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行业:为什么咬定创新药不放松?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5-21 06:09 1

摘要:2025年是中国创新药企业发展的关键年份,被作为“出海挣大钱的最确定事件”“发展里程碑”以及“确定性增长行业”。

2025年是中国创新药企业发展的关键年份,被作为“出海挣大钱的最确定事件”“发展里程碑”以及“确定性增长行业”。

一、创新药出海“确定性”的驱动因素

1.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国家层面出台多项政策支持创新药国际化,同时,医保丙类目录的推出,通过“医保+商保”分层支付模式解决高值创新药支付难题,加速研发成本回收周期。

2. 国际化合作模式多样化

License-out(对外授权)交易爆发。2025年仅开年一个月,国内药企如映恩生物、康诺亚等通过NewCo模式(成立海外新公司)完成超40亿美元交易,涉及双抗、ADC(抗体偶联药物)等前沿领域。例如,映恩生物与Avenzo Therapeutics达成的EGFR/HER3双抗ADC授权协议总金额达11.5亿美元。

跨国药企深度合作。信达生物与罗氏合作开发靶向DLL3的ADC药物,首付款8000万美元,潜在里程碑付款达10亿美元;康方生物与辉瑞联合开展ADC联合疗法,其PD-1/VEGF双抗依沃西在全球启动26项临床试验。

3. 技术突破与国际认可

中国创新药研发从“跟跑”转向“领跑”。例如,康方生物自主研发的PD-1/VEGF双抗依沃西在肺癌治疗中头对头击败国际“药王”帕博利珠单抗,临床数据发表于《柳叶刀》,标志中国新药研发能力跻身世界前列。

ADC、双抗等前沿领域领先全球:中国药企在全球双抗ADC管线中占比超过50%,百利天恒的BL-B01D1以84亿美元授权交易刷新纪录,映恩生物、信达生物等企业技术平台获跨国药企认可。

二、2025年作为“发展里程碑”的核心标志

1. 国际化交易规模创历史新高

2024年中国创新药License-out交易总额达519亿美元,2025年首月即突破40亿美元,预计全年交易额将再创新高。

2. 政策首次明确创新药为战略新兴产业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制定创新药目录”列为国家任务,并计划年内推出首版医保丙类目录,覆盖高临床价值但价格昂贵的创新药,推动支付端结构性改革。

3. 头部药企全球化布局成型

恒瑞医药、百济神州、康方生物等企业通过自主出海(如泽布替尼跻身30亿美元销售额梯队)或合作开发(如信达生物搭建Fortvita国际化平台),逐步构建全球研发、生产与销售网络。

三、行业“确定性增长”的底层逻辑

1. 市场需求与研发效率双提升

老龄化与慢性病需求驱动:中国创新药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7019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3万亿元,预计2025年将进一步攀升。

2. 资本回暖与估值修复

2025年医疗健康一级市场融资回暖,创新药领域占比超60%;二级市场中,港股18A与A股科创板企业估值触底反弹,政策利好推动板块逆势走强。

药企盈利改善:信达生物预计2025年实现EBITDA盈亏平衡,迪哲医药等企业营收增速超200%,商业化能力增强。

3. 全球产业链地位重构

中国在ADC、双抗等领域的研发管线数量全球第一,临床试验占比达50%,成为全球医药创新的重要源头。跨国药企通过合作引入中国技术,如默沙东与礼新医药达成27亿美元双抗授权,反向技术输出趋势显著。

总体来看,2025年是中国创新药企业从“本土崛起”向“全球领跑”跨越的关键节点,政策、技术、资本与国际化四重驱动下,行业增长具备高度确定性,并有望重塑全球医药产业格局。

如此确定性极强的高增长行业,必将是市场关注的重中之重,咬定创新药不放松的策略是最正确的选择。

来源:价值投资典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