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满”与“未满”之间,永远留着向美而生的缝隙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5-21 15:41 1

摘要:从来没有哪个时代的风,能吹停时间的流转,却总有不同的人,在相同的时节里,走出属于自己的“满”与“不满”。在“小满”的清醒中积蓄“大满”的势能,是每一个政法人以革新理念为笔,书写法治中国建设新篇章的内生动力。

讲述政法故事

传播政法声音

从来没有哪个时代的风,能吹停时间的流转,却总有不同的人,在相同的时节里,走出属于自己的“满”与“不满”。在“小满”的清醒中积蓄“大满”的势能,是每一个政法人以革新理念为笔,书写法治中国建设新篇章的内生动力。

【一】

从前车马慢、书信远,古人在小满节气里读的是“知足”二字。农耕时代,男耕女织,一亩三分地能收多少粮,心里早有盘算。

陶渊明居于“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的茅庐中却能“晏如也”,因为懂得“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的哲思,就像以前的人们储存粮食时必留透气孔,人若被物欲填满,反而会失了精神的通透。

科举考场外,寒门子弟背着铺盖卷儿,看榜时攥紧的手心渗出汗珠,却也早有“得中固然好,落第亦耕读”的坦然,就像小满的麦穗,颗粒渐满却不急于成熟,透着股“慢慢来”的韧性。

种种知足,恰似阆中古城川北道署“公生明”牌匾带来的司法智慧,审判时留三分耐心听百姓细述家长里短,量刑时存三分宽宥容迷途者回头,就像小满节气的雨,下得太急会涝了秧苗,下得太缓解不了旱情。

所谓小满,从来不是胸无大志的裹足不前,而是阅尽千帆后的通透豁达。小满,是“未满时”的智慧,是“半满时”的仁心,是对天地万物的敬畏,是对人性本真的回归。

【二】

如今通讯发达,人们日行千里不在话下,各种资讯更是秒传世界,现代人在小满时节品的是“不足”二字。

打开手机,满屏都是90后如何独立职场、00后如何攫取到自己“第一桶金”的故事。

有人刚刚完成一项工作、搞完一个活动,立刻列下未来三个月的执行计划;有人这个案子结了,就要连忙讨论下一个案子怎么样才能案结事了人和;还有人看着AI的迅猛发展,生怕自己的专业被取代,各种恶补工作“必需品”。

在政法领域,这种“不满”同样明显。当新型网络犯罪层出不穷,从“净网行动”到“国家反诈中心”APP的全民推广,始终保持“不满于现状”的敏锐,恰似小满时节农田从“被动抗旱”到“主动灌溉”的升级。当前沿理论不断革新,政法干警更是争分夺秒,办公室的灯光常常亮到深夜,一次次探讨、一次次回溯,各种平台、演练频频推出,都是在探寻如何让司法认知与时代同频,饱含对法治的深度思考。

就连昨日发完一篇推文被众多同仁转发应懂得满足的小编,一整夜都在琢磨“小满”这个节气,可以给出什么样的思维,可以引发什么样的共鸣;看到“顺庆公安”推送的“什么事?让‘00后’新警成了‘显眼包’”一文,就想着这种让政法干警更鲜活的素材,怎样才能多一些发现。

所谓小满,是“不满”的恰到好处,是给成长留足空间的智慧,是让希望永远“差半步”的期待,是将满未满的张力,是生生不息的诗与远方。

【三】

小满,到底该“满”还是该“不满”?

故宫的钟表修复师王津,修了四十年古董钟,既懂古人“慢工出细活”的讲究,也会用3D扫描技术记录零件数据。云南茶农老周,守着百年茶园做传统普洱茶,却也学会用直播让古树茶走出大山。古人的“小满”是“花未全开月未圆”的留白智慧,现代人的“不满”是“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开拓精神。

政法工作的“小满”与“不满”,从来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题,而是融入血脉的辩证生存法则。人民法院推行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既要求负责人坐在法庭上,又鼓励他们把话说明白,如同小满时节的井水,表面平静如镜,底层逻辑却是滋养民生的力量。

如何在变动的时代中守住法治的“小满”根基,又在人民群众的新需求中实现治理的“不满”突破,是每一个政法人都应思考的时代命题。

千年前苏轼在赤壁感叹“寄蜉蝣于天地”,道破认知的有限性;如今航天员拍下“蓝色弹珠”,却以渺小之躯叩击宇宙的无限可能。小满的妙处,恰在这古今对话中,以“饭吃七分饱”的节制、“心有鸿鹄志”的开拓,让每个节点都是前一段的“小满”,又是下一段的“起点”。

愿你,在“满”与“未满”之间,永远留着向美而生的缝隙。

来源:南充政法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