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7年,柏堡龙推出的“衣全球”平台,更是集合当代科技、设计师、品牌等资源为一体,实现年订单超1000万件的超高销量,成为我国服装市场上,独树一帜的中间商企业。
中美会谈后,服装行业终于松了口气。
在服装行业严峻的经营环境下,有人忙着自保,有人忙着提升业绩,而有人却忙着“爆雷”。
广东柏堡龙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第一家服装设计股。
不仅是李宁、太平鸟、雅戈尔、罗蒙、红豆等国内知名企业的设计代工。
鼎盛时期,柏堡龙业务曾一度遍布欧洲等20多个国家,还在巴黎成立自己的设计中心。
2017年,柏堡龙推出的“衣全球”平台,更是集合当代科技、设计师、品牌等资源为一体,实现年订单超1000万件的超高销量,成为我国服装市场上,独树一帜的中间商企业。
按理来说这样一家公司,发展前景是不可估量的,可创始人陈伟雄、陈娜娜夫妻,却偏偏选择走了一条法外之路。
在柏堡龙上市第4年后,陈氏夫妻暗地里,通过伪造订单增加市值等手段,非法套现10亿元。
致使柏堡龙一度面临破产,连带近百家供应商几近倒闭。
紧急关头,国资委出资15亿元及时接盘,才稳定住上下游近万人就业岗位,保护大批无辜股民。
陈氏夫妻究竟是为啥,把柏堡龙的一手好牌打成这样?
说起来,陈伟雄、陈娜娜夫妻并不是什么有实力、有背景的“资源咖”。
夫妻二人早年在广东普宁,经营着服装档口生意。后来,凭借着心灵手巧的制衣天赋,二人把普通牛仔裤设计成了档口爆款。
慢慢地,陈氏夫妻开始在服装市场崭露头角。
随着档口生意越来越好,2006年夫妻二人决定把服装生意升级,从服装设计做起,走起了末端走向上游的发展之路。
他们用多年的积蓄作为启动资金,在广东普宁成立了柏堡龙服饰有限公司,主营业务就是为品牌提供设计、代加工服务。
可公司又哪是那么好做的,没资源、没背景的创业公司,每一步发展都十分艰难。
柏堡龙唯一可依靠的资源就是夫妻二人的双手,公司大部分的事都是二人亲力亲为。
既要自己设计服装款式,又要销售对接业务,忙起来的时候连口水都喝不上。
由于请不起设计师,各种样品就自己动手裁制。
白天跑业务,晚上熬夜打样,这样连轴转的日子,夫妻俩不知道过了多久,才为公司带来了新的转机。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们在代工的过程中发现,如果能把“设计+生产”的服务模式整合在一起,不仅能为品牌方节省一大笔开支,自家的公司也能多一项核心业务。
陈氏夫妻很快带着柏堡龙行动起来,开始围绕客户需求,为品牌方定制一站式服务体系。
从面料研发,到制版打样,再到量产跟单等,全流程的各个环节,都被夫妻二人一点点打通。
柏堡龙作为第一个填补市场空缺的人,也收获市场给先驱的巨大回报。
2009年,柏堡龙就已经组建出了一支有着丰富经验的设计师资源库。
到2011年时,柏堡龙就已经实现全年营收1.63亿元的突破。
2015年,柏堡龙成功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成为“A股服装设计第一股”。
巅峰时期,柏堡龙市值一度高达120亿元,也成了彼时中国仅有的一支服装设计股。
柏堡龙上市后,来自资本市场的大笔资金进驻公司,柏堡龙也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
2017年,柏堡龙推出自有品牌“衣全球”,以信息的互联互通,开启了更为多元的经营模式。
