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的钱都给你吧,公公。"病床上的赵敏气若游丝,脸色苍白如纸。
"我的钱都给你吧,公公。"病床上的赵敏气若游丝,脸色苍白如纸。
"敏敏,你说什么胡话?"王建国慌忙抓住儿媳冰凉的手,眼中噙满泪水。
"我的三套房产都给爸爸了,存折里的两百块钱...给您,公公..."
赵敏艰难地挤出最后几个字,手指轻轻指向床头柜上的红色存折。
赵国成满脸笑容,眼睛紧盯着女儿,嘴上却说着:
"傻孩子,你要好好的,钱不钱的无所谓。"
病房里弥漫着消毒水的味道,混合着离别的悲伤。
十五年前那场改变所有人命运的车祸,到如今这个生死诀别的时刻。
王建国从未想过,自己会在这样的情况下,收到儿媳最后的礼物——一本只有两百元的存折。
当王建国颤抖着手在银行柜台前取钱时,却听到了让他崩溃的事实。
01
2008年春天,王建国站在儿子王明的墓前,双眼通红。
五十八岁的他,没想到儿子会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病痛先他而去。
"爸,我先回去了。"赵敏低声说道,她是王明的妻子,两人结婚才三年,如今就天人永隔。
王建国点点头,没有说话。自从儿子去世后,他与儿媳的关系就变得格外生疏。
婚前那种热络早已不再,剩下的只有彼此的客套和疏远。
赵敏独自经营着县城里的一家服装店,生意做得不错。
她聪明能干,即使丧夫也没有被生活打倒。
相反,她更加努力地工作,店铺渐渐有了名气,积攒了不少钱财。
"敏敏,最近生意怎么样?"一天,赵国成来到女儿的店里,脸上挂着笑容。
"还行吧,能养活自己。"赵敏淡淡地回答,继续整理着货架上的衣服。
"爸最近手头有点紧,能不能先借我两万块钱?下个月一定还你。"赵国成搓着手说道。
赵敏停下手中的动作,叹了口气:"上次的五万还没还呢。"
"哎呀,那不是遇到了点困难嘛。这次真的急用,你就帮帮爸爸吧。"赵国成语气中带着几分恳求。
最终,赵敏还是从抽屉里拿出两万块钱交给了父亲。
虽然心里清楚这钱多半是要不回来了,但血缘关系让她难以拒绝。
就在赵敏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命运给她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
2008年6月的一天,她去广州进货,途中遭遇了严重车祸。
"病人情况不太乐观,脊髓严重受损,高位截瘫的可能性很大。"医生对赵国成说道。
赵国成听后,脸色一下子变得惨白:"这...这可怎么办啊?"
"需要做手术稳定脊柱,后续还要进行长期康复治疗。"医生严肃地说。
"要多少钱?"赵国成问道,眉头紧锁。
"初步估计至少需要二十万,后续康复费用另计。"
赵国成听完,陷入了沉默。
女儿瘫痪意味着什么,他很清楚——不仅是巨额的医疗费,更是将来无尽的照顾。
作为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他实在没有能力承担这样的责任。
王建国是从邻居口中得知赵敏出事的消息。
虽然与儿媳关系疏远,但毕竟是儿子的妻子,他第一时间赶到了医院。
"赵叔,敏敏情况怎么样?"王建国气喘吁吁地问道。
赵国成摇摇头:"医生说可能会高位截瘫。"
"那...手术费用呢?"
