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0年,人们似乎“解锁”了新的工作压力。疫情来临,很多人都被迫面临改变:无法回到工作岗位上,工作方式的改变,许多行业被迫停摆等等。随着疫情渐渐“退烧”,「职场PUA」话题又登上热搜,人们似乎在两个状态的极端中游走,这个话题给人们带来了警示,我们也似乎听到了
2020年,人们似乎“解锁”了新的工作压力。疫情来临,很多人都被迫面临改变:无法回到工作岗位上,工作方式的改变,许多行业被迫停摆等等。随着疫情渐渐“退烧”,「职场PUA」话题又登上热搜,人们似乎在两个状态的极端中游走,这个话题给人们带来了警示,我们也似乎听到了许多想要表达的声音。
在本周,我们精选了与【工作压力】相关的来信,并且请学员咨询师们倾情解答了来信者的困惑,希望路过的你可以打开看一眼,也许你能找到你想要的答案。
第一封来信
“刚毕业两年。每份工作都做不长,觉得很煎熬,现在准备离职。
休息时间无法不顾及工作,总会有人找我,每十分钟看一次手机,感觉很烦躁;但没人找我的时候又很不安,我知道只要不看手机就好了,但是做不到还很难受。现在只要一收到新工作任务就崩溃,躲在卫生间哭,知道怎么去做但是就是不想做。
每天想的很多,我知道这个辞职了也不能使自己开心,而现在的心态又没办法接受新工作。出去玩也会害怕下一个工作还是一样的状况。觉得自己什么都不会,不知道要干什么,很迷茫。“
高小贝 |「简单心理Uni·心理咨询师培养计划」学员咨询师:
“主动求助,是自主功能良好的表现”
看到你的描述,感到扑面而来的一股紧张和烦躁,那种煎熬的感觉,的确令人十分痛苦。从毕业到现在两年里每份工作都做不长,看起来类似的情况在重复发生。也许因为一再发生类似的事情,导致之前应对有效的办法,越来越无效,而这又反过来加剧了你的焦虑和担心,长此以往也损伤了你的自信心,以至于让陷入了迷茫。这种感觉确实让人难以耐受。
我想此时的你正在深刻的体验着一种情绪,它就是焦虑。焦虑本身是人类正常的情绪之一,人人都有。它是指个人对即将来临的、可能会造成的危险或威胁所产生的紧张、不安、忧虑、烦恼等不愉快的复杂情绪状态。其中含有着急、挂念、忧愁、紧张、恐慌、不安等成分。它一般与危急情况、难以预测、难以应付的压力事件有关。
适度的焦虑可以提升对工作的专注度,改善工作中的表现,提高效率,使人进入最佳表现区(optimal performance zone)。但是如果强度太大,挑战了心理舒适区(Psychological comfort zones),就会进入危险区(danger zone)。一旦进入危险区,随着焦虑程度的上升和舒适程度的下降,会带来工作表现的快速恶化。
此外,如果在至少6个月以上的多数日子里,对于工作表现出过分的焦虑和担心(焦虑性期待),达到难以控制的程度,存在坐立不安或感到激动或紧张;容易疲倦;注意力难以集中或头脑一片空白;易激惹;肌肉紧张;睡眠障碍(难以入睡、难以保持睡眠状态,或者休息不充分、质量不满意的睡眠)等状况,以至于导致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损害,就属于比较严重的焦虑问题了。
建议你呢,第一,做一下身体疾病检查,比如甲状腺功能是否亢进,以排除躯体疾病的可能性;第二去到专科医院去看一下精神科医生;第三找能够理解你、接纳你的家人、同学或朋友聊聊,或者找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聊一聊也是不错的选择。
很棒的是,你对自己的状况有觉察,并且一直在想办法应对,在感觉自己承受不来的时候,选择暂时放下工作其实是对自己的照顾和保护,并且主动求助,这都是自助功能良好的表现。
感谢你对平台的信任,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侯文昕 |「简单心理Uni·心理咨询师培养计划」学员咨询师:
“接纳自己,聆听那个敲响警钟的声音”
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此刻的你觉得有些进退两难,焦虑,烦躁,对于达不到的目标又觉得很沮丧。此刻感觉是一个垂头丧气的青年人坐在我面前。
此刻,让我们稍作停顿,看看里面发生了什么。在你的进退两难中,我看到你内心的愿望——你想做好这份工作。因此即使你在休息时间,你也会看手机去回应他人的诉求,但同时,似乎休息时间被破坏又让你有些不满意,所以,我猜你的内心备受做好工作和好好休息这个矛盾的煎熬。似乎好好休息会让你觉得你无法完成工作,因此觉得内疚。而工作又让你精疲力尽。这真是个进退两难的局面。此时,在我脑海里有一个画面,那就是,一个严厉的声音在告诉你,你要认认真真工作!而你内心深处似乎觉得疲惫不堪,想要好好地休息一下。你可否仔细回想一下,这个声音你之前听过吗?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来自于谁?
