名下的三套房产全部赠予我的父亲李国强先生。”

“而将我的银行账户中的200元赠予我的公公王德福先生,以表达我对他多年照顾的感谢。”

“其余个人物品由我丈夫王明处置。"

屋子里一片寂静,王明惊讶地看着妻子,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王德福低着头,脸上看不出表情。

李国强则掩饰不住喜悦,与妻子交换了一个得意的眼神。

赵律师继续说:"请问李女士,这是否符合您的意愿?"

李嘉怡点点头,眼中闪烁着奇怪的光芒。

王明忍不住了:"嘉怡,你不能这样!爸爸照顾你这么多年,你怎么能......"

赵律师打断道:"请尊重李女士的决定,如果她神志清醒,自愿做出这样的安排,我们应该尊重。"

李嘉怡写下一行字:"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请尊重我的决定。"

王明看着这行字,眼中满是不解和受伤。

签字仪式简短而庄重,李嘉怡用尽全力,在遗嘱上签下自己的名字。

赵律师和公证人员也签了字,遗嘱正式生效。

李国强迫不及待地问:"赵律师,那么这三套房产现在......"

赵律师打断他:"李先生,遗嘱生效是在李女士去世之后,现在一切照旧。"

李国强讪讪地笑了笑:"我知道,我知道,我只是关心一下手续问题。"

签字仪式结束后,李国强夫妇很快离开了。

王明坐在妻子床边,满脸不解:"嘉怡,为什么?"

李嘉怡虚弱地笑了笑,但是并没有说话,只是看向了父亲离开的方向。

王德福走过来,拍拍儿子的肩膀:"明子,别问了,嘉怡自有她的道理。"

离开病房后,王明把父亲拉到一边:"爸,这是怎么回事?嘉怡为什么要这样做?"

王德福摇摇头:"我也不知道,不过嘉怡是个聪明人,她做事肯定有她的道理。"

"可是那200元也太荒谬了!您照顾她这么多年,她却......"王明气得说不下去了。

王德福笑了笑:"钱多钱少无所谓,重要的是心意。”

“再说了,嘉怡还没走,我们好好照顾她才是正事。"

接下来的日子,王明请了长假,和父亲一起照顾妻子。

李嘉怡的状况越来越差,医生说她的器官功能在逐渐衰竭,可能撑不了多久了。

李国强也时常来探望,每次都带着鲜花和水果,表现得格外殷勤。

但他的眼神总是不由自主地瞟向房产证放置的抽屉,掩饰不住内心的贪婪。

2016年夏末的一天,李嘉怡的病情突然恶化,呼吸困难,心率不稳。

医生赶来抢救,但最终摇摇头,表示可能时日无多了。

王明崩溃地跪在床边,握着妻子的手,泪如雨下:"嘉怡,别走,别丢下我......"

李嘉怡虚弱地睁开眼睛,唇角微微上扬,似乎想露出一个安慰的笑容。

她艰难地写下最后一行字:"谢谢你们的爱,永别了,我的家人。"

第二天凌晨,李嘉怡平静地离开了人世。

走的时候面带微笑,仿佛只是进入了一场甜美的梦乡。

葬礼在一周后举行,简单而庄重。王明悲痛欲绝,几乎站不稳。

王德福强忍悲痛,安排一切事宜。

李国强夫妇也来了,表面上哀痛,但眼底掩饰不住的是对即将到手的房产的期待。

葬礼结束后,赵律师找到王明和王德福:

"根据李女士的遗嘱,我需要办理一些手续,请问方便现在谈吗?"

王明点点头,三人来到一个安静的房间。

李国强夫妇也跟了过来,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房产交接的细节。

赵律师打开公文包,取出一份文件:

"这是李女士的遗嘱,我们需要按照上面的内容分配遗产。"

李国强搓着手:"赵律师,那三套房子的产权......"

赵律师点点头:"会按照遗嘱转移到您名下,不过在此之前,我需要说明一些情况。"

他转向王德福:"王先生,根据遗嘱,李女士留给您的是她银行账户里的200元。”

“这是银行卡和密码,您可以随时去取。"

王德福接过银行卡,默默点头。

李国强忍不住笑了:"老王啊,别难过,嘉怡也是有苦衷的。”

“这样吧,等我拿到房子,卖掉一套,分你一点钱,怎么样?"