"医院要二十万,我已经联系亲戚朋友借钱了。"赵国成说着,眼神有些飘忽。
王建国沉默片刻,从口袋里掏出一张银行卡:
"这是我的退休金和积蓄,一共有十五万,先用着吧。"
赵国成接过银行卡,嘴上道谢,眼中却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
手术很成功,但医生的诊断确认了最坏的结果。
赵敏高位截瘫,从胸部以下完全失去了知觉和行动能力,将终生依靠轮椅和他人照顾生活。
"爸,我该怎么办?"赵敏躺在病床上,眼泪无声地滑落。
赵国成握着女儿的手,强挤出一丝笑容:"别担心,会好起来的。"
但赵敏知道,这只是一句安慰的话。她的人生,从此被改写了。
出院后,赵敏用自己的积蓄雇了一名保姆,搬回了自己购买的公寓。
服装店暂时交给了员工打理,每个月还能有些收入。
但雇来的保姆王兰对这份工作并不上心。
她嫌弃照顾瘫痪病人太辛苦,经常应付了事。
赵敏的身体状况逐渐恶化,背部开始出现褥疮,精神状态也每况愈下。
"兰姐,能帮我翻个身吗?背上很疼。"赵敏轻声请求道。
"刚给你翻过不久,这么频繁的翻身,我一个人忙不过来。"
王兰不耐烦地回答,继续看着电视剧。
赵敏不再说话,忍着疼痛,眼泪悄悄流进枕头里。
赵国成偶尔会来看望女儿,但每次来都是坐一会儿,找各种理由向女儿要钱,然后匆匆离开。
"敏敏,爸爸最近遇到点麻烦,能不能再支援我五万块钱?"赵国成一边嗑着瓜子,一边说道。
"爸,我现在这种情况,医药费很贵的。"赵敏艰难地说。
赵国成漫不经心地说道:"你不是有房子吗?实在不行就卖一套呗。”
“反正你现在也就住这一套,其他两套空着也是空着。"
赵敏沉默了,她知道自己的父亲从来都是这样,只在乎钱,不在乎她的感受。
就在赵敏处境最艰难的时候,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出现了。
"敏敏,我能进来吗?"门外传来王建国的声音。
赵敏愣了一下,让保姆开了门。王建国手里提着一篮水果,站在门口有些局促。
"公公,您怎么来了?"赵敏惊讶地问道。
王建国走到床前,看到赵敏消瘦的面容和黯淡的眼神,心里一阵难过:
"听说你出院了,我...我来看看你。"
他注意到房间里有股异味,床单也不太干净。
更让他揪心的是,从赵敏的表情可以看出,她正在忍受着痛苦。
"您的背部不舒服吗?"王建国关切地问道。
赵敏点点头,眼中含着泪水:"有点疼。"
王建国皱起眉头,请求查看一下。
在赵敏同意后,他小心翼翼地掀开被子,看到了令人心疼的一幕。
赵敏的背部已经出现了几处褥疮,有的地方甚至已经化脓。
"这...这怎么护理的?"王建国声音都在发抖,转头质问保姆。
王兰支支吾吾地解释:"我已经尽力了,这种病人太难照顾了。"
王建国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情绪:"敏敏,你这样不行。”
“要不...要不我把你接到我家去照顾?"
这个提议让赵敏和保姆都愣住了。
赵敏不解地看着公公:"为什么?我们...我们又不是亲人了。"
王建国的眼圈红了:"在我心里,你永远是我的儿媳妇,是我的家人。”
“明仔在天上看着呢,我不能让他失望。"
就这样,在征得赵敏同意后,王建国将她接到了自己家中。
这一决定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老王,你疯了吧?前儿媳妇又不是你的责任,干嘛自讨苦吃?"邻居老李不解地问道。
"就是啊,人家有父母亲人,凭什么你要照顾?"另一个邻居附和道。
面对众人的不解,王建国只是淡淡地说:"我心里有数。"
赵国成得知此事后,火冒三丈地找上门来。
"老王,你什么意思?想霸占我女儿的财产是不是?"赵国成站在王建国家门口大声质问。
王建国平静地回答:"我只是看她照顾不好,想帮忙而已。"
"少来这套!我女儿有几套房子,还有存款,你是不是打她钱财的主意?"赵国成步步紧逼。
王建国的声音依然平静:"亲家,你误会了。"
"我从来没问过敏敏有多少财产,也不关心这些。”
“我只是觉得,作为明仔的父亲,我有责任照顾好他的妻子。"
赵国成冷笑一声:"说得好听!我警告你,别打我女儿财产的主意,否则我会告你!"
