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赏析之语言艺术之品味语言的表达

B站影视 2024-12-18 10:46 2

摘要:高考对“小说语言”的考查有两方面的规定:一是“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二是“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与此对应的两大命题是:一是理解重要词义、语句(句子)的含意,二是品味语言艺术。前者侧重理解,后者侧重鉴赏。鉴

小说赏析之语言艺术之品味语言的表达

高考对“小说语言”的考查有两方面的规定:一是“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二是“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与此对应的两大命题是:一是理解重要词义、语句(句子)的含意,二是品味语言艺术。前者侧重理解,后者侧重鉴赏。鉴赏离不了对语句的理解和对语句艺术手法的欣赏,所以,“理解”“欣赏”是解答语言题目的切入点。

上篇文章我们了解了“理解重要语句的含意”,这篇文章了解“如何品味小说的语言(表达)艺术”。

小说语言艺术是刻画人物形象,展示人物性格的重要方式,也是展现作者写作风格的重要内容。高考中,既有对小说中人物语言特色的赏析,也有对作者语言特色的赏析,近年多以考查对作者语言特色的赏析。

一、小说语言的类型及特点

小说的语言艺术,通常分小说中人物的语言特点和小说作者的语言特点两种类型。

小说中人物语言的特点:不同性格的人在不同的场合,面对不同的对象说话的语言风格不一样:或幽默或庄重,或委婉含蓄或直来直去,或简洁或啰嗦,或羞羞答答或大大方方,或粗野或文雅。

小说作者的语言特点:不同的作者,会有不同的语言特点。这里的特点有时是指作者的语言风格,如平实、朴素、华丽、冷峻、热烈、简洁、明快、晓畅、典雅、清丽、幽默、辛辣、含蓄等等;有时是指在特定的作品中表现出来的遣词造句等修饰方面的特点,如炼字、长短句、整散句等等。另外,也包括作者语言的地域色彩、语体色彩。

二、品味小说的语言艺术

品味小说的语言艺术,包括两方面:

1.是赏析语言的描写技巧,如简洁传神,细腻逼真,生动形象地描摹人物动作、神态与内心世界等描写技巧,遣词造句技巧,修辞方面的技巧。

2.是赏析作者的语言风格,如平实,朴素、华丽、冷峻、热烈、简洁、明快、晓畅、典雅、清丽、幽默辛辣、含蓄等。

三、小说语言的特点及语言技巧

1.语言特点

用词特点感情色彩、语体色彩上的搭配感情色彩:是否鲜明、是褒是贬语体色彩:文言词、口头语、书面语、方言整散句的搭配长短句的使用修辞特点修辞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修郚手法的运用,使语言更加形象、生动、准确
描写特点描写如白描、动静结合、视听结合、铺陈渲染等手法的运用.渲染氛围,,烘托或衬托人物形象,心情等。风格特点平实、自然、幽默辛辣、含蓄深沉、婉约柔美,有浓郁地方色彩、口语化等

2.语言风格

豪放与柔婉豪放景象→境界开阔动词→富有力度形容词和副词→色彩鲜明抒情→大多激越昂扬修辞手法→多用排比、夸张、反复、反问等柔婉对象→纤巧细致情感→细腻缠绵画面→色调柔和修辞手法→少用排比、夸张、设问直露与含蓄直露表达感受和观点→比较直接含蓄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多用象征、设问、比喻质朴平实与华丽典雅质朴平实通俗化、口语化少用修辞,少描绘性语言华丽典雅多描绘性语言→讲究节奏韵律修辞手法→多用引用、排比、对偶、用典等庄重与诙谐庄重话题→较为严肃语言→凝重句式→整齐、完整而绵长关联词运用→完整准确诙谐语气→轻松幽默修辞手法→多用夸张、反语、比喻(有趣味)

[注意]关于风格的分类,因标准不同而有差异,只能提供借鉴学习,表格帮助大家认识不同的语言风格,但不能穷尽,平时还是要结合课堂不断丰富巩固学习。

四、常见的考向及命题角度

1.赏析语言风格型

(1)(2019·浙江高考)阅读《呼兰河传(节选)》一文,完成下面的题目。简析画线部分的语言特点。(4分)

(2)(2018·全国卷Ⅱ)小说运用多种手法以取得语言的幽默效果,请从文中举出三处手法不同的例子,并简要分析。(6分)(《有声电影》)

(3) (2020·浙江高考)简析文中画线部分的语言特点。(4分)(《雪》)

(4)(2021·浙江高考)小说用多种风格的人物语言塑造了主人公多方面的品格,试作分析(《麦子》)(6分)

审题标志:赏析小说平实朴素、华丽、冷峻等风格,题干中往往有“分析”“赏析”等作答动词和“语言特色”“语言风格”等表答题方向的名词

2.赏析描写技巧型

(5)(2021·浙江高考)赏析文中画线部分比喻、象征手法的艺术效果。(《麦子》)(4分)

(6)(2017·山东高考)本文第13~18段描写公鹿与狼搏斗的过程,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4分)(《七岔犄角的公鹿》)

审题标志:赏析语言的描写角度、遣词造句、修辞等技巧,题干中往往有“分析”“赏析”等作答动词和“表现手法、表达效果”等表答题方向的名词

题目的综合性增强。如2021年浙江高考将语言风格赏析和人物品格分析结合命题。

五、品味语言艺术的“三个步骤”

1.从描写技巧的角度判定分析:分析语言在简洁传神、细腻逼真、生动形象地描摹人物动作、神态与内心世界,表现独特个性特征这一方面的魅力。

2.从语言运用的角度判定分析:语言运用的修辞手法及作用,分析词语(动词、形容词、副词等)的锤炼、句式(长短句的交错运用、整句与散句的运用等)特点及效果。

3.从语言风格的角度判定分析:分析语言的幽默风趣、典雅庄重、含蓄蕴藉、清新明快、自然质朴、绚丽华美等特点。

另外,语言风格的分析还要注意三个特色:

1.时代特色。

常表现为文章的一些词语只在某一些特定的时代使用,有明显的时代气息。如“一带一路”“精准扶贫”“新冠病毒肺炎” “抗疫”等词语反映了时代风貌。

2.地域特色。

大量使用方言、俚语、俗语等语言词汇。比如老舍出生并长期生活在北京,《骆驼祥子》中就带有浓郁的北京口语化的词汇。

3.语体特色。

分为口语和书面语,前者充满生活气息,后者则典雅庄重。

4.文体色彩。散文化小说、诗化小说等。

六、典例示范

1.(2019·浙江高考)阅读《呼兰河传》完成下面的题目。

呼兰河传(节选)

萧红

1邻居家磨房里边住着冯歪嘴子。

2那磨房的窗子临着我家的后园。我家的后园四周的墙根上,都种着倭瓜、西葫芦或是黄瓜等类会爬蔓子的植物;倭瓜爬上墙头了,在墙头上开起花来了,有的竟越过了高墙爬到街上去,向着大街开了一朵火黄的黄花。

3因此那磨房的窗子上,也就爬满了那顶会爬蔓子的黄瓜了。黄瓜的小细蔓,细得像银丝似的,太阳一来了的时候,那小细蔓闪眼湛亮,蔓梢干净得好像用黄蜡抽成的丝子,一棵黄瓜秧上伸出来无数的这样的丝子。丝蔓的尖每棵都是掉转头来向回卷曲着,好像是说它虽然勇敢,大树,野草,墙头,窗棂,到处的乱爬,但到底它们也怀着恐惧的心理。

4太阳一出来了,那些在夜里冷清清的丝蔓,一变而为温暖了。于是它们向前发展的速率更快了,好像眼看着那丝蔓就长了,就向前跑去了。因为种在磨房窗根下的黄瓜秧,一天爬上了窗台,两天爬上了窗棂,等到第三天就在窗棂上开花了。

5再过几天,一不留心,那黄瓜梗经过了磨房的窗子,爬上房顶去了。

6后来那黄瓜秧就像它们彼此招呼着似的,成群结队地就都一齐把那磨房的窗给蒙住了。

7从此那磨房里边的磨倌就见不着天日了。磨房就有一张窗子,而今被黄瓜掩遮得风雨不透。从此那磨房里黑沉沉的,园里,园外,分成两个世界了。冯歪嘴子就被分到花园以外去了。

8但是从外边看起来,那窗子实在是好看,开花的开花,结果的结果。满窗是黄瓜了。

9还有一棵倭瓜秧,也顺着磨房的窗子爬到顶去了,就在房檐上结了一个大倭瓜。那倭瓜不像是从秧子上长出来的,好像是由人搬着坐在那屋瓦上晒太阳似的。实在好看。

10夏天,我在后园玩的时候,冯歪嘴子就喊,他向我要黄瓜。

11我就摘了黄瓜,从窗子递进去。那窗子被瓜秧封闭得严密得很,冯歪嘴子用手扒开那满窗的叶子,从一条小缝中伸出手来把黄瓜拿进去。

12有时候,他停止了打他的梆子。他问我,黄瓜长了多大了?西红柿红了没有?他与这后园只隔了一张窗子,就像关着多远似的。

13祖父在园子里的时候,他和祖父谈话。说拉着磨的小驴,驴蹄子坏了,一走一瘸。祖父说请个兽医给它看看。冯歪嘴子说,看了,也不见好。祖父问那驴吃的什么药?冯歪嘴子说是吃的黄瓜子拌高粱醋。

14冯歪嘴子在窗里,祖父在窗外,祖父看见冯歪嘴子,冯歪嘴子看不见祖父。

15有的时候,祖父走远了,回屋去了,只剩我一个人在磨房的墙根下边坐着玩,我听到冯歪嘴子还说:

16“老太爷今年没下乡去看看哪!”

17 有的时候,我听了这话,我故意的不出声,听听他往下还说什么。

18有的时候,我心里觉得可笑,忍也不能忍住,我就跳了起来了,用手敲打着窗子,笑得我把窗上挂着的黄瓜都敲打掉了。而后我一溜烟地跑进屋去,把这情形告诉了祖父。祖父也一样和我似的,笑得不能停了,眼睛笑出眼泪来。但是总是说,不要笑啦,不要笑啦,看他听见。有的时候祖父竟把后门关起来再笑。祖父怕冯歪嘴子听见了不好意思。

19秋天,大榆树的叶子黄了,墙头上的狗尾草干倒了,园里一天一天地荒凉起来了。

20这时候冯歪嘴子的窗子也露出来了。因为那些纠缠缠的黄瓜秧也都蔫败了,舍弃了窗棂而脱落下来了。

21于是站在后园里就可看到冯歪嘴子,扒着窗子就可以看到在拉磨的小驴。那小驴竖着耳朵,戴着眼平。走了三五步就响一次鼻子,每一抬脚那只后腿就有点痛,每一停下来,小驴就用三条腿站着。

22冯歪嘴子说小驴的一条腿坏了。

23这窗子上的黄瓜秧一干掉了,磨房里的冯歪嘴子就天天可以看到的。

24冯歪嘴子喝酒了,冯歪嘴子睡觉了,冯歪嘴子打柳子了,冯歪嘴子拉胡琴了,冯歪嘴子唱唱本了,冯歪嘴子摇风车了。只要一执着那窗台,就什么都可以看见的。

25一到了秋天,新鲜粘米一下来的时候,冯歪嘴子就三天一拉磨,两天一拉粘糕。黄米粘糕,撒上大云豆。一层黄,一层红,黄的金黄,红的通红。三个铜板一条,两个铜板一片的用刀切着卖。愿意加红糖的有红糖,愿意加白糖的有白糖。加了糖不另要钱。

