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说各种高科技,对美国的反制裁也提上了日程,进入到2025年,面对美国遏制中国的强硬态度,中国的态度更加的强硬。
2024年十二月可以说是肉眼可见的感觉到,中国崛起的关键点。
不说各种高科技,对美国的反制裁也提上了日程,进入到2025年,面对美国遏制中国的强硬态度,中国的态度更加的强硬。
以至于强硬的让美国无法接受。
在四月份的时候,美国的媒体《外交事务》,就发表了这么一篇文章,标题是《低估中国,美国需要怎样的新联盟来抵消中国优势》。
从标题当中,就能感觉到美国的无奈,也表达出了一种意思,美国按照过去老套路的打法,已经失效了。
它们急迫的想要换一种打法了。
那么今天就围绕这件事来说一说。
在影视剧当中,一个山寨里能坐上第二把交椅的,往往能力都不差。
那么放在国际上,也是一样的。
美国对于世界第二的打压是有目共睹的,英国、德国、苏联,日本,如今是中国。
英国吃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红利,德国吃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红利,而苏联依靠社会主义制度在短短的时间内,几乎是从废墟上崛起,至于日本,三年之久的抗美援朝战争,意料之外的给了日本爬起来的机会。
这几个国家,都遭受到了美国疯狂的打压,然后就一蹶不振。
如今美国又对中国打压,结果中国却不像前四个那么好对付了。
那么就先以日本为例,来看看美国是如何成功遏制的。
在日本的历史上,有三次重大的政治和社会制度的变迁。
首次是在第六世纪的时候,向中国学习,这就是日本历史上的大化革新,大量的使用汉字,学习中国唐朝了律令。
第二次是十九世纪完全西化的明治维新,最终让日本成为了亚洲经济圈里的强国。
第三次就是二战后,依托抗美援朝战争,美国将日本做为中转站的契机,完成了工业革命。
那么随着日本经济实力的变强,心里的小心思也就变多了,多次尝试外交独立,尤其是在七十年代时期,日本依附美国的时候。
但这种尝试都被美国打断了。
日本就变换了手段,就开始顺从,甚至是服从美国的外交政策,并为美国发动战争支付军费。
典型的讨好主义,期待在讨好中寻找机会。
说实话,这个性格日本几乎就没有变过,对方强它不介意俯首称臣,对方弱它更加不介意在对方的脸上狠狠地踩上几脚。
当然了这么做也不是没有好处的,美国的确对日本进行了大力的扶持,以至于日本的GDP在上个世纪的时候,都达到了美国70%的程度。
这是好事,也是坏事。
毕竟猪养肥的时候,就是过年吃肉的时候。
虽然比喻不是很恰当,但道理是一样的。
在美国感受到来自日本威胁的时候,那么对日本下手也就成为了必然,于是扶持就变成了遏制。
在八十年代中期开始,三大协议就新鲜出炉了。
首先是,众人都知道的《广场协议》。
这个协议让日元兑换美元的汇率升值,从1985年一美元兑换二百五是日元,在签订协议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一美元就兑换一百二十日元。
不说其他的效果,就说在签订《广场协议》之前,大规模兑换成日元,在一百二十日元兑换一美元的时候,再兑换成美元。
就这么简单的一进一出,手里的美元就变多了。
而日本在这场狂欢的盛宴中,就是餐桌上最美味的食材。
而参与到这场协议的国家有美国、西德、英国和法国。
其二、《卢浮宫协议》。
这是1987年,英国、美国、法国、西德、加拿大、意大利在巴黎达成的协议。
这次协议,日本需要推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其结果就是利率下跌,通货膨胀,然后日本掉进经济泡沫里。
其三《巴塞尔协定》。
此协定是限制日本资本的规模。
当初《广场协议》让日元大幅度的升值,对于日本也不是没有好处的,日元的价格高涨之后,日本开始大量的在美国购买土地,房产、办公大楼,兼并美国企业。
而这份《巴塞尔协议》就是修补这个漏洞的。
最后这份协议,让日本在轨迹融资的规模直线下滑,日元的能力削弱一大块,日本资本的神话就此破灭。
那么德国二战后的崛起,也有日本类似的过程。
被遏制的过程也相似。
苏联是走在了错误的路上,把自己给埋了。
如今美国面对的第二是中国。
中国被美国遏制中国进入到二十一世纪以来,GDP飞速增长,作为一个世界人口大国,能将经济总量拉倒世界第二位,其中的过程何其的艰辛。
当然虽然总量上去了,一平均就排到后边去了。
比如中国在2009年的GDP排行在全球位列第三,但人均一下,就排到世界第一百位了。
日本总量排名第二,平均一下,排名还在第十七。
所以中间的差距还是很大的。
但当时间走到2018年的时候,美国就挑起了对中国的全面竞争,遏制和打压似乎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其实不然,美国对中国的打压,从上个世纪新中国建立之初就已经开始了。
最开始的时候,可以说是意识形态的对抗,毕竟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所以美国对中国进行经济封锁、军事包围、外交孤立等等。
而技术封锁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就开始了,当时美国通过联合西方国家成立了一个叫做“巴黎统筹协会”的组织。
这个组织本来的目的就是为了遏制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
到了1952年的时候增设了针对中国的委员会,对中国实施更加严格的禁运清单。
最过分的是,这个组织禁运中国的项目比苏联还多五百多种。
所以美国不仅早就开始遏制中国了,而且还是以及其严格的标准针对中国。
从这一点就能知道,美国对中国的害怕。
为什么呢?最简单直白的答案,中国源远流长了上下五千年,而美国呢?二百年而已。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中国习惯了没有美国的日子,美国却一直不习惯有中国的日子。
这个组织虽然在1994年解散,但他的职能却被《瓦森纳协议》继承了。
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时候,可以说是中国最难的时期,因为这个时候中国不仅弱小,还要面对来自国际上更大的压力。
毕竟苏联在这个时期解体了,美国将中国视为潜在对手。
但是的美国,通过接触+遏制,想要用经济模式同化中国,并在亚太地区加强军事,来遏制中国。
2012年,美国又提出重返亚太,并通过之前的《瓦森纳协议》对中国各个领域进行技术限制。
然后就是2018年的全面竞争。
所以虽然美国和中国是有一段蜜月期,但非常短暂,大多数情况美国都是针对中国进行打压的。
而且一步步的加强。
结果让美国很破防,他们几乎是眼睁睁的看着中国的崛起。
其实美国忽略了一个最为重要的事实条件,中国的崛起是靠着中国人的智慧和勤奋。
这两个条件,缺少一个都不会有现在的中国。
很多人认为中国的崛起是有偶然性的,但他们从来都不知道这其实是必然的。
美国一路走过来,没有错,它最大的失误就是不上进。
美国对付英国、对付日本、对付德国、对付苏联,一套办法用了几十年,都成功了。
想当然的认为,接着针对中国老办法依然管用。
但它不了解中国人的勤奋和努力,以及不屈不挠的精神。
以华为为例,被美国制裁,被美国围追堵截,华为放弃了吗?没有,打不过也要打,打的就是这口气。
而美国除了制裁就是制裁,当华为适应了美国的打法,就是华为反击的时候。
所以美国不思进取不好好的琢磨最根本的核心点,想要技术围堵,你首先得有技术可以为围堵。
当技术被突破了之后,还在围堵,就剩下空气和被反围堵了。
美西方就一直没弄明白中国崛起的核心是什么?他们更加不了解中国为什么可以通过和平就可以崛起,这是全球首例。
来源:梁老师说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