王德福摇摇头:"不用了,谢谢,嘉怡的心意我领了。"

会议结束后,王明把父亲拉到一边:"爸,嘉怡到底在想什么?”

“我们照顾她这么多年,她却把财产都给了那个只知道要钱的父亲!"

王德福拍拍儿子的肩膀:"别多想了,人都走了,这些身外之物不重要。"

李国强夫妇兴高采烈地离开了。

他们已经在计划如何处置这三套房产,甚至打算搬到更好的小区去住。

办完这个葬礼以后,王德福消沉了一阵子。

他每天看到李嘉怡留下的照片都忍不住流泪,甚至连身体都变得不好了起来。

王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那天晚上他突然想起李嘉怡留下的银行卡。

他赶紧拿起银行卡,找到父亲:

“爸,嘉怡不是还给你留下一张银行卡吗?”

王德福如梦初醒,他想起嘉怡的嘱托,决定明天就去把这意义特殊的200元取出来。

第二天上午,王德福独自来到银行,准备取出儿媳留给他的那200元钱。

虽然数额不大,但这毕竟是儿媳的心意,他想把这钱珍藏起来,作为纪念。

刚走到银行门口的时候,就碰到了李国强,他好像也是来银行办业务的。

李国强看到王德福手里的银行卡,他嗤笑一声:

“哟,你来取你的200块了?要我说你处心积虑15年,还是比不上我这个亲生父亲。”

看着李国强得意的嘴脸,王德福内心一阵气愤。

但是他现在并不想跟李国强争执什么,他低着头走到了柜台。

"您好,帮我把这个卡里的钱取出来。"王德福把银行卡递给柜员。

柜员接过卡输入信息,然后愣住了,又仔细看了一遍屏幕:

"王先生,您确定要把这个钱取出来吗?我们取钱需要先预约的。"

王德福点点头:"是的,我儿媳留给我的,应该有200元。"

李国强站在他旁边,听到这话顿时笑了起来:

“我说老王,要不我给你500算了,你这200块还取什么取,别浪费人家银行的时间。”

说着李国强伸手转过电脑屏幕,看到银行卡上的余额,他的笑意瞬间僵在了脸上,

“不可能!这是怎么回事。”

王德福奇怪的看了李国强一眼,直到看到余额他瞬间愣住了。

那卡上竟然有2000万元!根本不是李嘉怡所说的200元。

李国强失魂落魄,整个人像是受到了巨大的打击。

王德福明白怀璧其罪的道理,他没有管李国强,而是立刻拿起银行卡回到了家里。

刚走出银行大门,他就忍不住泪流满面,此时他才明白嘉怡的苦心。

05

回到家中,王德福还没缓过神来,赵律师就打来电话,说有重要事情要当面告诉他。

一小时后,赵律师带着一个信封来到王家。

"王先生,这是李女士生前委托我在她去世后交给您的信。"赵律师递过一个信封。

"另外,关于那三套房产,有些事情您可能需要知道。"

王德福打开信封,里面是一封手写信,笔迹工整,显然是李嘉怡在病情较轻时写的:

亲爱的爸爸:

当您读到这封信时,我已经离开了人世。

首先,请允许我向您表达最深的感谢和敬意。

这十五年来,您对我的照顾和关爱,远超过我亲生父亲所给予的。

从最初的不理解到最后的敬爱,我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洗礼。

您也许会疑惑,为何我在遗嘱中只留给您200元。

实际上,那个账户里有2000万元,是我母亲留给我的遗产中的一部分,我一直秘密存放,没有告诉任何人,包括我父亲。

我对您说的'200',其实是'200万乘以10'的意思。

这笔钱,是我对您无私付出的微薄回报。

至于那三套房产,它们其实是有严重法律纠纷的烂尾楼。

当年我父亲作为中介,明知这些房产有问题,却诱导我母亲购买,导致她损失惨重。

我一直保留着这些房产的证据,就是要等一个合适的机会,让他尝尝自食其果的滋味。

这些房产不但毫无价值,反而背负着巨额债务和法律责任。

相信当您读到这封信时,他已经尝到苦果了。

爸爸,请原谅我的这个小谎言。

我不想让那个贪婪的人知道我真正的财产去向,所以才设计了这个计划。

您是我在这世上最尊敬、最感激的人,也是我真正的父亲。

希望这笔钱能让您和明哥的生活更加舒适。

最后,请代我向明哥道歉。

我没有提前告诉他这个计划,是怕他无法保守秘密。

请告诉他,我深爱着他,希望他好好生活,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永远爱您的女儿, 嘉怡

王德福读完信,泪流满面。

赵律师轻声说:"李女士生前告诉我这一切,让我在适当的时候向您解释。”

“那三套房产确实是有严重问题的,李先生目前已经收到了相关部门的调查通知和债权人的追索函。"

就在这时,王明推门而入,看到父亲和赵律师,顿时愣住了:

"爸,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

王德福把信递给儿子:"看看吧,嘉怡留给我们的。"

王明读完信,先是震惊,继而泪如雨下:"嘉怡,你这傻姑娘......"

赵律师点点头:"李先生当年作为中介,明知那些房产有问题还推荐给客户,本身就涉嫌欺诈。现在证据确凿,他很难推脱责任。"

接下来的日子,李国强的噩梦才刚刚开始,可他根本不知道,还在跟妻子畅想未来。

虽然王德福拿到了2000万,但是他也有三套房产。

李国强搓着手,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这三套房子位置都不错,卖掉至少能值一千万。"

"我早就想换套大房子了,现在终于有钱了。"

郑美玲坐在沙发上,涂着鲜红指甲的手指轻轻敲击着茶几:

"先别急着卖,房价还在涨,再等等说不定能值更多。"

就在这时,电话铃声打断了他们的谈话。

李国强接起电话,脸色一点点变得灰白,李国强声音发抖:

"什么?法院传票?什么业主集体诉讼?不可能,那些房子有产权证,怎么会有问题!"。

电话那头传来律师严肃的声音:

"李先生,这三套房产涉及烂尾楼改造项目,开发商已经跑路,百余名业主正在起诉所有参与销售的中介。”

“作为当年的销售主管,您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请您明天上午到我办公室详谈。"

挂断电话,李国强瘫坐在沙发上,额头上冒出冷汗。

郑美玲皱起眉头:"怎么了?什么诉讼?"

"那三套房子...有问题。"李国强声音嘶哑,"是十年前一个烂尾楼项目,开发商跑路了,业主在起诉我们。"

"什么?"郑美玲尖叫起来,"你不是说那是优质房产吗?"

李国强面如死灰:"当年我是知道有些问题,但没想到这么严重。”

“我以为过了这么多年,事情已经翻篇了。"

郑美玲难以置信地瞪着丈夫:"你知道有问题还收下来?"

"你被女儿坑了!她故意把这些烂摊子留给你的!"

李国强见到了律师,了解到事情比他想象的还要糟糕。

那三套房产不但卷入了开发商诈骗案,还涉及土地使用权纠纷、建筑质量问题拖欠工程款,各种债务和罚款加起来超过两千万。

作为当年明知房产有问题还推销给客户的中介主管,李国强面临巨额赔偿和可能的刑事指控。

李国强慌了:"这不可能!我不可能赔得起!我就一套房子,存款也不多。"

律师推了推眼镜:"恐怕您必须变卖所有资产用于赔偿,即使这样,可能还是不够。"

接下来的日子里,李国强的噩梦接踵而至。

法院查封了他名下的房产和银行账户,债主们天天上门追债,电话被催债公司打爆。

他终于明白了女儿的用意——这是一场精心设计的报复。

"嘉怡,你怎么能这样对我?我是你亲生父亲啊!"李国强捶胸顿足,可惜为时已晚。

郑美玲的态度也发生了急剧变化,一开始她还安慰丈夫,说会共同面对困难。

但当法院宣布李国强需要变卖房产还债时,她的面具彻底掉了下来。

一天晚上,郑美玲收拾行李,冷冷地对李国强说:

"我不能跟着你一起完蛋!我要离婚。"

李国强抓住妻子的手,哀求道:"美玲,你不能在这时候离开我!"

