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金融科技的赛道上,度小满一度被视为潜力新星,背靠百度的强大技术与流量支持,自2018年独立运营后迅速在信贷、支付、理财等多领域开疆拓土 。然而,光鲜的市场曝光背后,其发展之路却暗藏诸多隐忧,正面临增长与信任的双重考验。
在金融科技的赛道上,度小满一度被视为潜力新星,背靠百度的强大技术与流量支持,自2018年独立运营后迅速在信贷、支付、理财等多领域开疆拓土 。然而,光鲜的市场曝光背后,其发展之路却暗藏诸多隐忧,正面临增长与信任的双重考验。
营收起伏与盈利真相
度小满旗下核心放贷主体度小满小贷,2024年交出了一份看似亮眼的成绩单:营收22.57亿元,同比增长24.7%;净利润从2023年的2.12亿元暴增至8.59亿元,同比增长306.1%,净资产收益率也从2.49%跃升至11.08% 。但回溯过往,2021 - 2023年,度小满小贷营收从30.18亿元一路下滑至18.1亿元,净利润从8.87亿元骤降至2.12亿元 。2024年的反弹并非源于业务规模的扩张,而是行业资金价格走低与自身成本控制。这一年,度小满小贷利息支出从2023年的3.51亿元降至2.42亿元 ,销售毛利率攀升至45.09%,净利率更是高达38.06%,远超爱马仕等奢侈品巨头,这种盈利更多是“节流”而非“开源”的结果。
获客策略与市场渗透
度小满的获客手段堪称“无孔不入”。满易贷作为消费贷主力产品,展业以来借助度小满APP、百度系一众APP,以及小红书、抖快、微信朋友圈等新兴平台投放广告 ,还通过高铁专列冠名、综艺赞助、剧集植入、城市商圈户外大屏露出等方式全方位触达用户。这种铺天盖地的宣传虽提升了品牌知名度,扩大了客群覆盖面,截至2024年末,度小满小贷放款余额达2586.13亿元,消费贷余额占比93.24%,但也引发了市场对其过度依赖营销获客的质疑,获客成本的高企是否能支撑业务的可持续增长有待观察。
用户权益保护的缺失
在追求利润增长的同时,度小满在用户权益保护方面却频频“翻车”。2024年度小满支付被投诉近2000件,涵盖交易类与服务类问题 。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度小满的维权信息超3万条,暴力催收、乱扣款、高利贷成为投诉焦点。有用户因失业逾期还款,遭遇度小满催收对本人及家人的骚扰、对紧急联系人的恐吓 ;明星刘乐妍也曾公开吐槽被度小满误认紧急联系人而遭电话骚扰,相关话题登上微博热搜,阅读量超3000万 。度小满委托数百家外包催收机构追债,其中部分机构行为激进,甚至出现自家控股的催收公司参与其中,实现放贷到讨债的“闭环”,却忽视了用户基本权益。
内控合规的红灯警示
度小满的内控合规问题也不容忽视。2024年9月,度小满支付因六项违规行为被央行北京市分行警告并罚款121万元,总经理被警告并罚款10万元 。违规行为涉及支付服务协议备案、账户实名制审核、为金融企业违规开户、交易信息上传不规范以及商户管理漏洞等,反映出其内部管理体系存在严重缺陷,合规意识亟待加强。
度小满在金融科技领域虽占据一定市场地位,但在用户权益保护与内控合规方面的短板,正严重侵蚀其市场信任根基。在行业监管趋严、用户需求日益多元化的今天,度小满若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在追求利润与保障用户权益之间找到平衡,完善内控机制,以更加稳健、合规、负责的姿态前行,否则将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
撰文丨九裘小妹
编辑|邹猫小妹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