26冯歪嘴子推着单轮车在街上一走,小孩子们就在后边跟了一大帮,有的花钱买,有的围着看。

27祖父最喜欢吃这粘糕,母亲也喜欢,而我更喜欢。母亲有时让老厨子去买,有的时候让我去买。

28不过买了来是有数的,一人只能吃手掌那么大的一片,不准多吃,吃多了怕不能消化。祖父一边吃着,一边说够了够了,意思是怕我多吃。母亲吃完了也说够了,意思是怕我还要买。其实我真的觉得不够,觉得再吃两块也还不多呢!不过经别人这样一说,我也就没有什么办法了,也就不好意思喊着再去买,但是实在话是没有吃够的。

29当我在大门外玩的时候,推着单轮车的冯歪嘴子总是在那块粘糕上切下一片来送给我吃,于是我就接受了。

30当我在院子里玩的时候,冯歪嘴子一喊着“粘糕”“粘糕”地从大墙外经过,我就爬上墙头去了。

31西南角上的那段土墙,因为年久了出了一个豁,我就扒着那墙豁往外看着。果然冯歪嘴子推着粘糕的单轮车由远而近了。来到我的旁边,就问着:

32“要吃一片吗?”

33而我也不说吃,也不说不吃。但我也不从墙头上下来,还是若无其事地呆在那里。

34冯歪嘴子把车子一停,于是切好一片粘糕送上来了。

题干:简析文中画线部分的语言特点。(4分)

文中画线的句子是小说的第4、5、6自然段。(蓝色字体)

[技法演练]

第一步:审题干,明考向

由题干关键词“简析”“语言特点”可知,本题考查赏析画线句的语言特点的能力。根据前面的知识积累,解答时可以从手法的运用(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等)、句式的选用(长短句交错运用、整散句结合等)、语言的风格(朴素自然、生动形象、清新明快、典雅华丽、含蓄蕴藉、方言口语等)等角度来加以分析。

第二步:找对应,析特点

具体到本题,①小说从手法角度看,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黄瓜人格化,它们“向前跑去”“爬上房顶”, “彼此招呼着”“成群结队”,富有活力;②每句都有“了”,这是反复强调的手法。“于是它们向前发展的速率更快了,好像眼看着那丝蔓就长了,就向前跑去了。”句,我认为是排比,是从不同的侧面(速率、长(cháng)了、跑去了)表现丝曼生长的迅速,不是反复,你认为呢?③从句式角度看,画线句子第4、5自然段可以说是长短结合,“因为种在磨房窗根下的黄瓜秧,一天爬上了窗台,两天爬上了窗棂,等到第三天就在窗棂上开花了。” “再过几天,一不留心,那黄瓜梗经过了磨房的窗子,爬上房顶去”,语言富于变化,自由灵活。④“后来那黄瓜秧就像它们彼此招呼着似的,成群结队地就都一齐把那磨房的窗给蒙住了。”从语言风格上看, “彼此招呼着、成群结队地”语言语调轻快,与作者喜悦之情感相吻合。

第三步:理分析,做归纳,规范答。

[参考答案]

①使用拟人修辞手法,写出黄瓜蔓蓬勃的生命活力;(修辞特点,1分)②句式上长短交错,使语言生动活泼;(句式特点,1分)③每句都用“了”字,反复强调黄瓜生长迅速;(用词特点,1分)④语调轻快,传达出叙述者的喜悦之情。(语调特点,1分)

2.(2018·全国卷Ⅱ)小说运用多种手法以取得语言的幽默效果,请从文中举出三处手法不同的例子,并简要分析。(《有声电影》)

有声电影

老舍

1二姐还没看过有声电影。可是她已经有了一种理论。在没看见以前,先来一套说法,不独二姐如此;此之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知之”也。她以为有声电影便是电机嗒嗒之声特别响亮而已。不然便是当电人——二姐管银幕上的英雄美人叫电人——互相巨吻的时候,台下鼓掌特别发狂,以成其“有声”。她确信这个,所以根本不想去看。

2但据说有声电影是有说有笑而且有歌,她才想开开眼。恰巧打牌赢了钱,于是大请客。二姥姥三舅妈四姨,小秃,小顺,四狗子,都在被请之列。

3大家决定看午后两点半那一场,所以十二点动身也就行了。

4到了十二点三刻谁也没动身。二姥姥找眼镜找了一刻来钟;确是不容易找,因为眼镜在她自己腰里带着呢。跟着就是三舅妈找钮子,翻了四只箱子也没找到,结果是换了件衣裳。四狗子洗脸又洗了一刻多钟总算顺当。

5出发了。走到巷口,一点名,小秃没影了。折回家里,找了半点多钟,没找着。大家决定不看电影了,找小秃更重要。把新衣裳全脱了,分头去找小秃。正在这个当儿,小秃回来了;原来他是跑在前面,而折回来找她们。好吧,再穿好衣裳走吧,反正巷外有的是洋车,耽误不了

6二姥姥给车价还按着老规矩,多一个铜子不给。这几年了,她不大出门,所以现在拉车的三毛两毛向她要,不是车价高了,是欺侮她年老走不动。她偏要走一个给他们瞧瞧。她确是有志向前迈步,不过脚是向前向后,连她自己也不准知道。四姨倒是能走,可惜为看电影特意换上高底鞋,似乎非扶着点什么不敢抬脚。她过去搀着二姥姥,要是跌倒的话,这二位一定是一齐倒下。

