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世代婚恋观调查:超七成认为彩礼嫁妆应“量力而行”,简约婚礼受欢迎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5-20 23:03 1

摘要:婚姻登记新政实施恰逢5月领证网红月。记者今天(5月20日)从本市多个区的婚登中心获悉,不仅“520”这一传统好日子的结婚登记预约名额被一抢而空,“521”这个往年相对冷门的结婚登记日,因当天是传统节气小满的缘故,也被新人们青睐。据统计,“520”当天预约婚姻登

婚姻登记新政实施恰逢5月领证网红月。记者今天(5月20日)从本市多个区的婚登中心获悉,不仅“520”这一传统好日子的结婚登记预约名额被一抢而空,“521”这个往年相对冷门的结婚登记日,因当天是传统节气小满的缘故,也被新人们青睐。据统计,“520”当天预约婚姻登记的有1835对,“521”预约数达1725对。

前来登记的新人不少是Z世代(1995年至2009年出生的一代人),他们对婚姻登记持什么态度,有什么样的婚恋观?

超六成受访者视领证为“对伴侣的公开承诺”

5月10日,新修订的《婚姻登记条例》正式施行,婚姻登记实现“全国通办”。新政不仅让“偷户口本结婚”成为历史,也折射出Z世代对“领证自由”的诉求。

Z世代如何看待领证?据社交平台Soul App发布的《2025年Z世代婚礼态度洞察报告》显示,50.83%的95后坚持“必须领证”,认为领证是爱情从浪漫到现实的“仪式感里程碑”。其中,女性对“只办婚礼不领证”的支持率显著高于男性。

社交平台Soul App的调研基于2091份回收问卷,填写问卷的群体95%为00后、95后和90后,超过五成以上的群体来自一线以及新一线城市。

Z世代对领证的态度

问卷调查显示,超六成受访者视领证为“对伴侣的公开承诺”,男性选择必须领证的比例达51.76%,女性为41.04%;其中,27.39%的女性支持“只办婚礼不领证”。

尽管年轻人在婚恋关系中强调法律保障与社会认同,但他们更希望通过个性化仪式重构婚恋价值表达。1999年生的林女士表示,自己和男友是校园恋爱,“男友准备一毕业就领证,但我并没有那么急切,我们可以先办婚礼”。

尽管近三成女性支持“只办婚礼不领证”,但该群体同时表现出对婚姻法律课程(38.7%)和心理测试服务(41.2%)的高需求,专家认为这显示出当代青年仍渴求情感关系的稳定性。

超七成受访者认为彩礼嫁妆应“量力而行”

Z世代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婚礼?据《2025年Z世代婚礼态度洞察报告》显示,71.68%的受访者支持保留彩礼/嫁妆形式,但主张金额可量力调整。超四成年轻人倡导“三无”极简婚礼,即无天价彩礼、无接亲堵门、无煽情催泪,主张以去繁就简的方式抵制攀比。

其中,女性尤其倾向小规模婚礼,有30%的人认为婚礼婚宴不要超过50人,甚至5%的人认为10人足矣。她们更希望与亲友共享温馨体验,而非追求排场。一位受访者表示:“与其花几十万请不熟的人,不如把钱用在旅行结婚上。”

去年夏天,Soul App平台与上海大学联合发布的《2024年青年婚恋观念及趋势调查报告》显示,越年轻的群体越认为婚姻应以“自我价值实现”为出发点,更重视婚礼本身带给自己以及所爱之人的感受,而不是单纯的走个形式。00后女性中,超半数视“提升自我,共同实现人生理想”为婚姻核心价值,希望婚姻成为双向滋养的纽带。

一个字描述“领证”的意义

年轻人愿意让宠物当“证婚人”

在社交平台相遇的90后小杨和小林,用三年异地恋诠释了Z世代对婚姻的独特定义。两人相识六天后奔现确认关系,异地期间他们通过24小时在线联络、“云养宠”维系感情,共同抚养的柯基“饭团”成为情感纽带。领证当天,他们特意为“饭团”定制小礼服,携爱犬在婚姻登记处拍摄全家福,并记录了这一时刻。

对他们而言,“饭团”既是三年感情的见证,更是提前演练责任与包容的“育儿实习”——关于科学养宠的探讨,曾多次化解争吵,教会他们在分歧中达成共识。

而这并非个例。调研显示:17.37%的00后选择用角色扮演重塑领证场景;25.28%的年轻人让宠物参与仪式,彰显个性化表达;18-22岁的年轻人中,30.10%愿意让宠物当“证婚人”。

其中,单身人士对宠物参与婚礼的接受度最高,24.39%的单身者愿意让宠物当“证婚人”。坚持传统彩礼习俗的受访者中,有40.32%愿意让宠物参与婚礼。

婚礼记录方式亦呈现代际分化:57.02%的00后偏好专业跟拍,而男性更热衷社交媒体分享。为此多地婚姻登记处顺势升级服务,比如黄浦将位于历史保护建筑、比邻外滩的婚姻登记中心进行了全面优化改造,在豫园设置“凤祥喜事”结婚登记点,推出“婚管家”面对面、一对一全流程帮办服务;虹口在“最浪漫”的甜爱路设置婚登分中心,打造爱情诗篇墙和网红打卡地。

在领证、婚礼中,“出片”是年轻人最重视的环节之一。调研显示,近8成年轻人会在社交媒体上获取婚礼信息,63.18%女性受访者表示,社交媒体对婚礼规划有一定影响。

18-22岁和23-26岁年龄段的用户,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上分享婚礼细节的比例普遍较高,有人婚礼还没开始,已经想好文案。有人认为,婚礼的视频传播至少要5个起,不同平台不同时长不同传播点。

来源:倚马看花说情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