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清醒的女诗人们,在封建时代如何面对爱情?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5-21 06:41 1

摘要:这本书以十位传奇女性为主角,从汉代卓文君的“当垆卖酒”到清末顾太清的“词坛绝唱”,跨越两千年时光,串联起中国古代女性在爱情、婚姻与时代夹缝中的智慧与坚韧。

又到520,当我们讨论爱情时,总少不了追问:什么是真正的爱?

是“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的执着,还是“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的清醒?

或许,在中南大学杨雨教授的新书《愿得一心人:杨雨讲古诗词》里,能找到超越浪漫想象的答案。

这本书以十位传奇女性为主角,从汉代卓文君的“当垆卖酒”到清末顾太清的“词坛绝唱”,跨越两千年时光,串联起中国古代女性在爱情、婚姻与时代夹缝中的智慧与坚韧。

书中既有卓文君敢爱敢恨的抉择,李清照“赌书泼茶”的风雅,也有鱼玄机“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的痛悟,更以诗词为镜,映照出女性意识从萌芽到觉醒的漫长轨迹。

今天,我们特别选取杨雨教授为本书撰写的自序,看她如何以“酝藉”为钥,打开古代才女的精神世界。

在初夏的清风里,在诗词的平仄中,遇见那些在历史深处绽放的灵魂,读懂她们如何在爱情里清醒,在诗词中觉醒。或许这才是对“爱”最好的诠释:既有勇气奔赴,亦有底气自持,终能酿成属于自己的“酝藉芬芳”。

《愿得一心人》杨雨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桃花得气美人中

文 \ 杨 雨

提笔写这篇自序的时候,正是桂花怒放的十月。

因为气候偏暖的原因,今年的桂花似乎比往年开得晚了些,中秋过去了将近一个月,桂花才“千呼万唤始出来”。而且,说是“怒放”,其实桂花何曾“高调过”?有时匆匆走过一树浓荫,如果不是那一缕幽香随风飘散,你很可能就会错过掩映在浓密树叶中星星点点的桂花,开得低调,却香得醉人。每次都是那缕若隐若现的幽香让我情不自禁慢下了脚步,并且,情不自禁想起李清照的那几句词:“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木犀花即桂花。李清照无疑是酷爱桂花的,她甚至说过桂花“自是花中第一流”。我无法确定在李清照喜爱的那么多花中,桂花是不是她的最爱;但我可以确定的是,以李清照为代表,花应该都是女性所爱,且,尤其是古代才女多以花来投射自身情感、人生体悟和命运图景。由此,我也爱上了李清照形容桂花的“酝藉”一词。按我的理解,“酝藉”一词有三重含义:第一层是内涵丰富深厚;第二层是表达含蓄闲雅;第三层是待人宽和温润。《汉书·薛广德传》评价传主之为人就用到了这个词:“广德为人温雅有酝藉。”博览群书的李清照用这个词来形容桂花,实在是为“低调”的桂花赋予了一种深沉而婉转的爱。

由是,我也很愿意用“酝藉”这个词献给本书所讲述的古代十位特别的女子:卓文君、班婕妤、徐淑、鱼玄机、李清照、唐氏(琬)、管道昇、柳如是、董小宛、顾太清。尽管这十位女性的出身、个性、才学、经历等都不尽相同:她们之中有人出身书香门第,也有人沦落风尘;有人婚姻美满,也有人爱情破碎;有人才华横溢颇具叛逆意识,也有人恪守传统伦理堪为古代贤女子典范……她们每个人都具有不可替代的美,也各自创造了不同的人生传奇,并没有一个确定的词语能够概括她们每一个人存在的特殊意义,但若是将这十位女子“穿越时空”地聚集在一起,我却最愿意用“酝藉”这个词概括她们呈现出来的整体风貌。这十位奇女子贯穿了从汉代到清末漫长的近两千年历史,她们仿佛是散落在历朝历代的珍珠,各美其美,当她们被“串”成一“串”,又分明勾勒出中国古代女性意识缓慢却又倔强的觉醒历史。

这十位女子中的绝大多数都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才女,除了卓文君、唐琬和董小宛(托名卓文君的《白头吟》和托名唐琬的《钗头凤》其作品署名权尚存争议颇有可疑之处,董小宛则甚少在诗词上用心)之外,大多擅长文学创作尤其工于诗词,都有代表作甚至是作品集传世,她们的人生经历、情绪轨迹和思想历程均有可靠的文字资料可供爬梳,走近她们的精神世界并非难事。在男性占据绝对主流的中国文学史中,她们在夹缝中艰难而坚定地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她们不是只存在于男性视角中或仅仅被塑造成男性期待的模样,她们摸索出了属于各自的存在意义,她们呈现出来的精神“范式”直到今天仍然能为当代女性提供源源不断的情绪价值。