"我们结婚这么多年,你怎么能..."

郑美玲甩开他的手:"正因为跟了你这么多年,我才不能再陪你一起沉沦了。”

“你女儿算计了你,你活该!当初要不是你贪图她的钱,会有今天吗?"

"我对你不好吗?这些年你想要什么我没给你买?"李国强嘶吼着。

郑美玲冷笑:"你给我买的一切,不都是用你女儿的钱吗?”

“现在债主找上门来,我凭什么替你还债?"

就这样,在李国强最困难的时候,他的第二任妻子带走了家中剩余的值钱物品和存款,扬长而去。

离婚协议上,她声称自己被蒙在鼓里,不应承担丈夫的债务。

李国强甚至没有力气争辩,麻木地签下了字。

失去了房子,失去了妻子,失去了积蓄,李国强只能租住在一个破旧的单间公寓里。

曾经趾高气扬的地产中介老板,现在连出门都抬不起头来,生怕遇到讨债的或是熟人。

他开始酗酒,躲避现实,日渐消沉。

一天深夜,喝得烂醉的李国强摸出手机,鬼使神差地拨通了女儿的号码。

电话自然无人接听,但听到女儿生前设置的语音信箱提示音,他突然嚎啕大哭:

"嘉怡,爸爸错了...爸爸真的错了..."

这一夜,他哭到天明。

酒醒后,回想起自己这些年对女儿的所作所为,一种从未有过的悔恨涌上心头。

他翻出女儿的照片,那是嘉怡结婚时拍的,笑容灿烂,充满希望。

再想想自己平日里是怎么对待她的,李国强第一次感到刺骨的羞愧。

李国强对着照片喃喃自语:"我究竟做了什么?我为什么会变成这样的人?"

回想起这些年,自从娶了郑美玲以后,他就像是被人灌了迷魂药一样。

07

随着债务缠身的日子一天天过去,李国强被迫找了一份超市保安的工作。

曾经穿着名牌西装出入高档场所的他,现在穿着制服站在超市门口,检查顾客的购物小票。

他身形消瘦,脸上的皱纹深了许多,头发在短短几个月内全白了。

这份工作微薄的薪水勉强够他糊口,但面对巨额债务,就像杯水车薪。

更让他痛苦的是,每当看到年轻的父亲带着孩子来超市购物,他就会想起自己对女儿的亏欠。

一天,李国强在超市门口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王德福推着轮椅,带着一位老人晒太阳。

他下意识地躲了起来,不敢面对。但王德福还是发现了他,慢慢走了过来。

"国强,是你吗?"王德福皱眉看着形容枯槁的李国强。

李国强低着头,不敢直视对方的眼睛:"老王...你怎么来这里了?"

王德福指了指轮椅上的老人:"陪老伙计出来透透气,听说你...遇到一些麻烦?"

李国强苦笑:"麻烦?那是报应啊。嘉怡算计得真够狠的,把烂摊子全留给我了。"

王德福沉默了一会儿:"嘉怡的性格我了解,她不是心狠的人。她这么做,肯定有原因。"

李国强抬起头,眼中带着泪光:"我知道原因。”

“那三套房子,当年是我明知有问题,还推荐给她妈妈的。我...我太贪心了。"

他顿了顿,"这些年,我对不起嘉怡,也对不起你们一家。”

“看着你辛辛苦苦照顾她十五年,我却..."