7三点一刻到了电影院。电影已经开映。这当然是电影院不对;二姐实在觉得有骂一顿街的必要,可是没骂出来,她有时候也很能”文明”一气。

8既来之则安之,打了票。一进门,小顺便不干了,黑的地方有红眼鬼,无论如何不能进去。二姥姥一看里面黑洞洞,以为天已经黑了,想起来睡觉的舒服;她主张带小顺回家。谁不知道二姥姥已经是土埋了半截的人,不看回有声电影,将来见阎王的时候要是盘问这一层呢?大家开了家庭会议。不行,二姥姥是不能走的。至于小顺,买几块糖好了,吃糖自然便看不见红眼鬼了。事情便这样解决了。四姨搀着二姥姥,三舅妈拉着小顺,二姐招呼着小秃和四狗子。看座的过来招待,可是大家各自为政的找座儿,忽前忽后,忽左忽右,离而复散,分而复合,主张不一,而又愿坐在一块儿。直落得二姐口干舌燥,二姥姥连喘带嗽,四狗子咆哮如雷,看座的满头是汗。观众们全忘了看电影,一齐恶声地“吃——”,但是压不下去二姐的指挥口令。二姐在公共场所说话特别响亮,要不怎样是“场”人呢。

9直到看座的电筒中的电已使净,大家才一狠心找到了座。不过,还不能忘了谦恭呀,况且是在公共场所。二姥姥年高有德,当然往里坐。可是四姨是姑奶奶呀;而二姐是姐姐兼主人;而三舅妈到底是媳妇;而小顺子等是孩子;一部伦理从何处说起?大家打架似的推让,把前后左右的观众都感化得直叫老天爷。好容易一齐坐下,可是糖还没买呢!二姐喊卖糖的,真喊得有劲,连卖票的都进来了,以为是卖糖的杀了人。

10糖买过了,二姥姥想起一桩大事——还没咳嗽呢。二姥姥一阵咳嗽,惹起二姐的孝心,与四姨三舅妈说起二姥姥的后事来。老人家像二姥姥这样的,是不怕儿女当面讲论自己的后事,而且乐意参加些意见如“别人都是小事,我就是要个金九连环。也别忘了糊一对童儿!”这一说起来,还有完吗?说也奇怪,越是在戏馆电影场里,家事越显着复杂。大家刚说到热闹的地方,忽,电灯亮了,人们全往外走。二姐喊卖瓜子的;说起家务要不吃瓜子便不够派儿。看座的过来了,“这场完了,晚场八点才开呢。”

11只好走吧。一直到二姥姥睡了觉,二姐才想起问: “有声电影到底怎么说来着?”三舅妈想了想:“管它呢,反正我没听见。”还是四姨细心,说看见一个洋鬼子吸烟,还从鼻子里冒烟呢。“鼻子冒烟,和真的一样,你就说!”大家都赞叹不已。

(有删改)

题干:6.小说运用多种手法以取得语言的幽默效果,请从文中举出三处手法不同的例子,并简要分析。(6分)

[技法演练]

第一步:审题干,明考向

由题干关键词“手法”“语言的幽默效果”可知,本题考查的是小说语言特点的运用,而且题目限定在“语言”,而“非情节的幽默、结构的幽默、人物的幽默”等。在这里要注意的是,不仅要分析作者的语言还要分析作品中人物的语言。根据知识积累,我们可运用前面表格“语言特点”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

第二步:找对应,析特点

实际上这篇小说是不好读的,不如说复杂的记叙文(写了一次观影的全过程)倒是更好明白,因为它与传统的小说结构不一致,原因不再表述。老舍先生的作品最大的特点就是语言的运用,小说也不例外。这是我们回答这个题目的钥匙。

①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知之”,或“一部伦理从何处说起”,借用并改换了经典语句,以造成幽默效果;②如出门时二姥姥找眼镜、三舅妈找钮子,四狗子洗脸,同一行为模式多次重复,产生喜剧效果;③“不是车价高了,是欺侮她年老走不动。她偏要走一个给他们瞧瞧。她确是有志向前迈步,不过脚是向前向后,连她自己也不准知道。” “有志”一词,作者有意大词小用,庄词谐用,加上“不过脚是向前向后,连她自己也不准知道”这一补充叙述人物就显得更为滑稽可笑。④电影已经开映。这当然是电影院不对;二姐实在觉得有骂一顿街的必要,可是没骂出来,她有时候也很能“文明”一气。作者运用了“当然”“实在”“很”等词。“当然”写出了颠倒是非的荒谬逻辑。“实在”有突出强调二姐无理。“很'能'文明’一气”中,文明带上了引号,既突出强调,又增添了反讽意味。而“很”一词表明二姐迟迟没有骂街,已是极隐忍、极克制的“良好修养”的表现,极具讥刺意味。⑤如“既来之则安之,打了票”,或“忽前忽后,忽左忽右,离而复散,分而复合,主张不一,而又愿坐在一块儿”,将书面语与口语混搭,庄谐并出: ⑥如“直落得二姐口干舌燥,二姥姥连喘带嗽,四狗子咆哮如雷,看座的满头是汗”,使用了排比手法描写人物窘态,带有打油诗的诙谐意味: ⑦如二姐等人打架似的推让座位,“不过,还不能忘了谦恭呀,况且是在公共场所。二姥姥年高有德,当然往里坐。可是四姨是姑奶奶呀;而二姐是姐姐兼主人;而三舅妈到底是媳妇;而小顺子等是孩子;一部伦理从何处说起?大家打架似的推让,把前后左右的观众都感化得直叫老天爷。好容易一齐坐下,可是糖还没买呢!二姐喊卖糖的,真喊得有劲,连卖票的都进来了,以为是卖糖的杀了人。” “谦恭”是对自己这一伙人但对观众则是不胜其烦,实是反语,“把前后左右的观众都感化得直喊叫老天爷”,把抱怨说成“感化”,反话正说既讽刺又幽默;二姐喊叫卖糖的,声音之大令人“以为是卖糖的杀了人”,这种夸张令人忍俊不禁。

