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前几天,一则破产审查公告如惊雷般在汽车行业炸响,曾经风光无限的造车新势力销冠——哪吒汽车,被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广告公司申请破产重整。这一消息,震惊了整个中国汽车市场。谁能想到,这个在2022年还以15.2万辆的傲人销量力压蔚小理,登顶新势力销量榜首的行业黑马,短
前几天,一则破产审查公告如惊雷般在汽车行业炸响,曾经风光无限的造车新势力销冠——哪吒汽车,被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广告公司申请破产重整。这一消息,震惊了整个中国汽车市场。谁能想到,这个在2022年还以15.2万辆的傲人销量力压蔚小理,登顶新势力销量榜首的行业黑马,短短三年间,竟从昔日的天之骄子,沦为深陷战略失误、资金断裂、信任崩塌,甚至连广告费都付不起的落魄企业。三年时间,228亿融资化为泡影,183亿巨额亏空触目惊心,月销量从过万暴跌至仅百辆,哪吒汽车完美演绎了一出被资本绑架的创业悲剧,恰似现代版的“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今天,就让我们深入剖析哪吒汽车从辉煌到没落的跌宕历程。
图片来源于网络
股权分散,治理混乱的开端
哪吒没落的背后,第一个关键因素藏在一个令人咋舌的数字里——创始人仅持股5% 。清华大学博士出身的创始人方运舟,在资本的轮番运作中,话语权被稀释得微乎其微,仅持有5.356%的股份。这意味着,在公司重大决策面前,他连拍桌子的资格都没有。
更荒诞的是哪吒汽车的董事会,堪称群雄割据的典型。12位董事分别来自宜春国资、南宁国资、华丁资本、360集团等各方势力,每个人都在打着自己的小算盘,盘算着如何为自家谋取最大利益。如此一来,哪吒汽车形成了一种“有君无道,有道无君”的诡异局面。名义上的创始人毫无决策权,背后的金主们大多隔行如隔山,对汽车经营和业务一知半解,他们更关心的是跑马圈地、坐等分钱,又怎会为哪吒汽车的生死存亡忧心忡忡、负重前行呢?最终导致“九龙治水,水漫金山”的混乱局面。想象一下,12个人开会,各怀鬼胎,这哪里是正常的董事会,简直就是商业界的“联合国大会”。内部员工都忍不住吐槽:公司最不缺的就是老板,缺的是能真正拍板的人。
股权分散导致的治理混乱只是表象,深层次来看,是制度设计的缺陷。各地政府都渴望复制合肥投资蔚来的成功神话,纷纷向哪吒汽车砸钱。宜春投42亿,南宁投25亿,桐乡投27亿。哪吒汽车拿着这些钱,不敢有丝毫懈怠,疯狂建工厂、扩产能、拼业绩,确实在2022年创造了销量登顶的神话。但繁荣的表象下,实则危机四伏。政府投资往往附带政治任务,要GDP、要就业、要产值,却很少关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培养。这使得哪吒汽车一味扩张,在拼业绩的过程中,逐渐丧失了对市场的敏锐洞察力和成本控制能力,最终落得个拔苗助长、苗必枯萎的下场。原本政府出钱、企业出力的双赢好事,不仅没能培育出真正的民族品牌,反而催生了一个泡沫独角兽。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战略迷失,品牌定位的混乱
由于制度缺陷引发的战略迷失,让哪吒汽车暴露出最致命的问题——品牌定位混乱。起初,哪吒汽车凭借“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主攻网约车和低端市场,这本是一条可行之路。但管理层过于急功近利,还没吃透低端市场,就急于进军高端,推出哪吒S、哪吒GT等车型,售价直接飙到20万以上。他们本想两边通吃,既保住低端市场份额,又抢占高端市场利润,结果却是两头落空。低端市场被比亚迪、五菱等强势品牌蚕食,高端市场则被蔚来、小鹏等品牌碾压,陷入了不上不下的尴尬“夹心饼干”困境。
更离谱的是,CEO张勇居然在直播中与周鸿祎讨论企业是否需要改名的问题。企业品牌名称何等重要,竟沦为直播间的谈资。不管是为了博流量还是无心之谈,都凸显出这个团队对品牌的极度不尊重。此时我们才惊觉,哪吒汽车就像一个无人真心疼爱的孩子,在市场的浪潮中飘摇。
图片来源于网络
技术空心化,核心竞争力缺失
除了品牌定位的冒进,哪吒汽车在技术层面也存在严重问题,陷入了造车新势力的通病——技术空心化。他们天真地以为有PPT就能造车,有融资就能续命,把造车想得太过简单。以为拼凑几个传统车企的人才,找几家代工厂生产,再包装个智能化概念,就能在市场上呼风唤雨。
但造车实际上是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深厚的技术积累、完善的供应链以及严格的品质把控。哪吒汽车在技术研发上投资严重不足,大部分资金都用在了营销和扩张上。结果车造出来了,核心技术却依赖供应商,智能化水平也远远落后于同行。当市场竞争加剧、资本寒冬来临,这些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自然首当其冲,变得摇摇欲坠。正所谓“画饼充饥机更饥,纸上谈兵兵必败”。
行业洗牌,残酷的市场法则
哪吒汽车的倒下,本质上是新能源汽车行业大洗牌的必然结果。随着政策红利逐渐消退,行业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竞争变得愈发残酷。同济大学朱西产教授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年产量不到200万辆的车企,未来恐怕很难存活。
看看当下的市场格局,比亚迪凭借完整的产业链优势,在价格战中依然游刃有余;理想汽车靠着差异化的产品定位,在高端市场站稳脚跟;小鹏汽车至少在技术维度还有一定的核心竞争力。反观哪吒汽车,既无比亚迪的技术护城河,也无理想汽车的品牌影响力,更无小鹏汽车的技术优势,在这场优胜劣汰的大浪淘沙中,被时代的浪潮推下历史舞台也就不足为奇了。而哪吒汽车的倒下,仅仅只是新能源汽车行业洗牌的开始,“强者恒强,弱者出局”的铁律正在无情上演。
在这场从“魔童降世”到“困兽之斗”的坠落过程中,哪吒汽车的悲剧不仅折射出新势力盲目扩张的致命隐患,也给我们带来了几个残酷的真相:
- 对于投资者而言,仅凭华丽的PPT和动人的故事就盲目投资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当下,必须睁大眼睛,看清企业是否具备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 创业者要时刻保持对市场的敬畏之心,专注于技术研发,切勿在资本的狂欢中迷失方向。
- 整个行业需要建立更完善的监管机制和退出机制,让有技术、有品牌、有实力的企业脱颖而出,而那些蹭热点、讲故事、玩概念的企业则应尽快被市场淘汰。
哪吒闹海未成仙,哪吒沉沙因贪婪。希望哪吒汽车的兴衰能成为行业的警钟,让后来者在新能源汽车的赛道上,走得更稳、更远 。
来源:襄襄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