王建国不再辩解,只是默默地关上了门。
02
为了更好地照顾赵敏,王建国将自己的房子进行了简单改造。
他拆掉了几处不必要的门槛,方便轮椅通行;扩宽了卫生间的门,增加了扶手。
甚至将自己的卧室让给了赵敏,自己则睡在客厅的小床上。
"公公,这样太委屈您了。"赵敏不安地说道。
王建国笑着摇摇头:"不委屈,我睡哪都行,关键是你住得舒服。"
王建国从来没有照顾过瘫痪病人,但他学习能力很强。
他去买了很多护理书籍,向医院的护士请教,甚至报名参加了社区举办的护理培训班。
每天早上五点,王建国就会起床,先准备好早餐。
然后小心翼翼地为赵敏翻身、擦洗、按摩,防止褥疮加重。
"公公,您太辛苦了。"赵敏心疼地说道。
王建国笑着擦擦汗:"不辛苦,我身体好着呢。"
慢慢地,在王建国的精心照料下,赵敏背上的褥疮开始愈合,气色也渐渐好转。
赵敏起初对公公的举动充满戒备,总担心他另有所图。
但随着时间推移,她发现王建国是真心实意地在照顾她,从不过问她的财产状况。
甚至主动提出把服装店的账务交给专业人士打理,确保她的收入不受影响。
"公公,您为什么对我这么好?"一天,赵敏忍不住问道。
王建国停下手中的活,认真地说:"你是明仔的妻子,就是我的女儿。”
“再说了,你这么善良勤劳,值得被好好对待。"
这简单的一番话,让赵敏的心融化了。
多年来第一次,她感受到了真正的亲情温暖。
与王建国的真诚相对比的是赵国成的冷漠。
得知女儿被王建国接走后,他虽然表面上不满,但实际上也松了一口气。
来看望女儿的次数越来越少,只有需要钱的时候才会出现。
"敏敏,爸最近手头紧,能不能..."赵国成又一次来要钱时,却被王建国拦住了。
"敏敏现在每个月的医药费很贵,她自己都不够用。"王建国委婉地说道。
赵国成脸色一沉:"你算什么东西?敢管我跟女儿的事?"
听到外面的争吵声,赵敏叫住了正要发作的父亲:
"爸,够了!公公说得对,我现在确实很困难。"
赵国成气呼呼地离开了,临走前还威胁道:"你等着,我会让你们好看的!"
果然,没过多久,社区居委会的人就找上门来。
"老王啊,有人举报你非法同居,还占用他人财产..."居委会主任为难地说道。
王建国苦笑:"我们是什么关系,大家都清楚。我照顾前儿媳,有什么不对吗?"
"这个...毕竟有人投诉,我们得调查一下。"
赵敏听到这话,气得浑身发抖:"是我爸举报的吧?”
“你们回去告诉他,我赵敏的事,不用他操心!公公照顾我,是我自己的选择!"
面对外界的质疑和压力,王建国从不辩解,只是默默地继续照顾赵敏。
他的举动感动了很多人,渐渐地,邻居们不再议论,反而开始钦佩这位执着的老人。
"老王,你真是个好人啊。"老李感叹道,眼中充满敬意。
王建国不好意思地笑笑:"做人嘛,总要对得起良心。"
赵敏听着这些话,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她从未想过,在失去丈夫、失去健康的情况下,竟能得到如此无私的爱。
在王建国家住了半年后,赵敏提出了一个请求:
"公公,我想把我的房子卖掉一套,买个大一点的房子,咱们一起住。"
王建国愣住了:"为什么?我这房子虽然小,但是够住了。"
赵敏微笑着解释:"您现在天天睡客厅,多不方便啊。”
“再说,我想长久地住在这里,跟您一起生活。"
听到这话,王建国眼睛湿润了:"敏敏,你真是个好孩子。"
就这样,赵敏卖掉了一套房子,在县城购买了一套三室两厅的大房子,专门改造成适合轮椅生活的无障碍住宅。
王建国和赵敏搬了进去,开始了新的生活。
时间如流水,眨眼间,王建国和赵敏已经共同生活了十年。
王建国已经从当初的五十八岁变成了将近七十岁的老人,头发全白了,脸上的皱纹也深了许多。
但他照顾赵敏的精力丝毫不减,每天仍然按时为她翻身、擦洗、按摩、喂药。
"公公,您该歇歇了。"赵敏心疼地看着公公布满老茧的手。
王建国笑着摇摇头:"我身体好着呢,不累。"
这十年来,王建国不仅照顾赵敏的身体,还关心她的精神世界。
他给赵敏买了很多书,还学会了上网。
帮助赵敏在网上开了一家小店,让她能够继续从事服装生意。
"公公,今天店里又卖出去三件衣服!"赵敏兴奋地说道。
王建国开心地笑了:"看,我就说你眼光好,选的衣服大家都喜欢。"
赵敏的网店生意做得不错,加上实体店的收入,她的经济状况逐渐好转。
而王建国却从不过问这些,依然用自己的退休金支付家里的大部分开销。
"公公,我有钱,家里的开销我来付吧。"赵敏提议道。
王建国摆摆手:"你的钱留着自己用,万一以后需要大笔医药费呢?"
