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中国十大名茶六安瓜片;有中国历史名茶霍山黄芽;有中国名茶之一的金寨翠眉;有兰香型绿茶代表的舒城小兰花;有在香港、粤东、东南亚颇负盛名的六安篮茶;有曾获吉尼斯之最的华山银毫等。
六安好茶不止黄大茶
这个冬天来杯六安茶
近日,全国热卖的一款奶茶“晴山栖谷”,是以皖西大别山地区产的黄大茶为原料,上市前两天全国销量逾300万杯。
六安好茶,不止黄大茶。
有中国十大名茶六安瓜片;有中国历史名茶霍山黄芽;有中国名茶之一的金寨翠眉;有兰香型绿茶代表的舒城小兰花;有在香港、粤东、东南亚颇负盛名的六安篮茶;有曾获吉尼斯之最的华山银毫等。
截至2024年10月,六安全市茶园面积80万亩、产量4.75万吨、一产产值55亿元、综合产值192.6亿元。
这个冬天,来杯六安茶,暖身又养生!
为什么要喝六安茶?
六安文旅推广大使姚俊老师
话说六安茶
六安,地处大别山北麓,高山环抱,云雾缭绕,气候温和,生态植被良好,自古就是著名的茶叶产区,这里诞生了很多“名优特”茶叶产品,下面介绍几款六安茶。六 安 茶
首先,介绍一下什么是“六安茶”。
六安茶,明清时期主要指“六安州”所产的茶,它包括六安、霍山、现金寨等范围内的茶叶。
历史上,六安茶的种类有很多,有不发酵的绿茶,也有轻发酵的黄芽、黄大茶,还有后发酵的黑茶六安蓝茶等等,也生产过像“霍红”这样的红茶;
从形态上看,有饼茶和散茶,饼茶就是茶叶经过蒸煮以后,压制成饼状的团形,所以也叫“团茶”或“片茶”。
中国的茶叶历史很长,早期的茶叶是作为药用,我国第一部药物专著《神农本草》中就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这里的荼,就是茶,当时是生吃内服,或者外敷消炎解毒。
后来,茶叶发展成了一种食物,人们把茶叶蒸煮除去苦涩以后,和粮食一起煮成“茶粥”,最后才逐渐发展成了饮品,但当时喝茶的人很少,只是在文人雅士中流行。
茶真正作为广泛性的大众饮品,大约还是在1200年前的唐代,特别是茶圣陆羽的《茶经》问世以后,茶文化开始盛行,只不过,唐代采用的煮茶法。
煮茶,就是先把水烧开,然后放入调料,最后撒上碾碎的茶叶粉,趁热将茶汤喝下去,所以,当时也叫“吃茶”。
早期唐朝人煮茶,会在茶汤里放很多调味料,像盐、葱、姜或橘皮等等。到了唐朝中期以后,开始提倡喝茶汤的原味,渐渐地不再放任何调味料。
到了宋代,饮茶强调“茶艺”,整个饮茶上升到了审美的高度。首先,他们在茶饼上装饰了很多龙凤的花纹,非常精致,名字叫做“龙凤团茶”。
饮茶方式上,也改成了“点茶法”,就是先将饼茶碾成细细的粉末,用沸水冲点茶。为了使茶末与水融为一体,用茶筅快速击打,茶水充分交融,并使茶盏中出现大量白色茶沫。
由于这种饮茶方式过于奢靡和繁琐,到了明朝以后,朱元璋下令“废团改散”,也就是把团茶改成散茶。散茶,就是我们今天常见的各种茶叶,从这个时候开始,绿茶、黄茶、黑茶和花茶的工艺相继形成。
到了300年前的清朝,中国茶开始风靡全世,制茶工艺也改成了以烘青和炒青为主,最终形成了今天常见的制茶、泡茶、喝茶的形式。
总体来说,我们中国人的饮茶历史,经历了四个过程:生吃药用、熟吃当菜、烹煮饮用、冲泡品饮。
我们六安茶,兴起在唐朝,大约是由四川一带的茶叶,沿江而下流传到六安,然后渐渐发展起来,唐朝陆羽的《茶经》中就有“庐州六安茶”的记录。
到了明清时期,六安茶达到了鼎盛时期,品质和产量都到了很高的程度,从明朝嘉靖年间开始,六安茶便作为了“贡茶”,一直延续了300多年。
