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看!2024年清华大学学生年度人物提名名单出炉!

B站影视 2024-12-13 02:19 3

摘要:2024年清华大学学生年度人物评选活动自11月下旬正式启动。经过报名和评审委员会初评,现已产生20名“清华大学学生年度人物”提名候选人,于12月12日下午14:30正式开启网络投票环节。

2024年清华大学学生年度人物评选活动自11月下旬正式启动。经过报名和评审委员会初评,现已产生20名“清华大学学生年度人物”提名候选人,于12月12日下午14:30正式开启网络投票环节。

全校学生和教职员工可在学生清华网站为“清华大学学生年度人物”提名候选人投票(可由本推送阅读原文链接跳转)。投票截止时间为12月15日中午12:00。

,即可获得对应个人或团体宣传推送。

2024年清华大学学生年度人物候选个人

(按照提名候选人姓氏笔画顺序排列)

01

于鸿飞

“弘扬科学家精神,厚植家国情怀”

于鸿飞,清华大学核研院2023级硕士生。曾获清华大学优秀学生干部(标兵)、清华大学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现任原创话剧《马兰花开》剧组辅导员。从饰演邓稼先的警务员“小谢”,到担任舞台监督,再到成为辅导员,他陪伴《马兰花开》5年时光,见证了该剧的30场绽放。作为剧场“大总管”,他先后组织《马兰花开》赴港澳巡演、国家大剧院百场纪念演出及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专场演出等重要演出。剧场内,他支撑舞台每幕精彩。202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邓稼先诞辰100周年之际,原创话剧《马兰花开》迎来第100场公演。从2023年11月第一次筹备会议起,他就投入到百场演出的保障工作中。排练启动到正式演出之间的48天、近700小时里,他时刻关注着排练的每一个细节,处理各种突发情况,成就《马兰花开》百场在国家大剧院的圆满盛放。剧场外,他续写花开动人篇章。他在“话剧精神溯源与美育实践”课程中担任助教;带领剧组前往北京中物院九所、青海原子城等地进行纪念邓稼先主题实践;完成《马兰花开》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并为粤语版话剧《马兰花开-英雄大爱》在香港理工大学演出保驾护航。今年,学校开展“我愿以身许国,投身复兴伟业”主题教育活动,他响应号召组织《马兰花开》宣讲团,带领24名剧组成员走进班团,累计宣讲达52场。邓稼先学长曾问:“30年后,还会有人记得我吗?”从话剧排演到课程创设,从主题实践到班团宣讲,于鸿飞用实际行动宣传和弘扬科学家精神、厚植家国情怀,给出了对这一问题最真挚、最生动的回答。

02

卫特

“跨越大洋,做中巴交流使者”

卫特(Vitor Moura),清华大学社科学院2023级硕士生,曾获2023 年CSC 驻巴西中国大使馆奖学金,2024 年中拉青年应对全球挑战减贫营金奖。自 2016 年到达中国以来,近十年间,卫特致力于拉近中国和巴西在教育发展、经济互动和文化交流等多方面的关系。在学术研究中,他聚焦于金砖国家、中国对该机制的看法以及中国与全球南方的互动,并将所思所想表达出来。2024年3月,卫特与国际同事共同在俄罗斯最大地缘政治智库瓦尔代俱乐部发表文章《描绘2040:年轻一代眼中的新世界》,并受邀参加索契世界青年节,担任演讲嘉宾。今年,卫特受邀参加了中国日报主办的 2024 金砖青年领袖峰会,并在央视新闻《互鉴–G20》节目中就中巴关系和金砖合作发表个人观点,他的经历也被 CGTN 短片《我在中国的成功故事》收录分享。卫特关心现实问题,并发挥个人和团队的力量。在清华大学拉丁美洲学生组织(LASO)任职期间,卫特组织了第一届“Latam Talks”,促进中国和其他国家学生对拉丁美洲的了解,赢得了2024中拉青年全球挑战应对减贫营一等奖,团队所提出旨在建立巴西职业培训中心的项目已被纳入中巴两国领导人签署的合作谅解备忘录之一。同时,卫特在2017年创立了Lantau公司,Lantau已帮助超过20家巴西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并于2019 年加入了巴西-中国商会(Bracham)。2022 年,卫特被选为商会董事会成员,更多肩负起代表巴西企业家的利益并与中国政府建立更大桥梁的责任。

