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以来,随着携宠出行需求激增,国内航司竞相布局“宠物进客舱”服务。深蓝智库调研发现,部分“宠物进客舱”机票单程最高可达2000元。这一服务不仅成为航司应对客运收益下滑的新手段,也推动了“民航+宠物”服务产业链向检疫、保险、旅游等上下游延伸。然而,“人宠
2025年以来,随着携宠出行需求激增,国内航司竞相布局“宠物进客舱”服务。深蓝智库调研发现,部分“宠物进客舱”机票单程最高可达2000元。这一服务不仅成为航司应对客运收益下滑的新手段,也推动了“民航+宠物”服务产业链向检疫、保险、旅游等上下游延伸。然而,“人宠同行”的品种限制、客舱安全与旅客体验的平衡等问题仍是行业面临的现实挑战。专家指出,未来“宠物友好航班”或成常态,但相关政策和规则的完善与执行是关键。
从货舱到客舱
越来越多的宠物正在被允许进入飞机客舱,被放置在主人前排座椅下方或相邻座位上,与主人一同开启飞行旅程。
据深蓝智库不完全统计,2025年以来,海航、南航、东航、吉祥航空、春秋航空等多家上市航司都试点提出或升级“宠物进客舱”服务。其中,海航和南航扩大了宠物进客舱的站点或航线范围,东航、吉祥航空和春秋航空则是试点推出“宠物进客舱”服务。
在这些“宠物进客舱”服务中,“人宠同行”“人宠共融”是最主要的概念,几乎所有推出该服务的航司都提到了相关说法。在不断优化宠物相关服务的背后,是携宠航空出行的需求越发强烈。
以国内最早推出该项服务的海航为例,2018年起,海航率先推出“宠物客舱关爱服务”。2025年以来,海航将成都天府等站点纳入该服务的应用站点范围,又推出了新的“宠物占座”服务。
海航宠物客舱服务相关负责人张皓向深蓝智库表示,从市场判断和用户需求方面来看,《2025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消费报告)》显示,2024年城镇犬猫消费达3002亿元,携宠出游成为新热点。
社交媒体平台的讨论热度也反映出旅客需求。张皓提到,海航持续关注和收集来自社交媒体平台的数据。截至2024年12月,小红书上“哪些航司可以带宠物进客舱”相关笔记达37万篇,用户对宠物进客舱服务保持高关注度。
此外,在“宠物进客舱”之前,我国民航业与宠物运输相关的服务大多为宠物托运,即按照相关规定,将宠物放置在宠物箱中,作为行李装在飞机的供氧货舱内运输。这种航空托运的方式存在一定的痛点,例如,人宠分离可能导致宠物应激、主人焦虑等情况;部分宠物也因体型大小、品种等规则限制无法被托运。张皓表示,“宠物进客舱”“宠物占座”等服务能精准满足这部分旅客的需求。
需求带动之下,越来越多的航司入局“宠物经济”。
东航方面表示,越来越多的人将宠物视为家庭重要成员,航空出行场景中的人宠分离痛点日益凸显,试点推出“宠物进客舱”服务是为了让更多旅客感受到“人宠同行”的飞行体验。吉祥航空相关负责人也提到,推出该服务能有效解决传统货舱运输中存在的宠物应激风险、主人分离焦虑及流程繁琐等问题,有助于实现宠物家庭“和毛孩子一起去旅行”的心愿。
宠物占座的高收益
在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副院长陈占明看来,“宠物进客舱”服务的普及意味着,航空客运服务模式正在从单一运输向情感消费拓展。该服务的推出和升级,是民航业应对同质化竞争、拓展收益的有效手段。
对航司而言,“宠物进客舱”服务能带来多方面效益,尤其是在机票价格下降、客运收益承压的情况下,最为直观的是提升客票收益。
据深蓝智库统计,大多数开通“宠物进客舱”服务的航司,对宠物收取的费用在1500元以内。东航“宠物进客舱”的收费标准是每只宠物1288元/航段;南航“宠物进客舱”的收费标准是,当航距小于2000公里时每只宠物1299元/航段,大于或等于2000公里时每只宠物1499元/航段;海航每只宠物1399元/航段;吉祥航空每只宠物1500元/航段;春秋航空单程宠物机票票价999元起(不含燃油费)。
“宠物占座”服务还会收取更高的费用。以南航为例,根据航班剩余座位情况,旅客可以购买额外座位,把宠物放置在座位上。一个额外座位需要400元,两个则是600元。如此叠加之后,南航的“宠物进客舱”收费可高达1899元/航段(航距小于2000公里)或2099元/航段(大于或等于2000公里)。