王德福叹了口气:"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人非圣贤,谁能无过?重要的是知错能改。"

李国强摇头:"改?太晚了。嘉怡已经不在了,我失去了一切,包括做人的尊严。"

王德福拍拍他的肩膀:"只要人还活着,就永远不晚。"

"嘉怡性格倔,但她心地善良。她这么做,或许是想让你明白什么。"

李国强沉默良久,最后低声说:"我明白了,只是代价太大了。"

分别时,王德福递给李国强一张名片:"这是明子公司的联系方式。”

“他公司最近在招保安,待遇比超市好。如果你愿意,可以去应聘。"

李国强接过名片,眼中闪过一丝感激:"谢谢你,老王。换了是我,可能早就恨死对方了。"

王德福摇摇头:"恨有什么用?嘉怡已经不在了,我们这些老家伙,多活一天算一天,还是别带着怨恨过日子了。"

这次偶遇后,李国强辞去了超市的工作,鼓起勇气去了王明的公司应聘。

让他意外的是,王明不但没有刁难他,反而给了他一个体面的保安队长职位。

"明子,你为什么帮我?"李国强不解地问。

王明平静地看着岳父:"不是为了你,是为了嘉怡。”

“她虽然恨你的所作所为,但骨子里,你依然是她的父亲。"

这句话如同一把尖刀,刺进李国强的心脏。

他忽然意识到,自己辜负的不仅是女儿对父爱的渴望,还有她对自己最后的一丝眷恋。

在新的工作岗位上,李国强兢兢业业,一改往日的傲慢。

他每月省吃俭用,拿出大部分工资还债。

有时候,他会去看望王德福,带些自己做的家常菜,或者帮忙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一年后的清明节,李国强鼓起勇气,第一次去了女儿的墓前。

他看到墓碑前摆满了鲜花,墓碑上刻着"深爱的女儿、妻子"。

他跪在墓前,泣不成声:"嘉怡,爸爸来看你了。爸爸知道错了,真的知道错了..."

就在这时,一只手搭在了他的肩头。

李国强回头,看到王德福站在身后,手里拿着一束栀子花。

"一起吧。"王德福把花递给他,"嘉怡最喜欢栀子花了。"

两个老人并肩跪在墓前,献上花束,擦拭墓碑。

在那一刻,他们不再是仇人,只是两个深爱着同一个女孩的父亲,用各自的方式,表达着思念和忏悔。

离开墓园时,李国强问道:"老王,你恨我吗?"

王德福看着远处的山峦,摇摇头:"年轻时恨过,但现在不了。”

“人生苦短,何必带着仇恨活着?"

李国强沉默许久,最后点点头:"我明白了,谢谢你,谢谢你们一家。"

从那以后,李国强彻底变了一个人。

他不再奢望东山再起,不再追逐金钱和物质,而是踏踏实实地工作,尽力偿还债务。

每个月,他都会抽时间去敬老院当志愿者,用实际行动赎罪。

他常对那些老人说:"珍惜亲情吧,等失去了才知道痛。"

每逢周末和节假日,王德福都会带着鲜花去看望她,和她聊聊家里的变化。

王德福轻抚墓碑,眼中含泪:

"嘉怡,墓园里的樱花开了,特别漂亮,就像你喜欢的那种粉色。"

"明子最近很好,他开了一家设计公司,专门为残疾人设计无障碍设施。”

“他说,这是为了纪念你。"

王明确实走出了悲伤,开始了新的事业。

他把妻子的故事告诉了很多人,激励他们在逆境中保持希望。

同时,他也用母亲和妻子的名义,成立了一个帮助渐冻症患者的基金会,为那些家庭提供医疗和心理支持。

王德福没有乱花李嘉怡留下的钱。

他和儿子商量后,搬出了老旧的小区,买了一套宽敞明亮的三居室,但生活方式依然简朴。

他把大部分钱都存了起来,说是要留给将来的孙子孙女。

"爸,您就别再省了,嘉怡留下这么多钱,就是让您享享清福的。"王明心疼地说。

王德福摇摇头:"我这辈子习惯了简朴,突然奢侈反而不自在。”

“再说了,这钱是嘉怡的心意,我得用在刀刃上。"

王德福确实把钱用在了"刀刃上"。

他捐了一部分给当地的敬老院,还资助了几个贫困但勤奋的学生上大学。

他说:"这是嘉怡的心意,我要替她行善,让她在天上也能安心。"

2018年春天,王明认识了一位温柔善良的女孩李芸。

她是一名特教老师,专门教导残疾儿童。

两人慢慢熟络起来,最终确定了恋爱关系。

"爸,我想带芸芸回来见您。"王明有些忐忑地对父亲说。

王德福笑了:"好啊,早就想见见这个姑娘了。"

李芸来到王家,彬彬有礼,温婉大方。

她特意带了王德福爱吃的糕点,还帮忙做家务,很快就得到了老人的喜爱。

"明子,这姑娘不错,踏实、懂事,还有爱心。"王德福对儿子说。

"你妈妈和嘉怡在天上,一定也会祝福你们的。"

王明眼眶湿润:"爸,您不介意我......"

