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杨绛先生说:“让自己快乐的秘诀,就是停止胡思乱想,治愈自己最好的方法,就是忙碌和早睡。坚决不要因为一分钟的不开心而影响一天的快乐。人,想开了就是幸福,想不开就是痛苦,很多时候不是跟事过不去,而是跟自己的心过不去。”
杨绛先生说:“让自己快乐的秘诀,就是停止胡思乱想,治愈自己最好的方法,就是忙碌和早睡。坚决不要因为一分钟的不开心而影响一天的快乐。人,想开了就是幸福,想不开就是痛苦,很多时候不是跟事过不去,而是跟自己的心过不去。”
丧偶一场突如其来的狂风暴雨,是生命中最沉重的打击之一,将原本的生活打得支离破碎。那种深入骨髓的痛,会让人觉得余生似乎都要在黑暗中度过。感觉在失去了另一半后,这辈子好像失去了幸福。那么丧偶后的我们如何活出无痛的幸福呢?以下四个方法希望能够帮到你。
自从失去了另一半后,几乎身边所有的人,都说要坚强勇敢,不要悲伤难过。
可是事情没有发生在谁的身体,谁体验不到痛,失去了携手共进的伴侣,怎么能不痛苦呢啊?
可是大多数人在失去了爱人后,为了不影响身边的人,为了不让别人看不起自己,都隐藏了自己的情绪,假装自己走过来了,不允许自己哭,不允许自己悲伤。
可压抑悲伤,就如同强行堵住奔涌的河流,只会让情绪在内心不断积聚,带来更大的伤害。
所以亲爱的同命人,允许自己悲伤,让情绪自由流淌,允许自己哭泣、愤怒、迷茫,把这些情绪通过写日记、与亲友倾诉、进行心理咨询等方式释放出来。每一次的宣泄,都是与悲伤和解的过程。
英国作家C.S.刘易斯在妻子去世后,写下了《卿卿如晤》,将自己内心的痛苦、困惑与挣扎毫无保留地展现出来。正是通过这种对悲伤的直面与表达,他才逐渐走出阴霾。我们也应如此,把悲伤当作生活的一部分去接纳,而不是抗拒。
我们这一生,会经历很多事,任谁都不能事事如意,唯有看得开,在乎该在乎的,舍弃该舍弃的,才能真正过的轻松舒心。
当我们在失去一些东西时,也会在不经意间拥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起起伏伏的人生,总会有难堪的时刻,但是不要和现实过不去,因为你还要过下去;别和自己过不去,因为一切终将过去。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看得开是天堂,看不开是地狱。你在意什么,什么就折磨你,你计较什么,什么就困扰你。
生死是自然规律,丧偶是命运的安排,我们无法改变,改变不了的事,就要看得开想得痛,才能活的幸福,不明巴。
杨绛先生之所以能够成功,影响千千万万个,不仅仅是她的才能,还是因为,她有好的心态,在失去了爱人和女儿的日子里,她没有把自己一直活在痛苦里,而是接受现实,想得痛,看得开。
曾经,两个人共同构建的生活有其独特的节奏和意义。丧偶后,我们需要重新审视生活,为自己的人生赋予新的意义。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调整生活节奏,重新布置房间,让环境不再处处充满回忆的刺痛;做自己喜欢的事,培养新的兴趣爱好,绘画、摄影、园艺等,在全新的领域中找到乐趣和成就感;也可以投身于公益事业,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体会到自我价值的实现。
日本有一位丧偶的老人,在妻子离世后,开始学习制作陶器。在揉泥、塑形、烧制的过程中,他不仅掌握了一门技艺,更找到了内心的平静和生活的新方向。他的作品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希望,也感染了许多人。这就是重构生活的力量,它能让我们从痛苦中走出来,发现生活的更多可能。
虽然爱人已经离去,但曾经的美好回忆是宝贵的财富,我们可以将对爱人的思念转化为内心的力量。同时,不要忽视身边的亲朋好友,他们是我们在困境中最坚实的依靠。主动与他们联系,参加社交活动,在与他人的互动中,重新感受爱与被爱的温暖。
此外,也可以建立新的情感连接,比如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不要一直活在过去,不要活在痛苦里内耗,而是珍惜眼前人,好好陪陪父母孩子。
大多数在经历丧偶后,就失去了自我,把自己陷入无尽的痛苦中自我折磨,经常熬夜,不吃不喝,自我惩罚。
其实逝者已逝,活着的人还要好好的活着,其实爱我们的人希望我们能够好好的活着,好好的爱自己,只有爱自己,过好自己,离去的人才能安心。
所以越是在这样艰难的时刻,越要学会关怀自己。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饮食,为身体提供足够的营养;坚持运动,释放压力,让身体充满活力。
同时,也要学会在生活中给自己制造小确幸,一杯香浓的咖啡、一本喜欢的书、一场期待已久的旅行,都能为生活增添色彩。学会活在当下,欣赏身边的美好,感受生命的细微之处,才能发现幸福其实一直都在。
丧偶后的余生,或许无法做到完全无痛,但我们可以带着这份经历,在时间的长河中慢慢沉淀,学会与痛苦共处,不断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与温暖。
走出阴霾,拥抱无痛的幸福,这既是对逝去爱人的告慰,更是对自己生命的尊重与热爱。相信只要心怀希望,勇敢前行,终会在岁月的流转中,收获属于自己的幸福人生。
评论区为自己写下:我会越来越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来源:苏依婷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