小说中还有许多这样的语言。

本小说涉及人物的语言四处。第10自然段①影院聊家务,二姥姥料理自己后事的嘱托“别人都是小事,我就是要个金九连环。也别忘了糊一对童儿!” ②二姐姐聊家务必嗑瓜子,电影散场了,二姐买瓜子时看座的一句话“这场完了,晚场八点才开呢。” ③第11自然段关于有声电影的讨论“有声电影到底怎么说来着?”。④ 第11自然段"你就说"。人物语言不多但结合场景也具有幽默的特点。

第三步:理分析,做归纳,规范答。

[参考答案]

根据上面的分析选出三个做答既可。

3.(2020·浙江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苏]康斯坦丁·帕乌斯托夫斯基

1彼得洛芙娜搬来一个月后,波塔波夫老人就去世了。这座房子里就剩下彼得洛芙娜和她的女儿瓦丽娅。

2这座只有三个房间的小屋坐落在山上,小屋后面是一座凋零的花园。

3离婚后的彼得洛芙娜离开莫斯科以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不习惯这座空旷的小城,可是回莫斯科已经不可能了。她在这座小城的军医院找了事做,受伤的心也就暂时安定下来了。

4渐渐地,她有点喜欢上这座小城了,喜欢上了这小城冬日里洁白、温柔的雪。她渐渐习惯了小屋里摆放着的那架走了调的钢琴,习惯了挂在墙上的那些业已发黄的照片。

5她知道老人有一个儿子,如今正在黑海舰队上服役。桌上有一张他的照片。有时,她会拿起他的照片,端详一番,她总是隐约觉得似乎见过他,可是,是在哪里呢?是什么时候的事呢?

6水兵那双安详的眼睛仿佛在问:“喂,怎么样?难道您真的想不起来,我们是在哪里相会的吗?”

7冬天到来之后,陆续有写给波塔波夫老头的信寄来。彼得洛芙娜把这些信都叠放在书桌上。有一天夜里,她醒了过来。窗外的白雪发出昏暗的光亮。她点燃桌上的蜡烛,小心地抽出一封信,拆开了信封,环顾了片刻,便读了起来。

8“亲爱的老爷子,”她念道,“我从战场上下来已经在医院里躺了一个月了。伤不是很重。总的来说,伤快要养好啦。”

9“爸爸,我常常想起你,”她接着念下去,“我也常常想起我们家这座小屋,但这些离我似乎都非常遥远。我只要一闭上眼睛,立刻就会看到:我好像正在推开小门,走进花园。这是在冬天,白雪皑皑,可是通向那座旧亭子的小径被清扫得干干净净,钢琴当然已经修好啦,你把那些螺旋状的蜡烛插在了烛台上。钢琴上摆着的还是那些曲谱:《黑桃皇后》序曲和抒情曲《为了遥远的祖国的海岸……》。门上的铃还响吗?我走的时候还是没来得及把这修好。我难道还能再见到这一切吗?我明白,我在保卫的不仅是整个国家,也在保卫这个国家里的每一个角落,包括我们家的花园小屋。”

10“我出院后,会有一个很短的时间回家探亲。我还不能确定。不过最好别等。”

11她思忖,或许就在这两天内,这个陌生人就会从前线回来。

12一大早,彼得洛芙娜就吩咐瓦丽娅拿起木铲去清理通向山坡上那座亭子的小径。这座亭子已经非常破旧了。彼得洛芙娜修理好了门铃,她按了按门铃,门铃响了起来,声音很大。她显得格外精神,面色绯红,说话嗓门特别大。她从城里请来了一位老技师,他修好了钢琴,说这确是一架好钢琴。

13老技师走了之后,彼得洛芙娜小心翼翼地从抽屉翻找出一包粗粗的螺旋状蜡烛。她把蜡烛插到了钢琴架上的烛台上。晚上,她点燃蜡烛,坐到钢琴前,顿时,整个房子都充满了音乐声。

14还在火车上,波塔波夫中尉就算好了,留给他待在父亲那儿的时间不超过一昼夜。火车是下午到达小城的。就在车站,中尉从认识的站长那儿了解到,父亲已经在一个月前去世了,如今在这座屋里住着的是一个带着女儿从莫斯科来的陌生的女歌唱家。站长建议中尉就别回家去了。

15中尉沉默了一会,说了声“谢谢”,便走了出去。站长看着他的背影,摇了摇头。

16穿过小城,一片暮霭中,波塔波夫终于走到了房子跟前。小心翼翼地打开小门,可是小门还是咯吱地响了一声。花园仿佛抖动了一下。树枝上有雪花簌簌飘落,沙沙作响。他环视四周。雪地里,一条已打扫干净的小径通向旧亭子,他不知不觉地走到了亭子里,把手放在年代已久的栏杆上。远方,森林的尽头,天空雾蒙蒙一片,呈现出粉红色的霞光,大概是月亮在云层后面慢慢升起的缘故。

17“怎么会是这样?”波塔波夫一脸茫然,轻声地自言自语道。

18不知是谁小心翼翼地拍了拍波塔波夫的肩膀。他回过头去。在他身后站着一位年轻的女人。“进屋吧,别在这站着。”女人轻轻说。波塔波夫一言不发。女人拽着他的袖口,沿着打扫干净的小径走向小木屋。快到台阶的时候,波塔波夫停了下来,感到喉咙里一阵痉挛,几乎喘不上气来。女人还是那样轻柔地说道: “没关系。请您别拘束。很快就会过去的。”

19他进了屋子。整个晚上波塔波夫都无法消除一种奇怪的幻觉,仿佛他处在一种飘然的、影影绰绰的,但却十分真实可靠的梦境中。钢琴、蜡烛……屋子里的一切都如他当初想看见的一样。

20彼得洛芙娜坐到钢琴前,小心翼翼地弹奏了几曲,转过身,对波塔波夫说:

21“我觉得我好像在哪儿见过您。”