赵敏鼻子一酸,心中充满感激。
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真正关心她的人,竟是没有血缘关系的公公。
与此同时,赵国成的生活却越来越糟糕。
他经营的小生意接连失败,欠下了一屁股债。
而女儿这边又断了经济来源,他变得越来越焦躁。
"敏敏,爸这次是真的有急用,借我二十万,很快就还。"赵国成又一次找上门来。
赵敏叹了口气:"爸,您之前借的钱,一分都没还过。”
“我现在自己都不容易,医药费很贵的。"
赵国成脸色一沉:"你这是什么意思?不肯帮爸爸?”
“你有几套房子,还有店铺,难道还差这点钱?"
"亲家,敏敏身体不好,您就别为难她了。"王建国在一旁劝道。
赵国成怒吼道:"你闭嘴!我女儿的事,用不着你管!敏敏,你到底借不借?"
赵敏摇摇头:"爸,我真的没有那么多闲钱了。"
赵国成气得脸色铁青:"好,很好!你是不是被这老东西洗脑了?”
“我告诉你,他照顾你这么多年,不就是为了你的钱吗?你真是蠢!"
赵敏气得发抖:"爸!您说什么呢!公公对我的好,您看不见吗?”
“这么多年,是谁日夜照顾我?是谁不离不弃?”
“他要是为了钱,早就能拿走了,用得着辛苦这么多年吗?"
赵国成被女儿的话噎住了,恼羞成怒道:
"你等着,我一定会让你看清这老东西的真面目!"
说完,他摔门而去。
03
赵敏气得浑身发抖,眼泪不住地流下来:"公公,对不起,我爸他..."
王建国安慰道:"没事,他是你爸爸,关心你是应该的。"
赵敏摇摇头,心中充满感激和愧疚。
公公不仅照顾她的身体,还如此宽容大度,从不与她父亲计较。这样的人,世间少有。
不久后,赵国成果然兑现了他的"承诺"。
他向法院起诉,称王建国非法占用他女儿的财产,要求判决赵敏回到他家中居住。
法庭上,赵国成声泪俱下地控诉:
"我女儿被这个老头子控制了,他觊觎我女儿的财产,把她软禁起来,不让她跟我联系!"
王建国沉默不语,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任凭对方诋毁。
当法官问赵敏的意见时,她坚定地说道:"我是自愿跟公公一起生活的。”
“这十年来,是他给了我生活的勇气和希望,我不想离开他。"
赵国成见状,更加愤怒:"你被洗脑了!你想想,他照顾你这么多年,目的是什么?”
“不就是为了你死后继承你的财产吗?"
赵敏冷冷地看着父亲:
"如果说到遗产,我更愿意留给真正关心我的人,而不是只关心我钱的人。"
这句话如同一把尖刀,深深地刺痛了赵国成。他脸色铁青,再也说不出话来。
最终,法院驳回了赵国成的诉求,维持了现状。
走出法庭,赵敏长舒一口气,握住王建国的手:"公公,谢谢您。"
王建国笑着摇摇头:"傻孩子,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这一刻,赵敏感到无比温暖。在这个世界上,她终于找到了真正的家。
转眼间,又是五年过去了。
王建国已经七十多岁,身体渐渐地大不如前了。
他开始经常咳嗽,走路也没有以前那么稳当,但他照顾赵敏的心却丝毫没变。
"公公,您要注意身体啊。"赵敏心疼地说道。
王建国摆摆手:"没事,老毛病了,过几天就好。"
这一天,赵敏突然感到一阵头晕目眩,随后高烧不退。
王建国急忙叫了救护车,将她送往医院。
医生严肃地对王建国说:"患者多器官功能衰竭,情况不太乐观。"
"长期卧床导致的并发症,再加上免疫力下降,感染已经扩散到全身。"
王建国如遭雷击,双腿一软,差点跪倒在地:"医生,一定要救救她啊!"
