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福建8岁男孩邹某樽失踪第16天,全国关注不断升级。尽管恶劣地形与气候极大阻碍搜救进展,但各方仍未放弃希望。
福建8岁男孩邹某樽失踪第16天,全国关注不断升级。尽管恶劣地形与气候极大阻碍搜救进展,但各方仍未放弃希望。
民间与官方力量昼夜奔走,面对假消息与网络谣言,孩子家属情绪濒临崩溃。
5月的福建,不该是这样沉重的。
原本是阳光灿烂的初夏,结果因为一个8岁男孩的突然失踪,整个福建,甚至全国人的心都跟着悬在半空。邹某樽,一个普通家庭的孩子,从5月4日到今天,整整16天,人,还是没找到。
搜救队说了一句话,听得人心碎:“未发现,就是希望还在。”
但这份希望,正变得越来越脆弱。
5月4日,福建莆田仙游县石谷解山——这个号称“闽中第一高峰”,却根本没有成熟登山道的野山,成了噩梦开始的地方。
当时邹某樽跟着父母和两个哥哥一起爬山,海拔1803米的野山,没有护栏、没有监控、没有信号。
下午1点,他最后一次被家人看到。
然后,消失了。
从1点到2点31分,有目击者称见到他“脸色苍白,一个人走过一处坡道”。这将近两个小时的时间差,像一块巨大的黑布,把真相彻底盖住了。
你以为只是家属自己在找?其实这16天,全国的关注,全省的力量,全民的揪心,全砸进去了。
高峰期400多人同时搜救,队员累到抽筋都不肯下山
无人机热成像、搜索犬、专业绳降,拉网式排查覆盖超过1500公里
石谷解、五雷山、溪谷深潭,全都找了个遍,连气泡都有人盯着看
有个视频你可能刷到过:5月17日凌晨,一段水下冒泡的视频,让全网都紧张了,结果救援队回应:“不是线索,但我们没放弃。”
为什么会感动?因为你知道,那种泡,哪怕只有一点可能,大家都愿意为他下水。
让人窒息的,不只是失踪的山林,还有网络上的“好事之人”。
第3天,就有人发“PS合成赎金照片”
第5天,冲上热搜的“发现人体组织”被证实是谣言
第12天,更离谱的直播间居然说“尸体找到了”,为的只是引流
最气的是,有人假冒救援人员给家属打电话骗钱。
这不是添乱,是作孽。
父亲在5月18日深夜忍不住了,哭着对镜头说:“求求你们别再说了。”
这一幕,谁看了不揪心?
这话,其实很多人想问,但没人敢问出口。
可救援人员回答得很硬气:“广西也有8岁男孩失联6天最后获救的。”
他们还说:“只要没发现遗体,就不能说结束。”
山上没猛兽,有水源有野果,孩子说不定在某个角落坚持着。生还的希望,没被完全抹掉。
而且就算是再小的线索——哪怕是一包糖,他们都不会错过。
5月15日,搜救队员在溪谷发现一包彩虹糖,结果查了半天,确认为游客遗落的。但就这一件事,搜救队花了一整天反复验证。
为什么?因为“宁可错查一千,不放过一条”。
这次事件,也彻底把“网红野山”戳破了。
你知道吗?石谷解这座山在小红书和短视频平台被吹得神乎其神,说什么“徒步圣地”“闽中秘境”,但实际上:
没有检票,没有护栏,没有手机信号
没有任何官方登山路线或安全提示
甚至连应急联络都做不到!
仙游县已经发了通知,全面禁止擅自攀登这类野山。但话说回来,一个8岁孩子的失踪,换来的“补丁式”安全措施,是不是晚了?
专家建议:儿童野外活动,必须配备定位装置,且始终保持在视线范围内。
不是怕事多,是因为真的,一次意外,可能就是全家人永远的伤口。
截至5月20日,搜救仍在继续。五雷山、溪尾大桥、山谷鞍部,每一寸山路都在被一遍一遍翻找。
此时此刻,救援队在山里;孩子的父母守在山脚;而我们这些看热搜的人,也不该只“吃瓜”。
这孩子,不是他们家一个人的事。是我们所有人能不能守住一点人性和希望的事。
如果你知道任何线索,请联系当地警方或仙游县搜救指挥部。
别乱猜、别传谣、别冷眼旁观——因为也许,就在下一秒,奇迹会出现。
来源:华菁谈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