22“也许吧,”波塔波夫答道,“不过,想不起啦。”

23几天之后,彼得洛芙娜收到了波塔波夫写的信。

24“我当然记得我们是在哪里相逢的,”波塔波夫写道,“可是我不想在家里对您说。您还记得1927年在利瓦季亚吗?在一条小道上,我只看了您一眼,您的情影就永远刻在了我脑海里。当我看着您的背影远逝,我就知道,您是会让我的一生发生改变的人。可我当时不知为什么就是没有追上去。在这条小道上,我只看了您一眼,就永远失去了您。不过,生活看来对我还是很宽厚的,让我又遇上了您。如果能有一个美满的结局,如果您需要我的生命,那它当然是属于您的。”

25彼得洛芙娜放下手中的信,两眼朦胧地望着窗外那白雪皑皑的花园,低声说道:

26“天呐,我从来没有去过利瓦季亚!从来没有!可是,现在这还有什么意义吗?该不该让他知道这一点呢?或者干脆欺骗一下我自己吧!”

27她捂住自己的双眼,笑了起来。

1943年(有删改)

题干:赏析文中画线部分的语言特点。小说中画线部分的句子是第16自然段。

[技法演练]

第一步:审题干,明考向。

本题要求赏析作品中指定部分的语言特点,是一道常规题型。根据知识积累,赏析语言特点时,应从修辞手法的运用、词语的选用、句式的选择、语言的风格(包括语体、文体色彩等)及所传达的情感等角度考虑。

第二步:找对应,析特点

画线部分(第16自然段)是写波塔波夫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中时看到的场景,与“写给波塔波夫老头的信”上的内容相吻合,是对前面的照应,也为下文波塔波夫留给彼得洛芙娜的信做了铺垫。赏析时应注意联系人物此时的心理和情感。实质这一段写了白雪、晚霞、宁静的花园环境、远方的倩影、升起的月亮很有画面感。

①从词语的运用看,画线部分用了叠词、拟声词,如“簌簌”“沙沙”等来描摹环境,衬托人物心理。②从语言风格及修辞手法看,语言柔美典雅,对环境的描摹具有一定的暗示性或象征色彩,比如,“远方,森林的尽头,天空雾蒙蒙一片,呈现出粉红色的霞光,大概是月亮在云层后面慢慢升起的缘故。”月亮升起暗示波塔波夫内心重燃希望;③语言整体上具有美感,有诗的特质,“小心翼翼地打开小门,可是小门还是咯吱地响了一声。”以动写静;如“花园仿佛抖动了一下”这一拟人化的描写表现了波塔波夫内心的悸动。

第三步:理分析,做归纳,规范答

结合题干要求,根据第二步“思考角度”分点组织答案。书写答案要点时,既要点出句子所用的艺术手法,又要分析其所传达的情感。(内容+手法+效果或作用)

[参考答案]

①使用叠词、拟声词。如用“簌簌”“沙”等摹写环境,衬托人物心理。(1分)②语言具有暗示性具有象征色彩)。如通过描写月亮升起,暗示(或象征)塔波夫内心重燃希望。(1分)③语言具有诗化风格。如过“花园仿佛抖动了一下”的拟人化描写,表现波塔波夫心的情感波澜,情景交融,充满诗意。(2分)

4.(2021·浙江高考)小说用多种风格的人物语言塑造了主人公多方面的品格,试作分析!(《麦子》)(6分)《麦子》原文见本人公众号文章《小说赏析之物象的含义及意蕴》

[技法演练]

第一步:审题干,明考向

由题干关键词“多种风格的人物语言”和“塑造了主人公多方面的品格”可知,本题属于语言风格赏析题,并且与人物品格的理解分析综合在一起考查,答题时既要分析人物语言的风格特点,还要概括所表现的人物品格。

第二步:找对应,析特点

①第一段,有人问他们搬不搬走时,“老婆婆的回答要平和一些,搬走怎么办呢?你前脚走,草就后脚跟过来,这儿的草有多凶哇,你刚转个身,它们就爬到窗户上,往屋里钻。老头脾气躁“:往哪搬?我搬走你住呀。”人物语言都很直接、质朴,能够塑造主人公长期守土的坚毅品格。

②“我们虽然住的是地窝子,但我们种的是太阳 ”“我把泥土的光芒端回来啦”,诗化的语言,塑造了主人公对未来充满信心的乐观品格。

③“我们是簸箕命” “咱不要财”,两位老人献身边疆,但他们自己并不觉得自己多么伟大,含蓄的语言恰恰能够塑造他们大美不言的奉献品格。

第三步:理分析,做归纳,规范答。

[参考答案]

①质朴的语言,塑造主人公长期守土的坚毅品格,如文章第一自然段中的人物语言。

②诗化的语言,塑造主人公对未来充满信心的乐观品格,如“我们种的是太阳”。

③含蓄的语言,塑造主人公大美不言的奉献品格,如“我们是簸箕命”。

5. (2021·浙江高考)赏析文中画线部分比喻、象征手法的艺术效果。(《麦子》原文见本人公众号文章《小说赏析之物象的含义及意蕴》)

画线部分是小说第三自然段,如下

3老婆婆走到浓密的树林里,老头发现她竟然一身金黄,飘动着团团芳香,就像一头金色的豹子。豹子走在麦田里,麦子哗哗响起来。麦子的金光洒在榆树上,榆树叶子油汪汪的:麦子的金光洒在云朵上,云就像戴了金笼头,云跟牲畜一样弯下脖子在明净辽阔的苍穹上吃草,云吃草的声音很柔和,窸窸窣窣。老婆婆摸麦穗呢。她的手像一只跳鼠,跳到麦芒上,麦芒浓密绵长就像夏天的睫毛,老婆婆触摸到夏天最美丽的地方。

[技法演示]

