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德宏:用“侨言侨语”讲好新时代“南侨机工”故事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5-20 22:02 2

摘要:南侨机工是中国历史上华人华侨最典型的爱国群体。在国家危难生死存亡时刻,3200多名南侨机工舍生忘死回国抗战,在滇缅公路这条当时唯一的抗战运输生命线上,抢运50万吨抗战物资,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英雄史诗。近年来,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党委统战部十分重视挖掘南侨

南侨机工是中国历史上华人华侨最典型的爱国群体。在国家危难生死存亡时刻,3200多名南侨机工舍生忘死回国抗战,在滇缅公路这条当时唯一的抗战运输生命线上,抢运50万吨抗战物资,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英雄史诗。近年来,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党委统战部十分重视挖掘南侨机工文化资源,通过新媒体、动画艺术、非遗等形式,用“侨言侨语”向海内外讲好南侨机工故事,传承弘扬新时代“南侨机工”爱国主义精神。

充分利用新媒体和国家非遗剪纸文化,向海内外讲好南侨机工故事。依托高等院校力量,创作了《南侨机工 赤子功勋》《滇缅公路 爱国记忆》《民族光辉 华侨旗帜》三部剪纸动画。《南侨机工赤子功勋》《民族光辉华侨旗帜》分别荣获全国侨联系统短视频大赛优秀奖和二等奖,《滇缅公路·爱国记忆》荣获“人文社科之光”首届社科普及短视频大赛一等奖,成果被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国家级)等多家单位收藏。作品先后被70多家媒体报道,线上浏览量突破700多万次。用英文、缅文等分别在30多家国外媒体转载使用,有力提升了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和国际传播力,推动了中华文化走出去。

充分利用南侨机工基地和平台作用,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发挥南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馆——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分馆等“国字”招牌平台和阵地作用,强化与港澳台及海外各界人士的交往交流,近三年共接待56个参访团组1200多人次。纪念馆自开放以来,各级各部门、社会各界及海内外游客纷纷前来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参观浏览,共接待游客70余万人次。以“馆”为桥、以“侨”为桥,多渠道、多形式向海内外讲好南侨机工的英雄故事和历史贡献,助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中外民心相通,为凝聚世界6700多万华人华侨与祖国的情感,激励海外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报国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充分利用南侨机工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打造德宏特色的思政品牌。把南侨机工抗战历史故事、舍生忘死英雄故事和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先后进展览馆、学校、社区、村寨、幼儿园、景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30余场,在全国志愿服务系统注册志愿服务队,队员200余人、服务社会2000多小时,活动先后被多家媒体报道。在南洋机工回国抗日纪念馆建成南侨机工非遗剪纸展厅,多种形式讲好南侨机工故事,分别获2022、2023、2024年云南省网络正能量网络精品、云南省委组织部党员教育一等奖短视频、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和云南省教育厅举办的2024年“非遗进校园”优秀实践案例。申报版权、著作权200余件,专利2项。

云南省委统战部 供稿

来源:云南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