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跌50%!全国多地西瓜跌破1元/斤,最低0.34元!网友:吃瓜自由终于来了?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5-21 10:51 1

摘要:最近路过水果店,是不是发现西瓜摊前的人多了?以前挑西瓜还得算算价格,现在拎两个回家都不心疼——因为西瓜,真的降价了!

最近路过水果店,是不是发现西瓜摊前的人多了?以前挑西瓜还得算算价格,现在拎两个回家都不心疼——因为西瓜,真的降价了!

上周我去超市买东西,顺手看了眼水果区:4.3公斤的麒麟西瓜标价39.9元,会员还能再便宜。要知道半个月前,这瓜可卖69.9元一个!再翻外卖平台,3公斤的麒麟瓜普遍35-45元,比之前省了小一半。

这波降价不是个别现象,就拿我所在的地区举例。

从市场数据看,5月17日武汉及周边地区的西瓜价格已呈现“梯度分布”:江夏区的普通西瓜1.53元/斤,仙桃市1.36元/斤,潜江市1.23元/斤;而更“接地气”的品种如麒麟瓜,在枝江市卖1.11元/斤,襄阳市宜城市、老河口市的麒麟瓜甚至低至0.34元/斤,黑美人西瓜在枝江市也仅0.51元/斤。相较于半个月前,不少品种西瓜的价格暴跌50%!

西瓜为啥突然“大跳水”?

西瓜降价,其实是“天时+地利”的结果。

首先,天气帮忙,西瓜长得好。今年春天南方雨水少,西瓜没被“泡”坏,光照足、温差大,甜度比往年高不少。我上周买的麒麟瓜,咬一口脆甜多汁,完全不像以前“水垮垮”的。

其次,大棚西瓜集中上市。现在市面上主流的麒麟瓜、美都、早春红玉,都是大棚种出来的“早瓜”。大棚能控温控水,西瓜成熟期早,4月底就陆续上市,供应一多,价格自然往下走。

还有个关键:消费者需求被“激活”了。天气一热,西瓜成了消暑刚需,买的人多了,但供应增长更快,商家只能降价抢客户——你家卖3元/斤,我家就卖2.8元,价格战一打,老百姓就得了实惠。

未来西瓜会更便宜吗?农民要慌了?

最近去市场问了一圈,批发商的答案出奇一致:6月之后,西瓜还得跌!

为啥?因为现在卖的是“大棚瓜”,6月开始,露天西瓜要大量上市了。露天西瓜种在地里,不用搭棚,成本低、产量大,一茬接一茬往市场送。

参考往年行情,6月中旬后,普通西瓜价格可能跌到1元/斤,精品瓜也就1元多点一斤。到时候,“10块钱买个大西瓜”的场景,可能天天见。

但这里有个矛盾点:西瓜越便宜,农民越愁。

我和几位瓜农聊过,大棚西瓜虽然早上市,但成本高(搭棚、控温都要钱),现在批发价跌得狠,利润薄了不少。

等6月露天瓜上市,竞争更激烈,要是赶上集中上市,搞不好还会“贱卖”——毕竟西瓜保鲜期短,卖不出去就烂地里了。

作为消费者,我们该高兴还是担忧?

说实话,作为吃瓜群众,我肯定开心:西瓜自由的快乐,谁懂啊!但开心之余,也有点心疼种瓜的农民。

去年有位盐城瓜农跟我说:“我们在黄海滩涂种瓜,沙土透气,西瓜甜脆,但种一季要搭棚、施肥、防虫害,起早贪黑大半年,就盼着卖个好价。” 今年价格跌了,他们的收入可能跟着缩水。

这让我想到:便宜的西瓜,不该是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的。我们享受“吃瓜自由”时,也得想想怎么让农民“种瓜不亏”。

给种西瓜的农民几点实在建议

如果家里种西瓜,或者身边有瓜农朋友,这几个准备得提前做:

错峰上市,避开“扎堆”。大棚瓜虽然成本高,但能抢“早市”,6月前卖完,可能比和露天瓜“硬刚”更划算;实在要种露天瓜,试试晚熟品种,等7月别人的瓜卖得差不多了再上市,价格可能更好。

种“精品瓜”,打出差异化。现在消费者愿意为“甜、脆、口感好”的西瓜多花钱。比如杭州乔司西瓜、盐城沙土瓜,本身就有地域标签,要是再做好包装(比如贴“现摘现发”标签)、讲好故事(比如“黄海滩涂种出来的甜西瓜”),说不定能卖出高价。

多找销路,别只靠批发。现在社区团购、直播卖瓜很火,不妨试试:和小区物业合作“西瓜团购”,或者拍点西瓜地里的视频(比如“现摘现切,甜到心巴上”),直接卖给消费者。少了中间商,利润能多不少。

关注天气和市场信息。西瓜价格受天气影响大,比如连续暴雨可能导致减产、价格反弹;另外,多看看农业部门的市场预报,提前调整种植计划,别“跟风”种同一种瓜。

最后想说

夏天的快乐,一半在空调房,一半在西瓜的甜。今年的西瓜降价,让我们更痛快地享受这份快乐,但也提醒我们:每一口甜,都来自农民的汗水。

希望未来的西瓜市场,既能让我们“吃瓜自由”,也能让农民“种瓜安心”——毕竟,只有农民赚到钱了,我们才能年年吃到又甜又便宜的西瓜呀~

你最近买西瓜花了多少钱?欢迎在评论区聊聊~

#农业

#农产品

#西瓜

#水果

#民生

来源:禾木报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