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远省国术馆教练人物小传——绥远省国术馆武术活动纪略(4)

B站影视 2024-12-17 19:40 2

摘要:吴桐,字子琴(1899--1962年10月)回族,内蒙古托克托县人,祖籍河北沧州。生性好动,勤奋而侠义。自幼跟三祖父吴耀学习武术,1920年在绥远省第一中学读书,苦习武功。1924年考入北京体育专门学校学习。

绥远省国术馆教练人物小传——绥远省国术馆武术活动纪略(4)

吴秉孝 吴贤敬

吴桐,字子琴(1899--1962年10月)回族,内蒙古托克托县人,祖籍河北沧州。生性好动,勤奋而侠义。自幼跟三祖父吴耀学习武术,1920年在绥远省第一中学读书,苦习武功。1924年考入北京体育专门学校学习。

学习期间很快接触到太极拳这一从未练过的拳种,并认识了传授人吴鑑泉老师。经人多次引见被吴钰泉老师吸收为门徒。由于他的功底厚和勤奋好学,加之吴泉老师的精心指导,所以颇得其精,深受吴鑑泉老师的称赞。

毕业后,被聘为绥远省第一中学体育教员并兼任归绥女子师范学校体育、音乐教员。

1928年被推选为绥远省国术馆副馆长(呈报中央国术馆批准),并筹建主持国术馆的日常工作。他在馆内任职期间,并不以馆长自居,而是以师兄弟关系与学员相处,平易近人。

他代师(吴毓泉)收了五名徒弟,并精心将太极拳、推手、太极剑技艺传授给学员,使吴式太极拳在土默川一带传播。他谦虚好学,对自己的技艺从不满足。

在馆期间,他拜云连升教练为师,学习八卦超顶枪,即阴把枪。由于他有家传枪术的功底和太极拳的“听劲”功夫,所以,对阴把枪术掌握领会的较快,使云连升感到惊奇和赞叹。

云连升老师一再说:“子琴是把缠枪吃透了。”吴桐是善于总结经验和勇于创新的武术家,他把家传的八卦与太极拳揉合在一起,把缠枪和太极拳推手相结合。

他说:“阴把枪实际上是加长了手臂的推手。”他把阴把枪的练法与家传的杨家枪套路相结合,使缠套路化,更便于接受和掌握(缠枪原先无套路),从理论和实践上充实了缠枪的内容。

他对各类的拳术套路和器械的练法都有独特的见解,学用结合,表演和实用既有区别又有结合。

1937年“七·七”事变,省国术馆中断活动,他接受了傅作义(傅接李培基后任绥远省主席兼国术馆馆长)的指令,潜入日寇占领区做地下工作。他毅然接受了这一任务后,以回教青年学校校长的身份作掩护,收集日寇在归绥的活动情报。

1938年他获悉日寇进攻五原的秘密军事情报后,立即电告傅作义,使日寇进攻五原惨遭失败。在回教青年学校期间,日本顾问小村多次以摔跤欺辱中国学生,吴桐几次与小村交手挫其嚣张气焰,并指导学生大胆战胜小村(小村好摔跤以柔道自居)。

抗战胜利后,他继续担任省国术馆副馆长兼绥远省回教协会理事长。1949年“九·一九”绥远和平起义时,他态度明朗,积极拥护并参加了起义。

解放后,他任绥远省政协委员,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后又担任内蒙古体委办公室副主任。他多次参加全国、华北、内蒙体育运动会武术表演赛,获得许多奖。

1959年他所著的书《靠身锤》出版。解放前曾著《太极拳浅释》。1962年10月20日因患心脏血栓堵塞病逝,享年63岁。

云连升,又名云连珍,字中海(1877年—1940年),蒙族,内蒙古莎拉齐水涧沟门北石图人,性温和谨慎,食素,喜饮茶。自幼习武,好读书,精通医理。

曾先后拜赵玉何(赵三)、吴英(托县回族)、了通和尚(金山高僧)、杨一善(杨圪垯儿)、郭誉浓(又名郭玉山、郭三)五位名师学武术。刻苦钻研数十年如一日。尤其学习八卦超顶枪(即枪把缠枪),颇得郭三老师的真传。其后在莎拉齐教授徒弟11人,其中董吉昌、孙继贤使他很得意。

1928年被聘为绥远省第一中学武术教员,1930年被聘为省国术馆教练。在国术馆期间,同吴桐结成莫逆之交,对吴桐的刻苦勤奋学习阴把缠枪竭尽全力进行传授,又经吴桐手名扬四海。1937年“七·七”事变后返回故里。

1940年阴历腊月初八因患伤寒病逝在莎拉齐县城东门玉皇庙内。经师弟程全忠及徒弟们的协助,葬于北石图。享年63岁。

云连升把中医辩证理论运用于阴把缠枪,使缠枪理论化。他说:“谁能谁不能,能者问五行,五行若不明,能者也不成。”他的枪术很高明,剑术也很独特,出手三点头,退则夺其手。

他把枪剑的实用融为一体,剑极短兵长用之妙,枪极长兵短用之妙,名声传于大江南北。他还与学生陈沛合著《缠枪学要义》,与李映宏合著《连环剑秘诀》。

程全忠,字肖贤(1875—1946年),汉族,内蒙古莎拉齐水涧沟门人。14岁从师姚锦白学弹腿,又拜李亮白为师学绵掌,均能尽其技。又向杨一善老师学炮锤,复师郭三学习阴把缠枪,与云连升是师兄弟。

平生信佛教,守戒律,绝酒,坚保童身,终身不娶;喜京戏,性豪爽;外功既精,刻苦内修,早晚打坐,以求精业。

早年曾任苏寨沟民团武术教练,后经张万顺介绍,在山西省陆军第五师任武术教员。

1932年底返回归化城(呼和浩特),被聘为绥远省国术馆武术教练。1933年参加过青岛国术比赛,获得银奖。

程以长拳和器械著称,双头蛇、青龙刀、三路查拳等套路多由他传授。

1937年“七·七”事变后,返回家乡,在莎拉齐教授徒弟,健在的徒弟潘文(66岁)回忆说:程老师善行佛事,因修河神庙资金匮乏,一气之下,于1946年阴历四月病逝,享年71岁。

马正英(1879—1955年)回族,屠户。自幼习武。曾拜沙老三(沙福)、马二先生、大个子李师父、厨师李师父、文铁牛、耿平义等名师学艺。对少林拳、查拳、行意等拳术颇精通,运用长短器械得心应手。

曾在剪子巷设场子教授武术。马印、王美、白怀礼、丁俊、代俊等人多出马正英之手。1932年被聘为绥远省国术馆教练。

呼市地区十趟弹腿、普坛钩、春秋刀、少林刀、(摔拳)多出自马正英老师手传。抗日战争后,从事屠查拳业。抗战胜利后被聘为国术馆下设一分场武术教练。1955年因病去世,享年76岁。

苏福(又名苏尔庆)回族,呼和浩特新城人。早年从师吴耀,1928年绥远省国术馆成立后被聘为教练。1932年因病去世。

来源:文史资料工作室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