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工业电机行业市场前景预测研究报告(简版)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5-21 09:54 1

摘要:工业电机作为工业现代化的基石,正通过技术创新向高效、智能、环保方向演进。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和发展,国内一些工业电机企业已经在技术研发、产品质量和市场份额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逐步打破外资品牌在高端市场的垄断地位。未来,随着国内企业技术实力的进一步增强,国产工业

中商情报网讯:工业电机作为工业现代化的基石,正通过技术创新向高效、智能、环保方向演进。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和发展,国内一些工业电机企业已经在技术研发、产品质量和市场份额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逐步打破外资品牌在高端市场的垄断地位。未来,随着国内企业技术实力的进一步增强,国产工业电机的市场份额有望继续扩大,进口替代空间巨大。

一、工业电机的定义

工业电机是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装置,广泛应用于采矿、制造、石化、电力、交通运输等领域,是工业生产的核心动力源。其基本结构由定子(固定部分,含电磁绕组)和转子(旋转部分,通过电磁感应产生驱动力)组成,两者之间通过气隙传递磁场能量。按照不同的分类方式,工业电机可分为直流电机、交流电机、永磁同步电机、开关磁阻电机、异步电机等。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工业电机上游为原材料及零部件供应,原材料包括电解铜、合金钢、硅钢、绝缘材料等,零部件包括定子、转子、绕组、壳体等;中游为工业电机的加工制造环节,包括交流电机、直流电机等类型;下游为水务设备、综合电力设备、风电设备、火电设备、家用设备等应用领域。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工业电机行业发展政策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多项政策推动工业电机行业的发展。如《关于印发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的通知》《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实施方案(2023─2035年)》《加快电力装备绿色低碳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工业能效提升行动计划》等,将电机生产装备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推动电机生产制造的智能化发展,推进工业领域高效节能电机的推广应用,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三、工业电机行业发展现状

1.工业电机市场规模

随着工业电机在能效、性能、可靠性等方面不断改进,各领域对高效节能电机需求不断增长,中国工业电机市场规模稳步增长。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工业电机市场调查与行业前景预测专题研究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工业电机销售收入达到约3880.3亿元,近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4.2%。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中国工业电机销售收入将达到4074.3亿元。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工业电机市场结构

工业电机按照工作电源种类可以分为交流电机和直流电机。其中,交流电机是用于实现机械能和交流电能相互转换的机械,由于交流电力系统的巨大发展,交流电机已成为最常用的电机,在中国工业电机市场中的占比达到54.6%。直流电机是能实现直流电能和机械能互相转换的电机,当它作电动机运行时是直流电动机,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作发电机运行时是直流发电机,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直流电机在中国工业电机市场中的占比达35.74%。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3.伺服电机市场规模

按用途分类,工业电机可分为驱动电机和控制电机。控制电机用于自动控制系统中,对设备的运动进行精确控制,如伺服电机、步进电机等。伺服电机是一种在工业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中广泛使用的电机类型,主要用于需要高精度控制的场合。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伺服电机行业分析及发展预测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伺服电机市场规模约195亿元,同比增长7.73%,2024年市场规模约为223亿元。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我国伺服电机市场规模将达到250亿元。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4.工业电机市场占有率

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和发展,国内一些工业电机企业已经在技术研发、产品质量和市场份额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逐步打破外资品牌在高端市场的垄断地位。2023年中国工业电机(中低压)市场前5名工业电机供应商占据了40%以上的市场份额,卧龙电驱以14%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其次佳木斯电机、茵梦达、ABB和皖南电机,分别以9.5%、6.5%、6.0%和5.5%的市场占有率紧随之后。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5.工业电机上市公司

中国工业电机行业竞争激烈,企业数量众多。从营收来看,2024年中国工业电机相关上市公司共23家,营业收入超过百亿元的公司共2家,分别是卧龙电驱和大洋电机。从企业分布来看,中国工业电机相关企业主要集中在江苏、浙江、广东、山东等省份。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四、工业电机行业重点企业

1.卧龙电驱

卧龙电气驱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业务有电机及控制、工业互联网等,其中电机及控制业务主要分为日用电机及控制、工业电机及驱动和电动交通。作为全球领先的电机及驱动类产品制造商,公司在高压驱动整体解决方案、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高端和超高端家用电机、振动电机等领域已经逐步取得了行业的全球领导权。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0.39亿元,同比上升7.95%,归母净利润为2.68亿元,同比上升20.45%。2024年公司主营业务中,工业电机及驱动收入90.66亿元,占比55.80%。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大洋电机