历史上关于六安茶的赞誉很多,明代陈霆在《雨山墨谈》中写道“六安茶,为天下第一”;明代茶学家许次纡,在茶叶名著《茶疏》中的第一段话便是“天下名山,必产灵草,江南地暖,故独宜茶,大江以北,则称六安”;
最著名的还是明代李东阳、萧显、李士实三名士所写《咏六安茶》,其中有“七碗清风自六安,每随佳兴入诗坛,陆羽旧经遗上品,高阳醉客避清欢”这样的诗句。
到了清代以后,关于六安茶的记录就更多了,《红楼梦》里多次提到六安茶,在袁枚的《随园食单》上也有六安茶的详细记录,慈禧太后的食单上,有“月供十四两六安茶”的记录,等等。
1915年,六安茶获得了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从此,六安茶成了举世闻名的中国茶叶之一。
六安瓜片
六安瓜片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它是中国烘青绿茶的典型代表,在所有茶叶中,六安瓜片是唯一无芽无梗的单叶茶,它的“单片叶”的选料以及“拉老火”的工艺,在中国茶叶中独树一帜。
因为这个茶叶的干茶外形像葵花籽,俗称“瓜子片”,因此被称为“六安瓜片”。
六安瓜片的制作工艺非常复杂,在所有绿茶中,它的工序最繁琐,技术难度最高,六安瓜片的生产,过去有七道大的工序,即采摘、扳片、炒生锅、炒熟锅、拉毛火、拉小火、拉老火。
现在取消了“扳片”这个环节,直接采摘叶片,所以现在仍然有六道大工序,而每一道工序里,还有很多小的程序,比如定型、捡叶,摊凉、翻茶等等。特别是拉老火过程,需要反复进行几十次的抬篮烘烤,不仅过程复杂,而且对技术的要求也非常高。
目前,六安瓜片的制作技艺,已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关于六安瓜片的历史,一直存在争议,一种说法是创制于明末清初,至今有400多年的历史;另一种说法是创制于清末的1905年。
如果单从“六安瓜片“这个名称来说,确实只有120年的历史,过去,所有关于六安茶的文献资料中,都没有“六安瓜片”这个名称,只有六安茶的记录。
六安茶不能等同于”六安瓜片“,六安瓜片只是六安茶中的一个分支,是六安茶的后起之秀。唐宋时期虽然有“片茶”的记录,但是这个“片茶”,是指饼茶,一片就是一饼,并不是今天的“六安瓜片”。
用叶片制茶,较早的是明代“松萝茶”,松萝茶出自徽州休宁的松萝山,仅取叶片,是松萝茶的特点之一。但早期的松萝茶叶片,需要除筋摘片,断蒂去尖。明朝闻龙的《茶笺》中记录,“茶初摘时,须拣去枝梗老叶,惟取嫩叶。又须去尖与柄,恐其易焦,此松萝法也”。
松萝法制茶传到六安以后,经过改变,不再“去尖与柄”,采用全叶制作,最终生产出了“六安梅片”,此时的六安梅片,已经不同于松萝茶,它不仅原料是单叶全片,而且干茶外形也类似于“瓜子片”,清朝名人陆廷灿在《续茶经》中写到:“六安(霍山)有梅花片,又有银针、丁香、松萝等名色。”
后来,六安梅片茶在清代一直作为贡茶,到了1905年,六安梅片做了部分改进以后,正式改名为“六安瓜片”。所以说,如果从选料和制作工艺来看,六安瓜片的确有400多年的历史。
关于“六安瓜片”名字的起源,没有明确的文字记载,现在流传较多的是麻埠镇的祝老板,祖籍山东,因为知道袁世凯饮茶成癖,于是,祝老板就为袁世凯定制了一批叫“六安瓜片”的茶叶,深受袁世凯的喜爱,最终得以大面积地推广制作。
另外还有一种说法,麻埠镇刘铭传的儿子刘春圃,娶了袁世凯的堂妹,与袁世凯有亲戚关系,刘春圃经常赠送“六安瓜片”给袁世凯,最终产生了巨大影响,六安瓜片开始流行。
