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我们吃点啥?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5-20 22:29 1

摘要:吃枇杷品杨梅尝苦菜……小满未满舌尖上的酸甜苦辣亦是人生况味“麦穗初齐稚子娇,桑叶正肥蚕食饱”麦粒初熟带着小得盈满的甜蜜山花烂漫饱含初夏甘醇的芬芳在阵阵沁人的清香中我们迎来了夏天的第二个节气——“小满”【小满吃枇杷】民谚有“小满枇杷半坡黄”可见小满时节枇杷是“正

品杨梅尝苦菜……小满未满舌尖上的酸甜苦辣亦是人生况味“麦穗初齐稚子娇,桑叶正肥蚕食饱”麦粒初熟带着小得盈满的甜蜜山花烂漫饱含初夏甘醇的芬芳

在阵阵沁人的清香中

我们迎来了夏天的第二个节气——“小满”【小满吃枇杷】民谚有“小满枇杷半坡黄”可见小满时节枇杷是“正当时”“寒初荣橘柚,夏首荐枇杷”唐朝文人柳宗元对枇杷的喜爱可见一斑“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卢橘”是枇杷的别名)苏轼被贬至岭南作的这首咏物诗中也出现了枇杷的身影有人说南方人有多爱枇杷也许北方人真的不懂提起枇杷北方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可能是“川贝枇杷膏”而在南方它早已融入了人们的日常

枇杷叶形似琵琶

取“琵琶”的音,得名“枇杷”

枇杷仿佛也具有了文人气质

在烟柳画桥的江南

它既有诗情画意

也带来满满的“吃货”福利——

“长是江南逢此日,满林烟雨熟枇杷”

在南方枇杷已有2000多年的种植历史早在唐代杭州塘栖枇杷便被列为贡品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述“塘栖枇杷胜于他乡”明代王世懋《学圃杂疏》中记载“枇杷出东洞庭者大”而在有“水果天堂”的华南地区“天生丽质难自弃”的枇杷也丝毫不逊色于荔枝、芒果“五月枇杷黄似橘,年年新果第一枝”初夏的枇杷集结了四时的气息:“秋萌、冬花、春实、夏熟”秋日养蕾,冬季开花春来结实,夏初果熟承四时之雨露为“果中独备四时之气者”枇杷肉质细腻、味甘清甜具有一定的食疗价值富含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是营养丰富的“保健水果”每一口枇杷
都是这个季节的馈赠轻轻一口咬下去当牙齿和果肉碰撞的那一刻汁水四溢甘甜的滋味瞬间充盈整个口腔【小满品杨梅】“盈手摘得三两颗,啖入满口华池香”说的是它“众口但便甜似蜜,宁知奇处是微酸”赞的是它这让人欲罢不能直咂嘴的便是杨梅“枇杷黄后杨梅紫,正是农家小满天”小满时节也是杨梅上市的时节

只要品尝过刚采摘的杨梅就不会再忘记它独一无二的酸甜滋味从古至今文人墨客的笔下交织着对杨梅的喜爱从宋代的“吃货学士”苏东坡到明末清初多才多艺的李笠翁见了它都垂涎三尺人们更是毫不吝惜对杨梅的赞美 “玉肌半醉红粟”
“玉盘杨梅为君设”“欲摘此果尝个鲜只恨不在此山中”……
紫红的杨梅压弯了枝头像玛瑙一般令人垂涎入夏的第一口杨梅便疗愈了整个夏天
杨梅被称为“龙睛”这样的别名听起来有种别样的“尊贵气质”果肉格外紧致有嚼头酸中带甜甜中寓酸就像我们品尝到了生活的酸甜也感受到了岁月的流转在岭南客家人吃杨梅有先浸泡盐水的习惯微深染紫的一颗颗杨梅泡过盐水,丢进嘴里任口齿收割着一茬茬清郁的甜汁舌尖还逗留着一丝俏皮的酸暑气顷刻烟消云散苦于杨梅的最佳赏味期转瞬即逝人们也会想尽一切办法盐藏、蜜渍、糖收、酒浸、化汤只为了留住这一方人间至味在小小的杨梅里我们尝到了初夏的满足尽管生活平凡琐碎但热爱生活的人总能把日子过得情趣盎然,有滋有味
【小满尝苦菜】小满是一个充满清新气味的节气《周书》有云:“小满之日苦菜秀”小满时节苦菜长得特别茂盛开出一丛丛嫩黄的小花煞是可爱苦菜是中国人最早食用的野菜之一《诗经》中就有对苦菜的描述:“采苦采苦,首阳之下”它苦中带涩,涩中带甜新鲜爽口,清凉嫩香,营养丰富跨越漫长的时光一直生长在我们的文化记忆里从“吃货”的角度看小满时节的苦菜并不算最好吃那么,为何还吃呢?过去,大概多是不得已小满时节夏收作物已经结果但还未成熟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所以在过去很多百姓不得不用苦菜来充饥吃苦菜也就成了小满节气的独特食俗“苦苦菜,花儿黄又当野菜又当粮”当年红军长征途中也曾以苦菜充饥渡过了一个个难关因而,吃苦菜也就有了忆苦思甜的味道
小满吃苦菜也预示着农人即将开始辛苦劳作先吃顿苦菜未来的日子可能就会苦尽甘来苦之味或许就是夏之味在生命将满未满、将熟未熟之时苦是必须经历的味道小满的味道苦中回甘就像小满是丰收的前奏一样今日吃进的苦来日必报之以甜小满
是一个十分特别的节气小和大往往对应出现

在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中

有小暑有大暑

有小雪有大雪

有小寒有大寒

唯有小满而无大满

“人生最好是小满花未全开月未圆”

这或许

正体现了古人的处世哲学

不疾不徐

不求全求满

小满

才是人生最好的状态

愿你

能收获人生中的“小满”拥抱“刚刚好”的幸福一切随心

来源:中国财富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