第一步:审题干,明考向

题干明确提示从“比喻”和“象征”两个角度嘴子的艺术效果。本题属于赏析语言的写技巧题,是修辞手法赏析。

第二步:找对应,析特点

文中对应的修辞手法要点

1.比喻:

(1)“老婆婆走到浓密的树林里,老头发现她竟然一身金黄,飘动着团团芳香,就像一头金色的豹子”,这里把麦田里的老婆婆比喻成豹子,豹子给人的感觉是强悍的。而守护领土的老婆婆不仅战胜了恶劣的环境,顽强地在这里生存并扎根;而且还能够守护麦田,守护领土,她有着犹如豹子一般强悍的性格和守护家园的强烈意识,充满了力量。

(2)“老婆婆摸麦穗呢。她的手像一只跳鼠,跳到麦芒上,麦芒浓密绵长就像夏天的睫毛”,把老婆婆抚摸麦子的手比喻成跳鼠,跳鼠的特点是善于跳跃,很活泼。这个比喻写出老婆婆在抚摸麦子时心情的愉悦,写出了她对麦子的深沉爱意和对丰收的喜悦。

2.象征:

“麦子的金光洒在榆树上,榆树叶子油汪汪的;麦子的金光洒在云朵上,云就像散了金笼头,云跟牲窗一样弯下脖子在明净辽阔的苍穹上吃草,云吃草的声音很柔和,窸窸窣窣”,这里的“金光”带有象征性质,金光让榆树叶子“油汪汪的”,充满了生命力。金光让云朵都像有了生命的活力,它们“跟牲畜一样弯下脖子在明净辽阔的苍穹上吃草”,而且吃草的声音很柔和,一派和平的美好气象;是老头和老婆婆用他们的生命守护着这片土地,带给了这片土地生命的希望。这里用麦子的金光普照原野,象征丰盈的生命是守护边疆的希望。

第三步:理分析,做归纳,规范答。

【参考答案]

①把麦田里的老婆婆比喻成豹子,写出她战胜恶劣环境的强悍性格和守护领土的强烈意识。②把老婆婆抚摸麦子的手比喻成跳鼠,写出了她对麦子的深深爱意和对丰收的喜悦。③用麦子的金光铺酒原野,象征丰盈的生命是守护边疆的希望。

6. (2017·山东高考)本文第13~18段描写公鹿与狼搏斗的过程,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2017·山东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七岔犄角的公鹿

(鄂温克族)乌热尔图

1“你,你别打啦!”我两眼盯着他,一串泪珠滚出眼窝

2“喊啥,小崽子?你像只猫,整天待在帐篷里,靠我养活!”他吼着,举起熊掌似的大手,又朝我打来。

3“我去打猎,给我枪——爸爸留给我的猎枪。”

4他愣了一下,那双醉红的眼睛像打量陌生人似的瞅着我。我不哭了,再也不想哭了,挺着胸脯站在他面前,我感到一下子长大了。我爸爸早死了,妈妈为了过活跟了他,没过几年,妈妈也病死了,我就只好和他在一起熬日子。我从未叫过这位继父一声“爸爸”,只在心里喊他的名字:特吉——部落里的人都这样叫他。

5“给,小崽子。明天,你上山,见啥打啥。你有这个胆子吗?”

6几乎和我一般高的猎枪,差点把我撞个跟头。我紧紧攥住枪筒,毫不示弱地说: “我不怕,你能打,我也能打。”

7“先别吹。打猎可不像往嘴里灌酒那么容易。”说完,他又抓起酒瓶,咕嘟咕嘟地喝起来。

8这天早晨,我起得比往常都早。我脚上穿的软靴是妈妈留给我的,子弹袋和猎刀是爸爸用过的。我要靠这些,再加上我自己的勇敢,成为一个猎手,一个让全部落人都服气的猎手。

9我慢慢地攀上山顶。这是一个漂亮的山峰,它的背上长满松树和桦树,前胸盖着白雪,侧面是片凹下去的向阳坡。这里准有野兽。等了大半天,果然没叫我失望,桦树林里有什么的影子在晃动。我咬紧牙,瞄准黑影,端平猎枪。枪响了,野兽晃了晃,踉跄着奔出树林。是一头健壮的公鹿,它头上顶着光闪闪的犄角,犄角分成了七个支岔,很有气势。鹿一眼瞥见我,扭头叫了一声。顿时,又从树林里跑出五只受惊的野鹿,有母鹿,有小鹿。公鹿一瘸一拐地跟在最后,不时扭头戒备而憎恶地瞅着我。看得出来,它在护卫鹿群。转眼间,它们爬过山岗,消失在密林里。这时,太阳已经溜到山尖,树林变得黑森森的,我想今天是撵不上它了

10晚上,坐在火堆旁,我心里也有一个不安的火苗在上下乱蹿。“今天,我打了个鹿。是七岔犄角的公鹿,可大啦!它流的血真多,要不是天晚了,我真……”我对特吉说。他不喝酒的时候,脸上没有凶相,但总是阴沉沉的。

11“嘿,傻小子。流点血,这能算你打了鹿?打鹿的人,剥了鹿皮,先把鹿腰子拿回来,让大家尝尝……鹿可不像你,碰一下就哭。公鹿,那才是真正的男子汉,它就是死也不会屈服。懂吗?”

