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河北省:古代被称为“燕赵之地”。在先秦时期,这片土地上存在燕国和赵国等诸侯国,此外在不同历史时期还有冀州、幽州等称呼。
1. 河北省:古代被称为“燕赵之地”。在先秦时期,这片土地上存在燕国和赵国等诸侯国,此外在不同历史时期还有冀州、幽州等称呼。
2. 山西省:曾被称为“唐”,尧帝曾在山西晋南一带建都,当时称陶唐氏,所以叫唐。春秋时期因境内有晋水,改国号为晋,后来也被称为“三晋”,因为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三晋之地大部在山西。秦汉时置河东郡,唐代设河东道,之后也用“河东”来泛指山西。在古代坐北朝南时,太行山右侧为山西省,所以山西也被称为“山右”。
3. 吉林省:曾有“吉林乌拉”的称呼,系满语,译成汉语为“沿江”之意。
4. 辽宁省:在古代有“翼青二州”等称呼。在历史上也曾是燕国的部分疆域,受燕文化影响较大。
5. 黑龙江省:在古代有“宁古塔”等称呼。
6. 陕西省:在古代被称为“三秦之地”。春秋时期陕西是秦国的治地,故后人把陕西简称为“秦”。秦末项羽把关中之地分封给秦朝的三个降将,因此后人把陕西泛称“三秦”。
7. 甘肃省:古代被称为“雍凉之地”。雍州和凉州是古代甘肃地区的重要行政区划,对该地区的历史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8. 青海省:在古代是西羌等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不同时期有不同的部落或政权称呼,其地域范围在历史上也有所变化。
9. 山东省:因春秋战国时期境内有齐国和鲁国两大诸侯国,所以被称为“齐鲁大地”。
10. 福建省:古代有“八闽”之称,因为在北宋时期福建被划分为八个行政区域,后来逐渐演变成对福建的一种别称。
11. 浙江省:在古代有“之江”的称呼,因钱塘江及其上游富春江、新安江等河流曲折如“之”字而得名。
12. 台湾省:在历史上曾被称为“夷洲”“流求”等,这些称呼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被用来指代台湾地区。
13. 河南省:古代被称为“中原”或“中州”,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地处中原地区,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14. 湖北省:古代是荆楚之地,楚国曾在湖北地区长期建都和发展,荆楚文化对湖北影响深远。
15. 湖南省:古代被称为“湘楚之地”或“潇湘”。湘江是湖南的重要河流,“潇湘”一词也常被用来指代湖南。
16. 江西省:在古代有“江右”的称呼,因位于长江以西(古代以坐北朝南为正方向)而得名。
17. 江苏省:在古代是吴、越等国的所在地,因此也被称为“吴越之地”。
18. 安徽省:在古代有“吴头楚尾”之称,因为安徽地处吴、楚两国交界地带,文化和地域上兼具两国的特点。
19. 广东省:古代被称为“岭南”,因位于五岭以南而得名。
20. 海南省:古代被称为“琼州”或“珠崖”。
21. 四川省:古代被称为“巴蜀”,巴国和蜀国是四川地区古代的两个重要诸侯国。
22. 贵州省:古代曾被称为“夜郎”,夜郎国是贵州地区古代的一个重要政权。
23. 云南省:古代被称为“南诏”“三迤”等。南诏是唐朝时期云南地区的一个强大政权;明时云南省以昆明为中心,分为迤东、迤西两部分,迤东包括今滇东及滇南,迤西即滇西,清初置迤东、迤西两道,乾隆时分迤东道为迤东、迤南两道,迤南专辖滇南,合称三迤。
【北京】
战国时期称蓟,是「战国七雄」之一燕国的京城。辽国称燕京。金国改称京都。元朝称大都。明朝朱元璋改称北平,永乐帝朱棣改北平为北京。简称京。
【天津】
明朝,燕王为争夺皇帝位,在这里发兵渡河南下,打败他的侄子明惠帝而篡了位。为纪念在这里渡河起兵,所以称「天津」,意即天子经过的渡口,简称津。
