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午9点,上海浦东新区婚姻登记处排起百米长队,队伍里有人捧着99朵玫瑰,有人头戴白纱——他们中近半数人户籍都不在上海。2025年5月20日,全国多地结婚登记量逆势上涨:广东17418对、河南18194对、上海2728对创5年新高。这份甜蜜数据看似打了年轻人不结
上午9点,上海浦东新区婚姻登记处排起百米长队,队伍里有人捧着99朵玫瑰,有人头戴白纱——他们中近半数人户籍都不在上海。2025年5月20日,全国多地结婚登记量逆势上涨:广东17418对、河南18194对、上海2728对创5年新高。这份甜蜜数据看似打了年轻人不结婚论调的脸,但细看会发现:真正推动这波热潮的,不是爱情回春,而是政策红利。
以前为领证要请假回老家,现在10分钟搞定!广州的福建籍新人小陈道出关键。今年3月新规实施后,婚姻登记彻底告别户籍枷锁:
跨省登记占比惊人,上海45.31%新人双方均非本地户籍,广州跨省登记993对占总量44%;
服务卷出新高度,深圳延长办公至19点,罗湖区用直升机颁证;合肥地铁站设幸福打卡点,免费送摄影套餐。
民政部数据显示,全国4.93亿流动人口成为政策最大受益者。但专家提醒:520单日暴涨恰暴露仪式感消费本质——年轻人不是不想结婚,而是更追求低成本高体验的轻量化婚姻。
520亮眼成绩亮眼,广州登记量同比增41%,深圳2418对创近年新高;但是一季度持续低迷:全国结婚登记总量仍同比下降12%,90后初婚年龄推迟至29.3岁。
这种节日热、日常冷的割裂,揭示出更深层困境:
适婚人口塌方:00后比90后少4700万人,婚恋市场无人可结;郑州一对新人坦言:领证只要9块,但婚房首付要90万;并且小红书不结婚的100个理由话题下,最高赞是婚姻不再是人生必选项。
这波结婚潮中,最忙的不是新人,而是产业链玩家:
民政局三亚推出游艇颁证服务,湖南发放婚育消费券;
某珠宝品牌打出520领证送钻戒广告,婚庆公司推出9块9领证跟拍套餐;
抖音520领证vlog播放量破10亿,年轻人边吐槽婚姻焦虑边为仪式感买单。
但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指出:用节日营销刺激的婚姻,就像用咖啡因提神——短暂亢奋后,疲惫依旧。
政策松绑值得欢呼,但若认为全国通办能根治结婚率下滑,就像以为给沙漠洒水就能变绿洲。真正的解法或许是:
尊重多元选择:单身、不婚、丁克都该被平等看待;
减轻实质负担:比起直升机颁证,年轻人更需房价、托育等现实支持;
重构婚姻意义:如上海社会学学会所言:未来的婚姻,可能是合伙创业而非终身绑定。
当三亚一位选择只领证不办酒的90后说出结婚是我们俩的事,不是给别人看的表演,或许已预示新时代的答案。
来源:90后-不客观分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