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造车新势力交付数据正式公布,小米汽车以7157辆的周交付量重回7000辆关口,较上一周(5180辆)环比增长38%,在经历连续三周销量下滑后实现强劲反弹。这一成绩使其在中国新势力车企中位列第四,仅次于理想、零跑和问界,超越小鹏与蔚来,展现出市场复苏的积极信
中国造车新势力交付数据正式公布,小米汽车以7157辆的周交付量重回7000辆关口,较上一周(5180辆)环比增长38%,在经历连续三周销量下滑后实现强劲反弹。这一成绩使其在中国新势力车企中位列第四,仅次于理想、零跑和问界,超越小鹏与蔚来,展现出市场复苏的积极信号。
交付结构:SU7标准版成主力,Ultra车型拖累整体复苏
从具体车型交付数据来看,小米SU7系列各版本表现分化明显:
SU7标准版:交付2755辆,占比38.5%,延续其作为小米汽车销量主力的地位;
SU7 Pro:交付2193辆,占比30.6%,成为中端市场的核心支撑;
SU7 Max:交付1627辆,占比22.7%,主打高性能市场;
SU7 Ultra:交付582辆,占比8.1%,因部分技术优化问题拖累整体交付节奏。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SU7 Ultra的交付量较低,但其在高端性能市场的定位仍为小米汽车树立了技术标杆。业内人士分析,随着产能爬坡和技术问题解决,Ultra车型的交付量有望逐步提升。
市场表现:4月销量碾压BBA,中大型轿车市场称王
小米汽车在2025年4月的市场表现尤为亮眼。数据显示,当月小米SU7系列销量达28585辆,超越奥迪A6L(11000辆)与奔驰E级(10400辆)的总和,在中大型轿车市场占据绝对领先地位。这一成绩不仅彰显了小米汽车在传统豪华车市场的竞争力,也反映出消费者对智能电动汽车的接受度持续提升。
全年目标:35万辆交付压力犹存,YU7发布或成关键
根据小米汽车官方规划,2025年全年交付目标为35万辆。截至5月18日,小米SU7系列累计交付量已达25.46万辆,年内累计交付约11.83万辆。这意味着,未来29周需完成剩余23.17万辆的交付任务,平均每周交付量需达到7990辆,压力不容小觑。
为加速交付,小米汽车计划于5月22日发布首款SUV车型——小米YU7。该车型的推出将进一步丰富小米汽车的产品矩阵,覆盖更多细分市场,或成为实现全年目标的重要突破口。
竞争格局:新势力车企激战正酣,小米稳居第一梯队
从中国新势力车企的整体表现来看,市场竞争愈发激烈:
理想汽车:以9240辆的周交付量领跑,新增订单突破1.1万台,展现出强大的市场号召力;
零跑汽车:交付7500辆,2026款C10上市后交付提速;
问界汽车:交付7490辆,鸿蒙智行新增订单超1.1万台,M8车型预定订单突破6万份;
小米汽车:交付7157辆,稳居第一梯队;
小鹏汽车:交付5810辆,增速放缓或与消费者观望MONA Max有关。
小米汽车在交付量、产品布局和技术创新上的表现,使其在新势力车企中占据重要地位。然而,面对理想、问界等竞争对手的强劲攻势,小米仍需在产能提升、供应链优化和用户体验上持续发力。
未来展望:产能爬坡与技术突破双轮驱动
小米汽车的交付量反弹,既得益于五一假期后市场需求的回暖,也离不开其在产能提升和技术创新上的努力。随着北京亦庄工厂产能的逐步释放,以及玄戒O1芯片在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领域的深度应用,小米汽车有望在2025年下半年实现交付量的持续增长。
此外,小米YU7的发布将进一步丰富产品线,覆盖SUV这一高增长市场。若YU7能够延续SU7系列的成功经验,小米汽车有望在全年交付目标上取得更大突破,巩固其在中国造车新势力中的领先地位。
结语
小米汽车上周交付量的激增,不仅是对此前销量下滑的强势回应,更是其产品力、品牌力和市场策略的集中体现。在智能电动汽车的赛道上,小米汽车正以稳健的步伐迈向更高目标。随着YU7的发布和产能的持续提升,小米汽车的未来值得期待。
来源:中国商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