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造楼机顶升作业安全验收已完成,准许顶升!”5月20日上午,伴随顶升命令,在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C塔项目现场,由中建五局自主研发的“空中造楼机”——贝雷式智能顶升钢平台缓慢向上爬升。随着顶升钢平台到达预定高度,标志着造楼机第39次顶升顺利完成,项目建设高度正式突
“造楼机顶升作业安全验收已完成,准许顶升!”5月20日上午,伴随顶升命令,在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C塔项目现场,由中建五局自主研发的“空中造楼机”——贝雷式智能顶升钢平台缓慢向上爬升。随着顶升钢平台到达预定高度,标志着造楼机第39次顶升顺利完成,项目建设高度正式突破200米。
“项目建设离不开我们自主研发的贝雷式智能顶升钢平台,它具设计先进、运行高效、智慧安全等特点,就像一个‘空中作业工厂’,能为结构施工提供安全、便利的施工作业条件。”中建五局C塔项目技术经理张志超介绍道。记者了解到,这个由蓝色挂架包裹起来的“空中造楼机”,拥有多项“黑科技”,代表着目前国内超高层建造的前沿水平。
集成化更高效!“空中作业工厂”赋能
贝雷式智能顶升钢平台主要由智能装备、智能控制、桁架平台、支撑顶升、挂架等系统组成,集成了混凝土浇筑、模板支设、钢筋绑扎、钢结构吊装等作业平台,同时覆盖3个半楼层,构成立体交叉作业空间,为工人们在高空中提供工厂化作业环境及全天候作业条件,可保证多道工序竖向同步展开,大大提高施工效率,以空间换时间,核心筒结构最快可实现3天一层。
同步化更快捷!2小时完成一层顶升
项目运用的步进式智能顶升系统,顶升到位后支撑框无需二次爬升或人工倒运,相较传统顶升方式可提高效率约50%,2小时即可完成一层顶升。此外,步进式顶升还可以减小导轨独立悬臂高度,帮助节约钢材约25%。“我们采用PLC同步控制系统同步顶升,同步控制精度可控制在5mm以内,准备就绪后,我们只需要按下智能操作室的启动键,就可以实现一键顶升。”项目总工程师单宏伟介绍说。
轻量化更节约!桁架用钢量减少30%
C塔项目的“空中造楼机”,基于性能最优化开展轻量化设计,采用贝雷式新型桁架。应用装配式结构,保障了材料的周转使用,避免了高空焊接和螺栓紧固作业,节省了材料和人力,安拆更快捷。同时,相较于传统桁架,贝雷式新型桁架刚度提高11%,用钢量减少30%,经济效益更高。此外,该平台顶部堆载能力超300吨,还可抵御17级台风,大大提高了安全系数。
智能化更安全!10余项智能设备加持
C塔项目从规划阶段即考虑智能建造技术的应用,建立了“规划-设计-施工-运维”的全流程组织架构。项目在不同工艺段部署应用了布料机器人、巡检机器人等智能机器人,以及智能电梯、智能喷淋养护系统等4种智能装备,打造人机协同的空中环境,实现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项目采用的无人驾驶智能施工电梯,可直达钢平台顶部,有效提高运输效率,更具有故障自诊断、智能语音播报等功能,可利用AI监测乘坐人员数量及载重,具备实时语音通话和一键报警功能。“如果有超重或者超员的情况,电梯就无法启动,操作起来和生活中用的电梯一样,非常简单方便。”项目钳工沈师傅表示。智能机器人和智能装备的应用进一步保障了工友们的安全,大大提升项目的智能化施工水平。
据了解,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C塔项目由深圳湾区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中建五局总承包,位于深圳市南山区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的“十字双轴”中心,最高400米,是全国连廊双子塔第一高楼,建成后将成为片区TOD地标,代表大湾区城市综合体标杆。项目在国家数字建造技术创新中心指导下,建立了“一软、一硬、一网、一平台”智能建造体系,入选深圳市首批智能建造试点项目,助力深圳打造全国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典范。
来源:读特客户端