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保安举着登记表来回确认三遍才敢放行——这位"大胡子学霸"王圣阳,刚用694分的高考成绩把去年636分的黑历史碾得粉碎。
北大新生报到处那年秋阳正好,人群里杵着个满脸络腮胡的小伙。
保安举着登记表来回确认三遍才敢放行——这位"大胡子学霸"王圣阳,刚用694分的高考成绩把去年636分的黑历史碾得粉碎。
早年间在即墨实验学校那会儿,小学老师眼里的王圣阳就是个普通娃。
转机出现在初二那年,数学老师往讲台甩了道几何题,全班抓耳挠腮的当口,这小子刷刷几笔整出三种解法。
初三那年创下连拿36次数学满分的纪录,考试卷在他手里跟切菜似的利索。
2016年刚进即墨一中实验班,转头就把省数学联赛二等奖揣兜里。
第二年直接杀进全国联赛山东赛区一等奖,北大金秋营的教授们瞅着这个解题小伙,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2018年春天,北大数学系的保送资格像块金砖砸眼前,换了别人早磕头谢恩了。
这小子倒好,脖子一梗非要跟高考死磕。
校领导急得直跺脚,班主任苦口婆心劝了八回,老爹气得把茶杯摔了三个。
五大学科竞赛就像五条赛道,王圣阳偏要换跑道。
结果那年高考语文作文跑题,理综大题漏页,636分的成绩单啪啪打脸。
复读那年,青岛二中的特级教师组团给他开小灶,心理辅导老师天天盯着他,生怕这棵好苗子长歪了。
来年高考考场,他答语文卷跟解数学题似的条理分明,理综试卷翻页时那动静,隔壁考生还以为在撕日历。
2011年那个盯着麻雀发呆的初中生,2023年已经站在国际数学家大会的讲台上。
从即墨实验学校到北大直博,这条路上摔的跟头比拿的奖状还多。
如今看着教育部那份《基础教育人才选拔白皮书》,突然想起老王复读时在日记本上涂鸦的话:"试卷不过几张纸,人生才是大考场。"
这话听着提气,可细琢磨又让人心酸——要是当年保送制度能多点弹性,这娃是不是能少走一年弯路?
参考资料:
[1]《中国教育报》2019年9月《特殊人才选拔机制再思考》
[2]山东省教育考试院2018年高考失误分析报告
[3]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2017年金秋营活动纪要
[4]《光明日报》2023年8月《拔尖人才培养的中国路径》
[5]教育部《基础教育人才选拔白皮书》(2023年版)
来源:博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