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去年四季度,她约我到CBD喝茶,说想找基金公司定制一款低空经济ETF,因为有客户想投资低空赛道,但选不好股票。
第一次听说低空经济,还是来自券商的一位朋友。
去年四季度,她约我到CBD喝茶,说想找基金公司定制一款低空经济ETF,因为有客户想投资低空赛道,但选不好股票。
我顺手打开了股票软件,还真有一个“低空经济”指数,它上市于2024年3月13日,起始点为1000点,最新是1488点,涨幅近50%。
对照一下同期上证指数和创业板指,前者从3043点涨到了3384点,涨幅11%;后者从1895点涨到了2056点,涨幅8.49%。
一年多时间,低空经济指数,远远跑赢了同期指数。
同期,“低空经济”也被写入了各级政府报告、园区招商引资、上市公司公告、创业融资计划书、券商研究报告等。
“低空经济市场,说万亿都保守了,将来有望十万亿,要把房地产失去的那部分,从低空这边拿回来……”一位长期跟踪地产行业的媒体人说。
………………………………………………
“老陈,有没有兴趣采访家低空经济的创业公司?”
一周前,《深聊投资人》播客的嘉宾张瑞在微信上问我。
我说:“没问题啊,我这边也准备将投资和产业结合起来!”
几天后,建外SOHO一间办公室,蜜蜂低空创始人赵敏如约而坐,向外界透露了获得天使轮融资的消息。
对于一家成立仅13个月的创业公司,在一级市场融资难、退出难的大环境下,能获得阿尔法公社的领投,实属不易。
如果放在几年前,在在线教育领域做得风生水起的赵敏,估计怎么也不会想到,现在成了一家低空领域的创业者。
回过头看,四年前的“双减”,给赵敏关上了一扇窗,同时也打开了一道门。
“蜜蜂团队在在线教育流量中创造过6倍ROI的,低空更像是一片新兴而机会无限的新领域。”赵敏说。
在股票软件上,有一个“低空经济”概念板块,多达353家上市公司,涵盖上、中、下游——从合成树脂、碳纤维到底盘发动机,从激光设备到军工电子,再到应用软件、商业地产、体育酒店……眼花缭乱,应有尽有。
根据机构预测,2025年中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1.5万亿元,2035年有望突破3.5万亿元。
不过,想象空间巨大的低空经济,依然存在很多的痛点。
技术困境:航空级电池能量密度不足,主流eVTOL载重普遍低于500公斤,续航时长1小时内。
场景割裂:全国仅0.1%的A级旅游景区布局低空观光,其他通航、农林、应急、物流和各行业应用场景几近空白。
商业闭环难题:太多团队困在“航空级技术”和“飞行器参数”执念中,前期研发费用难以为继之外,很多头部企业单机年运维成本近百万,营收却不足30万元。
对此,快人快语的赵敏回应:“与其等待技术完美,不如先让产业转起来!”
………………………………………………
说到旅游景区的短线飞行,我印象最深的是上世纪80年末,爷爷曾带奶奶在某景区体验过一次,几分钟时间,就花了一百多。
“三十多年过去了,为啥景区低空飞行仍不普及?”我问。
赵敏说,低空飞行的最大痛点仍是安全性。
过去十几个月,在赵敏与各方接触的过程中,无论是当地的政府机关,还是旅游景区,大家都对低空经济两眼放光,但他们的顾虑点仍在安全上。
为此,蜜蜂低空使用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固定翼有人机”,该机型最大的优势就是“安全”。“即便没有动力,它也会慢慢飘下来!”她说。
从商业性上看,在低空测试期,实现了新景区上线周期从行业平均45天压缩至72小时、单机日执飞架次达60余次,超行业均值3倍、季度单机营收破百万的好成绩,验证了低空经济里的产业+场景的“最小可行性闭环”。
“我们不是造飞行器的人,而是让飞行器被需要和被使用的人。”她补充道。
为何投资蜜蜂低空?阿尔法公社的解释是:低空领域的相关技术正不断向前发展,越来越多的场景会得到释放,创始人赵敏是一位跨界复合的连续创业者,在教育行业多次拿到过结果,他们期待蜜蜂团队为低空产业带来更多的变革。
据悉,本轮融资完成后,蜜蜂低空将会加大对低空垂直场景AI系统投入,继续复制其标准化的场景运营模式,布局低空四大场景。同时对低空产业链上下游开放蜜蜂产业合作平台“低空智联”,共建低空产业新生态。
来源:凌叔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