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20日早上7点,合肥骆岗公园婚姻登记处,草坪碧绿,鲜花相伴,30多对新人排起了长队,等待迎接幸福一刻;8点,“幸福巴士”从门口经过,领过证的新人们牵手上车,沿着“喜道”环线,在世界最大城市公园里播撒幸福的喜悦;9点,在梦想大草坪上,一对对新人许下誓言,交换
5月20日早上7点,合肥骆岗公园婚姻登记处,草坪碧绿,鲜花相伴,30多对新人排起了长队,等待迎接幸福一刻;8点,“幸福巴士”从门口经过,领过证的新人们牵手上车,沿着“喜道”环线,在世界最大城市公园里播撒幸福的喜悦;9点,在梦想大草坪上,一对对新人许下誓言,交换婚戒,喜结连理。
浪漫幸福的背景里,有一群人一刻不停地忙碌着。骆岗公园婚登处5月20至21日预约量突破800对。早上7点不到,骆岗公园婚姻登记处副主任王广莲已经“坐镇”1号登记窗口,等待新人入场。这离她正常上班时间提早了2个小时。“我们今天不服务完最后一位新人不下班!”不知道连轴转了多少趟,“幸福巴士”司机葛时运依然活力满满。
在特殊的日子里“为爱加班”,藏着合肥政务服务浓浓的“为民情怀”。这种“成人之美”的务实之举,是城市精细化管理的生动注脚,也是幸福合肥具象化的体现。
用便利服务“成人之美”
选一个“良辰吉日”办人生大事,是中国人的传统。5月20日,因谐音“我爱你”而受到年轻人青睐,成为每年结婚登记的高峰期。将这一天选作登记日,讨个好彩头、图个好寓意,寄托了相伴终生的期许,别具纪念意义。
因此,每年5月20日前后,面对扎堆登记结婚的新人们,合肥各婚姻登记处都会“自觉为爱加班”,通过增设窗口、提前上班、提前预审材料、延时服务等方式,满足每对新人在当天领证的心愿,用心用情用力保障好每一对新人的“人生大事”。
今年5月,新修订的《婚姻登记条例》颁布实施,合肥快速开启婚姻登记全国通办并简化登记材料——新人在登记时无需携带户口本,只需出示双方有效的居民身份证原件以及3张2寸近期半身免冠红底照片。
据统计,合肥市自开展婚姻登记“跨省通办”试点工作以来,吸引大量外地群众来合肥办理“跨省通办”“省内通办”,办理量分别占全省的51%和76%。
细化到每一个环节,就连颁证服务也多了不少人文主义色彩。据包河区民政局副局长付清贤介绍,“为了让领证仪式感满满的,我们聘请社会名人、金婚夫妇等担任婚姻登记特邀颁证师,为幸福婚姻博个好彩头。”据统计,仅2024年合肥就开展颁证服务6606对次,举行集体颁证1629场次。
婚姻登记本就是充满爱意的行政服务,民政部门的主动加班,用便利服务“成人之美”,为这份爱锦上添花。而这种对大众需求的精准回应,体现出了服务的温度和人性化,细节之处尽显为民服务大情怀。
用细节诠释百年好“合”
百年好合的“合”,也是合肥的“合”。合肥将“爱”的元素镶嵌进了百姓日常,把百年好合的祝福,送给了每一对有情人。
“下一站,幸福坝”!合肥地铁3号线的“幸福坝”站不仅是一个车站,也是一处爱情地标。为了满足市民对美好的向往,合肥在此设立了婚姻登记处。
幸福没有定论,但一定是具象的,是可以被感知的。“没想到会在地铁站里领证,更没想到这里竟会这么浪漫!”刚领完证的吴清清不禁感慨。
为迎接5月20日、21日领证高峰,幸福坝地铁站内新设了“爱的点歌台”、楼梯玫瑰瀑布、玫瑰花墙等景观,供新人打卡。“为了方便新人前来,幸福坝站A、B出口的市政车位可供新人免费停车,我们还为新人免费发放‘幸福’单程票。”肥西县民政局副局长汪伏星说。
据了解,该婚姻登记处自去年初投入使用以来,已经超过2000对新人在这里登记结婚。
细微处见精神。设在地铁里的婚姻登记处,展现了合肥这座城市将“关键小事”办到百姓心坎上的初心。
从空中俯瞰合肥翡翠湖公园,环湖的道路相互交汇形成了爱心的形状,因此被网友称为“心形公路”。这条“心形公路”全程6.57公里,两个人结伴而行,正好是13.14公里。因为“1314”这组数字,这里成为许多恋人的约会地,也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拍照打卡。
在翡翠湖边,走上几步就能看见一处“爱情打卡点”,或是馥郁唯美的锦簇花团、或是别有风趣的景观小品,或是重重绿荫下的运动天地,一处处人性化的细节,赋予了城市更多的“浪漫因子”。
不得不说,合肥,是懂浪漫的!
其实,每一处“有爱”的风景,都是城市精细化管理的生动实践。一座城市能否让人有“此心安处”的归属感,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能否提供细致入微、引人留恋的真情关怀,只有把人民幸福落到每一件民生小事上、每一个微观个体上,才能真正让幸福弥漫整座城市,让人民增强获得感,提升幸福感。
文图 | 合肥日报评论员 潘子璇编发 | 全媒体编辑 董媛康出品 | “巢湖观澜”融媒体工作室来源:冬迎说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