医生叹了口气:"我们会尽力的,但您也要有心理准备。"
当晚,王建国守在赵敏的病床前,紧紧握着她的手,老泪纵横。
"敏敏,你要挺住啊!公公还要照顾你很多年呢!"王建国哽咽着说道。
赵敏虚弱地睁开眼睛,嘴角微微上扬:"公公...您已经...照顾我十五年了...够了..."
王建国坚定地说:"不够,永远不够!你是我的女儿,我要照顾你一辈子!"
赵敏眼中含泪,艰难地抬手擦去公公脸上的泪水:"公公...您是我...最亲的人..."
医院的日子一天天过去,赵敏的情况持续恶化。
王建国寸步不离地守在病床前,亲自喂水喂药。
甚至放弃了睡眠,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可能的好转迹象。
"老王,你也该休息一下了。"同病房患者家属劝道。
王建国摇摇头:"不行,万一敏敏有什么需要呢?"
看着公公日渐消瘦的身影,赵敏的心如刀绞。
她明白,自己的时间不多了,必须做出决定。
一天,赵敏请护士帮忙叫来了律师,秘密地立下了遗嘱。
"您确定要这样安排吗?"律师惊讶地问道。
赵敏点点头,眼神坚定:"我从来没有这么确定过。"
几天后,赵敏的情况急剧恶化,被转入了ICU。
医生告诉王建国,可能只有几天时间了。
"能不能通知她父亲来一趟?"王建国强忍悲痛,对医生说。
尽管与赵国成关系恶劣,但王建国知道,作为父亲,赵国成有权利见女儿最后一面。
接到电话的赵国成火速赶到了医院,看到女儿奄奄一息的样子,他的眼圈也红了。
"敏敏,爸来了。"赵国成在床边坐下,声音有些哽咽。
赵敏虚弱地睁开眼睛,看了看父亲,又看了看一旁的公公,艰难地说道:"我有话...要说..."
王建国和赵国成都屏息凝神,仔细听着。
"爸...我的三套房产...都给您了...公证处的文件...已经办好了..."赵敏气若游丝地说道。
赵国成瞪大了眼睛,脸上闪过一丝喜色,但很快又掩饰住:
"傻孩子,你要好起来啊,房子不房子的无所谓。"
赵敏微微摇头,继续说道:"公公...我的存折里...有两百元...”
“是我当年开店第一天...的收入...一直留着...作为纪念...现在给您..."
王建国眼泪夺眶而出:"敏敏,你别这么说,你会好起来的!"
赵敏勉强笑了笑:"公公...这些年...您给我的爱...是最珍贵的财富...”
“那两百元...对我很特别...希望您收下..."
王建国点点头,泣不成声:"好,我收下,我收下..."
赵敏满意地闭上了眼睛,嘴角带着一丝安详的笑容。
监护仪上的心电图渐渐变成了一条直线,刺耳的警报声响起。
"敏敏!"王建国声嘶力竭地喊道,整个人瘫坐在地上。
赵国成也呆住了,但很快,他想起了女儿留给他的三套房产,眼中的悲伤很快被其他情绪取代。
赵敏的葬礼很简单,按照她生前的要求,只有少数几个亲友参加。
王建国全程面如死灰,仿佛一夜之间老了十岁。
葬礼结束后,赵国成迫不及待地去办理房产过户手续。
三套房子,在当今的房价下,价值不菲。
他心中暗自得意,虽然女儿离世让他伤心,但至少留下了这笔财产。
而王建国则默默地回到了家中,看着空荡荡的轮椅和病床,老泪纵横。
十五年来,他与赵敏朝夕相处,早已视如己出。
如今,这个家再也没有赵敏的笑声和问候,只剩下无尽的空虚和寂寞。
"敏敏,你走得太突然了..."