03

付智

“结发当承丈夫志,一生为期,时时当自强”

付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2022级直博生,零零后连续创业者。曾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总决赛亚军,创业组全球第一名,主赛道金奖、北京市一等奖、清华大学冠军、清华大学昆山杯成长组冠军等荣誉。自贵州山村考入清华大学,付智勇敢挑战,不言放弃,并一直坚定创新创业理想。本科期间,他不断折腾,突破自我,通过各类社工活动、创新创业实践以及修读相关课程提升自身能力,获得了能源电气及工商管理(创新创业方向)双学位以及清华大学未来学者奖学金。大三时,他作为联创负责创业团队的产品工作,也获得了来自真格基金的天使投资,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走出失败阴影后,他结合自身所学,创办共绩算力,利用分散闲时算力服务科学计算、AI 推理,解决行业难题,助力国家突破算力瓶颈,目前在闲时调度和系统兼容层面做到了全球唯一,商业化初步验证。公司成立一年已经完成三轮投资签约,估值超三亿元(成立一年翻 10 倍),并已经获得数千万订单和近千万收入,实现来自全国各地数十万电脑设备的触达。共绩算力获2024 中国算力大会“算力之星”科创新锐企业、北京市“创新型”中小企业等认证,被央视、36 氪、清华大学新闻等系列重要媒体报道,并在2024年作为创新大赛的青年代表,收到总书记的回信,真正做到“在创新实践中增本领、长才干,积极投身科技创新,为推动科技进步贡献青春力量”。

04

许凯欣

“行实干之路,筑梦乡村;聚澳青之力,情系家国。”

许凯欣,清华大学建筑学院2021级本科生。曾获教育部港澳侨学生特等奖学金、宝钢优秀学生奖、清华之友-郭殿邦奖学金、清华大学综合优秀奖学金等荣誉,并曾获得由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颁发的功绩奖状。山海不为远。作为清华大学澳门文化协会的会长和清华大学学生港澳台文化协会的副会长,她策划、组织和参与了50余场澳门文化宣传和青年交流活动,涵盖澳门学生升学宣讲、就业实习招聘、粤语文化课程等。尤其是在2024年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之际,她与团队在校内举办的澳门美食文化节,吸引了众多关注,成为向清华师生展示澳门独特饮食文化的亮丽窗口。城乡岂隔心。在意识到许多澳门青年对祖国的了解还不全面,同时也关注到内地城乡教育资源之间分配不均衡,许凯欣开始思考如何将澳门的优势资源引入内地,并鼓励澳门青年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她牵头发起了首个澳门中学生乡村振兴夏令营“澳清赴乡”,带领澳门的学生深入内地乡村,通过实地调研、文创设计和公益活动,亲身感受祖国的发展脉搏,并为当地带来新的思想和技术支持。经过两年的发展,“澳清赴乡”得到了中央政府驻澳门联络办公室教青部、澳门教青局的高度评价,并得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环球电视网英语频道、澳门广播电视台、澳门日报等媒体的报道。

05

张可

“跑向需要我的人是不需要思考的事情。”

