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前,记者来到台头镇北台头村陈志华的电商基地大院时,食品加工坊中升腾起混合着虎头鸡与蚂蚱酱的独特香气,让人垂涎。一旁的工作人员全神贯注,有条不紊地忙碌着。说起创业的经历,陈志华跟记者打开了话匣子。
寿光融媒讯(首席记者 郑小菲)日前,记者来到台头镇北台头村陈志华的电商基地大院时,食品加工坊中升腾起混合着虎头鸡与蚂蚱酱的独特香气,让人垂涎。一旁的工作人员全神贯注,有条不紊地忙碌着。说起创业的经历,陈志华跟记者打开了话匣子。
返乡创业,匠心打造特色产品
“在外经商多年,也做了十多年电商,习惯了在外漂泊的我却始终有一份‘乡情’,想回村包一片土地种菜、养鸡,如今这个愿望终于实现。”2017年时,陈志华承包了村里闲置的土地,开始了普通的乡村生活。
回乡之初,陈志华从种植各类果蔬、散养家禽家畜起步。然而,他一直不满足于传统农业的单一发展模式。陈志华读书不多,但思想活泛,经过多年发展,事业小有所成。随着规模不断扩大,陈志华又开启了发展特色农业与食品加工的新路。
一次与朋友聚会,对方提及的虎头鸡和蚂蚱酱,让陈志华敏锐地捕捉到了商机。他告诉记者,虎头鸡是道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鲁菜,相传明朝嘉靖年间便广受赞誉;而蚂蚱酱同样历史悠久,可追溯至明朝成化年间,是人们应对蝗灾的智慧结晶。如今蚂蚱酱已成为山东特产,营养丰富,富含多种活性物质和微量元素,且食用方法多样。
“记得在我们小时候,每逢年节,家里老人总会支起油锅炸虎头鸡,金黄的油花在铁锅里绽开,琥珀色的鸡块在笊篱上沥油时,小孩都围在灶台边馋得咽口水。”陈志华说,虎头鸡的制作是先将鸡块裹面油炸,再经慢火焖炖,成品鸡肉肥实鲜嫩,色金黄,味浓郁,炸制后便于保存和携带,焖炖后易消化,老少皆宜。
认准方向后,陈志华一头扎进了特色美食的研发与制作中。为了还原虎头鸡最纯正的味道,他走访了多位老厨师,查阅大量资料,反复试验不同的食材配比和烹饪火候。而在制作蚂蚱酱时,他对原料严格把关,多选用肥大有籽的蚂蚱,并精心挑选葱、姜、蒜、辣椒等配料。在工艺上不断创新,从蚂蚱的清洗、油炸,到后期的发酵、调制,每一个环节都亲自监督,力求做到极致。
经过无数次的尝试与改进,“陈老三”虎头鸡和蚂蚱酱终于问世。“陈老三”虎头鸡以其原汁原味的烹饪方式,让食客品尝到了记忆中的老味道;“陈老三”蚂蚱酱则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出微辣、香辣等多种口味,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凭借着高品质和独特风味,这两款特色产品迅速在市场上崭露头角,成为“台头好品”。
电商赋能,带领乡亲共致富
好产品还需好销路,有着丰富电商经验的陈志华深知,在互联网时代,线上销售是打开市场的关键。很快,他在北台头村成立了北台头村电商基地,将传统美食与电商平台相结合,开启了“线上+线下”的销售模式。
“电商基地的成立,不仅为特色产品打开了广阔的销售渠道,更为村里的宝妈、闲置人员提供了宝贵的就业机会。”陈志华介绍,在电商基地,宝妈们可以利用照顾家庭之余的时间,参与产品的包装、客服等工作;闲置人员则负责原材料的供应、生产、加工等环节。这样一来,大家既能在家门口就业,增加收入,又能兼顾家庭,真正实现了“挣钱顾家两不误”。
为了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销量,陈志华带领团队积极开展线上营销活动。他们注册抖音账号,精心摄制精美的短视频,展示虎头鸡和蚂蚱酱的制作过程、美味吃法,以及乡村的风土人情;同时,尝试抖音直播带货,与消费者进行实时互动,让更多人了解和爱上这些特色美食。在线下,陈志华积极与市区的超市、商铺合作,铺货推广,让特色产品走进千家万户。
在陈志华的带领下,北台头村电商基地的规模不断扩大,产品的产量和销量逐年攀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特色产业的发展中。陈志华表示,下步,他将继续深耕特色产业,不断创新发展,让更多的“台头好品”走向全国,为村民致富和乡村振兴贡献更大力量。
来源:寿光日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