当然,这些都是传说,不能作为信史,但袁世凯对六安瓜片的喜好是可信的,以袁世凯在政界、军界的地位与影响,他对六安瓜片的广泛传播,肯定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近二十年来,在六安政府和茶农的共同努力下,六安瓜片的产量和质量,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现在,六安瓜片已经成了六安一张靓丽的名片,也成了六安人最值得骄傲的地方特产之一。
霍山黄芽
霍山黄芽是中国历史名茶,现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它是安徽省霍山县著名的地方特产,“霍山黄芽”与“黄山”、“黄梅戏”并称为“安徽三黄”。
霍山黄芽,过去采摘期一般在谷雨前后两三天,采一芽一叶或一芽两叶初展。然后经过杀青、毛火、摊放、足火、拣剔复火5道工序精制而成,成品茶叶呈现嫩黄色。
霍山黄芽属于轻发酵茶,发酵程度很低,它的加工工艺,虽然与绿茶相似,但多了一道焖黄或摊黄的工序,正是这道工序,让霍山黄芽归属于黄茶一类。
焖黄使茶叶中的叶绿素、多酚类化合物、淀粉和蛋白质都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让霍山黄芽有了“黄叶、黄汤”的特点,也有了不同于绿茶的独特滋味。
霍山黄芽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史记》中曾有这样的记录:“寿春之山,有黄芽焉,可煮而饮,久服得仙”。这里的寿春之山就是霍山,因为当时霍山隶属寿春。到了唐朝的时候,李肇在《国史补》中,把黄芽列为十四品目贡品名茶之一。
到了宋朝,开设霍山茶场,这时的霍山茶叶已经形成了很大的市场,不过这个时候,霍山的茶叶依然还是以饼茶为主,李清照的《鹧鸪天》中写道:“酒阑更喜团茶苦”,这里的团茶就是饼茶。
另外在宋朝,士大夫们还非常流行斗茶。所谓“斗茶”,就是先将饼茶碾碎,放在茶碗里,再倒入开水。一是斗色,茶水清澈的胜出;二是斗痕,茶沫消散后,茶碗四周没有痕迹的胜出。
当时,宋徽宗对这个茶道很有研究,他写的《大观茶论》中说,斗茶要用青黑色釉的瓷碗为好,尤其以黑釉上有“兔毛一样的细纹”为最好,因为这个爱好,后来全国很多地方都开始烧制黑瓷。
1981年,在霍山县下符桥就发现了一座北宋磁窑,磁窑的遗址中挖出了黑瓷茶碗、茶盏,也有青釉瓷碗,其中一只青釉碗,内壁刻有起伏的水波纹,碗底有四条鱼在游戏,栩栩如生,非常精致,说明在宋朝的时候,人们对茶、茶道包括茶具,都非常讲究,达到了一个很高的艺术水平。
到了明朝,朱元璋下令“废团改散”,黄芽散茶开始大量生产,明朝万历年间,霍山县令王毗翁在《黄芽焙茗诗》中写道:“露蕊纤纤才吐碧,即防叶老采须忙。家家篝火山窗下,每到春来一县香”。
明清时期的六安贡茶,大部分来自霍山,《六安州志》中关于贡茶的产地和数量,都有明确记载,只不过,当时霍山隶属于六安州,贡茶都是以“六安茶”的名义上贡。
关于霍山黄芽,还有一段佳话。
霍山黄芽的制作技艺,在清末民初的时候曾经一度失传,到了1971年,为了恢复霍山黄芽这个历史名茶的生产,有关部门在当地找了几位制茶老人,通过他们的回忆和制作,在金鸡山、乌米尖、金竹坪重新生产出了霍山黄芽。为了表达喜悦心情,同时也为了表达对毛主席的真挚感情,当地茶农给毛主席寄了8斤茶叶。
