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油菜作为重要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在中国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广泛种植。然而,传统油菜种植方式存在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油菜栽培面积的扩大。基于此,万年县积极探索油菜种植新模式,将稻草全量还田与油菜免耕飞播技术相结合,不仅充分发挥了各自
油菜作为重要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在中国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广泛种植。然而,传统油菜种植方式存在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油菜栽培面积的扩大。基于此,万年县积极探索油菜种植新模式,将稻草全量还田与油菜免耕飞播技术相结合,不仅充分发挥了各自的优势,还产生了良好的协同效应。稻草还田为土壤提供了丰富的有机质和养分,为油菜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土壤环境;而免耕飞播技术则简化了油菜的种植流程,提高了种植效率。该技术连续3年在万年县示范推广约1000公顷,平均每产达 165.9 kg,高产示范片亩产达220 kg;大幅提高了油菜机械化程度,降低了用工成本,提高了种植效率。
1地块处理
1.1 科学选地
选择地势平坦,土壤通风透气性良好的地块。其中,土壤pH值在6.5~7.5之间最佳。邻近移栽稻田育苗,保证地块2年以内均未种植过十字花科作物,如白菜、萝卜、包心菜等。严格控制田间温度,大约在15~25℃之间。
1.2 前茬土壤墒情控制
前茬水稻生长后期时,可采取适当留墒的措施,维持地块土壤的含水量。一般情况下,控制含水量在25%~45%之间为宜。水稻收获时,可控制土壤含水量在30%左右。为保证含水量达到技术标准,对土壤墒情进行测试。测试方法:抓取适量土壤,紧握成团、落地散开,即代表含水量达标。
1.3 稻草全量还田
开展该项技术措施时,主要选择机械操作方式,使用水稻联合收割机收获水稻。选择伴有带秸秆粉碎抛洒装置的机械,节省收获处理时间,降低人工成本与机械成本。留茬时,控制整体高度在40~50 cm。粉碎秸秆时,控制粉碎长度在5~10 cm,长度适中均匀铺设在田间。
2无人机飞播
2.1 优选品种
结合区域地理、气候等特征,遵循因地制宜的种植原则,选择优质品种种植。通常可挑选产量高、抗病性强、抗逆性强的油菜品种。例如,中油杂501、沣油737等。
2.2 适时播种
选择9月下旬、10月下旬、11月上旬进行播种,根据水稻生长情况确定具体时间。例如,水稻属于中稻类型,则以9月下旬最佳;水稻属于晚稻类型,则应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期间栽植。播种之前,应在1~2天之前进行晒种处理,增强种子抗病性。播种时,使用10%盐水完成杀菌处理,将挑选好的优质种子浸泡在药液中消毒。在水稻收获前3天或者收获后3天飞播,具体根据当地天气判断。如播种时间在9月下旬至10月中旬之前,每亩播种量为350~400 g;如播种时间在10月中旬之后至11月上旬之前,每亩播种量为300~350 g;如播种时间在11月上旬,每亩播种量为400~450 g。
2.3 无人机作业要求
选用大疆T25P农业无人机,其具备精准的播种系统和可调节的飞行参数,播种均匀性好。无人机飞播期间,风速应低于3 m/s,调整其飞行高度在3~4 m之间,飞行速度控制在4 m/s或5 m/s。这样的飞行条件有利于种子的均匀播撒和稳定降落。调试好无人机的飞行路线和速度,确保播种作业的连续性和均匀性。在飞行过程中,需保持稳定的飞行高度和速度,避免漏播或重播现象的发生。
3田间管理
3.1 草害防治
基于稻草全量还田技术,仅在杂草生长严重时期进行防治。油菜长至4~5叶时,可选择除草剂消灭杂草。每亩使用24%烯草酮或者30%除草灵,用量为40~60 mL,兑水30~40 kg后喷施即可。利用无人机在田间开展叶面喷施作业,加快除草效率的同时,减轻农业负担与人力成本。
3.2 施肥管理
施加肥料时,可根据土壤情况定量施加。通常情况下,每亩的油菜需肥量如下:纯钾,施量为3~4 kg;纯磷,施量为2~3 kg;纯氮,施量为8~10 kg;硼砂,施量为0.5~1.5 kg。如田间地块肥力属于中等程度,则可每亩施加30~50 kg的45%油菜专用缓控释配方肥。至蕾花期,可喷施硫酸镁满足作物生长养分需求,每亩施加300~400 g即可。
3.3 开沟灌溉
在油菜田的排水与灌溉系统中,选用符合JB/T 11908标准的圆盘开沟机进行开沟作业,能够确保沟土被均匀抛撒至厢面,优化土壤结构和促进排水效率。开沟机应配备动力36.8~58.8 kw的拖拉机,以确保作业过程中的稳定性和效率。厢宽2.5 m,厢沟深28 cm、沟宽20 cm,腰沟沟深25 cm左右、宽20 cm,围沟深32 cm、宽 40 cm,做到“三沟”相通,确保灌排通畅。
3.4 病虫害绿色防治
受到田间温度和湿度影响,容易发生菌核病。例如,温度在15~20℃之间;相对湿度在85%及以上。病菌传染率快,如防治不及时,则会导致油菜产量下降。防治时应做好种子处理,选择优质种子提高其自身的抗病性,降低病害发生率。合理控制栽植密度,控制田间湿度。采用“少次多量”的方式灌溉。选择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交替使用,每隔7~10天喷施1次,连喷1~3次。
4效益分析
与传统油菜种植模式相比,稻草全量还田油菜免耕飞播轻简化栽培模式在初期投资、运营成本、经济效益、平均亩产量方面均有显著变化。油菜传统种植模式,初期投资,亩350~460元,运营成本,亩3000~8000元,平均亩产156.7 kg,优质油菜占比80%~85%,每亩增效比例30%,每亩增收比例50%。稻草全量还田油菜免耕飞播轻简化栽培模式,初期投资,每亩270~320元,运营成本,亩3000~6000元,平均亩产165.9 kg,优质油菜占比92%,每亩增效比例50%,每亩增收比例70%。应用该技术既实现了生产成本的控制,也增加了油菜平均亩产量,实现成本管控与产量提升目标,提升了油菜生产效益。
5结语
稻草全量还田与油菜免耕飞播相结合的轻简化栽培技术具有显著的优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该技术不仅降低了劳动强度、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量和品质,还保护了生态环境、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未来应进一步加强对该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力度,优化技术细节和配套措施,以提高其应用效果和经济效益。#油菜花#
来自《农业信息化》
来源:白菜豆腐汤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