张可,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2023级博士生。2024年11月23日,在清华大学西大操场,一名中年男子突发心脏骤停、情况危急。张可迅速采取行动,运用专业知识和心肺复苏技能,与热心的体育部老师、教职工家属以及其他围观人群一起,成功挽救了患者的生命。这一行为不仅体现了他扎实的医学功底,更彰显了他临危不惧、勇于担当的高尚品质。张可的事迹被多家主流媒体广泛报道,获得社会各界的关注与赞誉。在校园生活中,除了在学业科研上表现优异,张可还积极参与学生工作,大量参与和组织体育和文艺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同学们的校园生活。作为医学院男子足球队和羽毛球队的核心成员,张可在近两年的马约翰杯赛事中表现出色,赢得了师生们的广泛认可。他深信体育运动不仅能锻炼体魄,更能培养意志力和团队精神,而这正是对医学博士生至关重要的品质。张可的优秀事迹和精神风貌,充分体现了清华学子的优秀品质,具有深远的社会影响力和示范效应,必将激励更多青年学子追求卓越、勇于担当。

06

张宇东

“以电子信息技术之力,助师生学习科研之路”

张宇东,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2020级直博生,在学期间,贯彻清华大学“又红又专”和“行胜于言”的优良传统,发挥专业所长,在学生勤工助学大队科技服务分队电脑技术服务岗位一线为师生提供技术支持服务,累计服务时长超过1400小时,带领团队的工作业务范围扩大、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所在“科技服务队”获得谭浩强计算机教育基金奖学金优秀学生团体,个人获评清华大学勤工助学先进个人;担任团委学习实践部和《数据与算法》助教期间,独立设计开发学生社会实践管理平台和修复课程OJ平台漏洞,提升信息服务的效率与精准性;在读期间,与导师提出发明专利《多用户协同使用图形处理器算力的方法及装置》,覆盖用户人群超过600人,帮助多用户实现GPU算力共享。

07

严宇桥

“跨越障碍,以行动践行责任”

严宇桥,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2021 级博士生,因先天性多关节挛缩需依靠轮椅出行。曾任清华大学学生无障碍发展研究协会会长,联合国人口基金驻华代表处传播顾问,中国肢残人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曾获清华大学国家奖学金;组织成立国际媒介与大众传播研究学会-融合传播与残障研究分会;主持联合国人口基金关注残障青年健康关系沙龙等。2024 年1月,严宇桥作为创始人之一,在国际媒介与大众传播研究学会(IAMCR),创立了传播学科全球首个无障碍领域二级组织“融合传播与残障研究”分会,并于2024年7月任副主席,这是他在学术道路上深耕不辍所获的丰硕果实。在公益志愿方面,严宇桥勇于担当、主动奉献。2023 年 10 月,他带领无障碍协会与清华大学未央书院联合发起了“伴行”志愿服务队,至今已成功为上百名有特殊困难的同学提供帮助和支持。作为一名清华人,他在社会实践方面坚持不负使命、知行合一。2023年6月-8月,严宇桥任清华大学骨干研修班齐齐哈尔支队党支部书记,主动选择前往齐齐哈尔市梅里斯镇担任镇长助理,期间积极参与防汛救灾、环境保护、精准帮扶等工作,受到当地群众的好评。“轮椅博士”严宇桥的事迹曾被CCTV-1《今日说法》、CCTV-13《新闻调查》、光明网、北京日报等多家主流媒体与栏目报道,是当代青年昂扬向上、勇于奋斗的精神风貌的真实写照。

08

李锦梁

“探索未来能源技术,赋能美好未来世界”

李锦梁,清华大学探微书院2021级本科生。2024年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获得者,曾获国家奖学金、清华大学优秀学生干部、清华大学五星级紫荆志愿者等荣誉,并获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启研”计划资助。他关注国家建设需要,力求以科技创新赋能美好未来。针对国家碳中和与交通电动化的战略需求,他积极投身固态电池研究,运用“理论计算+实验探究”的方法瞄准科技前沿,为揭示固态电池内部界面接触和演化提供了新思路,构筑了高压稳定兼具高离子导率的固态电解质材料,实现了电池倍率和循环性能的提升,以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发表高水平SCI论文两篇。作为探微书院学生科协主席,他组织发起本科生“科研入门”的“微光”计划,帮助学弟学妹平稳度过科研入门难关,以自身微光汇聚力量,携手点亮更多同学的科研道路。在今年的清华大学挑战杯比赛中,他发挥带头作用,与书院同学一起首次赢得“优胜杯”。在传递奉献的过程中,他逐渐跳出“小我”走向“大我”,坚定了服务祖国人民、建设美好世界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追求。

