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高考日期临近,在医院的门诊上,家长反映,孩子出现焦虑、烦躁、恐慌、紧张、易怒、疲惫、沮丧等情绪反应,自信心受打击。该如何化解,科学备考?5月19日,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周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建议,考生以平稳心态面对高考。
随着高考日期临近,在医院的门诊上,家长反映,孩子出现焦虑、烦躁、恐慌、紧张、易怒、疲惫、沮丧等情绪反应,自信心受打击。该如何化解,科学备考?5月19日,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周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建议,考生以平稳心态面对高考。
周保医生表示,父母要做情绪稳定的陪伴者。
针对减压,过度疲劳、精神紧绷的考生,可用理性分析、合理宣泄、运动和音乐等方式调节心理,让自己在压力中发挥潜力。
建议通过深呼吸使身体回归平和状态;在学习之余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帮助放松心情;保持良好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和合理的饮食;通过心理咨询来缓解焦虑情绪;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理性情绪疗法、脱敏疗法等心理治疗。
父母要做情绪稳定的陪伴者,避免频繁询问子女学习进度,用行动代替唠叨。例如,当考生倾诉压力时,家长不要急于给建议,可以通过回应考生的感受来缓解他们的压力。家长要多向考生表达肯定和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高考来临,这些饮食误区别踩。
考前,考生焦虑的是备考,家长焦虑的则是,孩子到底该怎么吃。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营养科主任胡文涛提醒考生家长,四大饮食误区千万别踩坑。
误区一,肉越多越有营养。大脑消耗的能量主要是糖类,而肉类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较高,吃多了会使血中胆固醇升高,血流缓慢,大脑缺氧犯迷糊。误区二,想吃啥就吃啥。高脂饮食会抑制大脑神经的兴奋,高考期间要尽量避免。误区三,摄入高热量,考试才有能量。大脑需要糖分来提供能量,但凡事不可过度,骤然摄入大量糖分,引起血糖快速升高,会让考生犯迷糊。误区四,多喝咖啡提神。提神饮品有一定的副作用,不耐受的人可能会出现腹泻、心慌、手抖等情况,反而更加干扰考试。规律作息、适当午睡才是考场不困有效对策。
胡文涛医生建议,日常三餐中,主食一定要吃够,适量补充蛋白质,搭配蔬菜、水果。
胡文涛医生给出的饮食攻略是:饮食调配中注意食物品种的多样化,三餐食量要均衡,早餐保证吃好,午餐尽量丰盛,晚餐不过于油腻。具体操作上,在维持原来饮食习惯的基础上,尽量做到谷类食物为主的食物多样化。粗杂粮要占主食的1/4至1/3。
保证充足的优质蛋白质类食物的摄入。如每日1个鸡蛋、250ml的牛奶、1小杯酸奶、鱼虾和畜禽肉2-3两,豆腐干1两或老豆腐1.5两,以维持大脑神经细胞的兴奋性和记忆功能。
摄入足够量的蔬菜、水果。蔬菜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膳食纤维、植物化学物质,有力于提高免疫力、缓解压力。
注意健脑食物的摄入。如核桃、杏仁、瓜子、松子、开心果等,每日约10克。它们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磷脂、不饱和脂肪酸、及钙、磷、铁等营养素,能有效维护大脑神经的功能。(宁夏日报记者 高菲 文/图)
本文来自【宁夏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