王建国对着赵敏的照片喃喃自语,手中紧握着那本只有两百元的红色存折。
这本存折是赵敏生前最后的礼物,虽然金额不多,但对他来说,却是无价之宝。
那是赵敏对他的信任和感谢,是她留给他的最珍贵的回忆。
几天后,王建国拖着疲惫的身体来到银行,准备取出那两百元钱,好好珍藏起来。
"您好,请问您要办理什么业务?"柜台的工作人员微笑着问道。
王建国将存折递过去:"我想取这上面的钱。"
工作人员接过存折,在电脑上查询了一下,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
"王先生,您确定全部都要取出来吗?"
王建国觉得十分疑惑,200块钱怎么还要确认来确认去。
想着这是儿媳留下的最后一份心意,王建国说道:"是的,都取出来吧。"
工作人员将电脑屏幕转向王建国,指着上面的金额说道:
“可是这太多了,您真的确定吗?”
王建国一愣,抬起头仔细看了看电脑屏幕,他如遭雷击,双腿一软,扶住柜台才没倒下:"这...这怎么可能?一定是弄错了!"
"这个账户的余额是两百万元整。"工作人员清晰地重复道。
工作人员摇摇头,转动电脑屏幕给他看:
"您看,账户明细显示,赵敏女士一直在往这个账户里存钱。”
“最后一笔是在她住院前转入的,备注是'给公公的心意'。"
王建国看着屏幕上的数字,泪如雨下。
他突然想起赵敏临终前的话:
"公公...这些年...您给我的爱...是最珍贵的财富...那两百元...对我很特别...希望您收下..."
原来,她口中的"两百元",实际上是两百万元。
这是她多年来积攒的心意,是她对公公无私照顾的感谢。
"还有一封信,是赵女士留给您的。"工作人员递过来一个信封。
王建国颤抖着手打开信封,里面是赵敏的字迹:
亲爱的公公:
当您看到这封信时,我已经离开了。
十五年来,您给了我无私的爱和关怀,让我在最黑暗的时刻看到了光明。
您不仅照顾我的身体,更给了我精神的依靠和生活的勇气。
我知道您从不在意钱财,但请您收下这两百万元,这是我唯一能报答您的方式。
请用这些钱好好照顾自己的晚年,您为我付出了太多,现在是时候为自己活一活了。
至于我给父亲的三套房产,那只是他一直惦记的东西。
他是我的亲生父亲,尽管他只关心钱财,但我不想在生命的最后还怀揣着恨意离开。
给他房子,是我放下的方式。
而您,我最亲爱的公公,才是我真正的家人。
感谢您这些年的陪伴和照顾,是您让我明白,人间最珍贵的不是金钱,而是真挚的情感。
永远爱您的, 敏敏
读完信,王建国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在银行大厅里嚎啕大哭。
周围的人都不明所以,只见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抱着一本存折和一封信,痛哭不已。
"先生,您还好吗?需要帮助吗?"银行经理闻讯赶来,关切地问道。
王建国摇摇头,擦干眼泪:"不用,我没事。只是...只是太激动了。"
"您先坐下休息一下吧。"经理扶他到休息区坐下,倒了杯热水给他。
王建国捧着水杯,双手还在颤抖。
两百万元,这是什么概念?他一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钱。
作为一个退休工人,他的积蓄加起来也不过十几万。
而如今,赵敏给了他两百万,这简直是天文数字。
"敏敏啊,你太傻了..."王建国看着那封信,心中五味杂陈。
他回想起这十五年来的点点滴滴:
深夜里为赵敏翻身时的细语轻声,为防止褥疮按摩时的小心翼翼,喂药时的耐心等待...
一幕幕场景在脑海中闪过,那些不为人知的辛苦,那些无怨无悔的付出,都被赵敏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先生,您需要我们帮您安排一下资金管理吗?两百万元是一笔不小的数目。"银行经理体贴地问道。
王建国摇摇头:"不,我先把钱都取出来,我需要好好想想。"
04
银行办完手续,王建国带着一张两百万元的支票,恍恍惚惚地走出了银行。
街上的行人来来往往,车辆穿梭不息,一切如常,只有他的世界已经完全不同了。
回到家中,王建国坐在沙发上,盯着那张支票发呆。这时电话铃声响起。
"喂,是王建国吗?"电话那头传来赵国成急切的声音。
"是我。"王建国平静地回答。
"我听说...听说敏敏给你留了一大笔钱?两百万?"赵国成的语气中充满了贪婪。
王建国心中一沉,消息传得这么快,一定是银行里有人走漏了风声。
"是有这么回事,怎么了?"王建国问道。
赵国成的语气里有愤怒,也有嫉妒:"这...这不太合适吧?”