12好像被灌了一脖子雪,心里又气又恼: “明天!我会拿鹿腰子让你尝的。”

13第二天,天刚亮,我就赶到昨天打猎的山坡,沿着伤鹿留在雪地上的蹄印追着。不知什么时候,雪地上多了一行奇怪的蹄印。突然,从左侧山脚的桦树林里传来咔嚓咔嚓的响声。六只野鹿在那里惊慌奔跑。我认出那头被我打伤的公鹿,它瘸了一条腿,跑在鹿群后面。一只狼在后面拼命地追赶,并且越追越近。公鹿扭头瞅瞅,撇开鹿群,一瘸一拐地直奔山坡跑来,它跑上山顶,到石崖前放慢脚步,一步一步蹬着石崖。看起来它很费力,忍着痛。

14快点,狼追上来啦!我被这头危难中受伤的鹿吸引了,忘记了自己狩猎的使命。

15猛冲过去的狼一口咬住鹿的后腿,几乎就在同时,鹿猛地一蹬,狼怪叫一声,滚了下来。我看见鹿的后腿被连皮带肉撕下一块。啊,真有一手。为了弄死这家伙,甘心让它咬去一块肉。可惜那一蹄没踢在狼的脑壳上。

16狼在地上打了个滚,弓着腰,咧着嘴,发疯似的朝石崖冲去。鹿低下头,把粗壮、尖利的犄角贴在脚下的石头上,沉着地等待着。

17啊,这只狼真坏。它借助跑的冲力腾空朝鹿扑去。我的心一下子揪紧了。

18就在狼对准鹿脖子下口的一刹那,鹿猛地扬起低垂的犄角,狼像被叉子叉中似的,从鹿的头顶上像块石头被甩过石崖,跌进山谷。

19鹿胜利了。它骄傲地扬起头,把漂亮的犄角竖在空中。“呦——”七岔犄角的公鹿站在崖顶呼唤同伴,山谷里传来鹿群的回音。

20我躲在它的下风,着迷地瞅着它。它那一岔一岔支立着的犄角,显得那么刚硬;它那细长的脖子挺立着,象征着不屈;四条直立的腿,似乎聚集了全身的力量。我想起特吉的话: “公鹿,那才是真正的男子汉,它就是死也不会屈服。”

21公鹿疲倦地走过我的眼前,还是那么骄傲。我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它似乎觉察出什么,停下步来。我觉得自己的心被撞击了一下,我想起了自己。我不是看热闹的孩子,而是一个猎手。我的眼睛转向鹿腿上的伤口:一处是我的猎枪打的,看来没伤到骨头,但也穿了窟窿;另一处是狼咬的,血淋淋的。在这个时候要想补它一枪真是太容易了,我下意识地摸了摸枪栓,看着它一瘸一拐的身影……

(节选自乌热尔图《七岔犄角的公鹿》,有删节)

题干:20.本文第13~18段描写公鹿与狼搏斗的过程,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技法演练]

第一步:审题干,明考向

本题考查对小说的表现手法(情节、描写、修辞等)的理解与分析,指定分析公鹿与狼博斗过程。不管是小说阅读,还是散文阅读,甚至是古代诗歌鉴赏,都会遇到对表现手法的分析。而且,对表现手法的理解与分析,文体之间的区别也非常小。这是一个综合性题目。学生在学习掌握表现手法的时候,一定要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整体概念,清楚表现手法包含哪些具体的内容,然后把握其表达效果,并在平时的训练中体会记忆。答题时需要结合文章内容,按照“手法+效果+内容+情感”的步骤,全面分析解答。

第二步:找对应,析特点

①描写手法。第13~18自然段写了公鹿的勇敢机智和狼的残忍,以公鹿胜利为结束。从下面写了公鹿与狼的较量第13自然段写了公鹿与狼的状况,为下文设置悬念。“一只狼在后面拼命地追赶,并且越追越近。公鹿……一瘸一拐地直奔山坡跑来,……一步一步蹬着石崖。看起来它很费力,忍着痛。” 第15自然段“(狼)猛冲过去的狼一口咬住鹿的后腿,几乎就在同时,鹿猛地一蹬,狼怪叫一声,滚了下来。”第16自然段“狼在地上打了个滚,弓着腰,咧着嘴,发疯似的朝石崖冲去。鹿低下头,把粗壮、尖利的犄角贴在脚下的石头上,沉着地等待着。”第17~18自然段“它借助跑的冲力腾空朝鹿扑去。……就在狼对准鹿脖子下口的一刹那,鹿猛地扬起低垂的犄角,狼像被叉子叉中似的,从鹿的头顶上像块石头被甩过石崖,跌进山谷。”整个过程公鹿与狼斗争动作利索、干净。“猛冲过去、咬住、怪叫、滚、弓着腰,咧着嘴,发疯似的冲去、腾空、跌进”一系列的动作写出了狼的凶残灭亡的过程。“蹬着、忍着、猛地一蹬、尖利的犄角贴在脚下的石头上、沉着地等待着。扬起甩过”一系列的动作写出了公鹿的隐忍、机智、勇敢。二者的形象都是通过动作来表现的。

②修辞手法。“狼像被叉子叉中似的,从鹿的头顶上像块石头被甩过石崖,跌进山谷。”把狼比喻成石头,表现了公鹿的勇敢。

③侧面烘托。第14自然段“快点,狼追上来啦!我被这头危难中受伤的鹿吸引了,忘记了自己狩猎的使命。”第15自然段“可惜那一蹄没踢在狼的脑壳上”第17自然段“我的心一下子揪紧了”都从不同的侧面写出了狼鹿恶战的紧张和我对公鹿的担心,侧面烘托了公鹿的勇敢机智,表达了对公鹿的赞美。

第三步:理分析,做归纳,规范答。

【参考答案】

①动作描写,从正面对公鹿与狼恶斗的过程做了细致描绘,如公鹿忍着剧痛擎爬石崖的姿态,恶狼弓腰、咧嘴,凶残地发起进攻时的动作细节等,生动传神。②比喻修辞手法。把被鹿角叉起的狼比喻成石头,表现公鹿的勇猛。③侧面烘托。通过“我”的心理描写,烘托出狼鹿恶战的紧张气氛,表达“我”对公鹿的赞美,强化对公鹿形象的塑造。(或:通过写狼的凶残,侧面衬托出公鹿的勇猛和机智。)

来源:老谢语文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