1973年9月1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寄来了一封收件回执,说:“寄来的黄芽茶8斤已收到,根据中央不准向任何单位和个人赠送礼物的规定,现将送来的茶叶折款48元寄给你们”。
从这封信里,既可以看出霍山老百姓的纯朴感情,也看到了共产党人的清正廉洁。当时的霍山黄芽的市场最高价是5块钱1斤,中央付了6块钱1斤。
舒城小兰花
舒城小兰花,创制于明末清初,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它的主产区,在舒城县西南山区的晓天一带,其中以白桑园和磨子园生产的小兰花最为著名,它是兰香型绿茶的代表,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舒城小兰花这个茶名的由来,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第一,舒城小兰花的采摘,是在谷雨前后,取一芽两叶、或一芽三叶,这个茶叶的外形,看上去像一朵兰草花;
第二,在当地的茶园里,同时会有一些兰花生长,茶叶采摘的时候,正赶上山上兰花开放,因而这个茶叶会吸附淡淡的兰花清香;
第三,舒城小兰花色泽翠绿,叶片饱满圆润,跟兰草的颜色很相似。
以上就是人们常说的“三兰”特色,即“兰花形、兰花香、兰草色”,这也是舒城小兰花,不同于其他茶叶的最主要特征。
舒城小兰花属于烘青绿茶,其制作工艺与其他绿茶类似,鲜叶采摘——摊凉分级——杀青做型——炭火初烘——挑剔拣叶——大火足烘等这些主要步骤,过去一直是手工操作,优质的茶草和精湛的技术,是舒城小兰花品质的根本保证。
舒城的产茶历史很长,早在唐宋时期就盛产茶叶。据《新唐书·地理志》中记载,唐朝时舒城的茶叶就已经被列为了贡品。
到了宋代,《建炎杂记》中记录“庐州,有舒城王同茶场”,说明在宋朝的时候,舒城种茶已经形成了规模。《宋史-食货志》和沈括的《梦溪笔谈》也都可以查到舒城茶叶的记录。
北宋大画家李公麟,晚年回到故乡舒城的时候,他在《春秋山庄四时乐》的诗中,曾经生动地描写了农妇送茶到田间地头的场景。另外,在《舒城李氏家谱》中也可以看到,李公麟在舒城的“归来宅”以及“龙眠山庄”,都曾经以“山水煮山茶”,招待好友苏东坡和黄庭坚等名人大家。
到了清朝以后,舒城的茶叶逐渐达到了鼎盛时期,尤其在清末民初的时候,舒城的茶叶价格很高。据有关资料记载,当时一斤舒城小兰花,可以兑换一块半银元,或者4斗5升的大米。
不过,尽管价格很高,但每年到了茶季,依然还是有很多山东、江苏的茶商,到舒城来收购小兰花,说明当时的舒城小兰花非常受茶客的欢迎。
舒城的小兰花,尽管品质非常好,但是受到产地和产量的限制,它的名气跟“十大名茶”比起来,相对要小一些。不过,对于一个真正懂茶、爱茶的人来说,舒城小兰花一定会成为心中的挚爱,这也是舒城小兰花,近些年来成为小众名茶代表作之一的原因所在。
说到舒城茶叶,当然要说一说“九一六茶场”。
1958年9月16日,毛泽东主席来到舒城县,视察舒茶人民公社。在这次视察中,毛主席深入了解了制茶过程,并发出了“以后山坡上要多多开辟茶园”的伟大号召,这是毛泽东主席关于茶叶生产为数不多的指示之一。
后来到了1966年,舒城人民决定在毛主席指点的青岗岭上,开辟高标准的阶梯式茶园,并命名为“九一六”茶园。经过几十年的奋斗,在2017年第四届中国茶叶大会上,“九一六”茶园被评为“全国最美茶园”之一。
编辑/汤格 监制/兰天 终审/台运俊 王政
来源:六安新周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