王德福拍拍儿子的肩膀:"傻孩子,人活着就要向前看。”

“嘉怡走了,但生活还要继续。她那么爱你,一定希望你幸福。"

2019年年初,王明和李芸举行了简单的婚礼。

婚礼上,王德福作为主婚人,动情地说:

"希望你们珍惜彼此,不管顺境还是逆境,都要相互扶持,相互理解。”

“人生不易,真爱难得,且行且珍惜。"

李芸很快适应了新家庭,也很尊重王明对前妻的纪念。

每年李嘉怡的忌日,她都会和王明、王德福一起去墓园祭拜,带上李嘉怡生前最爱的栀子花。

2020年夏天,李芸怀孕了。

这个消息让王德福喜出望外,整天乐呵呵的,开始张罗准备婴儿用品。

"爸,还早着呢,您别这么急。"王明劝道。

几个月后,医生告诉他们,李芸怀的是个女孩。

王明有些遗憾:"爸,是个丫头,不是孙子。"

王德福却高兴得很:"丫头好啊!女孩贴心,有福气。"

2021年春天,李芸顺利产下一个健康的女婴,取名王嘉芸,前一个字是为了纪念李嘉怡。

王德福抱着小外孙女,老泪纵横:

"嘉怡,你看到了吗?我们家又添了个小生命,还用了你的名字呢。"

小嘉芸很快成了家里的开心果,王德福更是把全部的爱都倾注在了这个小生命身上。

他亲自照顾小外孙女,给她讲故事,带她玩耍,教她认字。

小嘉芸也特别依赖这个疼爱她的爷爷,整天"爷爷长,爷爷短"地叫个不停。

王德福常把小嘉芸抱到李嘉怡的遗像前,说:

"嘉怡,这是我们家的小宝贝,名字里有你的一个字呢。”

“你放心,我会好好疼她的,就像当年疼你一样。"

日子一天天过去,王德福年纪渐长,但精神依然矍铄。

他把李嘉怡留下的大部分钱都存进了小嘉芸的教育基金,只留了一小部分用于平时的生活开支。

每年清明节,王德福都会带着全家人去看望李嘉怡,给她讲讲这一年发生的事情。

他会轻抚墓碑,低声说:"闺女,爸爸很好,你放心。”

“你给我的不只是钱财,更是一份真挚的亲情。在爸爸心里,你永远是我最亲爱的女儿。"

2023年的一天,王德福正在公园里带小嘉芸玩耍。

他突然想起嘉怡,喃喃自语的说道:“嘉怡,你看到了吗?我们过得很好。”

小嘉芸不解地问:"爷爷,您在和谁说话呀?"

王德福笑了:"和你天上的嘉怡阿姨说话呢。”

“她是个特别好的人,如果她在,一定会很疼你。"

小嘉芸睁大眼睛:"嘉怡阿姨现在是天使吗?"

王德福点点头,眼中含泪:"是啊,她是我们家的守护天使。"

每当夜深人静,王德福会坐在窗前,望着星空,想起那个曾经依偎在他怀中看星星的女孩。

他知道,生命中有些遇见,不在于时间的长短,而在于情感的深度。

十五年的相守,从陌生到亲密,从嫌弃到敬爱。

这段经历已经成为他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比任何金钱都更加珍贵。

"嘉怡,谢谢你教会我,真正的亲情不在血缘,而在心与心的交融。"王德福轻声说。

"爸爸会好好活着,直到有一天,我们在天上再相见。"

星光闪烁,银河灿烂。

在这宇宙的某个角落,也许有一个灵魂正在微笑。

注视着这个曾经用全部的爱照顾她的老人,守护着他平静而幸福的余生。

来源:欣欣说感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