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1957年至1965年,这些照片见证了我国农村从贫穷落后到繁荣发展的变迁。其中,造林、种植、水利、供销等领域的建设成果,不仅改善了农民生活,也为国家发展奠定了基础。
1957年,沂南县孟良崮造林队挥锹植树,为荒山披绿。 1959年,沂水东林果园丰收在望,谷秀英采摘蜜桃,笑靥如花。
1961年,苍山县神山公社社员收蒜忙,丰收景象喜人。 1962年,临沂供销部门春耕备货,市场熙熙攘攘。
1965年,沂河葛沟堤段引河闸即将完工,水利建设成就斐然。 1963年,莒南县广播站王雅兰征求农民意见,贴近群众需求。
1959年,莒南县大山公社开挖渠道,引水上山,解决灌溉难题。 一组组照片,记录了新中国农村建设的辉煌历程。
从1957年至1965年,这些照片见证了我国农村从贫穷落后到繁荣发展的变迁。 其中,造林、种植、水利、供销等领域的建设成果,不仅改善了农民生活,也为国家发展奠定了基础。
以1957年沂南县孟良崮造林队为例,当时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严重。 孟良崮造林队的植树造林行动,为改善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做出了巨大贡献。
据统计,1950年至1980年,我国造林面积累计达5.3亿亩,森林覆盖率从8.6%提高到12.7%。 再看1959年沂水东林果园,丰收的蜜桃不仅丰富了农民的餐桌,也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据统计,1950年至1980年,我国水果产量从8.1万吨增长到446.7万吨,增长了近55倍。 1961年苍山县神山公社社员收蒜、1962年临沂供销部门备货春耕等案例,也反映了我国农村在农业、供销等领域的快速发展。
在发展过程中,我们也应看到一些问题。 如1959年至1961年,我国农村出现严重的自然灾害,导致粮食产量下降,农民生活陷入困境。
1960年,我国粮食产量仅为1.1亿吨,比1957年减少了约20%。 这些照片记录了新中国农村建设的辉煌历程,也反映了我国农村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继续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为实现乡村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 互动问题: 1. 你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 2. 在实现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你认为应该重点关注哪些领域?
来源:颖子历史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