线下以女装集合店为载体,在全国范围内开设门店,在一二线城市也获得了很好的口碑。
线上则是搭建设计师与企业的沟通平台,先后邀请了国内外2000多个设计师进驻。
在平台上,设计师只要发布设计作品,企业主就可以在线下单买样,柏堡龙则可以承接样衣和批量化的生产。
由此形成“自有品牌+开放平台”的复合商业模式,即打破了传统服装产业入门难的门槛,又为设计师、企业、柏堡龙三方都实现了利益增长。
从此,柏堡龙实现服装供应链大一统模式,各种合作、大订单也跟着纷至沓来。
柏堡龙也凭借着定制化的设计和快速生产,几乎做到了量产时尚的逆天操作。
陈氏夫妇为了让柏堡龙更具核心竞争力,在服装设计生产和经营上,也投入了很多研发心力。
2018年,柏堡龙与中央美术学院合作,发起了“中国新锐设计大赛”,大赛中胜出的优秀设计师,被源源不断地送入柏堡龙设计团队。
柏堡龙设计团队的实力,始终走在行业前列,同时也间接促进了柏堡龙实现,超40%的商业化转化率。
2019年,随着互联网行业的高速发展,柏堡龙也开始重点研发互联网经营方式,率先尝试IP孵化概念,借助原本就有的产业链,增加符合时代的网红直播、设计师店等新理念,升级出全新的“服装+互联网”模式。
彼时的柏堡龙,不管从提供销售渠道、流量推广、产品打样、供应链生产等多种支持,真正做到了高效服务,实现服装一体化全链条生产。
曾有柏堡龙客户说道:“市场爆款出图之快,最快三天就能拿到样衣。”
有了这样快速反应的能力,高效的设计团队,既能为服装品牌降低开发成本,也为品牌快速占领市场抢占商机,大大推进服装市场行业的发展。
可以说当时的柏堡龙,就是服装市场的“大哥大”。
柏堡龙不仅拥有珠三角地区60%的高端面料渠道,与200+国内外知名品牌有合作关系,光是服装设计款式每年都有8000多款。
可谁又能想到,一片欣欣向荣之下,却是陈氏夫妻为“金蝉脱壳”,准备的布局。
早在2013年起,夫妻俩就开始伪造订单,其中不仅有高达31亿元的阴阳合同,就连出口单据,也能被伪造成欧美高端订单。
这样的极限操作下,柏堡龙的营收硬是被夫妻俩,做出了虚高4个多亿的利润。
虽然很多人不解,服装行业普遍营收率都在15%的比例,而柏堡龙却能常年保持在30%,整整高出普通玩家一倍的回报率,是否有什么隐情?
可鉴于柏堡龙的市场地位和影响,股东们也都没有再深扒公司具体账目。
在陈氏夫妻一手打造的盈利盛景下,柏堡龙始终处在服装第一股的宝座。
于是毫不知情的大批股民,依旧不断买入柏堡龙的股票,帮他们不断做大股市大盘。
直到2019年,布局多年的夫妻俩,开始疯狂收网。
陈氏夫妻二人,一面继续通过账面高营收,来吸引更多股民加入,一面悄悄低价抛售自己手中股权。
为了不引起公众的怀疑,夫妻俩采用多个账户,频繁操作的模式买卖柏堡龙股票。
截至2020年,陈氏夫妻前后共81次减持股份,高峰时平均每周卖1.5次。
不仅如此,陈氏夫妇还利用公司厂房、土地等固定资产作为抵押,把银行贷款转入柏堡龙后,再以供应商借贷等名义,从柏堡龙账内把现金拆借走。
几经操作下,陈氏夫妻成功从柏堡龙内套现10亿元。
2021年,证监会发现柏堡龙的异常,着手调查才发现,公司资产已然为负数。
2023年城市夫妻因欺诈发行、违规披露等罪名被捕入狱,相关违法犯罪人员,也被判处不同金额罚款等处罚。
回想陈氏夫妻创业之初,也是用心经营,脚踏实地,可现实是他们终究没抵得过快钱的诱惑,最终走向违法之路。
曾经的行业领头羊,摇身一变,变成了市场的害群之马,这样的结局也实在让人唏嘘。
来源:李砍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