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豪车、豪宅、名包橱柜为背景,一副异域风情的打扮,再挽着一位异域长相的小伙子,自称“是某某王子的王妃”……近日,曾经掀起“小王妃”热潮的短视频账号集体删视频退网。
以豪车、豪宅、名包橱柜为背景,一副异域风情的打扮,再挽着一位异域长相的小伙子,自称“是某某王子的王妃”……近日,曾经掀起“小王妃”热潮的短视频账号集体删视频退网。
媒体调查发现,“老公有颜有权有钱”“怀了小王子的骨肉”是这些账号的“流量密码”。这些“王妃”网红在视频中通常穿金戴银,在豪宅豪车拍摄视频,同时还会向观众展示自己“怀孕”的肚子,目的就是直播带货。无论是“法国香水”还是“英国洗衣液”,其带货商品价格大多不超过10元,最贵的也不超过50元。
一些网红之所以争相打造“王妃”人设,主要是坊间有着“头上一块布,全球我最富”的传说,相应地,与之相关的话题都能引起人们的关注、好奇。于是,一些人就看中这个赛道,找到了这个“流量密码”,装扮成某个王子的“王妃”,以此吸引粉丝。
这种装“王妃”的行为,其实和近期被扒出来的一些网红“打卡联合国”的行为,本质上是一模一样的,都是为了在网上打造某一种虚假但看似高大上、能够唬住人的人设,吸引人们的眼球。
可能有人会说,这不是一眼就看得出是假的吗?怎么会有人相信呢?的确,很多人不相信这些“王妃们”,不相信这些出入联合国的网红,但同样也难免一些人会“上当受骗”。要知道,我国网民规模近11亿人,不少人尤其是一些老人和小孩,受制于没有接受过完整的教育训练,没有经过良好的媒介素养培养,或者是出于认知不到位、信息不对称,这就导致难免有人会掉进这些网红精心包装的人设“陷阱”当中。
天下熙熙攘攘,皆为利来利往。如此费心费力的装“王妃”,吸引他人的关注,最终的目的当然是为了直播带货、为了卖东西、为了变现。但这样一来的问题是,通过虚假的人设把人们近似于“骗”过来,然后所卖的东西会是“真”的吗?问题显然是存疑的,就像这些“王妃”,所卖的不管是“法国香水”还是“英国洗衣液”,价格便宜的让人不敢相信,若是真的来自于法国或英国,光运费和关税都不够吧。
“王妃们”虽然消失了,但只要流量导向不变,类似的“流量密码”会层出不穷,注定会有其他虚假的赛道出现。所以,这就需要平台做到精准审核,不能让这种虚假的人设做大做强,同时也需要每一个网民,不要轻信网络上面的东西,看看乐子就行了,千万别当真。
昆明日报评论员
责编:李晓梅
编审:符亚丽
终审:周晓雪
本文来自【昆明日报-掌上春城】,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来源:人民日报党媒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