卓文君是这十位女子中最“年长”的一位,她是出身豪门的富二代千金小姐,而且恰逢汉代鼎盛的汉武帝时代,无论是社会大环境还是个人出身,她都属于盛世中的幸运儿,拥有相对自由的选择人生的机会与条件。她与汉代第一才子司马相如“自由恋爱”的传奇,甚至成为重要的文学典故被后世文人频频引用。司马相如琴挑文君与文君夜奔相如的故事足够浪漫也足够香艳,但更令人钦佩的是其后的“文君当垆”充分彰显了她的智慧。司马相如尽管才华绝世,在现实生活中却并非一个十全十美的夫君,在卓文君的“培养”和努力下,他才终于告别了贫穷,经营起幸福的婚姻。当丈夫功成名就开始露出一点心猿意马的苗头的时候,她拒绝内耗,果断与夫决绝,“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绝不栖栖遑遑拖泥带水;当丈夫回心转意,她又会用自己的宽容去接纳他的不完美。

用原谅代替怨恨,放过对方又何尝不是放过自己呢?!

只有自己先拥有了足够的力量和智慧,才敢爱得全力以赴,才能断得无怨无悔,才会赢得地久天长。“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既是她的爱情愿景,也是女性尊严不容侵犯的高贵宣言。也难怪,这样的女子才会被严谨的历史学家司马迁载入史册,成为《史记》中最具光彩的女性之一并因此名垂后世。

卓文君

与卓文君的敢爱敢恨相比,稍后的班婕妤命运就要坎坷得多。虽是名门闺秀,奈何嫁入帝王家,从此帝王的一嗔一怒一喜一悲都将左右她的命运。后宫佳丽三千人,看上去个个风光,实则个个辛苦:如果你“有幸”成为“三千宠爱在一身”的那一位“分子”,那你就是众矢之的时刻生活在嫉妒的“刀尖”;如果你“不幸”成为了那“三千宠爱在一身”的“分母”(三千佳丽中的绝大多数恐怕都只能充当“分母”),那你终其一生只能成为别人的光环下黯淡的阴影,永远不被人看见。你存在着,就如同从来不曾存在过。

班婕妤就经历过从“三千宠爱在一身”的“分子”到“分母”的巨大落差,但班婕妤不同于一般后宫女子的地方在于,她永远高贵,也永远谦逊。当她被皇帝捧在手心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的时候,她不曾得意忘形狂妄不可一世;当她被夺去宠爱甚至被陷害的时候,她也不卑不亢不屑去争宠。

人间清醒的班婕妤,活成了沙漠里的一棵胡杨树,孤独,但绝美。

班婕妤

卓文君与班婕妤都拥有特殊的身份,她们的经历注定不凡,另一位汉代女子徐淑则无论是家世还是婚姻似乎都要平凡得多。但我想,徐淑从来不后悔她以这样“平凡”的姿态来过这人世间一遭,因为她踏踏实实爱过,也踏踏实实地被爱过。造物主创造男性和女性,是要让两性抱团取暖,而不是要让他们彼此怨恨的,徐淑和秦嘉就是“抱团取暖”的一对夫妻。徐淑不会预料到,她和丈夫最平常的一段异地恋,居然一不小心创造了中国历史上最美的异地恋“情书”。因为那些至情至性、至真至美的文字,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温暖。

徐淑

生命不能天荒地老,爱情却可以!

唐朝或许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豪放”的一个朝代,这个朝代的女性似乎又以“不羁”的风情绽放出独特而耀眼的光芒,前有武则天和上官婉儿分别在政坛和文坛大放异彩,后有薛涛在浣花溪畔书写着扫眉才子的绝代风华。而鱼玄机,就像无数曾经做着甜美爱情梦的少女一样,孤注一掷地爱过之后,带着满身伤痕,披一袭灰色道袍,完成了从“一个成功男人背后的小女人”到“台前聚光灯下闪亮的大女主”的转变。尽管,这样的转变,多少带着些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悲怆,但鱼玄机的悲剧色彩折射出一个女性想要在铜墙铁壁中突围而出的无助与勇敢。

看过鱼玄机的一生,才会理解“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是多么痛的领悟!

