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喻家山到蚂蚁堆村:高校驻村书记的乡村振兴“变形计”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5-21 13:09 1

摘要:“到时候帮你们在武汉那边再拓展一下销售渠道,那边的市场价格更有优势。还有啊,五月底就得开始种洛神花了,得提前做好准备。”在蚂蚁堆村驿亭新村的小组长李天才家,王铂俊正与他探讨庭院经济的发展情况。驻村近一年的他,如今能精准把握每个自然村的语言节奏和产业特点。在丫口

清晨,阳光轻柔地洒在蚂蚁堆村委会的办公楼上,驻村第一书记王铂俊早已坐在办公桌前,伏案认真整理当天的走访计划。

2025年是华中科技大学定点帮扶蚂蚁堆村的第九个年头,去年3月,王铂俊接过帮扶接力棒,踏上这片土地时,他或许未曾料到,自己会在这个小山村中,练就一身助力乡村振兴的“十八般武艺”。

院坝会上的“翻译官”:让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

“到时候帮你们在武汉那边再拓展一下销售渠道,那边的市场价格更有优势。还有啊,五月底就得开始种洛神花了,得提前做好准备。”在蚂蚁堆村驿亭新村的小组长李天才家,王铂俊正与他探讨庭院经济的发展情况。驻村近一年的他,如今能精准把握每个自然村的语言节奏和产业特点。在丫口田组讲“种果法”,到忙杏组聊“咖啡经”,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着各村产业“密码”。

初来蚂蚁堆村时,王铂俊调研发现,传统的“大水漫灌”式帮扶效果不佳。他将城市社区的精细化治理理念“在地化”,通过联合乡政府、驻村工作队、自然村长的力量,推行“九微工作法”,将大政策拆解成田间地头的“微讲堂”,让党的声音在火塘边给百姓带来温暖;将大文件转化为四级“微网格”,以网格为单位遍访农户,解决“两不愁三保障”问题,持续开展贫困动态监测研判;将大治理细化成“微制度”,调解山林土地、邻里纠纷等矛盾30起,实现“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用“小蚂蚁迎难而上”的韧劲激活乡村治理的神经末梢。

“王书记现在是我们的金牌翻译,他能把专业术语、中央文件变成听得懂的家常话,还能及时回应村民的诉求,大家都很喜欢他。”蚂蚁堆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字红梅笑着说道。

古寨里的“花果山”:让“世外桃源”焕发生机

顺着乡级公路走进蚂蚁堆村驿亭古寨采摘园,嘉宝果树旁、圣女果藤蔓边,游客正提着篮子高兴的采摘。过去这片“世外桃源”因缺乏科学规划和业态定位而人流有限,王铂俊为盘活村上资产,充分发挥高校智库优势,联系华中科技大学建规学院和设计学院,通过“科学规划+资源整合+群众参与”的模式,让古寨焕发新生。

如今,瓜果采摘区里果实累累,农家乐里柴火鸡的香味弥漫在空气中,孩子们在玩具区欢快地嬉笑玩耍。驿亭古寨,已从曾经的“闲置资产”蜕变为农文旅融合的综合体。

驿亭古寨旅游责任有限公司负责人杜光清感慨地说:“我们之前一直想好好开发这个古寨,可就是不知道从哪里入手。王书记来了以后,不仅帮我们协调学校的专家来进行改造,还帮我们在网上上架了线上团购套餐。现在,来这里游玩的人越来越多了,真正是用高校的‘金点子’,充实了我们的‘钱袋子’。”

咖啡香飘喻家山:让山货出滇开辟新通道

在华中科技大学能源学院的能咖空间,由蚂蚁堆直供的咖啡豆已经成为师生们的“能量加油站”和展示临翔的“驿亭窗口”,实现“买一杯饮品,助一户农户”的帮扶闭环。而在2057公里外的蚂蚁堆,相关的文创产品正通过物流发往各地。

从去年开始,王铂俊着力培养本土电商团队,通过“驿亭好物”微店和“蚂蚁珈言”抖音号,带动茶叶、洛神花等农特产品和文创产品销售20.4万元。在校友经济催化下,山货出滇形成稳定通道,蚂蚁堆村茶叶、热情果、马台蓝莓、嘉宝果、临翔咖啡等农特产品成为校友企业、校园团购中的爆款,销售额超百万元。从澜沧江畔到长江之滨,以高校资源为桥,深山农货通过“校园店+云店铺+企业定制”完成“三级跳”:从初级农产品变身商品,再通过文创来赋能品牌塑造,为地域特产打通了跨省销路。

“我们通过项目培养乡村人才,实现了从原来的‘输血’帮扶到让乡村自身‘造血’的转变。培养乡村电商人才,不仅拓宽了农特产品的销售渠道,更重要的是打造了一支永远带不走的队伍。”华中科技大学驻蚂蚁堆村第一书记王铂俊坚定地说道。

跨越千里的对话:让知识为孩子插上梦想翅膀

走进蚂蚁堆中心完小,教室传出孩子们的琅琅书声。孩子们如今不仅能通过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支教团老师的口中听到“知识如何翻越大山”,更在去年的“走出大山看世界”研学中,亲临武汉,走进华中科技大学校园,感受山外面的世界。

一年的驻村工作,让王铂俊对驻村工作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驻村工作有几项核心职能,一是要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二是要尽可能在村里发展经济产业,三是要充分发挥大学的教育和科技优势,加强村小的硬件建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我们希望通过帮扶,助力乡村从‘输血’式帮扶,迈向自身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振兴新阶段。”

驻村一年来,王铂俊按照“党建引领、产业提质、文化赋能、服务暖心”的工作理念,在村落间当翻译、在校地间驾桥梁、在云端上找销路,构建起“三维帮扶模型”——横向打通“高校+政府+企业”资源链,纵向构建“科技赋能+文化浸润+市场对接”价值链,立体培育“带不走的工作队”,努力推动蚂蚁堆村从“脱贫标杆”向“振兴示范”跃升。

作者:易思敏 龙春威

编辑:杨 斌

编审:付天美

责编:赵菁菁

总编:王泽思

投稿邮箱:lxqwxb@vip.163.com

温馨提示:如转载请注明“微播临翔”

来源:临翔融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