09

张霆锴

“扎根艰苦地区,书写全球健康的青春答卷”

张霆锴,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2022级硕士生,现任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太平洋岛国办公室营养实习生,曾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西非和中非区域办及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中国办公室实习任职。他以卓越的专业能力和深厚的全球胜任力,立足发展中国家基层卫生实践,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对全球健康的热忱与担当。在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中国办公室,他策划的“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活动累计获得超7000万次浏览量,并联合11家联合国驻华机构推动公众健康议题。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西非与中非区域办期间,他与多个国家卫生部门合作开展营养政策研究,为区域内24个国家的儿童营养不良干预政策提供科学依据。目前,他服务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太平洋岛国办公室健康与营养部门,主导Fix My Food青年参与项目,推动14个太平洋岛屿国家和地区的营养政策改革。张霆锴善于在挑战中发现意义,也深谙田野工作的价值。在塞内加尔,他克服语言障碍,逐步融入社区,见证新指南推广为儿童营养健康带来的改变;在斐济与所罗门群岛,他不仅与卫生部官员和青年共同探讨食品环境,还与村民互动分享传统食物的价值,为营养政策的完善提供依据。展望未来,他满怀热忱:“总有一天,塞内加尔、斐济和所罗门群岛的家家户户都会通电通网。我们要从今天起努力,为那一天培养一个健康、有活力的下一代。”秉承“扎根艰苦地区,助力全球健康”的初心,张霆锴以行动书写清华学子的责任与担当,用实践推动全人类的福祉。

10

周子沛

“搭建中外学子沟通桥梁,促进澳门青年融入国家发展”

周子沛,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结构工程研究所2021级硕士生。周子沛是土生土长的中国澳门青年,他通过搭建中外交流的“桥梁”,推动中国(含港澳台地区)与东盟华裔国际青年之间在清华大学的多元文化交流,带领更多澳门青年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向国际展示中国“一国两制”在澳门的成功实践。在学生工作方面,周子沛作为主要联合发起人成立了“清华大学学生中国-东盟协会”并担任创会会长,参与举办系列品牌活动等超过60场,为清华师生提供了一个共同探索中国-东盟区域发展可能的中外青年交流平台,并荣获了“2023-2024 学年清华大学品牌学生社团”表彰。另外,他也曾担任学生港澳台文化交流协会研究生澳门组组长、2022秋研究生团委联络部港澳台组组长、“桑梓研修营”辅导员等,组织活动超过25场,增进清华港澳台与内地研究生之间的友谊交流及国家认同感。在学术研究和创新创业方面,周子沛联合创办了“广东横琴玛尔斯建筑设计事务所”,设计团队所设计的建筑成为了珠海新地标,多次获得国际性奖项。他也在聂建国院士研究团队的指导下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探究“中小截面钢板-混凝土沉管隧道结构”开创性地应用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内中小规模的水下隧道交通工程的建设中。他的经历多次被人民日报、新华网、中国新闻社等主流媒体报道。曾获得清华大学综合优秀一等奖学金、宝钢优秀学生奖(港澳地区)等荣誉。

11

林晓风

“矢志向蓝天,只为强军梦”

林晓风,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2022级本科生。作为一名现役军人,林晓风以“一切为了飞行”为目标,矢志不渝地追求着飞行事业。他在个人成长上追求卓越,在学员队中发挥着骨干作用,以“标兵”自勉,勇担使命,在学员队军人委员会委员、基层风纪监督员、区队长等多个职务上提供服务,负责日常管理、学习活动安排、朋辈助教等工作,曾获四有优秀军人、个人嘉奖、综合优秀奖学金、清华大学优秀共青团员等多项荣誉。“蓝天召唤我,我要向蓝天”是林晓风在央视采访中留下的宣言,简单而坚定,道出了他对飞行事业的无限热爱和对国防事业的忠诚奉献。他的故事是梦想、勇气和奉献的缩影,弘扬了清华大学“行胜于言”的校风。未来,他立志成为一个“行走的标准”,一个能够实现强军梦、“能打仗、打胜仗”的“军人标准”,通过自己的行动,激励更多同学投身国家的国防事业,为实现强军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12