中山大洋电机股份有限公司致力于成为全球电机及驱动控制系统绿色智能解决方案领域的供应商,是一家拥有“建筑通风及家居电器电机、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系统”等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1.62亿元,同比上升16.16%,归母净利润为2.84亿元,同比上升36.52%。2024年公司主营业务中,建筑及家居用电机收入70.11亿元,占比57.88%,起动机及发电机收入31.19亿元,占比25.75%,新能源车辆动力总成系统收入18.28亿元,占比15.09%。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3.佳电股份

哈尔滨电气集团佳木斯电机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产品和业务范围有防爆电机、起重冶金电机、普通电机、智能电机、高效节能电机、永磁电机、轧机用变频同步电机、直流电机、湿绕组电机、屏蔽电机电泵、核电屏蔽式反应堆主冷却剂泵电机、核电轴封式反应堆主冷却剂泵机组、核电小堆主冷却剂泵、核电厂用各类电动机、核三级屏蔽泵、核电厂海水循环泵电机、高温气冷堆主氦风机、高温气冷堆氦气压缩机、电气控制及系统成套设备等,同时承接各类电机的节能改造、再制造以及维修维保业务。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1.56亿元,同比上升0.25%,归母净利润为5508.91万元,同比下降40.75%。2024年公司主营业务中,电动机及服务收入39.01亿元,占比79.62%。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4.湘电股份

湘潭电机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发电机、交直流电动机、特种电机、船用推进系统、电气控制设备、机电一体化系统、变压器、互感器、风力发电机的设计、生产和销售;同时,公司还开发、研制地铁车辆牵引系统及混合动力汽车驱动系统,并从事新能源项目和节能环保项目的技术开发与工程总承包。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2.09亿元,同比下降4.08%,归母净利润为5248.46万元,同比下降13.19%。2024年公司主营业务中,电机收入24.94亿元,占比53.05%。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5.江苏雷利

江苏雷利电机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家用电器、新能源汽车微特电机、医疗仪器用智能化组件、工控电机及组件及相关零部件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公司产品包括空调电机及组件、洗衣机电机及组件、冰箱电机及组件、洗碗机循环泵、跑步机电机、医疗仪器用丝杆电机、音圈电机、新能源汽车用激光雷达电机、电动空调压缩机电机组件及铝压铸件、汽车精密冲压件及配套零部件、高效工业水泵等。公司是微特电机产品及智能化组件制造行业的领先企业。

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总收入9.08亿元,同比上升25.81%,归母净利润9359.71万元,同比上升28.15%。2024年公司主营业务中,家用电器电机及组件收入21.59亿元,占比61.34%,汽车电机及零部件收入6.121亿元,占比17.39%,工业控制电机及组件收入4.193亿元,占比11.91%,医疗及运动健康电机及组件收入2.405亿元,占比6.83%。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五、工业电机行业发展前景

1.高效节能与绿色转型驱动行业升级

中国工业电机行业正加速向高效节能方向转型。政策层面,《GB18613-2020电动机能效限定能效等级》强制淘汰低效电机,推动IE3及以上能效标准普及,同时财政补贴和技术研发支持进一步刺激高效电机需求。技术领域,永磁同步电机、变频调速技术应用扩大,稀土永磁材料优化设计使能效提升至95%以上。新能源产业(如风电、光伏、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成为新增长点,2023年新能源汽车用电机市场规模达840亿美元,预计未来将随“双碳”目标持续扩张。绿色转型背景下,低噪音、低能耗电机及再制造技术推广也将成为行业重点。

2.智能化与数字化重塑产业格局

工业4.0和智能制造推动电机技术深度融合数字化。通过集成传感器、物联网和大数据,工业电机实现远程监控、故障预测及自适应调速,提升设备可靠性和生产效率。例如,智慧电机具备自诊断和智能调度功能,数字化平台优化生产流程,降低企业运维成本。此外,伺服电机、步进电机在机器人、数控机床等自动化场景需求激增。未来,嵌入式控制系统和网络通信技术将进一步提升电机智能化水平,形成“互联化+可视化”新趋势。

3.市场扩张与国产替代加速行业国际化

中国工业电机市场规模稳步增长,预计2030年突破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5%-7%。国内企业如汇川技术、卧龙电驱凭借性价比和本土化服务抢占30%以上份额,逐步打破西门子、ABB等外资品牌在中高端市场的垄断。政策支持下的国产替代空间巨大,尤其在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风电设备等新兴领域,本土品牌技术突破显著。同时,“一带一路”倡议助力企业拓展东南亚、非洲等新兴市场,预计2028年全球工业电机市场规模达1500亿美元,中国出口产品向高端化升级,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逐步提升。

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工业电机市场调研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情报、行业研究报告、行业白皮书、行业地位证明、可行性研究报告、产业规划、产业链招商图谱、产业招商指引、产业链招商考察&推介会、“十五五”规划等咨询服务。

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