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20日,本该是零跑汽车创始人朱江明和公司员工庆祝“表白日”的日子,结果这位年近六旬的老板,不得不对着手机镜头在线“自证心跳”——前一晚,一则“朱江明突发心梗去世”的谣言在微信群疯狂刷屏,逼得他连夜录视频:“我还喘着气呢!”
【文/财圈社&道哥说车 张浅】5月20日,本该是零跑汽车创始人朱江明和公司员工庆祝“表白日”的日子,结果这位年近六旬的老板,不得不对着手机镜头在线“自证心跳”——前一晚,一则“朱江明突发心梗去世”的谣言在微信群疯狂刷屏,逼得他连夜录视频:“我还喘着气呢!”
视频里他苦笑着自嘲:“以前天天要证明零跑活着,现在公司喘过气了,轮到我证明自己还活着了。”更魔幻的是,就在两周前,他还被迫晒工资条辟谣“年薪811万”,活脱脱上演了一出“车企老板生存保卫战”。
从“证明公司没凉”到“证明自己没凉”
如果把零跑汽车的创业史拍成连续剧,编剧都不敢这么写:前脚创始人刚被传“年薪八百万暴富”,后脚同一位主角就被传“意外去世”。这种“暴富即暴毙”的荒诞剧情,简直比新能源车行业的股价波动还刺激。
其实朱江明的无奈早就有迹可循。2015年零跑刚成立时,他得在发布会上掰着手指算续航里程,就为证明“我们不是PPT造车”;2022年港股上市首日破发,他得在投资人面前反复强调“我们账上还有XX亿”;等到2024年公司终于盈利,吃瓜群众却开始关心“老板是不是赚太多”甚至“老板还在不在”。难怪他在视频里调侃:“以前是公司要‘求生’,现在轮到我个人‘求生’了。”
8万VS 811万,一场“数字罗生门”
如果说“被去世”是黑色幽默,那“年薪争议”就是场魔幻现实主义大戏。5月7日,当朱江明甩出工资条自证“年薪8万”时,评论区瞬间炸锅——有人感动高呼“中国乔布斯”,有人翻出年报质问:“年报里白纸黑字写着811.9万,玩文字游戏呢?”
这场争议像极了当代互联网的经典互撕现场:支持者搬出“马斯克也曾年薪0元”的案例,反对者则扒出股权激励细则。而真相或许藏在两者之间——就像奶茶店的老板不领工资但拿分红,朱江明确实没拿现金高薪,但手里的股票价值早已水涨船高。这场闹剧最荒诞之处在于:当公众用“年薪”这把尺子丈量企业家时,量出来的可能只是个魔幻的数字游戏。
当创始人成了“网络靶子”
朱江明的遭遇,暴露了当代企业家的新型生存危机:不仅要和友商拼刺刀,还得和谣言赛跑。以前老板们担心的是“公司上热搜”,现在还得防着“自己上讣告”。有网友戏称:“建议车企老板集体佩戴智能手表,心率数据实时直播。”
更值得玩味的是公众的微妙心态——既希望企业家是“年薪8万的圣人”,又暗戳戳期待“天价薪酬”的八卦猛料。这种矛盾投射到朱江明身上,就演变成了“被暴富”与“被猝死”的离奇二重奏。不得不让人感慨:“现在开发布会讲技术没人看,辟谣视频倒成流量密码了。”
抛开舆论风波,零跑汽车的财务数据确实呈现出一条陡峭的增长曲线:2025年一季度营收100.2亿元,同比增长187%;毛利率攀升至14.9%,创历史新高;1-4月累计交付12.8万辆,完成全年50万辆目标的26%。尤其在10万-20万元价格带,零跑C系列车型以77.5%的销量占比,验证了其“性价比战略”的有效性。
回看这两场辟谣闹剧,倒像极了新能源赛道的隐喻:在这里,活着是底线,但想活得体面,就得学会在谣言、数据和资本洪流中闪转腾挪。或许某天,当朱江明不再需要录视频自证“活着”,当公众不再用显微镜打量企业家私生活,零跑才真正跑出了中国制造的另一种可能。
来源:道哥说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