“你想啊,敏敏是我女儿,她的财产应该由我来继承才对。”
“显然是你蒙骗了她,才会有这样的安排!"
王建国深吸一口气:"亲家公,敏敏已经把三套房子都给你了。”
“这笔钱是她的心意,请你尊重她的决定。"
"胡说!敏敏那么聪明的人,怎么可能把两百万给你,却只给我房子?一定是你做了手脚!"赵国成咆哮道。
"敏敏留了信,你可以来看看。"王建国试图平息他的怒火。
"好,我现在就过来!"赵国成说完,挂断了电话。
半小时后,赵国成气势汹汹地来到了王建国家。
他一进门就四处张望,好像是在寻找什么贵重物品。
"信呢?拿出来我看看!"赵国成命令道。
王建国将赵敏的信递给他,赵国成接过信,迅速浏览了一遍,脸色越来越难看。
"这...这不可能是敏敏写的!一定是你伪造的!"赵国成将信摔在地上,怒不可遏。
王建国弯腰捡起信,轻轻抚平皱褶:
"亲家公,这是敏敏的笔迹,也是她的心意。她临终前,不是把三套房子都给你了吗?"
"那些房子加起来才值多少?可两百万啊!是现金!"赵国成咬牙切齿地说道。
"我是她亲生父亲,凭什么她要把这么多钱给你这个外人?"
王建国苦笑:"在敏敏心里,也许照顾她十五年的人,比只知道问她要钱的人更值得信任吧。"
这句话彻底激怒了赵国成:"你什么意思?”
“我是她亲生父亲!血浓于水!这钱我是要定了,你不给,我就告你!"
"告我什么?"王建国平静地问。
"告你...告你诈骗!欺骗一个病人!"赵国成气急败坏地说。
王建国摇摇头:"法院会尊重敏敏的遗嘱。如果你要告,尽管去告吧。"
赵国成见威胁不起作用,突然换了一副面孔:"老王啊,咱们有话好说。”
“这两百万,你拿一半,我拿一半,怎么样?咱们别伤了和气。"
"不,这是敏敏给我的,我不会分给任何人。"王建国坚定地说。
"你...你太固执了!你知不知道,我为敏敏花了多少心血?我是她亲生父亲啊!"赵国成声泪俱下。
王建国看着他表演,心中只有悲哀:
"这些年敏敏生病后,你来看过她几次?每次来,不都是为了要钱吗?"
赵国成语塞,片刻后又狡辩道:
"那是因为我也有难处啊!做父亲的,不都是为了孩子好吗?"
王建国不再回应,只是默默地走到门口,打开了门:
"请回吧!敏敏的决定,我会尊重。"
赵国成见软硬不吃,恼羞成怒:
"你别得意太早!我会找律师告你的!这钱,我要定了!"
说罢,他气冲冲地离开了。
接下来的日子,赵国成果然不肯善罢甘休。
他四处散布谣言,说王建国欺骗了他女儿,骗取了巨额财产。
他甚至雇了律师,要求法院重新分配遗产。
律师事务所里,赵国成信誓旦旦地对律师说:
"那老头肯定是骗了我女儿!两百万啊,怎么可能给他?"
律师翻阅了赵敏的遗嘱和相关资料,表情严肃:
"赵先生,恐怕这官司不好打。您女儿的遗嘱非常明确,而且有公证处的证明。”
“更重要的是,这位王先生照顾您女儿十五年,法院很可能会认为这笔钱是合理的报酬。"
"什么报酬?他照顾我女儿,肯定另有所图!"赵国成不甘心地说。
律师叹了口气:"赵先生,我必须提醒您,您女儿已经把三套房产都给了您,价值不菲。”
“如果您坚持起诉,法院可能会对您的动机产生质疑。"
最终,赵国成不得不放弃了通过法律途径索要钱财的想法。
但他并不死心,开始通过社区和亲友施加压力。
"老王啊,大家都在议论你呢。"邻居老李委婉地说。
"都说你占了赵家的便宜,要不你就分点钱给赵国成,免得背上骂名?"
