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20日,中国建设银行、招商银行等多家国有大行官网同步发布公告,下调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这已是近期“降息预期”不断增强下的实质性落地动作。
5月20日,中国建设银行、招商银行等多家国有大行官网同步发布公告,下调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这已是近期“降息预期”不断增强下的实质性落地动作。
此次利率下调,涵盖了活期、定期、通知存款等多个品类,涉及面广、调整幅度大。部分期限利率创下阶段新低,意味着传统“存钱吃利息”的理财方式,正越来越“吃力不讨好”。
存款种类原利率调整后下调幅度活期存款0.10%0.05%↓5BP3个月定期0.80%0.65%↓15BP半年定期1.00%0.85%↓15BP一年期定期1.10%0.95%↓15BP(跌破1%)二年期定期1.20%1.05%↓15BP三年期定期1.50%1.25%↓25BP五年期定期1.55%1.30%↓25BP以存三年为例,若投入20万元,利息将比原来少赚约1500元。
这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央行政策引导之下的系统性动作。
就在上周,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宣布:
下调政策利率10个基点,预计将传导至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同步下调。
此外,央行发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也明确提出要:
引导银行降低负债成本(即下调存款利率)完善利率调控框架推动物价合理回升,降低社会融资成本换句话说,此次存款利率下调并不是单一商业行为,而是货币宽松周期的延续和深化。
这轮调整后,银行一年期定存利率已跌破1%,活期利率仅剩0.05%。相比通胀预期,实际收益已经接近“负利率”边缘。
很多用户也开始疑问:
“存钱越来越不值钱,那还该怎么理财?”
这不是一场单纯的银行“调价”,而是货币政策的一次深层传导。资产回报率在变化,你的思维和配置方式也需要变化。
你还会把钱长时间放在银行吗?还是已经在寻找新的理财方式?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更多金融趋势分析、交易策略、宏观动态,欢迎关注【STARTRADER星迈】
我们带你用全球视角看懂每一次利率变化背后的逻辑。
来源:财经大会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