钟宛霖

“以自媒体之力,发清华青年之声”

钟宛霖,清华大学法学院2023级硕士生。她是“第十九届全国青少年学法用法网上知识竞赛”青少年普法宣传员,也是清华大学“启明计划”教育赛道工作室主理人。1个自媒体账号,6年光阴,500余篇笔记,她用文字和视频记录下从中学到硕士生的成长轨迹;50余封感谢信,39万粉丝,超270万个赞藏,她用“认真、坚韧、脚踏实地”的精神激励了万千学子;1 年半的清华在读时间,100余篇清华相关笔记,近400万浏览量,她用自己的声音持续分享清华生活的精彩瞬间。“细心观察,真诚表达。凡我在处,便是清华。”钟宛霖,小红书账号@抱着竹子的Panda,她是学弟学妹口中的dada姐姐,是笔耕不辍的校园博主,也是向大众全方位展示清华精神风貌的清华自媒体人。

13

施星言

“探索更多艺术和表达的可能”

施星言,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2级硕士生。她的身上有三个特征——首先是通过话剧艺术陶冶自身,传递戏剧的哲理与能量。自入校,施星言加入了清华大学学生艺术团话剧队,先后参演了根据老舍《邻居们》改编的原创喜剧《五好家庭》、孟京辉《恋爱的犀牛》、契诃夫《海鸥》三部戏剧,并作为《五好家庭》主演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致敬与传承”——大学生戏剧展演活动中汇报演出。其次,她也一直追逐音乐梦想,把歌声作为表达和传播欢乐的桥梁。施星言参与了第 32、33、34 届校歌赛,三次皆入围十佳歌手,并获得了32、33届校歌赛的亚军。通过音乐,她唱出了许多想要表达的话题:梦想、女性力量,以及最重要的快乐。与此同时,她还是拥有数十万粉丝的自媒体博主,向粉丝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和校园生活,向公众展现出清华学子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在自媒体平台上,施星言发布了一系列校园主题的视频或图文,内容涵盖话剧、主持、音乐、学习经验、校园生活,力图展现丰富精彩的校园文化生活。她的自媒体账号全网收获粉丝40万,获赞与收藏量120万,在校内也被人文清华讲坛采访。

14

彭弋航

“让文艺在清华园一路生花”

彭弋航,清华大学日新书院2023级本科生。她努力以丰富而深刻的文艺实践肩负起社会责任。作为白杨计划的优秀学员,她多次主持大型文艺晚会,通过话筒传递思想的力量。她是校舞蹈队副队长,是《马兰花开》许鹿希的扮演者,在国家大剧院上展现老一辈工作者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除了台前,她还是一名幕后文艺工作者——校学生会文艺部、文化交流部,校团委文体部,书院学生会文艺部都有她忙碌的身影。2024年11月,她作为清华大学艺术团的代表之一赴台参加马英九基金会组织的交流访问活动。交流访问期间,她始终牢记自己的使命——通过文化交流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在林安泰古厝的展览中,她看到了抓周、收涎等中国传统仪式,并在采访中感慨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的精神纽带,获得了两岸媒体的关注和赞誉,个人新闻获得中国日报、中国青年报等主流媒体报道。曾获2024年校级优秀文艺奖学金、清华大学新生辩论赛亚军、清华大学“21 世纪杯”英语演讲比赛一等奖、第五届清华数字人文未来学者论坛优秀论文三等奖、2024 清华大学学推计划 A 级项目等荣誉。

15

曾雅萍

“亦做一捧炭火,将爱继续撒播”