王建国摇摇头:"我不会分的,这是敏敏的心意,我会用这笔钱做些有意义的事。"
压力接踵而至,但王建国始终坚守自己的决定。
他思考了很久,决定用这笔钱做一件敏敏会开心的事情。
一天,王建国来到县城最大的医院,找到了当年照顾赵敏的主治医生张医生。
"张医生,您还记得我吗?我是王建国,赵敏的公公。"王建国自我介绍道。
张医生惊讶地看着他:"当然记得!赵敏是个坚强的女孩,您又是个尽责的好公公。她...她还好吗?"
王建国摇摇头,眼圈红了:"她已经走了..."
张医生叹息道:"节哀顺变,她是个好姑娘,总是保持乐观。"
王建国擦擦眼泪:"是啊,张医生,我想用敏敏留给我的钱,建一个瘫痪病人的康复中心,不知道您能不能给些建议?"
张医生眼前一亮:"这是个很有意义的事情!”
“我们医院一直想开展这项服务,但苦于资金不足..."
就这样,王建国与医院达成合作,决定出资在医院内建立一个专门为瘫痪病人服务的康复中心。
当赵国成得知这个消息后,气得浑身发抖:"这老东西,钱不给我,竟然拿去捐了!"
但他已经无能为力了,康复中心的筹建工作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当地媒体还报道了这一善举,称赞王建国是"最美公公"。
赵国成看着报纸上王建国慈祥的笑容,和那个即将命名为"敏敏之家"的康复中心效果图,心中五味杂陈。
他想起女儿临终前的话,想起女儿对王建国的深厚感情,第一次,他对自己这些年的行为产生了质疑。
"我真的了解我的女儿吗?"赵国成自问道,眼中泛起泪光。
半年后,"敏敏之家"康复中心正式落成。
开幕仪式上,王建国特意邀请了赵国成。
"无论如何,你都是敏敏的父亲。这个中心有她的名字,希望你能来参加开幕式。"王建国亲自登门邀请。
赵国成愣了一下,没想到王建国会来邀请他。
他犹豫了片刻,最终点点头:"好,我会去的。"
开幕当天,赵国成站在人群中,看着那个写着"敏敏之家"的牌匾,突然泪如雨下。
那一刻,他似乎真正理解了女儿的选择,也看清了自己的自私和贪婪。
康复中心的第一批患者中,有一位年轻的截瘫女孩,状况与当年的赵敏极为相似。
王建国特别关照她,经常去陪她聊天,鼓励她不要放弃希望。
"王爷爷,您为什么对我们这么好?"女孩好奇地问道。
王建国微笑着抚摸她的头发:
"因为你们让我想起了一个人,一个教会我什么是真正爱的人。"
从那以后,王建国几乎每天都去康复中心当义工。
将赵敏的故事讲给病人和家属听,鼓励他们坚强面对生活。
"真正的亲情,不在于血缘,而在于心与心的连接。"王建国常常这样告诉那些患者和家属。
"只要心中有爱,再大的困难都能克服。"
赵国成也渐渐放下了心中的怨恨,偶尔会来康复中心看看。
有一次,他默默地坐在角落里,听王建国讲述他与赵敏的故事。
王建国声音温和,眼中闪烁着泪光:
"...她是个坚强的女孩,从不抱怨命运的不公。”
“她教会了我,生命的价值不在于长短,而在于深度;爱的意义不在于得到,而在于付出..."
听着这些话,赵国成第一次真正理解了女儿的选择。
原来,真正的爱是如此无私而伟大。
每当夜深人静时,王建国会坐在阳台上,仰望星空,仿佛能看到赵敏在天上对他微笑。
"敏敏,你放心,公公会好好的,你的心意我都懂。"
王建国轻声说道,眼中噙着泪水,嘴角却挂着幸福的笑容。
在人生的长河中,他们虽无血缘关系,却比亲人更亲。
他们的故事,如明灯般照亮了人间真情的可贵。
世间最珍贵的,从来不是金钱和房产,而是那份超越血缘的真挚情感。
只要心中有爱,哪怕不是亲人,也能胜似亲人。而爱的回报,永远比想象中更加丰厚。
来源:夜语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