人这种生物,从本能(自我)上是追逐享乐安逸的。但是,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从父母,老师,经历和环境中习得了内在客体(超我),这些内在客体在一定程度上压抑着我们贪图享乐的欲望,要求和指导我们去工作,学习。当内在客体的要求和本能达到了平衡,在某种程度上,我们是可以工作-生活平衡,但是很不幸,内在客体和本能这两者常常起冲突。在这种冲突之下,我们常常觉得沮丧,焦虑。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除了回想自己过往的经历,还是那句老生常谈,去接纳自己。当有工作来的时候,不妨试试专心工作一下,倘若不想工作,那就暂时放下手机,闭上眼睛,去感受一下自己内心的感觉,尽管有些感觉让你觉得很不好,但是,这些感觉也是你的一部分,请不要尝试去阻挡他,就想象你站在高速公路旁,这些感觉就像是汽车,尝试静静地让他们开走而不是阻挡他们导致大堵塞。
这只是初步的建议,期待你和我们分享更多你的感受。
第二封来信
“今晚因为想到员工的不配合不客气,一怒之下我把镜子锤碎了,意识到自己需要找专业医生开导了。
最近工作很忙,加上自己副业也忙,晚上连续没休息好,状态差,而且自己负责项目二把手,角色变了不适应,员工有个性不客气也有野心。自己一直低声下气安排事情,稍有差池会被冷眼对待甩脸色给我。员工都不愿意为团队多做什么,但是业绩没完成最后一起遭殃。上面心急下面吃瓜,感觉自己夹在中间里外不是人,常常需要自己扛下事情。
现在想到糟糕的工作关系就恶心,反胃叹气,已经连续两天频繁叹气,一周失眠了。写日记,冥想,运动都没用,感觉很累。”
曹化行 |「简单心理Uni·心理咨询师培养计划」学员咨询师:
“Fight or Flight是人面对压力与危机时的本能反应”
从你的描述中看到你背负着三座大山——工作量、工作关系和工作业绩,蹒跚前行,这巨大的压力让你不堪重负,已经出现了恶心、反胃、失眠等身体症状,也会在愤怒达到极点时做出一些冲动行为——把镜子锤碎。这些实际上是你面对工作压力的应激反应,工作压力作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应激源,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呢?
应对压力通常会有2种类型的应对方法:
1、问题指向的应对方法:通过直接的行动或问题解决行为,来改变应激源或个体与它的任何关系,比如战斗、逃跑、磋商、提高自我韧性、降低预期压力的强度等。这类应对方法对于那些可控应激源通常是有效的,也就是那些可以通过你的行动消除的应激源。
2、情绪聚焦的应对方法:这类方法对于应付那些不可控应激源产生的影响更为奏效,也就是在那个情境中,没有什么来自于环境的威胁需要你去排除,你无法找到改变外界应激情景的方式,相反,你需要改变自己对于此事的感觉和想法,比如向外界寻求支持、提高自身技能、放松训练、有意的分心、自我想象等。
在你所面对的情境中,你已经采取了写日记、冥想、运动等方法,但没有明显的效果,这一方面是因为这些情绪聚焦的应对方法是需要一定时间的积累才能够起到作用的。另一方面,在压力情景中应对策略越多,效果越好。
因此,你可以考虑增加问题指向的应对方法,也就是说是否可以有办法改善你现在面临的困境。比如你讲到工作忙,还有副业,那么副业是否可以稍微减少些,或者暂停一段时间呢?又比如工作业绩不能完成,是否可以和领导讨论没有完成的原因,以取得领导的理解。而工作关系似乎是最让你头疼的,那么这么糟糕的员工是否可以有办法改善其绩效呢?因为对于员工而言,与直接领导关系不好也是有很大风险的。
由于你已经失眠一周,我想尽快采用一些放松方法或助眠技术恢复正常的睡眠,是很重要的。
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帮助。
刘思悦 |「简单心理Uni·心理咨询师培养计划」学员咨询师:
“自我要求的耐心,形成了新的压力;请重视身体发出的信号”
看到你的描述,我感到一种透不过气的压迫感,好像四面八方的墙都挤压过来,我在中间动弹不得。我猜你会有相同的感受吧?新的角色、员工、上级、客户、副业……几面墙把你夹在中间。
除了密不透风的压迫感,似乎也是很无助的,只有你一个人在面对这个局面,没有人可以支支招、帮把手,甚至在一旁倾听陪伴的人也没有;你的时间全被占满,自己一个人静静消化恢复的时间也没有。
想到这些,我很感慨。这得是一个多么坚强、负责的人,才能扛得住这么多压力?可往往又是这样的人,总告诉自己要硬撑下去,逼着自己吃了太多苦,让人心疼。
恶心、疲惫、情绪崩溃,这些都是身体发送给我们的信号,提醒我们这样下去撑不住了,需要好好照顾自己了。我很高兴你读懂了这些信号,开始想要调整自己的状态。你尝试了一些自助的方法,似乎没有起到效果,一方面可能是因为这些方法需要人静下心来、对自己很有耐心的去慢慢做,但你处在非常焦虑的状态下很难有耐心,“要求自己有耐心”本身也形成了新的压力;另一方面你独自一人太久了,你真正需要的是被人理解、被支持,感受到来自另一个人温暖的支持力量。
每个人都有在关系中被关注、被理解、被支持的需要,这就像吃饭喝水一样是我们正常的需要,绝不意味着软弱。如果你有可以信任的朋友、家人、同事,抽出时间和他们聊一聊吧,找心理咨询师谈一谈也会很有帮助。有时我们并不是缺好方法,而是“电量不足”没有力气去思考和行动了,在关系中充好电,你会重新找回自己的力量。
你是不是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咨询师们的回复有没有给你触动呢?有没有让你有所慰藉呢?
如果答案是yes的话,我们很开心能关注到自己的需要,下面是以上回信的学员咨询师名片,如果你遇到了“心动”的学员咨询师,就快去联系ta吧!
来源:睿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