曾雅萍,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21级本科生。从西部来,教育改变了她的命运,公益的种子也在她心中悄悄萌发。作为曾受兴华基金会资助的学生,曾雅萍在考入清华后选择接棒兴华,投身公益,用实际行动发扬和传承赵家和教授的“炭火精神”。作为现任清华大学校团委志愿中心薪火组组长、经管学院团委副书记、“紫荆志愿,薪火相传”学生志愿者骨干培养计划第十六期成员,她深耕教育公益实践,累积参与和发起13次公益实践,在地实践服务超112天,先后担任5个星级志愿项目负责人,参加服贸会、校庆等20多项大型赛事志愿服务,录入工时365h。从西部来,回西部去,振兴西部教育的使命始终敦促她向前。面临人生选择之际,她决定加入清华大学第二十七届研究生支教团,用坚定的信念和行动写下了她的答案:到有需要的地方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做有意义的事。

16

鲍凡

“脚踏实地,做到极致”

鲍凡,清华大学计算机系2024届博士毕业生,师从张钹院士与朱军教授,现任生数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TO。他在多模态大模型与扩散模型领域成绩斐然,发表十余篇顶级会议论文,总引用量超过三千次。其中,他作为第一作者的《Analytic-DPM》荣获ICLR 2022杰出论文奖,这是该会议首篇由中国大陆单位独立完成的获奖论文,为OpenAI发布的DALL·E 2提供了核心技术支持。基于创新性研究,他提出了全球首个融合扩散与Transformer架构的U-ViT,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出多模态生成模型UniDiffuser。2024年,他带领团队推出国内首个支持高一致性高清视频生成的大模型Vidu,成功实现长达16秒、1080P分辨率的视频生成,并受到央视等权威媒体的广泛关注。同年,鲍凡荣获MIT TR35中国先锋者称号,以褒奖他在多模态大模型和扩散模型领域的卓越贡献。

2024年清华大学学生年度人物候选团体

(按照提名候选团体名字笔画顺序排列)

17

清华大学田径队

“追梦田径赛场,书写荣誉篇章”

清华大学田径队自成立以来,始终秉承拼搏精神,现已成为全国大学生职业赛场令人瞩目的主力军。目前队内汇聚4名国际健将、40名国家健将及26名一级运动员。队员们在世界级和全国性赛事中屡创佳绩,为国家与学校赢得荣誉,也激励和鼓舞着清华学子。2024 年,清华大学田径队共参加世界、亚洲及全国省部级以上行业体组织的正规赛事 18 场,共获得52 项冠军、50项亚军、29项季军。在第 62 届首都高校田径运动会上,田径队勇夺总冠军,并蝉联15 连冠。在第22届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中,田径队以绝对优势再获丙、丁组总冠军,展现在全国高校田径领域的领先地位。在全国室内外田径锦标赛、全国田径冠军赛上,田径队共取得6枚金牌。队员们在今年连续突破,勇攀高峰。其中夏雨雨进入巴黎奥运会并顺利完赛,邵雨琪在亚洲室内田径锦标赛获得女子跳高银牌,付浩然在世界U20田径锦标赛夺得铜牌创造全国青年新纪录,李俊霖刷新男子800米全国室内赛纪录。田径队的优异赛事成绩曾获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国新闻社等多家媒体报道。无论是赛场上的奋力拼搏,还是校园内外的文化影响力,田径队都诠释着“无体育,不清华”精神的深刻内涵。

18

清华大学学生艺术团民乐队

“百年回响,世界和声”