或许,李清照才是那个打破“丛林法则”活出“真我风采”的古代女性的典范。李清照也像所有女性一样细心经营着爱情与婚姻,但也慢慢懂得,爱情并非生命的全部。或者说,无论是一个男人,还是一个女人,首先都要成为一个具有独立精神世界的人,才能有资格、有力量去爱和被爱。

李清照

同为宋代女性,陆游的妻子唐琬就要悲情得多。陆游与唐琬的爱情是典型的封建伦理制度下的牺牲品,然而,唐琬的意义在于,她一直活在了陆游的爱情追忆里,让我们看到了爱情世界里最无奈的一面:年轻的时候我们忙着恋爱却又不懂什么是爱情;等我们终于明白了爱情之于灵魂的意义,才发现从指缝中溜掉的不仅仅是时间,还有可以倾心相爱的那个人。

古代婚姻完美的典范也许是元代赵孟与管道昇共同为我们诠释的。古代爱情与婚姻往往是“鱼翅”与“熊掌”不能兼得,可是管道昇却凭借自己的智慧、才华当然还有运气,既要到了朝朝暮暮,也要到了天长地久;既要到了婚姻里的彼此尊重,也要到了爱情里的灵魂陪伴。当然,她的聪慧与贤惠或许可以学得到,她的好运气未必人人可以拥有。但,即便没有她那样的好运气又怎么样呢?她在那儿,就可以告诉我们,完美的爱情并不只是存在于虚幻的世界。

只有读到柳如是,我们才发现女人花了一生的时间等待、追求和守望爱情,最后可能终于会明白,爱情之上,还有一种财富弥足珍贵:尊严与自由。“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样崇高的评价,国学大师陈寅恪居然慷慨地送给了柳如是,并且集十年宝贵精力完成了八十多万字的传记《柳如是别传》,让她不仅成为命运的传奇,还成为了学术界的传奇。自古“红颜多薄命”原本是柳如是难以摆脱的命运魔咒,但她居然,凭借不服输的那股子拗劲儿,挑战了命运的强悍,在明末清初的乱世,在荒凉的女性命运图谱中,开出了玫瑰花一般骄傲的美丽。

柳如是

在这十位女性中,大概董小宛最符合中国传统男性心理期待的红颜知己的模样吧?她的姿容风华绝代,她的性格却又柔情似水;她既是贤淑的妻子,又是孝顺的媳妇儿;她既有着浪漫的才情可以恣意挥洒,又有着过日子的细水长流的俭朴……将才女的“仙气儿”和邻家女子的人间烟火气毫不违和地集于一身,她是董小宛,也只能是董小宛。

每个男人心里都住着一个董小宛,但,世间再无董小宛。

好在,世间还有顾太清。命运暴击人的方式千奇百怪,怨天尤人无济于事,逆来顺受只能让悲剧得逞,铤而走险的结局可能是堕入万丈深渊……无论是对于女性还是男性,只有积聚足够的力量与智慧,才能强势而又从容地对抗命运不断地挤压与揉搓。虽然无论我们如何努力,都未必能活成我们最想成为的模样,但我们一定要活成无怨无悔的模样。我想,顾太清做到了。

不是每个人的命运都能成为历史的传奇,但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而且能够谱写属于自己的故事。这十位女子,其实从来都没有希望过自己的命运成为历史的传奇,她们只是努力过好自己这一辈子,不屈从于命运的安排,不甘心尊严被践踏,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她们经历过春天的姹紫嫣红,她们在夏日的火热中安静等待,她们终于在秋日的霜风里飘出桂花一般酝藉的清香。

每个人的命运都不可复制,我们讲述这十位女性的故事不是为了让我们去重复她们的生命轨迹,但这十位女子的存在让我们看到女性柔弱的身体内蕴含着怎样倔强的力量,她们顽强地生长却又透彻地懂得宽容的价值,她们不轻易低头却愿意交付真情去点燃彼此、去温暖这个世界。正如同柳如是诗中所说“桃花得气美人中”,不是美人如花,而是美人让这个世界如花。

春如桃,夏如荷,秋如桂,冬如梅,在四季里次第开放,不必慌张,不用焦虑,不要内耗,积蓄能量,滋养智慧,丰盈情感,于是,你总会在某一季里,织成繁花似锦,酿成酝藉芬芳。 是为序。

杨雨 2024年10月26日

来源:近现代史论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