2024年,以三大航为首的众多航司客运收益出现下降。国航2024年的每客公里收益为0.5338元,同比下降12.41%;东航的客运人公里收益0.512元,同比下降13.66%;南航的每收费客公里收益为0.48元,同比下降12.73%。中国航协数据显示,尽管2024年的旅客运输量创新高,但全年经济舱平均票价同比下降超10%,全年客公里平均收益水平同比下降12.5%。
民航业内人士林智杰表示,“宠物进客舱”服务不仅能够满足旅客的个性化出行需求,也能够增加航空公司的收益。带上一个“毛孩子”,相当于多卖一张机票,这也是航空公司增加收益的一个方向。
陈占明分析,当客运收益减少,航司就需通过高附加值服务吸引高净值客群,恰好宠物主群体消费能力强,愿为服务溢价买单。同时,利用宠物服务,航司还能优化长期客源结构,增强高消费养宠家庭旅客的黏性。宠物“占座”需提前锁定名额,对于提升客座率、减少空座损耗也有一定助力。
此外,推出宠物服务也是航司对情感消费的重视。养宠人将情感寄托于宠物,在这样的趋势之下,以宠物服务获取旅客的信赖,也是航司强化品牌形象、提升旅客黏性的有效手段。
吉祥航空相关负责人表示,航空服务需要更具温度的创新,吉祥航空希望通过场景化产品设计,让飞行成为人宠共享的温馨体验。
携宠出行的想象空间
“宠物进客舱”服务带来的效益并不止于航司。从托运到进客舱,“民航+宠物”的服务内容正在不断完善。从行业发展来看,包含“宠物进客舱”在内的“民航+宠物”服务推动了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也是服务经济深化发展的体现。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宠物经济产业规模达5928亿元,同比增长20.1%;2028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1500亿元。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随着人们对宠物角色的认知从情感寄托逐渐转变为家庭成员,他们在宠物身上的消费也在不断增加。这种趋势推动了宠物食品、用品、医疗、娱乐等各方面的消费增长,中国宠物经济产业将迎来广阔的增长空间。
陈占明认为,航司通过“宠物进客舱”等服务切入蓝海,抢占先发优势,由此能进一步将产业链延伸至宠物粮、航空箱等领域,形成“民航+宠物”经济生态,上游可促进宠物检疫、疫苗等配套产业标准化,下游带动宠物友好酒店、旅游线路、保险等衍生服务发展。
此外,“民航+宠物”还存在许多深度融合发展的可能性。陈占明表示,国内航司可以借鉴国外模式逐步推出全舱宠物友好航班,拓展跨境宠物旅游至东南亚、欧洲等热门目的地,利用数字平台整合预约、检疫、保险、目的地服务形成“一键携宠出行”平台等。
安全与体验的平衡
不过,即便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宠物托运的痛点,但“宠物进客舱”的先行模式也存在挑战。
陈占明提到,目前国内航司在进客舱方面依然对宠物的大小、品种有一定要求,且我国相关制度标准尚不完善,航司对宠物品种、体型、检疫要求不一。在旅客需求方面,航司还要注意平衡养宠旅客与其他旅客的需求,例如,部分旅客对宠物毛发过敏、如何消除怕猫怕狗旅客的顾虑和抗拒等。
林智杰则提出,在“宠物进客舱”的实践过程中,一定要做好航空安全相关的保障,比如宠物疫苗是否齐全、宠物箱是否结实且闭锁、禁止旅客在飞行过程中打开宠物箱,避免威胁到飞行秩序和客舱安全。
对于如何确保“宠物进客舱”服务的流程顺畅,张皓向深蓝智库介绍,海航会与机场及相关部门协调,明确各方职责和工作流程;对值机、安检等人员进行相关培训,使其熟悉服务流程与规定,掌握运输要点,提升服务和应急能力。
深蓝智库也注意到,目前推出“宠物进客舱”服务的航司都对每个航班上携宠同行的数量、携宠座位区域进行了限制,每趟航班客舱的宠物数量都控制在2—4只,且每名旅客仅能携带1只宠物。
张皓还表示,在飞行中,海航的乘务组会时刻关注宠物状态,及时提供协助,保障旅客和宠物有安全与舒适的体验。
北京商报记者 关子辰 牛清妍
图片来源:企业供图
来源:北京商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