清华大学学生艺术团民乐队(THUCO)始建于1924年,于2013年荣膺教育部颁发的“北京市大学生艺术团民族管弦乐团”称号。在2010年至2024年期间,乐队七次参加北京市大学生艺术展演,均荣获一等奖。2024年,“荷塘乐梦·百年弦歌”民乐队百年队庆专场音乐会上演,演出由国家一级指挥、清华民乐首席指挥袁贝执棒,覆盖观众2000余人,演职人员规模达150人,10余所高校代表,100余音乐界知名嘉宾共同见证了清华民乐百年。近年来,乐队代表清华大学出访美国、日本、爱尔兰、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也与全国各地高校开展广泛的交流活动。在2024年,民乐队受邀参演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暨庆祝澳门回归25周年的京浙澳大学生“青春乐舞贺双庆”文艺汇演、香港中文大学60周年校庆环球学生音乐会、“大学之声·民族之夜”四校联合音乐会等,活动先后受到央视网、音乐周报、中国美育网等媒体报道。年末,民乐队将作为首个中国大学生代表团受邀参演七十九届联合国大会年终庆典音乐会,并计划于明年寒假赴马来西亚开展联合演出。乐队一直致力于推广普及民族音乐,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2021 年以来,民乐队创办“遇见民乐”品牌,至今已开办艺普活动与校内外演出 40 余场,覆盖校内外观众 5 万余人,并逐步发展出“与民同乐”、“荷塘乐语”等多个品牌。如今,民乐队在吕建强教授的带领下,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成就,现已成为一支声部建设齐全,演出风格多样,融合演出、演奏和教学为一体的大型民族管弦乐队。

19

清华大学学生国旗仪仗队

“我们,30年如一日,让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清华园上空!”

1994年,清华大学学生国旗仪仗队成立。2024年,仪仗队将爱国主义精神和国旗文化传播于祖国的四面八方:2月,赴南涧一中与国旗护卫队孩子们联合举行开学日升旗仪式;5月,赴山东日照参加中国大学生国旗护卫队北部赛区展示赛,成功晋级全国总决赛;7月,赴香港,成为与香港青年团体在金紫荆广场上举行联合升旗仪式的第一个内地青年团体;赴澳门,于澳门回归25周年之际访问澳门大学国旗仪仗队;9月,举办“向国旗敬礼”主题活动,邀请全国30余所高校国旗护卫队共商发展规划;10月,举办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主题升旗仪式,出征北京高校国旗护卫队展示赛并第6次荣获一等奖……这一年,也正是国旗仪仗队成立30年来辉煌历史和使命传承的生动缩影:他们无论风霜雨雪、严寒酷暑,数年如一日,坚守在中央主楼和大礼堂旗台下升起五星红旗;他们勇于担当重任,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群众游行、2022年北京冬奥会等一系列重大活动中以卓越的精神风貌、精湛的业务能力圆满完成任务;他们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展现清华学子的青春风采,屡获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青年报等权威媒体的报道与赞誉;连续多年获评“清华大学十佳学生社团”,曾获“全国高校百强学生社团”。30年如一日的坚守,学生国旗仪仗队已经成为清华大学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与靓丽名片,也是广大清华学子对国家的无限忠诚和对民族的深沉热爱的生动展现!

20

清华大学探臻科技评论社

“探万物之微,达至臻之境”

清华大学探臻科技评论社是由清华大学研究生自主创办的科技创新社团,致力于搭建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具有战略高度、学术深度和应用广度的科技交流平台。在学科交叉成为新发展阶段知识生产、科学发展和创新创造的重要特征的时代背景下,探臻通过一本“有点酷”的科技评论杂志、一份“变革性”的科技榜单、一个连接“产学研”的交流平台和一种“以干带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探索钻研,以青年之力传递新质生产力的科学之声。探臻目前已吸引3000余名师生参与12个科技创新社群,累计发布21期特刊和780余篇原创文章,对外发行超过6万册,年度出版物《下一代创新科技(第1辑)》录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探臻科技评论”微信公众号粉丝2.3万余人;“探臻青年科技论坛”形成学术、教育、产业三界交融的青年科技创新盛会,吸引全国41所高校的800余名师生代表参会;探臻“微沙龙”和“探臻讲堂”等学术研讨活动汇聚学术界与产业界领军人物。同时探臻聚焦科普,面向实践基地、高考招生、偏远省份中小学校赠书,覆盖万余名中小学生,积极传播科技知识来服务国家战略科技发展。

来源:微言校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