【上海】
北宋初期,这里已形成居民点,从这里上海洋,所以称上海。上海原来是捕鱼的地方,当时渔民创造了一种捕鱼工具,叫「邕」(它是由竹子编成,插在水中),后来邕改为沪,所以上海简称沪。
【黑龙江省】
由黑龙江而得名。因为江水呈黑绿色,蜿蜒地流着象条游龙。简称黑。
【吉林省】
清朝在松花江沿岸建立吉林乌拉城(今吉林市),满语吉林是『沿』的意思,乌拉是「大川」的意思。就是沿着松花江的城市,后来建省时,就用它命名叫吉林省。简称吉。
【辽宁省】
由于它在辽河流域,取辽河永久安宁之意,简称辽。
【河北省】
相对于黄河为北。唐朝时黄河以北,太行山以东地区为河北道,1928年称河北省。因古代属冀州地区,所以简称冀。
【河南省】
相对于黄河为南,主要部分在黄河以南,因为古代属豫州地区,所以简称豫。
【山西省】
相对于太行山为西。明朝设置山西省,春秋时是晋国领土,所以简称晋。
【山东省】
相对于太行山为东。明朝设置山东省,春秋时是鲁国领土,所以简称鲁。
【湖南省】
相对于洞庭湖为南。由于湘江纵贯全省,所以简称湘。
【湖北省】
相对于洞庭湖为北。清朝时省会武昌属鄂州管辖,所以简称鄂。
【浙江省】
境内的浙江盘回曲折,浙江就是富春江。简称浙。
【江西省】
唐朝为江南西道,简称江西道。清朝时改为江西省。因赣江纵贯全省,所以简称赣。
【陕西省】
是指现在的河南省陕县西南陕陌以西的地区称陕西。简称陕。古代时是秦国领土,又简称秦。
【安徽省】
以清朝时的安庆府(今安庆)和徽州府(今歙县)的头一字组成。因境内有皖山(天柱山),因而简称皖。
【江苏省】
是以清朝时的江宁府(今南京市)和苏州府(今苏州市)的头一个字组成。简称苏。
【甘肃省】
是以古代甘州(今张掖),肃州(今酒泉)的头一个字组成,简称甘。境内的六盘山又叫陇山,故又简称陇。
【贵州省】
明朝设置贵州省。简称贵。因古代属黔中郡,所以简称黔。
【四川省】
唐朝初年现在的四川省剑阁以南设东川,西川。这里的川,是平川广野的意思。宋代分设益州,榨州、利州等四路,合称『川峡四路』,简称四川,元朝设四川省,简称川。三国时是蜀国领土,所以简称蜀。
【云南省】
因在云岭以南而得名。相传汉武帝时有人在白崖看见彩云,派人追彩云到这里,因为设立的县在彩云的边,所以叫云南,简称云。因为昆明附近是古代滇国,故又简称滇。
【广东省】
五代时叫广东。明朝设广东省,因为古是百越(粤)地区,所以简称粤。
【福建省】
古代设福州、建州、泉州、漳州、汀州五个州,取前两个州的头一个字就是福建。明朝设福建省,因是闽族人居住地区,所以简称闽。
【青海省】
因青海湖而得名。1928年建青海省,简称青。
【台湾省】
古代台湾称「夷州」或「流求」,又称「东番」、「北港」、「大员」、「大湾」,后来又改为「台湾」,清光绪年间建立台湾省,简称台。
【宁夏回族自治区】
这里原为古代西夏地区。取夏地安宁的意思,因此叫宁夏。1928年设宁夏省。1958年设宁夏回族自治区,简称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明朝初年建广西省,1958年建广西壮族自治区,因古代是桂林郡,故简称桂。
【内蒙古自治区】
是蒙古族聚居地区,清朝时,为区别外蒙古,习惯上称为内蒙古。1947年成立内蒙古自治区。简称内蒙古,是所有简称中最长的一个。
【西藏自治区】
元朝、明朝称西藏地区为乌斯藏,「乌斯」是藏语「中央」的意思,藏是「圣洁」的意思。因为它在中国西部,称西藏。1965年成立西藏自治区,简称藏。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古代称西域,公元前一世纪起,成为汉王朝的一部分,因为是新开辟的疆土,习惯上称新疆。清光绪年间设置新疆省,解放后成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
来源:木棉阅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